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意識雪/沙盒/經濟史
經濟學 |
---|
經濟學主題首頁 |
經濟史,經濟領域的發展歷史,是社會科學的核心,[1]經濟狀態的變遷史,其研究範圍為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經濟史在19世紀從歷史學分離開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2]經濟史是研究一定的時期經濟運行狀況、機制及其效果的學科。[3][4]
經濟史
四個階段
16世紀以前
此階段各國間的貧富差距並不大。在達伽馬到達印度以及哥倫布發現美洲後,當今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格局才開始形成。此階段的經濟學數據目前可供參考的很少。
據估計,在這一時期,世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每年約為158美元(按2013年美元購買力)。[5]
16世紀—18世紀末
由於地理大發現導致商品需求量上升,商業得到重視。在這一時期,全球的各個地區也有著獨特的分工。美洲被殖民並向歐洲輸出白銀、蔗糖和菸草;非洲人被運往美洲充當奴隸,為美洲產品的生產提供勞動力;[6]亞洲的產品是出口到歐洲的香料、紡織品和瓷器。[7]歐洲國家不斷獲取殖民地,還通過戰爭和關稅的方式阻止其他國家直接與殖民地開展貿易,以此來提高歐洲自身的貿易收入。[8]歐洲製造業取得進步,這一進步以犧牲各個殖民地的發展為代價,但當時經濟發展本身並不為各個殖民地所重視。[1][9]
19世紀
1815年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時,英國國內的工業水平已超過法國,並為世界領先。此時西歐各國以及美國開始實行一系列政策來推動經濟發展。[註 1]
這些推動工業化發展的政策通常包括:
- 消除內部關稅,重視交通建設,建立穩定的國內市場。
- 設立外部關稅,維護本國工業,以此來對抗經濟上比自身強的國家。
- 設立銀行,維持貨幣穩定並為商業行為提供資金。
- 建立適用於大眾的教育體系,提高國民能力。[1][10]
20世紀
不已開發國家開始實行曾經西歐和美國的經濟政策,但沒有取得顯著效果。這是因為大多數技術由富裕國家掌握,由於富裕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它們需要投入更多資本來提高生產率。對於勞動力成本較低的不已開發國家,發展新技術通常並不划算。[11]大多數不已開發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採用了現代技術,但這些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已開發國家要慢。[1]
在20世紀成功縮小與西方國家之間差距的大多是採用大推進發展模式的國家,它們通過計劃手段和投資協調來取得快速發展。[12]
影響經濟發展的要素
世界不同國家經濟實力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一方面來源於地理、政治、文化一類的「根本要素」,同時也受歷史偶然事件的影響。
間接要素
地理
瘧疾阻礙了非洲的發展,[13]而英國則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礦產為工業革命打下資本基礎。[14]地理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術和經濟條件。例如18世紀時,煉鐵設備常被佈置在煤礦和鐵礦附近,而如今日本和韓國已經可以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所需的煤炭和鐵礦。[15][1]
文化
文化往往被用於解釋經濟成果。宗教對於經濟產生何種影響是一個很難全面解答的問題。[16]馬克斯·韋伯(德語:Max Weber,1864-1920)曾把北歐取得經濟成就的主要原因歸功於新教思想。[17]但是現在許多信奉天主教的國家比英國富裕,因此其理論並不成立。然而文化確實影響著經濟表現,尤其是讀寫和計算能力的普及,自17世紀以來成為經濟成功的必要條件。[18]大眾教育已經成為各國發展經濟所普遍採取的策略。[1]
國家 | 1500年 | 1800年 |
---|---|---|
英格蘭 | 6% | 53% |
荷蘭 | 10% | 68% |
比利時 | 10% | 49% |
德國 | 6% | 35% |
法國 | 7% | 37% |
奧地利\匈牙利 | 6% | 21% |
波蘭 | 6% | 21% |
義大利 | 9% | 22% |
西班牙 | 9% | 20% |
政體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最小干預可以帶來經濟的繁榮,獨斷專行的政府不利於經濟發展。這種觀點被用來分析歷史現象。歷史上實行專治統治的中國、實行絕對君主製的西班牙和法國都因禁止國際貿易而被認為是政治制度壓制經濟發展的例子。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通常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經濟發展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代議製取代君主製的結果。[1]
與此同時,不少歷史學家也在研究西方君主製和東方專治統治對經濟發展有何種積極影響。這些制度有利於維持和平、有序和運作良好的政府。而政府其後又能利用財政推動地區專業化程度提高,促使城市擴張,由此帶來國家收入的提升。這一過程被稱為「斯密式增長」。[19]
直接要素
技術進步
能夠應用到各個領域的通用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被發現。在十九世紀初期蒸汽機還不足稱道,但在十九世紀中葉則被廣泛應用於英國的交通和工業。[20]西方經濟能夠持續發展一方面取決於通用技術的長期回報,另一方面也歸功於科學成果不斷被用於工業生產。[1]
美國和德國即是通過技術革命實現工業的跳躍式發展。[21]
