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進
北川進 ForMemRS | |
---|---|
出生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 | 1951年7月4日
居住地 | 日本京都市 |
国籍 | 日本 |
母校 | 京都大學 |
知名于 | 多孔配位聚合物(PCP)及金屬有機構造體(MOF) |
奖项 | 洪堡研究奖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紫綬褒章 RSC德热纳奖 日本學士院獎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化學 |
机构 | 京都大學 近畿大學 東京都立大學 德州A&M大學 紐約市立大學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北川 進 |
假名 | きたがわ すすむ |
平文式罗马字 | Kitagawa Susumu |
北川進(日语:北川 進/きたがわ すすむ Kitagawa Susumu ?,1951年7月4日—),ForMemRS,是一名日本化学家,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紫綬褒章表彰。日本學士院會員。
研究
北川教授從事多孔性配位聚合物(PCP)及金屬有機構造體(MOF)研究[1]。繼藤田誠(1994年)及奧馬爾·亞基(1995年)之後,1997年發現配位聚合物結構具有氣體吸附性能。
生平
1951年7月4日,北川進誕生於日本京都府,1974年京都大學工學部石油化學科畢業。工學博士(京都大學)。
北川進於1979年開始任教於近畿大學理工學部,1992年改任東京都立大學理學部教授(無機化學),1998年改任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教授(合成・生物化學専攻)。他與合作者於2007年共同創辦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基地(iCeMS)並擔任副所長,2013年起轉任所長 。
2011年開始為日本學術會議成員。
除了在日本的學術職,北川還於1986年至1987年擔任德州A&M大學的客座教授,並於1996年擔任紐約市立大學的客座教授。北川也是2021年日台生醫研討會(Japan-Taiwan Symposium)的日方代表學者,與台灣輔仁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探討了兩國的全面合作事宜[2]。
榮譽
- 2002年 日本化學會學術獎
- 2007年 日本錯體化學會獎
- 2009年 日本化學會獎
- 2009年 洪堡研究奖(德國科學最高獎)
- 2010年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 2011年 紫綬褒章[3]
- 2013年 RSC(英國皇家學會)德热纳奖獎(日本第一人)
- 2013年 江崎玲於奈獎(由諾貝爾獎得主江崎玲於奈選考)
- 2016年 日本學士院獎
- 2017年 Chemistry for the future Solvay Prize.[4]
- 2019年 Grand Prix de la Fondation de la Maison de la Chimie(法國化學會)[5]
- 2019年 Emanuel Merck Lectureship 2019[6]
- 2019年 日本學士院會員(院士)
- 2023年 皇家學會院士
參見
参考资料
- ^ Presseinformation der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zu einem Vortrag von Kitagawa, 29. September 2008. [201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 ^ 2021 Japan-Taiwan Symposium. [18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November 2021).
- ^ 春の褒章、705人24団体が受章:社会:YOMIURI ONLINE(読売新聞)
- ^ The 2017 Prize - Solvay. Solvay.com. [12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 ^ Les lauréats de l'année. Actions.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法语).
- ^ Emanuel Merck Lectureship - Research | Merck KGaA, Darmstadt, Germany. www.emdgroup.com.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1).
- ^ 多孔性材料の技術革新と実用化への道 - トムソン・ロイター.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