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丹·拉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丹·拉瑟
Dan Rather
丹·拉瑟出席2005年皮博迪獎
基本資料
出生 (1931-10-31) 1931年10月31日93歲)
 美国德州沃顿英语Wharton, Texas
最高學歷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
網站主播官方網站

丹尼爾·歐文·“丹”·拉瑟Daniel Irvin "Dan" Rather, Jr.,1931年10月31日),美國記者、新聞主播。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晚間新聞的當家主播,此外也是新聞雜誌節目《60分鐘》的主持人。曾任美聯社記者,駐達拉斯伦敦西贡(現越南胡志明市)特派員。因報導布希總統逃避兵役的新聞引發爭議,於2005年3月9日後告別主播台,自1981年3月9日登上晚間新聞當家主播算起,擔任此一職位長達24年整[1]

1980年代與1990年代間,丹·拉瑟與ABC新聞彼得·詹寧斯以及NBC新聞湯姆·布洛考被合稱為新聞界的「三巨頭」。三人各自在自己的頻道主持旗艦晚間新聞節目超過二十載,且三人都相繼在不到一年內同時退休。

早年

拉瑟童年時的家,重建於瓦頓郡博物館

1931年10月31日,丹尼爾‧厄文‧拉瑟二世出生於德州瓦頓郡,其父是丹尼爾‧厄文‧拉瑟一世,為溝渠挖掘工,其母為Byrl Veda Page[2]。拉瑟家後來遷到休士頓,丹也在休士頓就讀愛小學和漢米爾頓中學。1950年,他從休士頓約翰‧H‧雷根高中畢業,接著在1953年,於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取得新聞學士學位,同時也是校刊《休士頓人》的編輯[3]。他也是山休州大「騎士(Caballeros)」的成員,也就是現在還活躍的Epsilon Psi chapter of the Sigma Chi fraternity的前身[4]。畢業後,他曾短暫就讀南德州法學院,該校也在1990年授予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54年,拉瑟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但因為小時候曾罹患風濕熱,很快就被除役[5]

早期職業生涯

卡拉颶風的雷達顯像,近似於拉瑟用來報導風暴的新聞資料

拉瑟於1950年展開他的新聞生涯,擔任美聯社駐德州亨茨維爾的記者。1950年至58年,他在合眾國際社擔任記者,也待過德州數個電台,並在1954年至55年在休斯敦紀事報擔任記者。

1956、57年左右,拉瑟在休士頓的電台,一票到休士頓的樂者因持有海洛因被捕,當時人們對毒品的認知非常有限,拉瑟也完全不知道什麼是海洛因,甚至還在報導時發音錯誤,於是他在休士頓警方的協助下,親嚐海洛因,詳述注射海洛因的感受及負面影響,他描述為:「無法形容的地獄(a special kind of hell)」[6][7]

山休州大時期,拉瑟曾在亨茨維爾的電台KSAM-FM播報國、高中、和山休州大的美式足球比賽[8]。稍後,他也曾擔任休士頓大學美式足球隊的比賽播報員長達四個球季[9] 。1959年,拉瑟擔任美國職棒小聯盟3A美國協會聯盟(1997年已解散)休士頓水牛隊的比賽播報員。

同年,他在ABC新聞休士頓子台KTRK-TV擔任記者,開始電視記者生涯。後來,拉瑟被拔擢為CBS (電視網)休士頓子台KHOU-TV的新聞主任,國家廣播公司休士頓子台的新聞主任Ray Miller也在拉瑟早年給予他許多指導。

拉瑟是第一個用氣象監視雷達圖像報導氣象的人。1961年9月,拉瑟在德州衝浪海灘連線報導衝擊德州海岸的卡拉颶風。拉瑟在自傳中提及,當時電視台還沒有自己的雷達系統,也沒有現代的雷達技術,可以將雷達顯像與地圖結合,所以拉瑟帶著攝影組到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局有一個WSR-57雷達控制台,位於德州加爾維斯頓市中心第25街的郵政大樓5樓(天線和天線罩殼位於7樓上方的屋頂上)。

後來氣象局一氣象學家在塑料片上大致畫出墨西哥灣的輪廓,再將塑料片與黑白顯像的雷達顯像重疊,如此一來,拉瑟就可以告訴觀眾卡拉颶風到底多大,還有颶風眼在哪。這項創舉也被視為德州歷史標誌,被記載在郵局旁的石碑上,後來這種報導方式也被爭相模仿。

