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姚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姚喆
个人资料
出生1906年8月28日
 清朝湖南省邵阳县横塘冲村
逝世1979年5月27日(1979歲—05—27)(72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宗教信仰共产主义

姚喆(1906年8月28日—1979年5月27日),原名姚秩章湖南省邵阳县横塘冲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

生平

第一次国共内战

早年读私塾。1925年,参加本村农民协会,担任裁判委员、主席等职。1927年,因马日事变被通缉,后逃离家乡,1928年4月,加入湘军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在副校长黄公略过问下录取。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1934年,担任红三军团四师一团参谋长。同年1月25日,该团受命主攻福建省沙县。姚喆和张震率领突击队员发生巷战,后在交战中,面部被猛砍一刀,因伤势太重,三天后才被抢救苏醒,但左脸留有3寸多长的伤疤,他也因此获“姚一刀”的绰号[1][2]

1934年,调任中央保卫局属总部队任总队长,兼黄安、梅瓨区卫戍司令员。后随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担任保卫团团长。遵义会议后,担任红三军团十团团长,四渡赤水中的土城战斗负伤,后改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长、十二团团长。1935年1月,随部抵达陕北,担任七十八师参谋长。1936年,跟随刘志丹东渡黄河;同年7月,担任独立师师长。1937年9月,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参谋长[3]

抗日战争期间

1938年2月,因715团团长王尚荣负伤,代理715团长。1938年7月,八路军总部决定以120师358旅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进入大青山地区。358旅政委李井泉改任支队长,旅参谋长姚喆改任支队参谋长。7月29日,两人率领大青山支队2500名将士从山西五寨出发,挺进大青山,不久开始组建骑兵。1940年,日军开始对大青山地区扫荡,姚喆率领大青山骑兵支队在绥远敌占区与日寇展开了骑兵游击战,先后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1943年,任塞北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8月,姚喆奉命集中大青山骑兵支队兵力,配合晋绥军区主力和晋察冀军区一部,迅速截断平绥铁路,收复沿线的丰镇、集宁等城镇。9月,绥蒙军区组建,姚喆任司令员、张达志任政委,下辖由大青山骑兵支队改编的骑兵旅。

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5年,任绥蒙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大同集宁战役,与傅作义部互有攻守[4]。傅作义立即派出国军第三十五军新编第三十一师,由师长安春山指挥,第一次攻打集宁,并相继占领绥东的丰镇大同阳高天镇等地,姚喆奉命进行反击。傅作义收缩兵力于归绥、包头两地,采取“依城野战”战略,与姚喆指挥的部队周旋。1946年1月13日,受蒋介石密令,傅作义派袁庆荣指挥暂编第三军偷袭卓资山,孙兰峰指挥骑兵部队攻打集宁,并相继占领两地。1月14日晨,贺龙和李井泉致电姚喆,命令骑兵旅和第二十七团、九团等部队迅速反击,夺回集宁城。姚喆率骑兵旅于1月15日下午到达集宁城外围,连夜组织攻城。为了争取时间,姚喆亲自带领突击队猛冲猛打,于1月16日上午击溃孙兰峰的骑兵部队,共军再次占领集宁城[5]

9月初,傅作义派周北峰前往丰镇进行和谈,一面又秘密召集董其武、孙兰峰等高级将领开会,部署攻打卓资山和集宁等战略要地。同月10日,国军第三次进攻集宁,姚喆率部死守,并于9月12日撤退。1949年2月,第八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序列,姚喆由纵队司令员改任军长,下辖第二十二、二十三师和骑兵第一师[6];此外他仍兼绥蒙军区司令员。同年9月19日,董其武率绥远军政代表39人签署《绥远和平起义通电》,根据谈判结果,绥远军区司令员由傅作义担任,薄一波兼任政委,姚喆、董其武乌兰夫等人担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7]。双方就国军起事部队进行改造,并于1950年12月结束,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姚喆任副司令员[8]

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8月,他率部参加朝鲜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副司令员[9]。同年底回国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2月,历任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1969年,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79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10]。1980年8月20日,骨灰送往呼和浩特市,安放于大青山陵园

获中共三等红星奖章,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1]

参考来源

  1. ^ 刘维瑶. 古今中外宝庆人 上. 长沙:岳麓书社. 2005年10月: 728. ISBN 7-80665-683-9. 
  2. ^ 慕安:勇猛虎将 “姚一刀”. 北京日报.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4). 
  3.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革命史资料 12.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年6月: 170–171. 
  4. ^ 舒风. 周恩来与张治中 上.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2年7月: 194. ISBN 9787507537475. 
  5. ^ 袁庭栋. 大决战 平津战役. 成都:天地出版社. 2013年7月: 246. ISBN 978-7-5455-0928-1. 
  6. ^ 张明金、赵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160. ISBN 978-7-5033-1940-2. 
  7.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0: 491. ISBN 978-7-5033-2252-5. 
  8. ^ 马祥林.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6年1月: 112–114. ISBN 7-80112-724-2. 
  9. ^ 张明金、刘立勤. 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上的27个军. 解放军出版社. 2014: 311. ISBN 978-7-5065-6309-3. 
  10. ^ 星火燎原编辑部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第1集.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6月: 394. ISBN 7-5065-0730-7. 
  11. ^ 姚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8日查阅[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