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鵰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鵰鴞
B. v. saturat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鴞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 Strigidae
属: 雕鸮属 Bubo
种:
大鵰鴞 B. virginianus
二名法
Bubo virginianus
(Gmelin, 1788)
亞種
  • 參見內文
分布
異名
  • Strix virginiana

大角鴞學名Bubo virginianus)是美洲一種中型的貓頭鷹。牠們的適應力強,是美洲分佈得最廣的鴟鴞科

南美洲南部的小鵰鴞經常被認為是大角鴞的亞種

特徵

大角鴞長46-68厘米,翼展長101-153厘米。雌鳥比雄鳥大,平均長55厘米,翼展長124厘米,重1.4公斤。較大的個體分佈在近極地,較小的個體則接近赤道,符合伯格曼定律(Bergmann's Rule)。

B. v. virginianus的面部。

大角鴞的耳邊絨毛很大,面部呈紅色、褐色或灰色,喉嚨有一片白色。虹膜黃色,其下B. V. nacurutu的虹膜則是琥珀色。其「角」並非耳朵或是真正的角,而只是絨毛或羽毛。下身淺色帶有褐色斑紋。腳上至爪前都長有羽毛。個別及地區性的顏色都有分別:靠近極地的個體呈較淺色,而在中美洲的則呈深朱古力褐色。

大角鴞的叫聲是低音但大部的咕咕聲,一連四或五個音節。雌鳥的叫聲較高音,尾音上升。幼鳥只會發出嘶嘶聲,很易與倉鴞的叫聲混淆。

大角鴞很易與小雕鴞及其他雕鴞屬混淆。不過牠們一般都是異域的。

他那雙刺眼的黃眼睛和他那頂白鷺。

亞種

大角鴞之下命名了很多亞種,但是其中很多都是一些個體或漸變群。亞種的分別主要是在毛色及大小,而且一般都符合格洛格尔律伯格曼定律[2][3]

B. v. nacurutu
  • B. v. nacurutu:棲息在低地的形態,散佈在哥倫比亞東部至圭亞那玻利維亞巴西南部的亞馬遜盆地阿根廷北部。牠們全年是留鳥。這個亞種中亦有一些建議的亞種,包括B. v. scotinusB. v. elutusB. v. deserti[3]牠們呈深褐色,喙很長。在巴西半乾旱內陸群落的上尾及耳底有較多的白色。牠們是唯一擁有琥珀虹膜的亞種。
  • B. v. subarcticus繁殖分佈地在英屬哥倫比亞馬更些(Mackenzie)東至哈德遜灣;南端邊界不詳,但最少會至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非繁殖的一般會在南至南緯45°的地方出沒,有時會南下得更遠。其下包括被命名為B. v. occidentalisB. v. sclariventris[4]舊有的名稱B. v. wapacuthu有時也會用作稱呼這個亞種,但卻只能作為一個可疑名。B. v. algistus的群落可能只是一些走失的個體,或是B. v. subarcticusB. v. saturatusB. v. lagophonus的過渡體。[3]這是較為淡色的亞種,上身呈白色至淺黃色,下身有黑色斑紋。非常淡色的個體則會很像雌性的雪鴞。腳呈白色至淺黃色,有很少或沒有斑紋。
正在伸展的B. v. pacificus
  • B. v. saturatus:分佈在阿拉斯加東南部至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太平洋海岸。全年均是留鳥。牠們呈深沉灰色,下身有很多斑紋。腳呈暗色。
  • B. v. pallescens:分佈在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向東南經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及猶他州南部,東至堪薩斯州西部及南至墨西哥格雷羅州韋拉克魯斯州西部。牠們與B. v. pacificus的過渡體分佈在聖地牙哥郡。B. v. lagophonus洛磯山脈群落也在其分佈地出沒。全年也是留鳥。牠們細小及呈淡淺黃色,有不明顯的斑紋。肱骨部份呈棕土色,腳半白色及沒有斑紋。
  • B. v. mayensis:分佈在猶加敦半島,全年留鳥。牠們的體型細小至中等,淡色。
  • B. v. elachistus:分佈在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全年留鳥。牠們的毛色像B. v. pacificus,但稍為細小。
  • B. v. heterocnemis:繁殖分佈地在加拿大東部。於冬天會向南的安大略省及美國東北部遷徙。很難與B. v. saturatus分辨。[3]

牠們呈深灰色,有很多斑紋。腳呈淡色及狼斑紋。

  • B. v. lagophonus:繁殖分佈地在阿拉斯加內陸經英屬哥倫比亞的山區至俄勒岡州斯內克河及蒙大拿州西北部。冬天向南遷徙至科羅拉多州及德克薩斯州。很難與B. v. saturatus分辨。[3]牠們比B. v. saturatus較為灰色,但整體相似。腳有暗色的斑紋。
  • B. v. mesembrinus:分佈在特旺特佩克地峽(Isthmus of Tehuantepec)至巴拿馬西部,全年留鳥。牠們呈中等身型,比B. v. mayensis較為深色。
  • B. v. ssp. nov.:洛磯山脈群落,可能是一個未描述的亞種。牠們的繁殖分佈地在斯內特河南部南至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瓜达洛普山脉,西至Modoc高原及莫諾湖(Mono Lake)。B. v. occidentalis可能是牠們的名稱,也有被認為是B. v. pallescensB. v. lagophonus的過渡體。[3]牠們呈中灰色,介乎B. v. lagophonusB. v. pallescens兩色之間。下身有淡黃色的陰影及略略有斑紋。腳也有斑紋。

加利福尼亞州發現的古新世Bubo sinclairi可能是大角鴞的古亞種[5]

