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尼克·德雷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克·德雷克
Nick Drake
1969年的尼克·德雷克
歌手
出生
Nicholas Rodney Drake

(1948-06-19)1948年6月19日[1]
逝世1974年11月25日(1974歲—11—25)(26歲)[2]
音乐类型民谣民谣摇滚[3]
演奏乐器人声,吉他,钢琴,单簧管,萨克斯
活跃年代1967年–1974年
唱片公司小岛唱片
网站brytermusic.com

尼克·罗德尼·德雷克(英文:Nicholas Rodney Drake)是一位英国创作歌手,他在生前没能获得大众范围的知名度,一生中三张专辑首次发行时销量都没有超过5000张[4]。德雷克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亦不愿做现场演出,这是其未能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原因。德雷克一生没有现场演出的录像,只留下了照片[5]。他一生饱受抑郁症困扰,最终于26岁时去世,死因被确认为自杀。在他去世后,其作品赢得了越来越高的评价,1979年的回顾专辑《Fruit Tree》的发行开启了对德雷克作品的重新评价。到了90年代,他已经被认为是“注定浪漫”的音乐家的代表[6] 。截止2014年,他的专辑在美国和英国的总销量已经超过240万张[7]

歌唱事業

Five Leaves Left(1969年)

德雷克在1968年晚些时候录制了他的首张专辑《Five Leaves Left》,由乔·博伊德(Joe Boyd)担任制作人。他不得不放弃讲座,乘火车前往伦敦的Sound Techniques录音室进行录制。受到约翰·西蒙(John Simon)在1967年制作的莱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专辑《里奥纳德·科恩的歌曲》(Songs of Leonard Cohen)的启发,博伊德希望以类似的親密溫馨的风格录制德雷克的声音,“没有闪闪发光的流行混响”[8]。他希望專輯內包括类似于西蒙的弦乐编曲,“而不会过于压抑……或听起来像芝士”[8]。博伊德聘请了来自伦敦民谣摇滚音樂人好友提供援助,包括Fairport Convention的吉他手理查德·汤普森(Richard Thompson)和Pentangle贝斯手丹尼·汤普森(Danny Thompson)(无关系)[9]

最初的录制并不顺利:会议不规律且匆忙,在Fairport Convention制作他们的Unhalfbricking专辑的闲暇时间进行。专辑的走向出现了爭議:博伊德提倡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的使用录音室作为乐器的方法,而德雷克则更喜欢更自然的声音。丹尼指出,在试音中,德雷克看起来“紧张而焦躁”,并注意到了博伊德的一些落空的尝试[10]。两人都不满意编曲师理查德·安东尼·休森(Richard Anthony Hewson)的贡献,觉得它对德雷克的歌曲来说太过主流[11]。德雷克建议他的大学朋友罗伯特·柯比(Robert Kirby)替代他。尽管博伊德对雇佣一个没有经验的自学音乐的学生持怀疑态度,但他被德雷克的過分自信打动,同意进行嘗試[12]。柯比之前曾为德雷克的歌曲提供了一些编曲[13]。虽然柯比为专辑提供了大多数编曲,但其最重要的作品“River Man”,契合了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的風格,由资深作曲家哈里·罗伯逊(Harry Robertson)编曲[14]

后期的制作困难使發行日期又推遲了幾個月,并且专辑的銷售與反響不佳[15]。7月,Melody Maker描述Five Leaves Left为“诗意的”和“有趣的”,但NME在10月写道,“没有足够的多樣性使其有趣”[16]。除了约翰·皮尔(John Peel)和鲍勃·哈里斯(Bob Harris)等较前衛的BBC电台 DJ 的节目之外,这张专辑几乎没有收录在电台的播放列表中。德雷克对封面设计不满意,因为歌曲被錯序打印下來,录制版本中省略的诗句也被复制出来[17]。在一次采访中,他的姐姐加布丽埃尔(Gabrielle)说:“他非常保密。我知道他在录制一张专辑,但我不知道它的完成情況,直到他走进我的房间,对我说:‘你在这兒’。他把這張專輯扔到床上,转身走了!”[13]

Bryter Layter (1971年)

