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帕金森定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金森定理(英語:Parkinson's law),又譯做「白京生定律」,是由英國作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俗語。這個俚語最早出現在1955年《經濟學人》中的幽默短文,帕金森說:

在工作能夠完成的時限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時間都被填充為止[1]

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在1958年,將這個觀察,擴充為一本書,《帕金森定律:對於進度的追求》(Parkinson's Law: The Pursuit of Progress)。在此書中,帕金森定理被當成一個數學等式,即:

在預算之內,支出的需求會一直增加,直到所有資源被用完為止[2]

這個則是用來描述官僚組織隨著時間而擴大的速率。帕金森觀察到,一個官僚組織中的雇員總數,通常以每年5-7%的速度增加。他認為,有兩股力量造成了這個增長:(1) 一個官員希望他的可動用的下屬增加,但不希望解雇造成敵人增加;以及(2) 官員會分散和製造工作量給彼此。

註釋

  1. ^ 原文: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
  2. ^ 原文:The demand upon a resource tends to expand to match the supply of the resource (If the price is zero).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