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兩依藏博物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兩依藏
兩依藏博物館
Liang Yi Museum
兩依藏博物館正面
成立2014年2月28日
地址香港上環荷李活道181-199號
類型私人博物館
館藏中國古典家具,珠寶粉盒,歐洲銀器及日本工藝品
建立者馮耀輝先生
館長馮依凌小姐
網站www.liangyimuseum.com
地图
地图

兩依藏博物館(英語:Liang Yi Museum)位於香港荷李活道,是一所非牟利私人博物館,於2014年成立[1]。兩依藏展示全球其中最大規模之一的中國明清古董家具收藏,大部份家具以黃花梨紫檀等珍罕木材製造。收藏始於1980年,當中不少早期收藏均於荷李活道購置,現時藏品數目在30年間增至超過400件。部份館藏曾於世界各地博物館展出,包括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

藏品

就像香港本身,兩依藏博物融合東西方文化。對喜歡中國古董的觀眾來說,博物館展出的古董家具固然相當吸引;對歐洲歷史有興趣的觀眾,博物館亦展出來自歐洲世界頂級的珠寶手袋和華麗化妝盒。超過800件珠寶粉盒包括來自尊貴品牌卡地亞寶詩龍梵克雅寶等,所屬年代跨越1880年代至1960年代。此璀璨的藏品系列分別於2011和2013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倫敦的 Goldsmiths Hall 舉辦過專題展覽,現在正永久收藏於兩依藏館址之中。除中國古典家具及西方珠寶粉盒外,博物館多樣化的館藏同時包括了歐洲銀器及日本工藝精品。

兩依藏作為香港獨有持續收藏及向觀眾展出中國家具的機構,在致力於展示中國家具外,博物館亦展現多元的展覽主題、出版刊物、舉辦教育及公眾活動以著力於提高社會對歷史藝術及文化的認知欣賞。兩依藏的目標是為大眾在全球化的社會中展現藝術及文化的連接點。

開放時間及入場費

  • 入場費港幣$200,包含導賞團(只限已預約人士)
  • 星期三:全日制學生免費入場
  • 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 星期日、星期一和公眾假期:休館
  • 12歲以下兒童謝絕進入展區

展覽

展覽日期 展覽名稱 簡介
2019年9月17日至2020年5月2日 風華絕冠 · 東西匯流 展覽《風華絕冠·東西匯流》探索從明末清初至近代中國及同期日本的女性服飾於性別和身份社會建構的作用。展覽超過250件精選展品,包括日常使用的物品如閨房相關的傳統中式家具、日本髮飾和銀飾,以及中日兩國的紡織品等。展覽旨為研究東方傳統及現代女性對美的概念,及其在西方觀念、道德和思想傳入後的淡化和演變提供豐富資料和深刻見解。
2019年3月18日至2019年8月31日 菊與龍:十七至十九世紀中日東方藝術 《菊與龍:十七至十九世紀中日東方藝術》於2019年3月18日展至2019年8月31日舉行。展覽以獨到的視角探索中日十七到十九世紀異曲同工的藝術及工藝進程,展出超過180件日本工藝品,包括便攜文具——矢立、日本煙管,以及逾50件館藏的經典明清家具。作為探索中日裝飾藝術傳統的最大型展覽之一,《菊與龍》將邀請觀眾直觀比較兩大文化的工藝大成。展覽由香港日本國總領事館支持。
2018年9月4日至2019年2月26日 墨躍珍木: 文房中的中國現代水墨 《墨躍珍木: 文房中的中國現代水墨》呈獻讓人驚歎的中國現代水墨珍藏及兩依永久收藏的中國文房用具。兩依藏過往的展覽側重於裝飾性藝術品,如中國古典家具、歐洲珠寶粉盒及含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銀器。然而,在墨躍珍木展覽中,博物館將兩項元素結合,展出由本地藏家慷慨借出的中國著名現代畫家 24 幅名作,融入於中國文房內。

展覽不但將美術與裝飾藝術精品相融合,更將傳統古典工藝與現代的中國水墨並舉而至。作為跨界別的展覽,《墨躍珍木: 文房中的中國現代水墨》不只展現中國古典家具與現代中國繪畫;同時透過中國兩大悠久的傳統藝術:家具及水墨,為觀眾帶來探索古代文人生活之旅。