1971年,德雷克在剑桥大学毕业前九个月结束了他的学习,并于1969年末搬到了伦敦。他的父亲记得“给他写了很长的信,指出离开剑桥的缺点……学位是一份保障,如果你获得了学位,至少你有东西依靠;他对此的回应是,保障是他最不想要的东西[18]。”德雷克在伦敦的头几个月里漂泊于各地,偶尔会住在他妹妹的肯辛顿公寓,但通常是睡在朋友的沙发和地板上[19]。最终,为了让德雷克的生活变得更加稳定并有个电话,博伊德安排并支付了一个位于 Camden 的 Belsize Park 地下室公寓。[20]

1969年8月5日,德雷克为BBC的约翰·皮尔秀(John Peel show)录制了五首歌曲(“Cello Song”、“Three Hours”、“River Man”、“Time of No Reply”和“Bryter Layter”的早期版本),其中有三首在次日播出。一个月后,9月24日,他在伦敦的皇家节日音乐厅(Royal Festival Hall)为Fairport Convention做开场表演,随后在伯明翰和赫尔的民谣俱乐部进行演出。据民谣歌手迈克尔·查普曼(Michael Chapman)说,观众并不喜欢德雷克,想要听“有副歌的歌曲”。查普曼说:“他们完全没有理解。整个晚上他一句话都没说。看起来真的很痛苦。我不知道观众期望着什么,我的意思是,他们肯定知道在尼克·德雷克的演出中是不会有海上民谣和合唱的。”[21]

这次经历加深了德雷克决定退出现场表演的决心;他偶尔参加的演唱会往往短暂且尴尬,参加人数很少。德雷克似乎不愿意表演,很少与观众交流。由于他的许多歌曲都以不同的和弦演奏,他经常在演奏之间暂停调弦[22]。虽然上张专辑吸引了很少的关注,但博伊德急欲建立起这种势头。德雷克的第二张专辑《Bryter Layter[23]》(1971年)由博伊德制作,约翰·伍德担任工程师,引入了更加欢快,更有爵士感觉的声音[24][25]。德雷克对自己首张专辑销量不佳感到失望,希望能摆脱田园风格的声音,并同意了博伊德提出的加入贝斯和鼓的音轨的建议。“我想让这张专辑听起来更像流行音乐,”博伊德后来说。“我认为它更商业。[26]”像前作一样,这张专辑还有Fairport Convention的音乐家参与,还有约翰·凯尔在两首歌中的贡献:“北方天空”(Northern Sky)和“飞”(Fly)。特雷弗·丹指出,虽然“北方天空”的部分内容听起来更具凯尔的特点,但这首歌是德雷克最接近商业成功的发行作品[27]。凯尔在这一时期服用海洛因[28],他的老朋友布莱恩·威尔斯怀疑德雷克也在服用[29]

《Bryter Layter》在商业上遇冷,而评论家们对这张专辑同样褒贬不一;Record Mirror称赞德雷克是“出色的吉他手——清澈,有着完美的节奏,伴随着柔和,优美的编曲”,但Melody Maker将这张专辑描述为“民谣和鸡尾酒爵士的尴尬混合[30]”。在发行后不久,博伊德将Witchseason出售给小岛唱片公司(Island Records),并搬到洛杉矶与华纳兄弟合作开发电影配乐。他的导师的失踪,加上专辑的销售不佳,使德雷克陷入了更深的抑郁。他对伦敦的态度改变了:他不喜欢独自生活,在1970年初的一系列音乐会上表现得明显紧张和不自在。六月,德雷克在萨里郡的尤尔技术学院进行了他最后一次现场表演之一。当晚也表演的拉尔夫·麦克特尔(Ralph McTell)回忆说:“尼克很寡言。在那场特别的演出中他非常害羞。他做了第一次调整,但是一定发生了一些糟糕的事情。他在唱《Fruit Tree》的时候中途离开了。”[31]

