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菜禪師
咀菜禪師 | |
越南語表記? | |
---|---|
國語字 | Trớ Thái Thiền sư |
汉喃 | 咀菜禪師 |
《咀菜禪師》(越南語:Trớ Thái Thiền sư,初刊時標題前有小字標明「革命外史」),越南漢文小說,由20世紀初期越南革命家潘佩珠(署名「天賦」)撰,內容講述愛國人士咀菜禪師有感越南被外國侵佔,為求普渡國民,便遊歷到印度,但看到當地亦被英國佔領,文明西化,隨即覺悟到唯有護教愛國,便回國投身革命。此書編寫時間,是在1914至1917年間,潘氏於中國廣東被囚禁時寫成,1917年獲釋後在杭州《兵事雜誌》刊出。
本書的編撰
本書作者潘佩珠,為越南法屬時期的革命家。20世紀初,潘氏不滿法國殖民統治,希望恢復越南獨立,乃出走到中國、日本等地,尋求援助。1912年,中國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潘佩珠受到鼓舞,便在廣州成立越南光復會。但這些活動引起法國殖民當局注意,1913、1914年之交,法人向袁世凱派系的廣東都督龍濟光要求拘捕越南革命人士,潘佩珠遂被龍濟光逮捕囚禁。[注 1]到1917年,龍濟光在護國之役中失利,撤至海南島,潘氏亦被帶同行,至龍濟光戰敗後才獲釋。[1]
他的《咀菜禪師》便是寫於龍濟光囚禁期間。1917年在海南獲釋後抵浙江杭州,同年7月在《兵事雜誌》第39期的「小說」欄中,潘氏署名「天賦」,發表《咀菜禪師》,標題前有小字標作「革命外史」。[2]
內容概述
本書開首部分,提到越南正處於「非常之時代」,被「異種之人蟠踞國都」,阮氏王室雖名義尚存,但國君只是「斂手奉賊,靦然奴隸,乃稱皇帝,儼然皇帝,實一奴隸」,全國上下「數萬萬人之眾,可牛可馬,可囚可虜,以崇奉彼言語不同、政俗不同、種族不同之人者」。然後介紹主人翁咀菜禪師見時勢昏亂而出家避世,其名號得自他「日止一餐,餐只一菜」,為尋求「使世間人脫離苦難」的方法,便決意西遊佛國印度,當他歷盡艱辛,到達印度後,卻發現這裡在英國統治下,然而「耳所接者,喇叭風琴,固洋聲也;目所觸者,車馬樓臺,皆洋物也」,而佛教舊跡卻無從尋獲,這些文化轉變令咀菜禪師慨嘆「危哉亞洲!白人蹂躪,異種憑陵」,在絕望之際覺悟到「吾愛國心,即佛心也」,「我愛我國,國賴我存。禪宗名譽,毋使失墜」,於是重新起程,經西域、朝鮮、中國,暹羅等地,到「丙申年,即西曆千九百」時,有「光復會」人士在暹城會晤,咀菜禪師亦參予其事,在會上「以籌款事自任」,後來「潜由水路回國」,在越南境內進行活動。書末讚楊咀菜禪師一類的人物「國人有此,是謂真人」,結束時提到咀菜禪師本姓陳,字善廣,時年四十九歲。[3]
流傳情況
《咀菜禪師》寫成後,最早刊於浙江《兵事雜誌》第39期(1917年7月出版)。[2]其後,越南章收所編的《潘佩珠全集》收錄了此書。[4]中國大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越南漢文小說集成》亦有收錄。[5]
注釋
- ^ 潘佩珠被廣東都督龍濟光逮捕的時間,越南學者陳輝燎指是在1913年12月24日(見《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一卷,245),臺灣學者陳慶浩指是在1914年初(見陳慶浩《潘佩珠漢文小說集總提要》,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册,2頁。
引用來源
- ^ 陳輝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一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40及245頁;陳慶浩《潘佩珠漢文小說集總提要》,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册,1─2頁。
- ^ 2.0 2.1 《咀菜禪師》陳慶浩《提要》,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冊,上海古籍出版社,3頁。
- ^ 潘佩珠《咀菜禪師》,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冊,上海古籍出版社,3至11頁。
- ^ 陳益源《越南漢籍文獻述論‧越南潘佩珠與日本、中國之深厚關係》,中華書局,383頁。
- ^ 潘佩珠《咀菜禪師》,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參考書目及網絡資源
- (中文)潘佩珠(署名天賦). 《咀菜禪師》,收錄於孫遜、鄭克孟、陳益源主編《越南漢文小說集成》第二十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ISBN 9787532575565.
- (中文)陳益源. 《越南漢籍文獻述論》. 北京: 中華書局(2011)ISBN 9787101081619.
- (中文)陳輝燎. 《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一卷). 范宏科、呂谷、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專業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