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八疊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疊字是指漢字中一類由八個完全相同的部分所组成的疊字。大多數的八疊字亦可以被視為兩個四疊字的組合。

Unicode版本14.0引入了kStrange属性,旨在收集和分类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能被视为“奇怪”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其中包含四叠及以上结构的汉字被归入U类,表示“具有不寻常的结构”(Unusual Arrangement/Structure)。[1]

現將已知的八疊字列於下表:

漢字中的八疊字

八疊字 字形描述 拼音 注音 Unicode 註釋 古音
𣡽 八個 shā/qí ㄕㄚ/ㄑㄧˊ 2387D 未知。出於《西江賦》。
亦可視為四個林作田字疊。
《五音篇海》音殺。又音其。[2]
《字彙補·五》失札切,音殺。
𥷹 八個 ㄙㄜˋ 25DF9 未知。
亦可視為四個竹作田字疊。
《五音篇海》音色。又音殺。[3]
八疊字 字形描述 拼音 注音 Unicode 註釋 古音

含有八叠结构的汉字

八疊字 字形描述 拼音 注音 Unicode 註釋
𠕲 含有八個 ㄩˇ 20572 《康熙字典》【玉篇】古文雨字。[4]
亦可视为包含十六个“一”和四个“丨”
𭂼 含有八個𡿨 ㄩˋ 2D0BC 佛教咒语用字。见《釋摩訶衍論記》[5]
八疊字 字形描述 拼音 注音 Unicode 註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