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莖
變態莖(英語:Modified stems)基本是指植物中莖的一種分類,因為生長環境而演變出有具有莖的基本功能,但是其生長型態有異於一般的莖就稱為變態莖,屬於植物的營養器官的一種。通常莖具備有支撐以及輸送或儲藏養分的功能,部份也有能行光合作用的莖,呈直立式支撐著整株植物,大多數都是植物的主幹。但是有些型態不同的,例如常見的馬鈴薯就屬於塊莖,是屬於塊莖等;這些都是屬於「變態莖」。換句話說,植物的莖經過演化,改變了一般正常莖的型態,這些都算是變態莖。[1]
概要
一般比較為人所知的多細胞陸地植物是屬於有胚植物,其中包括有根、莖、葉等器官的植物,屬於維管植物。由於長久以來環境上的影響,有些部份會產生演化。植物的某些器官因為對環境的適應而擁有的變化,就稱為變態。而變態莖就是指植物的莖產生了變態,大致上可分為「發達」以及「退化」兩大類。不過無論是如何的改變了狀態,都還是能保有原本莖的特徵。[2]
依據莖的演化狀況的不同,變態莖可以分為地面下與地面上等兩個類別。地面下的莖統稱為地下莖,像是塊莖、球莖、鱗莖與根狀莖等都是屬於此類。地面上的莖統稱為地上莖,例如莖刺、葉狀莖、肉質莖、攀緣莖等。[2]
分辨
這類已經產生了演化過程的莖有時候看起來不像莖,尤其是地下莖的部份,常常都會被誤認為是根。其實如上述一樣,莖即使變成看起來不像莖,但是還是有其屬於莖的形態與功能。舉例來說,我們一般常見的胡蘿蔔就不屬於莖,而是屬於「塊根」。馬鈴薯它屬於塊莖,並不是根。
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之下,莖的特性在於莖上方固定的地方會長出葉子、葉腋會長出芽、葉與芽之間的地方稱為節、節與節之間的部分稱為節間、有氣孔或是皮孔等。這些是根所沒有的型態,所以蕃薯上長有根毛,不會直接長出葉子或開花,是屬於根的特性。而馬鈴薯會長芽和鱗葉,這都是屬於莖的特質,所以它是屬於變態莖中的塊莖。[3]
種類
變態莖的常見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數種,由於並沒有統一的特殊名稱,所以多以其型態的狀況來述說種類。[3][2]
- 塊莖 (Tuber),短而肥大且具有薄壁組織的莖,可以儲存豐富的養分,有些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例如:馬鈴薯等。
- 球莖 (Corm),部份會膨脹成圓球型或橢圓形,節與節之間比較明顯,例如:芋、慈菇與荸薺等。
- 鱗莖 (Bulb),盤狀型而且較短,其上方生出肉厚有如鱗片般的鱗葉,例如:水仙、洋蔥、大蒜、韮蔥、青蔥等。
- 根莖 (Rhizome),顧名思義是型態像一般的根,節與節之間也非常明顯。竹就有這種莖,稱為竹鞭;蓮的根莖就是蓮藕,以及生薑也是屬於此類的變態莖。
- 莖刺,又稱針莖,主要變態的地方是芽,會成針刺狀,維管組織相連。例如玫瑰、柚子皂等。
- 葉狀莖,有明顯的節以及節間,扁扁的狀態酷似葉片,而原本的葉已退化。例如竹節蓼、天門冬等。
- 肉質莖,綠色,能行光合作用,薄壁較一般發達,有貯藏水分的功能。其直接長出的葉片已退化或是成針葉狀,適合生長於乾旱地帶,例如仙人掌、火龍果等。
- 攀緣莖,又稱纏繞莖、鬚莖,屬於攀緣植物一類,主要是由枝所演化的變態莖。這類莖必須攀附在其他的物體上纏繞生長,例如葡萄、黃瓜、南瓜與長春藤等。
- 匍匐莖,柔軟而無法直立,利用攀爬生長於地上的莖,一般常見的植物有甘藷、草莓、西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