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武術指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術指導,或稱動作指導武術設計動作導演動作設計等,是一個技術職位,常見於動作片武俠片功夫片警匪片黑道片表演藝術的幕後工作。武術指導負責設計、示範、導演高難度動作場戲,不但負責拍攝現場的動作設計、安排,更負責展現動作的視覺效果。此外,動作指導有權處理與之相關的場景,道具及鏡頭位置等[1]。由於職業具有很高的專業和獨立性質,盛產動作片香港電影甚至將其專職化,成為特有的電影職業,並可以與導演並駕齊驅[2],武術指導隨着香港電影輸出各地。香港電影金像獎自1983第2屆開始並設獨有獎項最佳動作指導獎(1996年第5屆改名為最佳動作設計),表彰當年香港電影中最出色的武打師。金馬獎在1992第29屆跟隨設立最佳動作設計。現今著名武術指導,主要來自香港電影人。

分類

在電影中負責指導武術和武俠等涉及正宗武術展示的電影工作者,多被稱為武術指導;而在現代功夫片或近代動作片中,則多被稱為動作指導[3]。不過,在香港,武術指導和動作指導並無涇渭分明的劃分[1]。隨着王牌武指的權限越來越大,甚至對動作場面的調度、佈景、選角都有相當的話語權。所以後來表記有了「動作導演」[註 1]這一職位。

历史

劉家良執導的《武館》,黃飛鴻(劉家輝飾)跟單雄(王龍威飾)在窄巷決戰一幕被譽為武術設計經典,在武術指導下將各派功夫演繹得淋漓盡致。

武指多來自武術家龍虎武師等,龍虎武師出自粵劇戲行武打行當,是香港電影特有的行業[4]。他們除了教戲、演戲之外,開始離開梨園參加了電影的武行工作。慢慢的從龍虎武師中催生了一種新的職業武術指導。

香港粵語長片中武打場景便極為多見,《黃飛鴻》系列電影請來了黃飛鴻的再傳弟子劉湛等人指導關德興武打,標榜南派真功夫,為電影界與武術界合作開創了先例。得益於香港新派武俠文學的興盛,武俠電影大行其道,而粵劇武術也進入片場,填補了動作指導這一空缺。在香港電影的早期,戲曲和電影是不分家的。南拳中的武術滋養粵劇,而粵劇中的武術滋養了電影。因為武術編排需團隊參與,粵劇武術也紛紛轉投電影行當,開啟了幕後製作的生涯[1]

七小福之一,著名武術指導洪金寶

香港武打電影中的武術指導大都修習南派武術,設計的動作招式也以南派為主,其中詠春拳的拳法套路被運用在多部武打電影中[5]。後來當時是京劇武丑的袁小田袁和平之父)應粵劇紅伶薛覺先之邀赴港,在粵劇中負責北派武打場面指導(廣東大戲「打北派」的延伸,廣東人將粵劇的傳統打法稱「南派」,而「北派」則由京劇引進過來。)[6]。1947年韓英傑陳錦棠之邀,來港在其粵劇戲班「錦添花」當北派藝員,袁小田也在該班擔當過武師。他是北派武術指導的代表人物,與袁小田同為香港最資深的武指。「南派」武功的基礎是拳術,其次是棍、刀、槍等。「南派」的特點是硬橋硬馬,出手有力、有氣勢、穩重和沈著。「北派」動作快捷、瀟灑、開揚,打起來和「南派」各有千秋。

1938年的《方世玉打擂台》是第一部有「武術指導」職位的電影,但那時的武術指導全是兼職,直到1956年,袁和平的父親袁小田參與《梁紅玉擊鼓退金兵》,才正式獲得了武術指導的職銜稱謂,成為全職人員。 袁小田加上同樣京劇出生的于占元等人進入影壇發展,北派武打動作自此大大影響香港功夫電影,袁小田亦成了香港第一個正式的武術指導。1960年,王天林拍攝《鐵臂金剛》,邀請袁小田專職負責電影中的動作場面,並接納袁小田的建議,確立了「武術指導」一職[7]。70年代,武術指導地位愈來愈重要,逐漸成為電影動作革新的主要力量[8]

