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國立大專校院列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國成立後不久,全國劃分為六大學區,應該是六大高師:東南的南京高師、華南的廣東高師、華中的武昌高師、華西的成都高師、華北的北京高師和東北的瀋陽高師六大高師,加上北京大學,是七大學府。其中南京高師和北京大學水平、聲望最為顯著,並稱北大南高。廣東高師的政治地位也比較高,革命大本營,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那裡舉行。

據說後來在陝西增設一所國立陝西高師,不過詳細不清楚

 1919年10月,
 鉴于“西北地方贫瘠,交通不便,学生出外就学,极感困难,而中等学校师资,缺乏尤甚,亟应培养”
 ,教育部依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大会议案所陈,增设国立陕西高等师范学校。

民國時代?

我覺得這個詞怪怪的!我建議本條目改為中國國立大學列表 (1911年至1949年)--虎兒 00:10 2005年1月26日 (UTC)

這篇文章,說到主要國立大學的產生脈絡,應該可以提供一些資料):


國之家珍:細數中國重要名校的來歷脈絡

☆ 林棟


說到大學,不能不說第一所大學。

哪一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大學,很難會有一致的結論,古代就更難說了,因為「大學」的含義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名字中帶有「大學」二字就能界定為大學嗎?只有具備現代大學條件的學校才能界定為大學嗎?大學的條件是什麼?現代大學的條件又是什麼?

比如在美國,校名中最早帶有「大學」(university)的大學是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但是一般認為哈佛大學是美國第一所大學;雖然哈佛起初的名字是Harvard College而不是Harvard University,但是以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部分標準,比如頒發學士等學位,含有文理等學院,哈佛還是美國第一所大學。

中國校名中最早帶有中文「大學」二字的大學,可能是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了。

而在英文名中含有「University」二字的大學,最早都是教會大學。比如,1888年美國基督教循理會(Methodism)在北京和南京創辦了匯文書院;北京的匯文書院英文名為Peking University,1904年改名匯文大學,1918年合併華北協和大學改名為燕京大學,英文名為避與北大同名難以區分而改為Yenching University;南京的匯文書院英文名為Nanking University,1910年合併宏育書院改名金陵大學,英文名不變,仍為University of Nanking。其他如1879年創建的聖約翰書院,1906年改名為聖約翰大學(St.John's University)。

在中國,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是中國最早頒發學士文憑的大學,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所近代大學,為中國工科大學的先驅。初名北洋西學堂,創建於1895年,1896年改名北洋大學堂,1951年改名天津大學。

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則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在清末是中國的最高學府。不過,京師大學堂的教學水平和校風基本都和最高學府的榮譽不能匹配。一直到了民國,京師大學堂改名北京大學,蔡元培主掌校長以後,學校才真正有了起色,北大一躍而成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基本上,京師大學堂十多年出的人才,和北京大學1920年前後所出的人才相比遜色了許多。京師大學堂創建於1898年,曾經兼為國家教育行政機構,1912年改名北京大學。

南京高師基礎上創建的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則被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在1928年改名為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的中國最高學府,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


1912年民國成立後,曾在全國設六大學區,每一學區設立一所高等師範學校。那時的高等師範學校都是僅次於北京大學的著名學府,其中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原京師大學師範館獨立而成。六大高師如下:

  • 東南的南京高師----演變為後來的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南京高師/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都是當時東南第一學府
  • 華南的廣州高師----演變為後來的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大學/中山大學都是當時華南第一學府;
  • 華西的成都高師----演變為後來的四川大學----成都高師/四川大學都是當時西部第一學府;
  • 華北的北京高師----演變為後來的北京師範大學,六校中唯一保持師範本色的大學,也是中國最好的師範大學;
  • 東北的瀋陽高師----演變為後來的東北大學----瀋陽高師/東北大學都是當時東北第一學府。
  • 華中的武昌高師----演變為後來的武漢大學----武昌高師/武漢大學都是當時華中第一學府;

1910年代的高師建設奠定了中國國立大學格局的主要基礎,一直到1952年院系調整這樣的格局才根本改變。

六大高師中南京高師尤為卓著。南京高師以及改名後的東南大學,在郭秉文、劉伯明等人的主持下,發展為聲譽卓著的南方的第一學府。當時全國大學中北大與南高並稱。有資料表明1920年畢業和考入南京高師的學生中,有五人在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而北大清華清末民國幾十年的畢業生中當選為1948中央研究院院士者也不過十餘人。足見當時高師的水平。

在高師改大運動中,南京高師在1921年改建為東南大學,1923年完全併入東南大學。 要說明的是,當時的東南大學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大學,是一所以科學與人文平衡為基礎的綜合性國立大學,1928年改名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

