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從言與從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命題性模態(de dicto)與事務性模態(de re)是對於信念、想望、模態內涵性語句的兩種不同解讀方式。

命題性模態是把詞語解讀為詞語反映的概念[1]事務性模態則是把詞語解讀為詞語指涉的實體對象[2]

示例

信念

小明相信有人這次考試考了滿分

本句有兩種解讀,翻譯成形式語言如下:

  • 語句性模態解讀: (小明相信:存在x,x這次考試考了滿分)
  • 事務性模態: (存在x,小明相信x這次考試考了滿分)

在從言解讀下,小明的信念並非針對特定對象,只是相信有些不知道是誰的人這次考試考了滿分。

在從實解讀下,這段話指出了某些人,小明的信念是針對這些特定的人,相信這些人這次考試考了滿分。

想望

小美想要嫁給全國最有錢的人

本句有從言從實兩種解讀,翻譯成形式語言如下:

  • 從言解讀: (小美想要:存在唯一的x,x是全國最有錢的人,且嫁給x)
  • 從實解讀: (存在唯一的x,x是全國最有錢的人,且小美想要嫁給x)

在從言解讀下,小美的想望並非針對特定對象,而是一個整體:「小美嫁給全國最有錢的人」,只要有任何對象符合「全國最有錢的人」這條件,小美就想要嫁給那對象。可大致描述成:「小美想要:她嫁給全國最有錢的人」。

在從實解讀下,這段話是針對某個特定對象,這對象恰好實際上是全國最有錢的人,小美的想望是針對那對象。可大致描述成:「針對那個全國最有錢的人,小美想要嫁給他」。

一種區別方式是,假如小美一直都是「想要嫁給全國最有錢的人」,目前全國最有錢的人是張三,而某天李四成了全國最有錢的人,小美也清楚這件事。此時如果小美還是想要嫁給張三,便符合原句的從實解讀;如果小美變得想要嫁給李四,便符合原句的從言解讀。

模態

媽媽是必然有孩子的(媽媽必然是有孩子的)

本句有從言從實兩種解讀,翻譯成形式語言如下:

  • 從言解讀: (必然地:若x是媽媽,則x是有孩子的)
  • 從實解讀: (若x是媽媽,則x是必然有孩子的)

「必然X」可理解作「不可能不X」或「所有可能情況下都X」。

若以從言解讀,這句話是說,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只要小美是個媽媽,小美就有孩子。但這不排除小美仍然有可能沒有孩子,例如,在某個小美不是媽媽的可能情況裡,小美就可以沒有孩子。

若以從實解讀,這句話是說,小美如果是個媽媽,則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小美都有孩子。即使在小美不是媽媽的可能情況裡,小美也有孩子。

注釋

  1. ^ 存档副本.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2. ^ 存档副本.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參考資料

  • Burge, Tyler. 1977. Belief de re. Journal of Philosophy 74, 338-362.
  • Donnellan, Keith S. 1966.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75, 281-304.
  • Frege, Gottlob. 1892. Über Sinn und Bedeutung.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 und philosophische Kritik 100, 25-50. Translated as On sense and reference by Peter Geach & Max Black, 1970, in Translation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Oxford, Blackwell, 56-78.
  • Kaplan, David. 1978. Dthat. In Peter Cole,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9: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21-243
  • Kripke, Saul. 1977. Speaker’s reference and semantic reference. In Peter A. French, Theodore E. Uehling, Jr., and Howard K. Wettstein, 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 II: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orr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55-276.
  • Larson, Richard & Gabriel Segal. 1995. Definite descriptions. In Knowledge of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19-359.
  • Ludlow, Peter & Stephen Neale. 1991. Indefinite descriptions: In defense of Russell.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4, 171-202.
  • Ostertag, Gary. 1998. Introduction. In Gary Ostertag, ed., Definite descriptions: a reade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34.
  • Russell, Bertrand. 1905. On denoting. Mind 14, 479-493.
  • Wettstein, Howard. 1981.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 Philosophical Studies 40, 241-257.
  • Wilson, George M. 1991. Reference and pronominal descrip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y 88, 359-38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