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
(重定向自劳动生产率)
生产率是一個經濟學术语,是指由原材料變成產品的過程中的效能和效率表現,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劳动力效率的提高,但将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开计算常常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生产率这一概念一般限于劳动生产率。[1]
生产率是有效運用創意和資源,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是某段時間內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得的產量,以較少的資源投入生產出較多的產品即是生产率提高。今日人類工作時間並非比古代人更長,而是在工作上透過科技而更有效率因此獲得比古代人富足的生活,生产率提高是經濟成長的真正本源,能帶來長遠的經濟效益及提高生活水平。
就企業內部而言,過量的工作負荷及辦公室政治是減損員工生產力的最大原因。一項研究指出,對Y世代而言,辦公室政治是減損生產力的第二大(39.2%)原因,排名僅次於過量的工作負荷(40.3%),且對女性(43.24%)跟較年輕的Y世代人士(42.39%)而言,辦公室政治是減損生產力的第一大原因。[2]
参考文献
- ^ 戴维·W·皮尔斯. 现代经济学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第487页. ISBN 7-5327-0029-1.
- ^ Sam Sujeet. Excessive workload, office politics make Millennials less productive. linkedin. [202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1).
参见
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