而現在的工科大學東南大學(由原南方第一工科大學---南京工學院1988年改名而來)、河海大學(由原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改名而來)雖然都是在1952年由南京大學工學院有關系科分出和有關院校系科合併所建立(東南大學為原南大工學院建築土木、電機、機械系,河海大學為南大工學院水利系),但再往前追溯,現在的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的前身都是當時茅以升擔任校長的著名的河海工科大學(設有水利、土木、電機、機械系等),1927年河海工科大學併入國立東南大學成為後來的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工學院。現在的東南大學、河海大學的前身河海工科大學和南京大學的前身國立東南大學是兩個同時存在而不同的學校。 同樣,江蘇工學院和並改名的江蘇大學和以前南京大學歷史上短暫用了三個月的江蘇大學也不一樣。國內其他大學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江南大學、南昌大學、東華大學等等都和民國時期的同名大學不同,雖然有的可能存在某種聯繫。

另外,像武昌高師演化來的武漢大學,也是當時全國五大名校之一。

廣州高師演化來的中山大學,也是當時叱吒風雲的大學之一,在1930年代前後因為廣州此前曾經作為革命根據地而與政界的關係,中山大學的教育經費往往位居全國第一,而中央大學是在1930年代初期以後的教育經費才逐步位居全國第一的。1940年代北大校長胡適提議重點建設中央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五所大學,最後沒有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當時的國立第六校中山大學的極力反對。

國父孫中山的「中山」二字作為國立大學校名在1927年時曾經風雲一時。浙江大學就是因為「中山」這個校名決定性的轉變了地位。當時北伐勝利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在先後攻克的廣州、武漢、杭州、南京四大城市按照攻克順序建立四所國立中山大學,即

  • 廣州的第一中山大學,後來改名中山大學,
  • 武漢的第二中山大學,後來改名武漢大學,
  • 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學,後來改名浙江大學,
  • 南京的第四中山大學,後來先後改名江蘇大學(1928.2)、中央大學(1928.5)、南京大學(1949.8)。

四大中山大學中,除浙江大學外,原來都是各大學區的「高等師範學校」---學區最高學府。而浙江大學在此之前的地位是很低的,也就是從1927年第三中山大學起,這所民國領袖蔣介石的家鄉大學,一躍而為全國重要大學。當然,只是在教育界的地位上有了轉變,浙江大學真正的大發展,還是在後來竺可楨出任校長以後。

清華本為庚子賠款所設,因為輸送留美學生而走出了許多人才。畢竟當時民國初年中國積弱,本來落後,再加上崇洋心態,所以洋文憑往往意味著大發展,國民黨蔣介石用人和共產黨毛澤東用人觀念也不同,毛澤東喜歡用農民,一般來說學歷太高不行,知識分子不行。蔣介石不同,1940年代中央政府各部部長,大部分都是留洋博士。話說回來,清華原來屬於外交部,1927年北伐勝利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改屬教育部,同時由留美預備學堂的性質改為國立大學。清華大學因有庚款,資金充沛,所以在1920年代末就已經成為全國的頂尖大學。

交通大學也是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需要提及的重要大學。交通大學有三支,其中主要為上海的南洋公學和唐山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學堂,另外一支演化為現在的北京交通大學。

南洋公學成立於1896年,曾經聚集過很多名師,學生中多出國深造,所以後來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後來演變為工科性質的南洋大學以及後來的校名交通大學上海學校、第一交通大學,1956年曾經西遷,1959年分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山海關北洋鐵路學堂成立於1896年,曾改名唐山路礦學堂、交通大學唐山學校、唐山交通大學、第二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後來西遷改名為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是著名的工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當時南方的第一工科大學,與創始人相同(皆為盛懷宣)的北方第一工科大學北洋大學南北並稱;而唐山交通大學歷史上也培養了眾多傑出的人才。民國時期曾統一命名為中國交通大學,隸屬於鐵道部,交通部。

民國時期有很多著名的私立大學,其中大部分為教會大學。非教會大學的私立大學中,比較知名的有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等。不過同濟大學很早就改為國立大學,最初由德國人創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初在1950年代按照蘇聯模式對大學進行了院系調整,到1990年代以後又經歷了回歸民國模式的合併浪潮。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等都是這一個時期創建或者發展起來的大學。至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名校。尚無具有良好聲譽和重要地位的私立大學產生。

大陸以外,台灣大學、中壢的中央大學、新竹的清華大學、新竹的交通大學、台南的成功大學、台北的政治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最近十餘年迅速崛起的香港科技大學,等等,都是教育界重要的名校。

這條目錯誤百出

唉,根據手上幾本國民政府正式文件,這條目錯誤百出。真的不知如何改起,只好另立國民政府國立大學列表。希望有人在動手合併前,先高抬貴手。-winertai 15:28 2006年6月7日 (UTC)

目前國民政府國立大學列表中國國立大學列表 (1911年至1949年)正是被建議合併,大家有甚麼意見?--210.6.97.143 2009年11月11日 (三) 08:1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