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式月台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分離式月台(Split platform),是特殊的地鐵車站構造,特徵是軌道隧道與車站大堂結構分離,各月台和車站大堂由聯絡通道連接。採用此方式在於鑽挖式隧道(潛盾隧道)工法局限於如僅15米寬的道路下方,以避免傷害道路兩側連續密集分布的建築物地基設施。
建造原因
中國大陆很多地鐵路線都是沿著公路建造,而在部分主干道路上会有立交橋跨越。立交橋的立柱會阻礙路面的大規模開挖,因此無法建造車站大堂與月台合成一體的車站。解決方法是各軌道隧道和車站大堂分別在立交橋立柱兩旁興建,再在立柱之間挖通道接駁各軌道隧道和車站大堂。應用例子有北京地鐵10號線團結湖站至國貿站段,原因是要避過東三環路立交橋的橋樁[參 1][參 2];北京地鐵4號線人民大學站則為了避開北三環西路四通橋的橋樁[圖 1]而採用分離式月台。
此外,如果軌道隧道是分別建在兩條平行的馬路下,聯絡通道就要建在橫街下。應用例子有港鐵北角站,它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跨月台轉車站,兩綫的月台分別在英皇道和丹拿道地底,由數條通道聯繫[圖 2]。
避免開挖路面
地鐵通常為了避開建築物的樁基礎而在馬路下面興建。然而,在交通極度繁忙的馬路不適宜用明挖回填方式來興建地鐵。雖然軌道隧道可以深層挖掘,但地鐵車站需要大量空間來施工。解決方法是在馬路旁邊開闢空地(通常是拆卸舊樓得來),在空地挖出大洞,再挖掘通道連接到馬路下的軌道隧道,大洞會修築成地底車站大堂。應用例子有廣州地鐵5號線小北站、西村站[參 3];港鐵港島綫大部分路段是深層鑽挖興建[註 1],所以多個地底車站都是分離式月台[註 2]。
結構
分離式月台的出現,一般源於地理所限,影響隧道設計而衍生出來。
可以「明挖」方式施工的車站,車站大堂通常都處於島式月台上層,只需以電梯和樓梯連接兩個樓層。不過,在已經發展的區域興建地下車站,施工也需要考慮周邊環境,不得不避開大廈地基以及其他地下喉管電纜,鑽挖行車隧道和建站只能以「暗挖」方式進行,一如港鐵港島綫不少車站,一般只能在兩條行車隧道旁邊建立狹窄的側式月台,因此月台需要有聯絡通道、電梯以及樓梯連接到車站大堂,由於月台和大堂並非相連,故有「分離式」之稱。
個別車站的月台樓層或會以三洞溝成,上下行月台位於同一層,兩個月台夾著一個暗挖而成的通道(例子:港鐵炮台山站和廣州地鐵的越秀公園站),個別鐵路迷或會因上下行月台屬同一樓層而將之歸類為島式月台,但這種歸類實不盡相同,一般而言島式月台比較寬趟,但以上提到的例子,兩個月台屬於比較狹窄的側式月台,而且始終需要聯絡通道連接車站大堂。
種類
- 設有兩個月台,兩側月台均位於同一樓層,月台以通道連接前往大堂的電梯
- 港鐵港島綫炮台山站[圖 3]
- 港鐵港島綫、將軍澳綫鰂魚涌站[圖 4][1][註 3]
- 港鐵東鐵綫金鐘站月台(两月台中央同时设置转車大堂连接南港岛綫月台)
- 廣州地鐵2號線越秀公园站、江南西站;3號線广州东站;5號線區莊站、小北站、广州火车站、西村站、西场站[參 3];6號線一德路站、海珠广场站、团一大广场站、东山口站、区庄站、黄花岗站、沙河站;8號線文化公园站、同福西站、凤凰新村站
- 北京地鐵10號線知春路站、團結湖站[圖 5]、呼家樓站[圖 6]、金台夕照站、國貿站、車道溝站、公主墳站、1号线53号站、4號線12號線人民大學站、6號線車公莊站、3號線東四十條站、石佛營站、12號線安貞橋站和和平西橋站
- 西安地鐵2號線钟楼站
- 成都地铁2号线成渝立交站
- 郑州地铁5号线姚砦站和京广南路站
- 設有四個月台,分兩層而建,每對月台均位於同一樓層,同層月台之間除了連接出口的通道外,也設有轉乘用途的通道
- 設有兩個側式月台,本位於同一樓層但由路軌分隔,月台以通道和電梯連接夾層
- 設有兩個月台,但因為行車隧道以及月台分別置於兩個不同樓層,需要以通道、電梯及樓梯連接兩層月台及大堂
註解
備註
- ^ 原因詳見港島綫條目。
- ^ 包括上環站、灣仔站、銅鑼灣站、天后站、炮台山站、鰂魚涌站和西灣河站。
- ^ 鰂魚涌站的港島綫月台與將軍澳綫月台皆均各位於同一層,但並不是平行上下覆疊,它們要依靠聯絡通道來互相連繫。
參考資料
文獻
- ^ 许俊峰.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分析 (PDF). 隧道建设. June 2009, 29 (3): 290–293 [November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 ^ 吕波.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群洞效应分析与施工优化. [November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4日) (中文(中国大陆)).
- ^ 3.0 3.1 张喜正; 漆文年. 新型地铁车站形式的探讨 (PDF). 都市快轨交通. August 2005, 18 (4): 126–130 [November 22, 2011] (中文(中国大陆)). [失效連結]
- ^ 江承家; 張志勇; 廖惠生; 劉彥君; 郭鑑智; 今倉和彥; 歐陽卓豪. 桃園捷運綠線市區路段之大地工程挑戰 (PDF). 大地技師 (大地工程技師公會). 2020, (21): 62 [2024-05-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4-05-18).
圖解
- ^ 人民大學站街道圖. [201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 ^ 2.0 2.1 北角站結構圖
- ^ 炮台山站車站結構圖
- ^ 鰂魚涌站結構圖
- ^ 團結湖站結構圖. [201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30).
- ^ 呼家樓站結構圖. [2011-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30).
- ^ 上環站結構圖
- ^ 灣仔站結構圖
- ^ 銅鑼灣站結構圖
- ^ 天后站結構圖
- ^ 西灣河站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