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前赤壁赋

聆聽這篇條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藝術家蘇軾
類型法書
尺寸23.9 cm × 258 cm(9.4英寸 × 102英寸)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登錄號故書000068N000000000
網址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赤壁月”,选自《月百姿》,月冈芳年

前赤壁賦》,又稱《赤壁賦》,為北宋文学家蘇軾知名的作品之一[1],為《後赤壁賦》的姊妹篇,并有书法真跡,該文物現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並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

背景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宋神宗貶謫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於元豐五年(1082年)寫下了這篇作品。作品描寫的是蘇軾與客人泛舟黄州赤壁(又名赤鼻磯,非赤壁之戰發生地赤壁市),談論赤壁之战,進而討論至天地人生的過程。

元豐二年11月29日,上諭貶蘇軾為黄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先後兩次遊覽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赤壁赋。《前赤壁赋》寫於作者首次游覽黄州赤壁時。

真跡

蘇軾《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尺寸23.9× 258公分。

由蘇軾親筆書寫的《前赤壁賦》於1949年後運往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2],2006年後,該件因在文建會啟動古物分級審議前展出,並自啟動後不曾展出而延緩指定國寶。2024年1月5日,中華民國文化部因應國寶文物審查及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全名「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卷」將該件文物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3][4][5]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擧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浮海)之一粟[6],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眀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評論

赤壁賦被後世認為是蘇軾的思想境界逐漸趨於三教合一的徵兆,而其文学成就則繼承和廣大了蘇軾一貫的氣度及風采,逐漸成為中華文化中最著名、評價最高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蘇軾本人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1. ^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2. ^ 宋蘇軾書前赤壁賦 卷. digitalarchive.npm.gov.tw.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8). 
  3. ^ 陳宛茜. 故宮增7件新科國寶 「蘇軾書赤壁賦」藝術性及討論度最高. 琅琅悅讀.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中文(臺灣)). 
  4. ^ 陳宛茜. 委屈了16年 故宮「蘇軾書赤壁賦」終於當上國寶. 聯合新聞網.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中文(臺灣)). 
  5. ^ 凌美雪. 故宮新增7件國寶 蘇軾前赤壁賦等2件獲1小動作加冕 只展出至7日 - 自由藝文網. art.ltn.com.tw. 2024-01-05 [202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2) (英语). 
  6. ^ Chuang), 莊哲彥(Che-Yen. 楚騷之變蘭亭之變-蘇軾〈赤壁賦〉之形式內容析探. 書畫藝術學刊. 2011-12-01, (11) [2024-01-05]. doi:10.29831/TDPC.201112.0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