分佈及生態

大角鴞的影片。

大角鴞分佈在北美洲亞北區中美洲南美洲南至火地群島。在瓜地馬拉南部、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巴哈馬亞馬遜森林及南美洲南部、與及西印度群島及大部份海島上都不會見到大角鴞。[3][6]

大角鴞會棲息在樹上,包括落葉林、針葉林混交林熱帶雨林潘帕平原大草原區、沙漠、亞北區的凍土層、石灘、紅樹林及一些市區。牠們較少出沒在極端氣候的地區,並不會到濕地環境[7]及高海拔的凍土層。所有已交配的大角鴞都是留鳥,未交配的或幼鳥就會在較少食物供應的冬天離開,到處尋找伴侶及地盤。

大角鴞的鳥蛋及雛鳥是狐狸郊狼野貓的獵物。成鳥並沒有天敵,但與雪鴞及其他大型鴞類對抗時可能會被殺死。牠們並非受到威脅的生物。[1]

食物及行為

大角鴞飛行時的重疊圖。

大角鴞有雙目視覺,可以準確尋找獵物及在低光度下仍能看見。牠們的眼睛大如人類的,但卻不能在眼窩內轉動。所以大角鴞會轉動頭部。其頸部在身體保持不動時可以轉動達270°。

大角鴞的聽覺也很好。牠們感覺深度的能力比人類更強。這是由於牠們的耳朵並非在頭的兩側,而是在頭較高的位置。只要傾斜或轉動頭部,牠們就可以準確測量聲音的橫向及直向位置。

大角鴞是在夜間獵食,會站在高處等待獵物,再俯衝擒獲獵物。牠們主要狩獵細小至中等的哺乳動物,如野兔浣熊大家鼠松鼠小鼠屬鼴科田鼠旱獺鼩鼱科蝙蝠犰狳科鼬屬沙鼠。牠們更是豪豬鼬鼠的天敵。牠們也會獵食其他鳥類,由細小的戴菊鳥至大如大藍鷺不等。涉禽(尤其是蹼雞屬),甚至乎雪鴞幼崽都會被獵食。牠們有時會吃農場的小雞小鴨。牠們有時也會吃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甲殼類昆蟲。也有紀錄牠們會同類相食

大角鴞爪的壓力可以達到每平方吋500磅,遠遠超過人手的60磅的握力。在北部若有較大的獵物,牠們會將吃剩的獵物冰凍起來,到有需要時再用體溫來解凍。牠們傾向在同一地方反芻食物。

繁殖

雛鳥。

大角鴞是北美洲最早繁殖鳥類。牠們於1月下旬或2月初繁殖,在10月的冬天就開始互相呼叫。牠們會在12月前交配。位於熱帶氣候的群落,其繁殖季節很不明確。牠們會接管其他大至鳥類的鳥巢,有時更會加些羽毛烏鴉渡鴉紅尾鵟或大型松鼠的巢都是牠們的對象。牠們有時也會利用樹洞、崖壁、空置大廈及人工平台等作為鳥巢。

大角鴞每次平均會生2隻蛋,介乎1-5隻蛋。鳥蛋平均闊4.65厘米,長5.52厘米,重51克。孵化期介乎30-37日,平均33日。雙親會不斷哺育雛鳥至兩星期大,隨後開始減少。6星期大的幼鳥會移到附近的樹枝,1星期後開始學飛。雛鳥在10月下旬仍會要求哺育及未離開雙親,直至12月雙親開始繁殖第二胎。幼鳥會有1-2年時間的交配空白期,這段時間牠們會流浪,直至牠們交配及建立自己的地盤。

象徵

大角鴞(又名大角梟)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鳥。

參考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Bubo virginian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4, 2014: e.T61752071A61752159. doi:10.2305/IUCN.UK.2014-2.RLTS.T61752071A61752159.en. 
  2. ^ Houston, C. S., Smith, D. G. & Rohner, C. Great Horned Owl (Bubo virginianus). Poole, A. & Gill, F. (eds.) (编). Birds of North America.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Philadelphia, PA & 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 Washington, D.C. 1998: 372. doi:10.2173/bna.372.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Holt, Denver W.; Berkley, Regan; Deppe, Caroline; Enríquez Rocha, Paula L.; Olsen, Penny D.; Petersen, Julie L.; Rangel Salazar, José Luis; Segars, Kelley P. & Wood, Kristin L. Great Horned Owl. del Hoyo, J.; Elliott, A. & Sargatal, J. (eds) (编). Handbook of Birds of the World (Volume 5: Barn-owls to Hummingbirds).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9: 185, plate 10. ISBN 84-87334-25-3. 
  4. ^ Dickerman, Robert W. Notes on the type of Bubo virginianus sclariventris (PDF). Bull. B.O.C. 2004, 124 (1): 5–6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2-18). 
  5. ^ Howard, Hildegarde.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rends in avian evolution from Pleistocene to recent time (PDF). Condor. 1947, 49 (1): 10–13 [2010-0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7). 
  6. ^ Banks, R.C.; Cicero, C.; Dunn, J.L.; Kratter, A.W.; Ouellet, H.; Rasmussen, P.C.; Remsen, J.V. Jr.; Rising, J.A. & Stotz, D.F. Forty-second supplement to the 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 Check-list of North American Birds (PDF). Auk. 2000, 117 (3): 847–58 [2010-02-18]. doi:10.1642/0004-8038(2000)117[0847:FSSTTA]2.0.CO;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8-05). 
  7. ^ Accordi, Iury Almeida & Barcellos, André. Composição da avifauna em oito áreas úmidas da Bacia Hidrográfica do Lago Guaíba, Rio Grande do Sul (PDF). Revista Brasileira de Ornitologia. 2006, 14 (2): 101–15 [2010-0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12-1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