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冀察军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冀察军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为晋察冀边区所辖的二级军区之一。

軍區歷史

1944年,冀中区的形势恢复到1940年秋的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军委7月指示,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中冀晋、冀察、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1] 1944年10月20日冀察军区成立:

  • 司令员郭天民
  • 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
  • 副司令员韩伟
  • 副政治委员刘杰
  • 参谋长易耀彩
  • 副参谋长李天焕
  • 第一军分区(易县、涞源、保定西部):司令员萧应棠,政委杨士杰/周小舟
    • 第3团
    • 第25团
    • 第45团
  • 第十一军分区(平西军分区)司令员萧文玖,政委杜存/高鹏先
    • 第7团
    • 第44团
  • 第十二军分区(平北军分区)司令员覃国翰/詹大南,政委段苏权
    • 第10团
    • 第40团
    • 察蒙骑兵支队
  • 第十三军分区(察南军分区)。辖广灵阳原天镇蔚县涿鹿等县。司令员何能彬/熊奎,政委武光,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平
    • 第20团:从第一军分区调归第十三军分区担任主力团
    • 独立团
    • 蔚涿支队
  • 第十九军分区(察北军分区):1945年8月大反攻后成立。司令员陈宗坤,政委李光辉
    • 骑兵第1团
    • 骑兵第2团:1947年7月下旬,在陶林县红格尔图东山与鹗友三骑兵师一大股相遇,激战4个多小时,歼敌500多人,缴获战马300多匹、各种枪支400余支,鹗友三元气大伤。被称为“红格尔图遭遇战”。
    • 骑兵第3团
  • 冀察军区教导大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下达大反攻命令。冀察军区的任务是以主力夺取宣化张家口张北多伦沽源康保宝昌等城。 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政治委员刘道生指挥冀察第一军分区、第十一军分区、冀中第十军分区、冀热辽第十四军分区从西、南、东三面向北平逼近。第一军分区、第十一军分区主力从西南面向北平进攻前进,推进到长辛店丰台附近。[2] 冀察第十二军分区和第十三军分区部队进攻张家口。8月16日,冀察第10团、第40团、第20团和蔚涿支队从东、西、南三面向张家口进攻,独立第5团、宣怀支队、延安支队和当地民兵在怀来土木堡沙城段破击以阻止日军沿平绥铁路撤退。8月20日开始向张家口进攻。8月23日从日军和伪蒙军手中光复解放张家口市和万全城,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缴获步枪1万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炮50门、弹药库10余座、物资仓库60多座、骡马上万匹,并俘获伪蒙疆政府副主席及张家口市长等。[3]冀察军区地方部队和民兵收复了涿鹿尚义崇礼等县城,攻占了怀来火车站下花园发电厂。苏蒙联军解放了多伦康保宝源化德察哈尔盟锡林郭勒盟

1945年10月组建两个野战纵队,1945年11月两个纵队划归晋察冀第一野战军建制。12月两个纵队由晋察冀军区直辖。

  • 冀察(郭天民)纵队:司令员郭天民,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
    • 第六旅:由即易满涞徐一分区部队第3、25、45团为基础,将新1、新3团分散补入各团,改称第16、17、18团。旅长肖应棠、政治委员龙道权。1946年6月,第6旅第18团和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独立团合并,组建冀察军区独立第4旅。
    • 第七旅:由平西十一分区第7、新5、第44团为基础,将新4团分散补入各团,改称第19、20、21团。旅长肖文玖、副旅长晨光、副政治委员李水清
    • 第九旅:由察南十三分区之第20团改称第25团、新8团、新9团合编为第26团。旅长熊奎、政治委员黄连秋
    • 骑兵旅:以察北十九分区三个骑兵大队扩编为骑兵第1、2、3团编成。旅长陈宗坤、政治委员李光辉
  • 冀察(刘道生)纵队:1945年10月由由冀察军区第一、第十二、第十三军分区部队各一部组成。纵队政委刘道生
    • 第8旅:以平北十二分区之第10、40团和龙崇赤支队为基础,扩编为第22、23、24团组成。旅长詹大南,政委刘国梁。辖第22、第23、第24、第29团。1946年4月,第22、第24团整编为冀察军区独立第5旅。
    • 第10旅:主力团组成野战纵队后,冀察下属各军分区又组建独立团,其中第一军分区增编第28团、第十三军分区增编第27团,被合编为第10旅。旅长马辉,政委严庆堤。辖第20团、第27团、第28团。

冀察军区刘、郭纵队合称为冀察纵队,郭天民任司令员,李天焕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易耀彩任参谋长,下辖第6、第7、第8、第9、第10旅和骑兵旅,共2.5万余人。纵队组成后,同月,参加绥远战役,攻克隆盛庄、武川等城镇。 1946年3月,冀察纵队进行整编,复员1.3万余人,撤销第9、第10旅番号,将部队分别补入其他各旅;骑兵旅调出。辖第6、第7、第8旅。

1946年3、4月晋察冀军区精简整编,第1、第11军分区合并为第4军分区;第12、第13、第19军分区依次改称第5、第6、第7军分区;第6旅第18团与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独立团合并为独立第4旅;第8旅第22、第24团整编为冀察军区独立第5旅。冀察纵队辖第4旅(原第6旅)、第5旅(原第7旅)。整编后冀察军区辖:

  • 第4军分区:第1军分区、第11军分区合并。司令员熊奎,政治委员周小舟
  • 第5军分区:司令员钟辉琨,政治委员马天水
  • 第6军分区,司令员纪亭榭,政治委员杨士杰,副政委罗平。1949年4月组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第209师,以察哈尔军区警备2团、独立7团合编为625团,以察哈尔军区警备1团、独立13团合编为626团,以察哈尔军区原警备3、4团合并为627团。
  • 第7军分区,司令员陈宗坤,政治委员梁振中
  • 独立第4旅,旅长马辉,政治委员黄连秋
  • 独立第5旅,旅长詹大南,政治委员刘国梁

1946年11月4日冀察军区与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合并为察哈尔军区。第4、第6军分区和独立第4旅划归察哈尔军区建制;平绥铁路以北部分的第5、第7军分区、独立第5旅划归新组建的冀热察军区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