2018年7月11日至8月28日 窗明几淨:明清文房雅薈 作為歷來最大型的文房精品展覽,《窗明几淨:明清文房雅薈》展出超過200件精選自明、清文人書房巧奪天工的用品萃珍及中國古典家具。部份從未公開展出。醞蘊書香的文房之物兼具實用性及觀賞性,投射了文人墨客心寄林泉、超凡脫俗的人文精神。展覽分為六大部分,陳設由筆筒到軸筒,品香用具及玩賞珍器等文人雅集。

明清文人為當時領銜社會的精英人物,素雅寧靜的文房珍寶彰顯出其古雅閑隱的精神態度。是次展覽將文人的智慧與情才藏於一方天地中,帶領參觀者以形象化的方式走進文人雅士心中的樂土。

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6月24日 藍色之路: 來自波斯的瑰麗藝術 《藍色之路》由門井由佳博士策展,是香港首個深入研究波斯藝術和歷史中藍色元素的全面性展覽。展覽與世界各地十一間重要機構合作,包括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丹麥大衛收藏博物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和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弗利爾與亞瑟·M·賽克勒美術館。

此次國際合作規模之大,於香港私人博物館與本地以及國際機構的協作之中史無前例,旨在攜手為亞洲觀眾展示波斯裝飾藝術的美。《藍色之路》除了獲得各間機構外借展品,亦獲得香港私人藏家慷慨借出藝術品。

《藍色之路》展覽中的 94 件手工藝品經過精心挑選,其材料和類別包羅玻璃、陶瓷、紡織、繪畫和手稿,闡述著藍色在伊朗的視覺和材料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藍色在波斯歷史上具有象徵永恆的特質,對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傳統藝術均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力。

《藍色之路》展覽,專設了一個展廳特別展出超過八十件館藏中帶藍色的珠寶粉盒,包括青金石、藍寶石、琺瑯和綠松石。珠寶粉盒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為歐洲女性定製以珠寶點綴的化妝盒。

2017年3月21日至2018年3月3日 重緣再續:兩依家具的收藏故事 《重緣再續:兩依家具的收藏故事》,展覽講述兩依藏收藏之旅中有關「失散與重聚」的故事,靈感源自貝多芬告別奏鳴曲(又稱第26號鋼琴奏鳴曲)的三個樂章:告別、失散與重逢。

作為博物館成立以來最大型的中國古代家具展覽,逾一百件中國明清家具將娓娓道來兩依藏博物館建立第一個收藏系列的歷程,以及博物館創辦人馮耀輝先生多年來令離散之成對或成套珍貴家具重聚的曲折故事。《重緣再續》是慶祝博物館開幕三周年的大型展覽。《重緣再續》展出頂箱櫃、屏風、羅漢床、佛龕、翹頭案、畫桌、棋桌、椅、凳及文房賞玩用品等。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如文化大革命等,大量中國古代珍貴家具損毀或散失世界各地,有調查報告認為現僅存的古代黃花梨及紫檀家具已少於一萬件,因此一般私人博物館絕少能以一己之力舉辦如《重緣再續》如此大規模的中國古代家具展。借此契機,兩依藏亦旨意呈獻這些艱難度過動蕩歷史的傳奇文物。

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3月4日 出入自然:兩依藏之三個永久珍藏 自古以來,畫匠和工匠們對於大自然季節的變遷一直有所感歎。在中國,工匠們將宏偉的樹幹雕琢成有著植物或動物裝飾圖案的精美家具,並結合古老的歷史傳說借家具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在歐洲數個世紀中,時尚潮流通過口述、神話和詩歌中的象徴符號體現出來。

展覽《出入自然·兩依藏之三個永久珍藏》的展品橫跨三個世紀,透過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體現人們對自然的讚賞。這也是兩依藏博物館首次將部分國際知名超過兩百件永久珍藏的明清家具、歐美和日本銀器、黃金化妝盒聯合展出。

2016年3月21日至8月18日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之英國銀器珍藏 展覽由世界首屈一指的裝飾藝術設計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借出共46件古今銀器珍品,其中大部份為首次於亞洲展出。展覽以「銀」這種閃爍內斂的物質為題,探索其固有價值和銀器多個世紀來承擔的社會和歷史價值。

展覽以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著名珍藏 - 羅莎林德&亞瑟吉爾伯特收藏 (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中,十五至十九世紀初的7件銀器珍品拉開序幕。它們見證銀器工藝的潮流運動、設計方向、製造技術的變化,並為現、當代的銀器製作奠定基礎。