1971年,德雷克的家人说服他去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看精神病医生。医生开了抗抑郁药,但他对于服药感到不舒服和尴尬,并试图向朋友隐瞒[32]。他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会与他经常使用的大麻发生反应[33]。小岛唱片公司敦促德雷克通过采访,电台录音和现场表演来促进《Bryter Layter》的销售。此时德雷克正在吸食柯比形容的“难以置信的大量”的大麻[34],并表现出“精神病的第一个迹象”,他拒绝了。《Bryter Layter》的反响令德雷克失望,他变得内向,与家人和朋友疏远。他很少离开自己的公寓,只是偶尔参加音乐会或去买毒品[35]。根据摄影师Keith Morris的说法,到1971年,德雷克已经成为一个“驼背,衣衫褴褛的人,恍惚地凝视……无视一只拉布拉多犬的示好,或者呆呆地望着汉普斯特德希斯公园(Hampstead Heath)”。他的姐姐回忆道:“这是一段非常糟糕的时光。他曾经对我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切都开始出错,我认为那就是出事的开始。[35]

参考资料

  1. ^ Dann (2006), p. 61.
  2. ^ Dann (2006), p. 140.
  3. ^ Unterberger, Ritchie. Nick Drake review. Allmusic. [2021-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2).  Retrieved on 7 May 2011.
  4. ^ A BBC article by Mark Moxon from 14 January 2002 stat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album only sold 15,000 copies, which was enough to please the record company, but nothing like the success Nick was hoping for."
  5. ^ Berkvens, Jeroen, A Skin Too Few: The Days of Nick Drake, Luijten Macrander Productions, 2000.
  6. ^ Dann (2006), 201.
  7. ^ Hall, James. Nick Drake: 'He knew he was good'.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England: Telegraph Media Group. 24 November 2014 [23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参数|newspaper=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website=) (帮助)
  8. ^ 8.0 8.1 Boyd (2006), p. 192.
  9. ^ Rosen, Dave. Five Leaves Left, Ink Blot Magazine. Retrieved 2 March 2014.
  10. ^ Dann (2006), pp. 59–60.
  11. ^ Dann (2006), p. 60.
  12. ^ Boyd (2006), p. 194.
  13. ^ 13.0 13.1 Paphides, Peter. "Stranger to the worl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ardian.co.uk, 25 April 2004; retrieved 1 February 2007.
  14. ^ Jones, Chris. Review of Nick Drake's Five Leaves Left. BBC News. 2007 [2022-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2). 
  15. ^ Dann (2006), p. 133.
  16. ^ Humphries (1997), pp. 101–02.
  17. ^ Dann (2006), p. 134.
  18. ^ Berkvens, Jeroen, A Skin Too Few: The Days of Nick Drake (video documentary). Roxie Releasing, 2000.
  19. ^ Humphries (1997), pp. 107–08.
  20. ^ Dann (2006), p. 141.
  21. ^ "Nick Drake—Chron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06.
  22. ^ Sandall, Robert. "Brighter Very Much Later"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7-22, The_Daily_Telegraph|The Daily Telegraph, 20 May 2004; retrieved 31 December 2021.
  23. ^ Drake, Gabrielle, Nick Drake: Remembered For A While, Little, Brown and Co., 2014.
  24. ^ Unterberger, Richie. Nick Drake profile, AllMusic.com; retrieved 22 August 2006.
  25. ^ Holden, Stephen. "Pop and Jazz Guide". New York Times, 22 August 1986.
  26. ^ Dann (2006), p. 142.
  27. ^ Dann (2006), p. 242.
  28. ^ Cale (1999), p. 128.
  29. ^ Hunt, Rupert. "Nick Drake—Life and Music in Quot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ickdrake.com; retrieved 2 September 2006.
  30. ^ Sandall, Robert. "Brighter Very Much Later"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7-22, The Daily Telegraph, 20 May 2004; retrieved 31 December 2021.
  31. ^ Macaulay, Stephen. "Nick Drake—Bartleby the Musici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loriousnoise.com; accessed 1 November 2016. His discomfort grew sufficiently for him to unexpectedly leave the tour, after only a couple of scheduled dates. Glorious Noise, 2 October 2006; retrieved 2 February 2007.
  32. ^ Humphries (1997), p. 166.
  33. ^ Dann (2006), p. 166.
  34. ^ Kirby, Robert. Quoted in Dann (2006), p. 157.
  35. ^ 35.0 35.1 Dann (2006), p.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