拉瑟此舉讓CBS高層印象深刻,給了他CBS新聞記者的工作,但拉瑟拒絕了,他先要跟其他地方和全國電視記者一樣,當風暴朝逐漸逼近時,沿著海堤向觀眾報導卡拉,並追蹤後續影響,三個月後,他接受了CBS記者的工作。

1962年2月28日,拉瑟離開休士頓到紐約市展開六個月的試用期,融入東岸對拉瑟來講並不簡單,他在CBS的第一批報導包括美國航空公司1號班機在牙買加彎失事,還有孩童在紐約州賓漢頓市醫院窒息的新聞。不久,拉瑟被任命為德州達拉斯的CBS西南新聞中心主任,1963年8月,他又被派任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的南美國新聞中心主任,負責報導美國中部、南部、西南部和墨西哥的新聞[10]。正因如此,拉瑟報導甘迺迪遇刺的新聞只是遲早而已。

CBS新聞時期

2011年7月,在阿富汗首都卡布爾艾格斯軍營,丹‧拉瑟與一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指揮官分享他六十一年的記者生涯。

從甘迺迪遇刺案到水門案

在他與捉刀人Mickey Herskowitz合寫的自傳中,拉瑟提及,11月22日那天早上,他去採訪前副總統 John Nance Garner在他德州尤瓦爾迪郡的農場慶祝95歲生日(拉瑟誤植為98歲),所以拉瑟返回達拉斯遞交採訪影帶[11] 。雖然拉瑟8月授命在紐澳良設置CBS南方新聞中心,但他11月才從達拉斯搬到紐奧良,除非紐約需要CBS達拉斯子台KRLD-TV(現為KDFW)的影片,拉瑟不會到達拉斯[12]。雖然拉瑟並沒有被指派報導達拉斯的新聞,但拉瑟說他剛好就在「鐵軌的另一側,已超過三重地下道(The Triple Underpass),跟一塊日後將牽涉眾多陰謀論的草地小丘僅有三十碼的距離。」[註 1][13]

拉瑟當下要從攝影車取得影片,拿到電視台編輯,他說他並沒有目擊槍擊,也沒有聽到槍聲、沒有察覺任何造成騷動的跡象,直到他抵達KRLD電視台,於是他開始一路狂奔,穿越遇刺點Dealey Plaza,「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鐵軌上看到的景象[註 2],有些人在躺在草地上,有些人在尖叫、奔竄、胡亂指點,警察塞滿了各處,然後我聽到一個壓過喧鬧聲的鮮明吼叫:『大家不要驚慌!』但當然徒然無功,望眼所及都亂成一團。」[14]

註釋

  1. ^ 拉瑟在形容甘迺迪遇刺地點的景物配置
  2. ^ 遇刺點發生在前述「三重地下道」前方,地下道上方為置高點,有鋪設鐵軌,拉瑟從該處觀察現場狀況。

參考來源

  1. ^ Dan Rather Leaves CBS After 44 Years. PBS News Hour. June 20, 2006 [June 1,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9). Rather's reputation suffered after a "60 Minutes" story about President Bush's Vietnam-era service in the National Guard 
  2. ^ 存档副本. [2015-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2). 
  3. ^ Palmer, Brian. Dan Rather goes bananas. Slate.com. [2012-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4. ^ Sigma Chi: Epsilon Psi Chapter/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Home Page. [200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5. ^ Dan Rather Biography.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www.notablebiographies.com. September 2005 [200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6. ^ Ladies' Home Journal, July 1980. Dan Rather interview.
  7. ^ Dan Rather Tells Us About The Time He Used Heroin
  8. ^ Horn, Barry. Life goes full circle with turn in booth. [2016-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4). 
  9. ^ A Rather good color man. CNN. [April 3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10. ^ "On the Go." Houston Chronicle, August 11, 1963, p. 15.
  11. ^ Dan Rather with Mickey Herskowitz, The Camera Never Blinks (1976), page 113.
  12. ^ Rather, The Camera Never Blinks, page 111
  13. ^ Dan Rather, The Camera Never Blinks, page 114.
  14. ^ Dan Rather, The Camera Never Blinks, page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