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埤
後山埤 | |
漢字 | 後山埤;後山陂 |
---|---|
白話字 | Āu-soaⁿ-pi |
台語羅馬字 | Āu-suann-pi |
後山埤,原名後山陂,又寫為後山坡,是台灣臺北市的一個地名,位於今南港區西北部及信義區東北部的一小部分,範圍包括南港區的玉成里西北角除外的西南半部、西新里西南端、合成里最東端除外部分、萬福里、聯成里、新光里西北部、鴻福里、成福里、百福里、仁福里,以及信義區的永吉里中坡公園。
有同名之灌溉用埤塘,為南港三大埤之一,昔日面積廣闊,今日僅存部分位於南港公園內[1]。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後山陂庄」,隸屬於大加蚋堡。該庄北及東與新庄仔庄為鄰,南與後山庄為鄰,西邊為中陂庄、五分埔庄、錫口街[2]。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為第七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七、八兩區合併,並改名「南港區」。1920年(大正九年)後山陂庄改制並將用字改為「後山坡」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3]。
戰後內湖庄改制為內湖鄉,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46年7月,南港、內湖分治,後山埤地區改隸屬於「南港鎮」,村亦改制為里。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南港鎮併入成為南港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仍屬於南港區。
交通
台北捷運板南線橫越後山埤地區中北部,設有後山埤站。鄰近居民可由此路線及相關路網快速前往大台北地區各地,或在臺北車站轉搭高鐵、台鐵或客運前往全台各地。
省道台5線(忠孝東路五段)穿越本地區中北部,為重要的平面聯外道路。
學校
公園
廟宇
- 後山坡福德爺廟
- 玉成公園福德宮
民俗文化
- 南港後山坡八里輪值保儀大夫
- 南港後山坡庄三官大帝
參見
參考文獻
- ^ 九十六年度發現臺北‧願景臺北-社區故事:話童年 畫夢想:發現南港老埤塘之愛.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 2007-12 (中文(臺灣)).
-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 ^ 《臺北市沿革 1901-2010》,地圖會說話網站.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