技術革命開始年份 | 流行名稱 | 核心國家 | 誘發技術革命的重大技術突破 | 工業革命區間 |
---|---|---|---|---|
1771年第一次技術革命 | 產業革命 | 英國 | 阿克萊特在英國克隆福德建廠 | 第一次工業革命 |
1829年第二次技術革命 | 蒸汽和鐵路時代 | 從英國擴散到
歐洲大陸及美國 |
蒸汽動力火車「火箭號」在英國鐵路上
試驗並取得成功 | |
1875年第三次技術革命 | 鋼鐵、電力、重化工
業時代 |
美國和德國追趕英國 | 卡內基酸性轉爐鋼廠在美國匹斯堡開工 | 第二次工業革命 |
1908年第四次技術革命 | 石油、汽車大規模生
產時代 |
從美國擴散到歐洲 | 第一輛T型車從美國福特工廠出產 | |
1971年第五次技術革命 | 信息和遠程通訊時代 | 從美國擴散到歐洲和亞洲 | 英特爾的微處理器在美國面世 | 第三次工業革命 |
經濟政策
宏觀來說世界各國推進工業化的政策包括歐美國家曾採用的標準模式,以及日本、韓國、台灣所採用的大推進模式。標準模式的具體政策包括穩定國內市場、設立外部關稅、完善大眾教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推進模式的具體政策包括將資金投入重工業和機械生產、計劃經濟、農業集體化、大眾教育。[1]
微觀的經濟政策也影響著地區經濟發展。例如印度政府在19世紀興建鐵路時,曾經把高額訂單交給英國企業。這導致印度沒有得到鐵路工程的附加效益,直至20世紀才建立起鋼鐵業和工程製造業。[1]反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設高速鐵路的過程中則通過國內組裝和技術轉讓的方式為日後的國產化打下基礎。[22]
全球化
第一次全球化中英格蘭、荷蘭等全球性經濟體的成功對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包括勞動市場供不應求、對農業的需求增加、能源革命出現、教育水平上升。[1]
學科
西方
19世紀西方歷史學界占主導地位的是歷史主義學派,強調真實地再現和理解過去,推崇實證主義,是敘述式史學。19世紀後期,英國學者將經濟史從歷史學分離出來,但仍保持著歷史主義特點,因此仍然屬於歷史學範疇,屬人文科學。當時西方大部分大學也將經濟史安排在人文學院講授且並不專門設立學科。20世紀初出現專用的經濟史理論及專門研究經濟史的學者。瑞典赫克舍爾認為經濟研究應從供給和需求入手。邊際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興起,要素分析和數據資料得到重視,但大多數經濟史學者仍堅持實證主義。[2]
來自英國的經濟史對傳統史學的局限有所突破,比如推動中世紀歷史檔案大規模整理、促使人文歷史成為研究課題、開闢農村和農業史新領域。這使得原本落後的英國史學躋身世界前列。[2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史學和經濟學都發生變革。歷史學開始廣泛採用社會科學的方法來取代歷史主義,從敘述的歷史轉型為分析的歷史。經濟學則興起推崇凱爾斯主義的浪潮,宏觀經濟學和增長理論得到重視。因此,與經濟學和歷史學有緊密關係的經濟史學也發生巨大變化:地理資源、氣候環境、文化等要素得到重視,線性發展被結構分析所取代。此時西方經濟史學可分為三大學派:計量史學、整體觀史學、新制度學派。[2][25]
2000年,美國出現了稱為資本主義歷史(History of Capitalism)的新領域,其包含很多經濟史相關的主題,例如保險、銀行監管、商業政策以及資本主義對中產階級、窮人、婦女和少數族裔的影響。[26][27]
中國
中國很早就有不成係統的經濟史,比如《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出的善因論,反對國家對經濟過多的干預和控制,強調自然競爭,讓每個人盡自己的才能獲得最大可能的利益。善因論是一種以放任主義為主,必要時輔以行政、經濟、法律手段的國民經濟管理模式。[28][29][30]
自《漢書·食貨志》起,中國歷代都有以國家檔案為主要來源的《食貨志》,其所記錄的經濟事件較為準確。[31]除正史之外還有大量政書中有經濟相關的記載。歷代政府編輯的會要會典也系統的記錄了有關經濟的典章制度。這種關於經濟實踐的記載形成「食貨之學」,成為中國經濟史學的源頭之一。[29]
梁啟超在1903年發表《新史學》,號召「史界革命」。他認為新史學的特徵應為「諸學之公理公例」,即利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研究歷史。[32]次年梁啟超寫成《中國國債史》,成為中國經濟史學出現的標誌。[33]
此後中國經濟史發展迅速。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了一些較為貫通的社會經濟史專著,西方的經濟史著作被引進中國。一些史學家開始倡導經濟史。[34]中國國內思想界出現大論戰,學者將研究重點從「革命家的歷史」轉向「歷史學家的歷史」。[35]中國經濟史學從政治的附庸轉向自身的學術發展。此時中國出現唯物史觀派和史料考訂派兩大學派。[29]
1934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創立《食貨》,成為中國第一份「中國社會史專攻」的專業性期刊,[36]被稱為「最著名的社會經濟史雜誌」。[37]
現代是經濟支配一切的時代,我們所需要的,既不是政治史,也不是法律史,而卻為敘述社會現象的發展,社會之歷史的形態,社會形態的變遷之經濟史或社會史。所以現代史學之新傾向,即為社會史學、經濟史學。
——朱謙之,《西漢社會經濟研究》[38]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濟史學在中國史學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唯物史觀派從邊緣變為正統。[29]
參考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Ai lun (Allen, Robert C., 1947- ); 陸贇. 全球經濟史. 南京市: 譯林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44750448. OCLC 942700199.