其中超過30件銀器藝術品展示其最初的手繪設計草圖,皆由當代蜚聲國際的銀器工藝大師打造,包括Gerald Benney (1930–2008)和Michael Lloyd (生於1950)等,從完全抽象到極具代表性、概念化或實用性的作品,他們的設計概念受北歐式簡約設計風和十八世紀花俏的洛可可風所影響,反映着英國當代銀器承載的多樣文化屬性。

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3月6日 苦行與奢華的交織 - 中國雅士與西方名媛珍品展 《苦行與奢華的交織 - 中國雅仕與西方名媛珍品展》,展覽由兩部份組成,呈現中外名流仕紳所追求的「玩物」源遠流長的歷史。的古董木製文玩,揭示文人鍾情玩賞雅物陳設的傳統意義;三樓展覽廳展示逾200件19世紀至21世紀歐洲貴族的女裝晚宴手袋和瑰麗飾物,其中頂級珠寶品牌卡地亞、梵克雅寶、寶詩龍等所設計的珍貴晚宴手袋,飾物和精湛的珠寶鑲嵌工藝更是這個展覽的亮點。

兩個展廳所陳列的男性和女性的珍貴飾品,啟發觀眾瞭解東西方對待奢侈的不同方式,以及兩個傳統性別角色在各自上流社會的身份體現。

2015年2月3日至8月17日 異曲同工—18世紀中法古代家具藝術展 《異曲同工——十八世紀中法古代家具藝術展》,是史上首個對比研究十七至十八世紀中法兩國家具珍品的展覽。清初的中國家具和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法國家具盡顯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應如何解釋這些相似之處?如何理解兩國之間文化交流下互相影響的工藝美學?展覽參觀者能夠體驗中法兩種不同文化,將中法兩國古典家具的工藝設計之美盡收眼簾。
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17日 彌珍粉盒:稀世貴麗傳奇 兩依藏將展出一系列以珍稀物料如玳瑁、象牙、紅珊瑚等製作的歐洲古董珠寶手袋、化妝盒、粉盒等。我們不僅想揭示象牙等當今世界的珍稀材料曾被大量製成裝飾品的歷史,還希望通過本次展覽,提高公眾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正是人類的虛榮,而導致地球上大量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1月17日 卓爾家具展:古董桌椅設計及工藝 什麼是玫瑰椅?什麼是南官帽椅?什麼是半圓桌?什麼是翹頭案……初次接觸中國古家具的人往往會被眾多專有名詞搞得一頭霧水,展覽從最平凡的桌和椅開始,近距離的了解極不平凡的明清家具設計和工藝。
2014年3月1日至8月15日 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巔峰 — 明清家具傑作 《中國古代家具藝術的巔峰—明清家具傑作》概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古代家具制作藝術。該展覽通過300多件展品追溯中國家具的工藝和風格的發展,有小巧的鑲嵌官皮箱也有大氣的12扇圍屏。參觀者將了解到家具制作隨著中國開始向西方打開大門受到歐洲影響後,從明朝簡潔的線條和樸實的風格演變到清朝具有裝飾性雕刻的形式。

根據朝代和家具材料進行排列,展廳一層集中展示明朝和早清時期的黃花梨傢具,而另一層以紫檀家具為主。紫檀是一種深色近乎發紫的紅木,流行於清朝時期。

2014年3月1日至8月15日 上海式得寇風格—咆哮年代的珠寶粉盒 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是東西方世界的大熔爐。作為中國的門戶,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這座城市,並將玉雕,漆木盒子和傳統的中國書法作為紀念品帶回去。這些作品給了歐洲和美國設計者創作靈感,他們開始將中國的技術和符號象征與裝飾藝術的現代幾何設計結合起來。

由頂尖時尚設計師馬瑞德斯‧伊瑟林頓‧史密斯策展,《上海式得寇風格—咆哮年代的珠寶粉盒》包含了超過40件由一流珠寶商卡地亞,拉克洛什和梵克雅寶的手袋粉盒,包括一個精致的黑色粉盒,上面有玉雕面板和鉆石切割的中國書法。每一件作品反映出現代性特征和東方主義特色的融合,這正是20世紀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上海特色。

參考文献

  1. ^ 兩依藏博物館. 蘇富比.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