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农业六十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1961年3月22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共10章60条,故简称《农业六十条》或《农村六十条》。

背景

包括負責農村工作之中共領導人在內,沒有像毛澤東重視生產小隊(相當原來初級社)之地位和權力[1]:239。有人民公社兩年多,反覆實踐,又深入細緻調查研究,可以說,毛澤東已認識到,集體經濟並非越大越好、越有利於解放生產力;相反,規模太大,隨之而來就是平均主義,只能破壞農民生產積極性,嚴重影響和束縛生產力之發展[1]:240

1961年2月25日,陶铸挂帅,陈伯达辅助,廖鲁言、田家英、赵紫阳、王录等人起草,中央广州会议讨论,胡乔木等人修改,定名《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3月5日,毛澤東在廣東省委三號樓,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著重談人民公社體制問題[1]:244-245。最後毛澤東再次強調,公社規模要劃小;這是毛澤東之性格,凡是他認定之事情,非堅持到底不可,誰都難以改變[1]:247。根據毛澤東意見,3月11日起,劉少奇主持三北(東北、華北、西北)會議在北京召開,毛澤東主持三南(中南、西南、華東)會議在廣州召開[1]:249。參加三北會議人員,3月14日分乘兩架專機,抵達廣州,當晚毛澤東在廣東省委小島餐廳,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1]:252從3月15日開始,兩會合一,重新編組[1]:253。3月22日,會議通過《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共60個條文,故稱「六十條」[1]:255。3月23日,廣州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毛澤東再次講話,主題仍是調查研究[1]:256。由於社、隊規劃小,又加大生產小隊之權力,原來人民公社「大」字已被基本否定;毛澤東又說所謂「公」只是表現在積纍上,而且兩三年內又不能搞積纍,「公」字事實上也發生很變化;毛澤東沒有否定人民公社制度,但內容同公社化運動時大力宣傳之「一大二公」是大大不同[1]:262。3月29日正式向全国下发。

沿革

1961年5月21日至6月12日,北京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形成《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取消供給制,實際上取消公共食堂制度[1]:270-271。6月15日正式通过第二个《六十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二次廬山會議,從8月23日開到9月16日[1]:276。受中央委託,田家英為中央起草《關於改變農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單位問題的指示》,主張基本核算單位大體相當於初級社之規模,就全國大多數地區來說,以二三十戶為宜,12月12日寫出初稿;毛澤東決定提交即將召開之中央工作會議討論決定,後經七千人大會討論通過後,於1962年2月13日發出[1]:289。實際上也是對原先設想之那種帶有空想色彩之「一大二公」之人民公社制度在相當程度上之否定[1]:290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第三个《六十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第四个《六十条》。[2]

内容

确定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人民公社体制。社员的私有财产“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规定家庭副业的经营范围。

参考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编). 《毛澤東傳(第五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2. ^ 辛逸. 《农业六十条》制订与修改的历史考察. 中共党史研究. 2013, (1): 30-3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