风格

武術指導風格主要有寫實和寫意兩種,劉家良的寫實武打風格,是香港武打片一股不可忽視的動力。劉家良作為武術指導為功夫片引入硬橋硬馬,忠實呈現不同武學原貌精粹的風格,對香港電影影響甚深。1981年上映的《武館》運用作為專業武師的真功夫,透過武術指導令電影中的功夫武術更寫實,為功夫電影立下了新指標[9],不少電影深受該風格影響。劉家良是第一位由武術指導升任導演的電影人,及後洪金寶的動作風格,據說受劉影響不少[10]。而徐克電影中有許多是由兼做動作指導的程小東執導,程小東的動作設計風格以舞蹈化的武術技擊場面著稱,這種風格改變了硬橋硬馬的打鬥場面,常有出人意料的想像和驚異之美[6]。隨着電影內容和形式的發展,武術也不再局限在傳統的題材中,衍生出的「動作片」逐漸成為主流。與有板有眼的清晰招法相比,動作片的表演加入了更多的現代元素,例如追車、撞車、飛車、爆炸、極限運動等等。「武術指導」的名稱也改為了「動作指導」或「動作設計」[11]

此外,武術指導衍生「家班」出現,「家班」一詞也是承自梨園名稱,多指某武術指導的班底,當某一武指有了地位和影響之後,便自組家班,如洪金寶​​的洪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成龍的成家班等。他們形成各自不同的風格,為香港電影的武指範聯作出卓越的貢獻。不過,後來的「家班」其意思更為廣泛,泛指一個工作團隊或創作班底,如周星馳的周家班等,而非單純指武指班底[1]

龍虎武師如劉家班七小福李連杰。在電影中,或許發展為導演劉家良等。香港電影憑藉龍虎武師打進世界,不少武術指導亦出走香港本土,在內地和荷里活大放光芒。香港的武術指導、吳宇森的動作場面,通通被荷里活取用[12]

晉升

武指的晉升體制,他們最早是從龍虎武師或者替身特技演員做起,待通過片場的磨練,學習劇本、剪接、攝影多方面去考慮動作場面的設計工作,「滿師」之後(即可獨當一面勝任動作設計),才有資格轉做副武術指導。隨着他們自身影響力與號召力的進一步擴大後,可以獨當一面成為武術指導,待組建了自己的武指班底,而他們便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班底「總指揮」,負責控制和調度旗下執行武指,替身演員和龍虎武師,相互協助,相互配合幫整部電影完成動作場面,最終躋身武指的金字塔尖,甚至不少成為導演,亦有一些成功轉型作動作明星[13]

武術指導

註釋

  1. ^ 1988年,《中華英雄》在徐小明救場完成後,第一次出現「動作導演」表記。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魏君子. 光影裏的浪花:香港電影脈絡回憶.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1 May 2019. ISBN 978-988-8572-49-6. 
  2. ^ 紫荊. 串智有限公司. 2008. 
  3. ^ 贾磊磊. 武侠电影史.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039-2639-6. 
  4. ^ 丁晓峰. 电影这个江湖 中国新电影人物史记.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16-05343-3. 
  5. ^ 閔捷. 香港故事:五十個獨特視角講述"百變"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 October 2019: 174–175. ISBN 978-962-04-4441-8. 
  6. ^ 6.0 6.1 赵卫防. 香港电影史, 1897-2006.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43-5300-9. 
  7. ^ 馮應標. 李小龍年譜 一代武星戲裏戲外的真實人生.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司. 26 April 2017: 71–72. ISBN 978-988-8463-18-3. 
  8. ^ 明報月刊. 香港明報有限公司. 
  9. ^ 郑汝可. 影评人:邵氏电影开创“真功夫”武打先河. 搜狐新闻. 2014-01-08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10. ^ 賴家俊. 劉家良:從電影重建華南武學文化. 香港01. 2018-06-29 [2020-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11. ^ 吳鳳芽; 施穎力. 職業特攻 本地武師的內憂 (PDF). 大學線. [2020-05-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25). 
  12. ^ 亞洲週刊. 明報雜誌社. 1999. 
  13. ^ 吳家俊. 港片式微真功夫不敵電腦特技 龍虎武師做大戲盼有明天 (PDF). 大公報. 2014-07-14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