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禅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禅寺,当地人也称北山寺国家保护单位名称为土楼观,位于西宁市北山,距离城区约2公里。北禅寺最早是佛教寺庙,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公元106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由于道教盛行,该寺改成为道教寺庙,土楼观也更代表了其道教色彩。当地具有特殊的丹霞地貌,这水平状的紫红色砂岩砾岩相间着石膏芒硝层。历经长时间的自然作用,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1]

历史

迄今为止最早的对北禅寺的文字记录来自北魏旅行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土楼观这一称谓也得名于土楼有道教庵观。在北魏时期青海形势图中也标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宁城)。

现状

由于自然作用,土楼观所在的山崖塌方较为严重,九窟十八洞已经无法进入,仅能远眺。而位于两座闪佛中间的悬空栈道,也已经损毁。西宁市相关单位已经投入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挽救,但面对大自然的力量,可供采取的措施极为有限。北禅寺面临消失的命运。

旅游

从西宁市城区出发,3-5公里即可到达。

参考资料

  1. ^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北禅寺. 人民网. 2009年5月4日 [2011年1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26日)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