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毓筠
孫毓筠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同治八年(1869年) 大清安徽寿州大柳树 |
逝世 | 民國十三年(1924年) 中華民國北京 |
国籍 | 中華民國 |
别名 | 孫少侯 |
教育程度 | 私塾 |
职业 | 政治人物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亲属 | 叔祖 孙家鼐 |
孫毓筠(1869年—1924年),字少侯,安徽省鳳陽府寿州大柳树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生平
孫毓筠的叔祖是孙家鼐。他是清朝廪贡生,直隶补用道。[1]1905年,孫毓筠受吴樾谋刺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事件的感召,决心参加革命,東渡日本,1906年,他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會,捐献大笔金钱给同盟会。1906年,萍浏醴起义爆发,孙回國,在長江流域各地運動新軍。后在南京被捕入獄,供述称“只谈政治革命,不唱种族革命”,两江总督端方遂替孙毓筠开脱了大逆不道的罪名,仅判处五年的监禁。1911年(宣統3年)辛亥革命中,他被革命派救出,任江浙聯軍总部副秘書長。
1911年12月2日,安徽臨時参事會選舉孫毓筠為都督,聘陳獨秀為秘書長。1912年1月2日孙毓筠就职,正式成立皖省军政府。1912年4月,孙毓筠请辞,5月3日柏文蔚到安庆接任都督。7月,他被北京方面召还。此后他当选参议院议员,定居北京,历任北京政府政治会議議員、總統府高等顧問。1914年(民国3年)3月18日,約法会議开幕,他当选約法会議議長。[1]1914年5月,他改任参政院参政,组织憲政研究会。
1915年(民國4年)8月,他與楊度、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人發起「籌安會」,孫毓筠為副理事長,鼓吹帝制。護國戰爭爆發,孫毓筠見滇、黔、桂、粵、浙五省獨立,袁世凱稱帝失敗,1916年(民國5年)4月12日,以患病為借口,辞去参政一職[2],逃到天津。7月14日,黎元洪下令通缉他和楊度等8人[3]。1918年(民国7年)3月,他获得特赦。
1924年(民国13年),他应河南督理胡景翼的邀请到開封,后来在开封病逝。享年53岁。
注释
参考文献
-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寿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约法会议秘书厅编,约法会议记录,北京:约法会议秘书厅,1915年
中國(北京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