推銷員之死
推销员之死 Death of a Salesman | |
---|---|
劇作家 | 亚瑟·米勒 |
角色 | Willy Loman Linda Loman Biff Loman Happy Loman Ben Loman Bernard Charley The Woman Howard |
首演日期 | 1949年2月10日 |
首演地點 | 纽约莫罗斯科剧院 |
原語言 | 英语 |
類型 | 悲剧 |
設定 | 1940年代末的美国 |
《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劇作家亞瑟·米勒的劇本,1949年2月在百老匯劇院首演,是一部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戲劇。這部劇作被視為是一場對在資本主義下的美國夢相當嚴苛的批評,同時也讓米勒以及劇中主角「威利·羅曼」(Willy Loman)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推銷員之死》在演出之後大受好評,贏得了1949年的普立茲獎,米勒也因此成名。首演之後,它又四度在百老匯重演,並三度獲得托尼獎最佳复排剧獎[1]。此外,自1951年開始,它又被改編為多部電影。
劇情簡介
《推銷員之死》的主角威利·羅曼(William "Willy" Loman)是一位逐漸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事業能力的推銷員。威利做事態度強調熱心誠懇,並具交友能力,亦曾一度聞名於整個新英格蘭,經常長時間開車四處兜售。他兩個兒子畢甫(Biff)與哈比(Happy)讓他在鄰里間引以為傲,他的妻子琳達(Linda)則每天都可愉快微笑。可是,很不幸地,隨著時間過去,現在他的生活逐漸失控。
威利已辛苦工作了半生,且應要退休,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可是在出現一連串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與情境重現(flashback)等精神症狀後,他在電話中不斷失去與過去顧客的交易,也失去了長途駕駛的能力。的確,威利前功盡廢:他被一個年紀與他兒子相若的後生晚輩炒魷魚,被迫要向以前的競爭同儕查理(Charley)貸款過活;他所有的老朋友與顧客都忘記他。他34歲的兒子,畢甫,並沒有跟上父親所走過的路,小兒子哈比則總是成日無恥撒謊,假裝成一個完美的羅曼家子嗣。同時,死對頭查理(威利曾經對他的兒子說,這傢伙並不討人喜歡)卻成為了成功的生意人,查理的兒子伯納德(Bernard)年幼是一個不耀眼的書蟲,長大後卻成為出色的律師。最後,威利不斷被死去的兄長班(Ben)的回憶所糾纏,對成功的哥哥的這種憧憬,使得班比起一個現實人物更像是一個象徵。所有對於班的描述都不像是真實的,都那麼夢幻,完美,超現實,也因是幻想而平乏。班曾在早年前往非洲時說過:「…而當我走出這森林時,我已經那麼有錢了!」並且他說來說去就這幾句。這句話不斷在威利心頭縈繞,因此即使畢甫與哈比在家束手無策,威利還是打算設法解決目前困境。他希望變得成功。
剧情分析
本剧最大的主题是威利在一次出差出轨的事,使尚且在读高中,留級不能毕业的毕甫放弃了他坚信的一切,以及他或许会成功的未来。而威利也从心底认为毕甫是恨他的,也认为是自己毁了他的人生。
這部劇作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威利不斷在他的客廳、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虛幻的過去中,還有在想像中與班的對話中移動。米勒透過這些不同的狀態,更細膩、完整展現了威利的夢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現實,以及讓角色出現在溫暖以及惡劣的燈光下,比較出角色的各種面向,最後鋪陳出整個完整的故事,不讓觀眾對任何角色做出某一種固定的評價。
最後問題的底層慢慢浮現了。威利相信、強調要成為受人喜歡的人,最後必能夠為他帶來完美的成功,而不是什麼困難的夢想,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想法,而且決不放棄。他的兩個兒子不但要受人喜歡,而且還要相當英俊。就威利角度來看,這樣的人格特質應該是人人都需要的。他以這樣的態度教導他的兒子,結果令他的兩個兒子以為機運會自動降臨到他們身上。當然,現實生活並不是這麼的仁慈,兩個兒子最後都沒有辦法爭取機會,從事讓人尊敬的工作。威利發現了他自己與他的兒子都失敗,於是更加快腳步,將希望放在他的兒子身上:他或許無法成功,但是兒子們或許可以;他的悲劇性缺點(tragic flaw)就是在他從不懷疑這樣的夢想是否有可能實現,哈比同樣對此毫不懷疑,他繼承了父親的態度,並且在第一幕的最後,遊說畢甫,說他貸款後可快速致富。但是當畢甫嘗試去貸款時,他發現父親的缺點,他們在劇中互相叫罵:畢甫不斷指責父親的精神疾病,威利則說畢甫只是在浪費生命、虛擲光陰並且傷他的心。姑且不論這一場言詞戰爭對於他們的未來有何幫助,最後當畢甫打算放棄時,他含著眼淚說:「趁还没有出事,請你把那虚伪的夢拿去燒掉好吗?」威利深受感動:他认为毕甫的哭诉证明了他并不恨自己。
班突然出現在威利面前,和威利討論如果畢甫離家的話,到底能夠走得多遠,班說,畢甫可以先得到兩萬美元—那正是威利人壽保險上的數字。兩人說著說著進入狂喜,突然,鄰居都在爆炸聲中驚醒,而這爆炸聲正來自威利的車:威利這位推銷員,以一種最莊嚴而且最荒謬的方式,用他的人生「換來」、而非是在他的人生中賺取家庭經濟的獨立。此刻,觀眾以及少數參與威利·羅曼喪禮的賓客,此時便不斷打量著他的墓丘,思索著他是一位怎樣的人,以及他的夢想,究竟值不值得。
获奖
原版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提名 | 结果 |
---|---|---|---|---|
1949 | 托尼奖 | 最佳戏剧奖 | 獲獎 | |
最佳戏剧作者 | 亚瑟·米勒 | 獲獎 | ||
最佳戏剧制作人 | 克米特·布卢姆加登、沃尔特·弗雷德(Walter Fried) | 獲獎 | ||
最佳戏剧男主角 | 亚瑟·肯尼迪 | 獲獎 | ||
最佳导演 | 伊利亚·卡赞 | 獲獎 | ||
最佳布景设计 | 乔·梅尔齐纳 | 獲獎 | ||
纽约剧评人协会 | 最佳美国戏剧 | 亚瑟·米勒 | 獲獎 | |
戏剧世界奖 | 卡梅伦·米歇尔 | 獲獎 | ||
普利策奖 | 戏剧奖 | 亚瑟·米勒 | 獲獎 |
參考文獻
- ^ Death of a Salesman.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 張靜二《亞瑟·米勒的戲劇研究》(1989年,台北: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