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岳麓山禹王碑

坐标28°11′18″N 112°55′43″E / 28.18833°N 112.92861°E / 28.18833; 112.928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8°11′18″N 112°55′43″E / 28.18833°N 112.92861°E / 28.18833; 112.92861

禹王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
分类石刻及其他
时代
编号7-1567-4-070
认定时间2013年3月5日

岳麓山禹王碑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云麓峰,刻于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属摩崖石刻[1]1983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禹王碑原刻于湖南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故又称“禹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岳麓山禹王碑在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石壁,面东而立,为南宋嘉定五年摹拓刻本。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长沙太守张西铭兼有护碑亭,明崇祯三年(1630年)兵道石维岳重修亭台,增建石栏;清康熙年间,周召南、丁司孔重修。碑二侧增有明代刑部刘汝南“夸神禹碑歌”、清代欧阳正焕“大观”石刻;1935年周翰重修,并增刻“禹碑”额。

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长宽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明代杨慎曾撰禹王碑释文:“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2]

图片

参考文献

  1. ^ 1.0 1.1 王习加 (2014),第22頁.
  2. ^ 百年前岳麓山禹王碑曾有麻石拱门 现升级“国保”.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 王习加 (编). 文化古迹. 《长沙史话》. 北京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97-6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