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仁王护国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仁王般若经

仁王護國經》,又稱《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仁王般若經》等[1],是法華宗崇尚的護國三經之一。

經題

根據中文名稱,字面回譯成梵文,可能為 Karuṇikarāja(?) Rāṣṭrapāla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

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2]

內容

  • 序品第一。佛在鷲峰,入大寂靜妙三摩地,毛孔放光,普照十方,菩薩前來集會。
  • 觀如來品第二。說護佛果護十地行,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佛為之印可。
  • 菩薩行品第三。
  • 二諦品第四。
  • 護國品第五。
  • 不思議品第六。
  • 奉持品第七。有金剛手菩薩所說咒。
  • 囑累品第八。

譯本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現存兩種譯本:

註解

先後有吉藏圓測、善月、良贲等作疏。另有不空譯《仁王般若念誦法》、《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介紹念誦儀軌。現代著作有釋圓瑛,《仁王護國經講義》等。

學術研究

副島正光在《般若經典的基礎研究》中認為《仁王般若經》為中國撰述。近代學者大多懷疑羅什並未譯出此經,唐譯本內容也與前譯本相差不大,僅字句有些差異,認為不空的譯本只是補以前所譯之不足,並未有梵本根據。八部般若中沒有《仁王般若經》,又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述玄奘说,谓西方未闻有此经本,代表了本經可能從未有梵本存在[6]。另外,望月信亨的《佛教經典成立史論》指出《仁王般若經》的序品將《大品》和《光讚》並舉,合為四部般若,不但表明此經晚出,也表明編集者不知般若部類的全體內容[7]

楊維中認為玄奘未聞經本,可能是抄寫經本很少而沒有流傳,他又認為玄奘受高昌王之請講《仁王般若經》[8],代表該經當時在西域頗為流行,所以不會有漢地撰述的可能。他也相信經錄「詳覽晉經,校於梵本」的記載[9],又以參與翻譯人數眾多,認為確實有梵本存在[10]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現存最早寫本出自敦煌遺書。北魏東陽王元榮(梁武帝同時代人),於永安三年(530)到永熙二年(533)請人抄寫大量佛經,共十餘部,其中包括了《仁王般若經》。根據這份永安三年(530)的題記,他敬造仁王般若經三百部,一百部供養梵天王,一百部供養帝釋天王,一百部供養毗沙門天王[11]

参考文献

  1. ^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1〈4 二諦品〉:「大王!此經名為“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汝等受持般若波羅蜜經,是經復有無量功德,名為護國土功德,亦名一切國王法藥服行無不大用護舍宅功德,亦護一切眾生身。即此般若波羅蜜,是護國土,如城塹牆壁刀劒鉾楯,」(CBETA, T08, no. 245, p. 829, c16-21)
  2. ^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1〈1 序品〉:「施恩布德故名為仁。統化自在故稱為王。仁王是能護。國土是所護。由仁王以道治國故也。若望般若。般若是能護。仁王是所護。以持般若故仁王安隱。若以王能傳法。則王是能護。般若是所護也。」(CBETA, T33, no. 1705, p. 253, b29-c4)
  3. ^ 《歷代三寶紀》卷8:「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一卷(見別錄。第二出。與晉世竺法護出者文少異)」(CBETA, T49, no. 2034, p. 78, a23-24)
  4. ^ 《開元釋教錄》卷11:「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二卷(或云一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CBETA 2022.Q4, T55, no. 2154, p. 584a5-6)
  5. ^ 《大唐新翻護國仁王般若經序》(CBETA 2022.Q4, T08, no. 246, p. 834a12-b25)
  6. ^ 6.0 6.1 蔡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在中國的傳譯. 中國佛學. 2010, 8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7. ^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8.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1:「王曰:「若須爾者,請共對佛更結因緣。」遂共入道場禮佛,…仍屈停一月講《仁王經》,中間為師營造行服。法師皆許。」(CBETA 2022.Q4, T50, no. 2053, p. 225b15-21)
  9. ^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15(CBETA, T55, no. 2157, pp. 884b11-886a2)
  10. ^ 楊維中,〈仁王般若經的漢譯及其「疑偽」之爭〉,《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7期(成都,2016),頁85-86。
  11. ^ 釋大參. 敦煌異鄉人寫經題記中的「鄉愁與宗教救度」 (PDF). 敦煌學. 2008 [2024-05-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