- ^ 2.0 2.1 2.2 吳承明.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1, (3)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李伯重. 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文史哲. 2008, (304)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吳承明. 研究经济史的一些体会. 近代史研究. 2005, (3)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J. Bradford De Long. Estimates of World GDP (PDF). 199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4-30).
- ^ Vaughan, Alden T. The Origins Debate: Slavery and Rac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Virginia.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1989, 97 (3): 311–354 [2019-10-09]. ISSN 0042-66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4).
- ^ 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s recorded in the Dagh-registers of Batavia Castle, those of Hirado and Deshima and other contemporary papers. 1971.
- ^ 陳鍾誠. 世界史 —大航海時代. Medium. 2018-08-20 [2019-10-04] (英語).
- ^ Stavrianos, Leften Stavros.; 吳象嬰. 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 Di 2 ban. Beijing: Beijing da xue chu ban she. 2006: 390. ISBN 9787301109489. OCLC 244443638.
- ^ Ekelund, Robert B. (Robert Burton), 1940-.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method 4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7. ISBN 0070213275. OCLC 34677419.
- ^ Crafts, Nicholas. Explaining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two views.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2011-04-01, 15 (1): 153–168. ISSN 1361-4916. doi:10.1017/S1361491610000201 (英語).
- ^ Joerg, Baten. A History of the Global Economy: 1500 to the Present. 2016. ISBN 9781107507180.
- ^ Douglas Gollin&Christian Zimmermann. Malaria:Disease Impacts and Long-Run Income Differences (PDF). 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18).
- ^ Landes, David S. The unbound Promethe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London,: Cambridge U.P. 1969. ISBN 052107200X. OCLC 10414.
- ^ 商品解密-交易及全球供应链指南 (PDF).
- ^ 宗教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 www.zhihu.com. [201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 ^ Bendix, Reinhard.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Chapter IX: Basic Concepts of Political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ISBN 9780520031944 (英語).
- ^ Hanushek, Eric A. Economic Outcomes and School Quality. Economic Outcomes and School Qualit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2005 [2019-10-09]. ISBN 97892803127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2) (英語).
- ^ 關永強 張東剛. “斯密型增长”——基于近代中国乡村工业的再评析. 歷史研究. 2017, (2).
- ^ Smil, Vaclav. Crea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1867-1914 and Their Lasting Impa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08-25. ISBN 9780198037743 (英語).
- ^ 21.0 21.1 賈根良.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3, 2.
- ^ 中国式高铁的诞生与成长. 新華社.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9).
- ^ 徐浩. 英國經濟社會史研究:理論與實際.
- ^ 趙凌雲. 探寻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结合——“新经济史革命”评析. 東南學術.
- ^ 吳承明.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經濟研究. 1995.
- ^ See Jennifer Schuessler "In History Departments, It’s Up With Capitalism" New York Times April 6, 2013
- ^ Lou Galambos, "Is This a Decisive Moment for the History of Business,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Essays in Economic & Business History (2014) v. 32 pp. 1–18 online
- ^ 劉社建. “善因论”:司马迁的经济理论. 唐都學刊. 1996.
- ^ 29.0 29.1 29.2 29.3 李伯重. 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 文史哲. 2008 [201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行龍. 经济史与社会史.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 朱謙之,陳嘯江, 序. 西漢社會經濟研究. 上海: 新生命書局. 1936.
- ^ 陳鋒. 兩極之間的新史學:關於史學研究會的學術史考察. 近代史研究. 2006, (1).
- ^ 趙德馨. 20世紀上半期中國經濟史學發展的回顧與啟示. 2005.
- ^ 1920年朱希祖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時,受德國蘭普雷希特《近代歷史學》和美國魯濱遜《新史學》的影響,倡導對該系課程進行變革。
- ^ 陶希聖. 編輯的話. 食貨. 1934, (創刊號).
- ^ 盧文芳,張應雄. 《食货》半月刊的史学述评. 財經政法資訊. 2015, (3): 34-39.
- ^ 向燕南,伊靜. 中國社會史的拓荒與奠基:陶希聖創辦《食貨》的史學意義.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05, (3).
- ^ 陳嘯江,朱謙之, 序. 西漢社會經濟研究. 新生命書局.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