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仔
巖仔 | |
漢字 | 巖仔 |
---|---|
白話字 | giâm-á |
台語羅馬字 | giâm-á |
巖仔在閩南語中是指山中佛寺。20世紀初之前,巖仔在福建的漳州、泉州地區、潮汕地區、台灣以及東南亞福建、潮州社區還相當普遍。
簡介
巖仔,漳州人發音為(giam ah),泉州人發音為(gam ah),潮州人稱為巖、發音為(ngam),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巖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志》:「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巖」。可見巖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
而巖仔於寺廟的正式名稱又可稱為巖或岩,例如台灣桃園市的壽山巖,台灣嘉義縣相當著名的半天巖、臺北市相當著名的芝山巖與寶藏巖,三大清水祖師廟宇三峽長福巖、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台南市六甲區赤山龍湖巖等。中國泉州的老君岩或中國泉州的岩仔媽祖等。惟因時代變遷,18世紀後巖仔的發展以台灣為主,漳泉兩地幾近絕跡。
歷史
觀音信仰唐朝時期就已經深入閩南,普陀山的普濟寺原為不肯去觀音院,只是簡單的草棚,唐宋時期由經商的福建人出資修成十方叢林,至今福建人去普陀山第一站一定要去普濟寺。除了產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適合漢人(閩人)民情的漢傳佛教。此階段,觀音菩薩為佛教中,最容易被漢人所接受的主神。
18世紀之後,觀音菩薩為主神的佛教廟宇,大量興建於臺灣、泉漳。這裡面也包含眾多興建於山邊的佛寺,於是「巖仔」一詞,亦往往被直接解釋為「主奉觀音的廟宇」,此等分類尤以台灣為主。而其他清水祖師(清水巖)、顯應祖師(頂泰山巖、下泰山巖)等,則一般不稱為「巖仔」,稱為「祖師廟」。
台灣巖仔的現況
根據200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台灣的佛寺共有2227座,《台灣地區主神寺廟》(仇德哉,1985)一文則指出台灣供奉觀世音的寺廟共595座。此外台灣主祀觀音的廟宇有寺、宮、閣、堂、壇、庵、巖等等的名稱區分。例如,亭為地主所蓋,寺為大廟,堂常為村廟,巖則通常蓋於山邊。19世紀末20世紀初之後,台灣巖仔除另外有寺的別名之外,也多改名。例如艋舺慈雲巖改名為慈雲寺,鼓山打鼓巖改名為元亨寺。雖說如此,兩者之間還是有些許差異,例如巖通常比佛寺規模小,巖仔建築多燕尾脊,巖可由在家眾主持,巖不可如寺般設納骨塔等等。不過在1945年大型巖仔出現後,這種設限已不明顯。
台灣巖仔的起源大多來自民間捐建,管理方式有在家管理或在家委託出家人管理,因此寺產也屬於在家信眾。戰後的佛教界不承認「民間佛教」這樣的佛教,但是,要爭廟產、爭管理權之時,卻又認為那是「佛教的」寺廟,因此部分由在家委託出家人管理的巖仔,曾歷經在家和出家為管理權、廟產與祭祀方式而衝突之事,有在家成功取回管理權者,如半天岩紫雲寺;也有在家喪失管理權者,如翠屏岩,後改名觀音山大覺寺,已非傳統的巖仔樣貌。
現下台灣,不包含祭祀道教主神的巖仔約有70間。較為出名的有台北市芝山巖、康熙年間建的寶藏巖、18世紀所建的慈雲巖、桃園市的壽山巖、臺中市的清水紫雲巖、及高雄三大巖的林園清水巖、大社翠屏巖與阿蓮大崗山巖。台灣知名宗教學者林美容將這些現下影響力相當深、與中國佛教多所差異的巖仔,稱為「民間佛教」,不過台灣知名佛教史學者江燦騰則認為巖仔僅為「民間佛教」的一部份,唯有將庵、堂、寺等相關建築一併加入探討,才能完整呈現「民間佛教」的歷史面貌。
參考資料
- 林美容,《台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1996年12月,台北,《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林美容,《台灣的民間佛教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