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美國關係
美國 |
蘇聯 |
---|---|
代表機構 | |
美國駐蘇聯大使館 | 蘇聯駐美國大使館 |
代表 | |
末任大使 羅伯特·施特勞斯 | 末任大使 亞歷山大·別斯梅爾特內赫 |
美蘇關係指美利堅合眾國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991年)之間的關係。美國在十月革命16年後才與蘇聯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是盟友。戰爭結束後,雙方開始出現不信任和敵意,最終升級為緊張敵對關係,但緩和政策使得第三次世界大戰並未爆發,取而代之以冷戰。直到1985年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推動改革,美蘇關係改善,至1991年蘇聯解體。
1990年對比
簡稱 | 蘇聯 | 美國 |
---|---|---|
全稱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 美利堅合眾國 |
國徽 | ||
國旗 | ||
領土面積 | 22,402,200 平方公里(8,649,538 sq mi) | 9,526,468 平方公里(3,794,101 sq mi)[1] |
人口 | 290,938,469 (1990) | 248,709,873 (1990) |
人口密度 | 6.4/平方公里(16.6/sq mi) | 34/平方公里(85.5/sq mi) |
首都 | 莫斯科 | 華盛頓特區 |
最大城市 | 莫斯科 | 紐約市 |
政府 | 聯邦 馬克思列寧主義 一黨制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 | 聯邦 總統 兩黨制 立憲共和制 |
政黨 | 蘇聯共產黨 | 民主黨 共和黨 |
領導人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美國總統 |
最常見的語言 | 俄語 | 英語 |
貨幣 | 蘇聯盧布 | 美元 |
經濟體系 | 計劃經濟體制 | 市場經濟體制 |
GDP(名義) | $2.659 兆 (~$9,896 人均) | $5.79 兆 (~$24,000 人均) |
情報機構 | 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 | 中央情報局 |
軍費開支 | $2900 億(1990) | $4097 億 (1990) |
軍隊規模 | 蘇聯軍隊
|
美國軍隊
|
海軍大小 | 蘇聯海軍(1990)[2]
|
美國海軍 (1990)
|
空軍大小 | 蘇聯空軍(1990)[3]
|
美國空軍(1990)
|
核武器(共計) | 37,000 (1990) | 10,904 (1990) |
經濟聯盟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軍事同盟 | 華沙條約組織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冷戰時的盟國 | 蘇聯加盟共和國在聯合國有席位:
其他蘇聯加盟共和國: 華約: 其他盟友:
|
北約:
其他盟友:
|
1917年至1991年蘇聯和美國最高領導人。
一戰後期
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過後,美國政府對蘇維埃俄國採取敵視政策,實行禁運,還精心策劃了一系列隱蔽行動,包括暗中資助敵對勢力。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蘭辛渴望在俄國實施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將軍曾在1917年建立的軍事獨裁。[4][5]1918年8月,美國出兵干預俄國內戰,美軍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6]
美國對布爾什維克的反對不單止源自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懷疑。還擔心日本向俄國控制的領土擴張,以及他們對捷克軍團的支持,因此美國向俄國北部和西伯利亞派遣了少量軍隊。 列寧在十月革命中上台後,宣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而使德軍將大量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7]
美國干預俄國內戰,與其說是直接進行軍事干預,不如說是對白軍各種形式的援助。提供主要的援助是補給和食物。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不想完全乾預俄國,因為他相信許多俄國人並不完全支持紅軍,而是希望革命最終會逐漸走向更民主。咄咄逼人干預會讓俄國人團結在一起,並將美國描繪成一個侵略者。[8]
二戰前
1917–1932年
美國承認蘇聯(1933年)
二戰時期
1941年6月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侵入蘇聯前,由於蘇芬戰爭、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入侵波蘭及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美蘇關係依然緊張,蘇聯被退出國際聯盟。
蘇德戰爭後,蘇聯與英國簽訂互助條約,得到了美國租借法案的援助,美蘇緊張關係得到緩解,雙方共同聚焦於對納粹德國和軸心國的戰鬥中。
美國在二戰中通過過租借法案給蘇聯提供大量的兵器、船舶、飛機、機動車、戰略物資和食品。美國和蘇聯都儘可能多的與德國作戰,好讓自身意識形態影響範圍擴大。在戰爭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表示,無論是德國士兵還是蘇聯士兵戰死,對美國而言並不重要。[9]
總體而言,美國通過交付的材料總計達109億美元:超過40萬輛吉普車和卡車;12,000輛裝甲車(包括7,000輛坦克,其中M3和M4約1,386輛);11,400架飛機(其中Bell P-39 Airacobras為4,719架)和175萬噸糧食。
西半球向蘇聯運送了大約1750萬噸軍事裝備,車輛,工業用品和食品,其中94%來自美國。相比之下,從1942年1月到1945年5月,總共有2200萬噸歐洲降落以供應美軍。按美國陸軍的標準,僅美國通過波斯走廊向蘇聯的交付就足以維持60場分界線戰鬥。
從1941年10月1日至1945年5月31日,美國向蘇聯交付了以下武器:427,284輛卡車,13,303輛戰斗車輛,35,170輛摩托車,2,328輛軍械服務車輛,2,670,371噸石油產品(汽油和石油),佔總產量的57.8%。4,478,116噸食品(罐頭,糖,麵粉,鹽等),1,911台蒸汽機車,66台柴油機車,1,000輛翻斗車,120輛油罐車和35輛重型機械車。美國所提供的軍械貨物(彈藥,砲彈,地雷,各種炸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3%。
1942年,美國俄羅斯文化協會(Американо–русская культурная ассоциация)在美國成立,以鼓勵蘇聯和美國之間的文化聯繫,尼古拉斯·羅里希(Nicholas Roerich)為名譽主席。該協會的第一份年度報告於次年發布。該協會似乎在尼古拉斯·羅里奇1947年去世後並沒有維持多久。
1945年4月25日,美蘇兩軍於易北河會師。
冷戰時期
蘇聯勢力擴張到了東歐,西方國家擔心蘇聯勢力的擴張會影響到自身利益,尤其是已經在西歐建立了 經濟擴大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美國。逐步擴大了兩個對立的意識形態,各自奪取國際影響力。這場擴大日持久的鬥爭,涉及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和經濟模式,大約從1947年開始,持續到蘇聯解體的1991年12月26日,史稱冷戰。
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了核武器,結束了美國的核武壟斷。直到蘇聯解體,美蘇閒持續進行了核武器與常規武器的軍備競賽。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成為了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外長。
德國戰敗後,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發展經濟。由於直接拒絕蘇聯參加援助計劃意味著對盟友的公開不信任,馬歇爾在他的演講中依然十分坦誠地歡迎蘇聯加入馬歇爾計劃,以接受美國的援助。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們心裡很清楚,史達林根本不可能會同意參與該計劃,同時美國國會也不會批准一個含有巨額對蘇援助的議案。不久,蘇聯就出爐了馬歇爾計劃在東歐地區的「替代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了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及發展東歐國家對蘇聯的貿易——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計劃,也就是後來經濟互助委員會的雛形。美國及其西歐盟國為對抗蘇聯,組建了是軍事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蘇聯組織了東方集團華沙條約組織回應。
美蘇緩和
緩和(Détente)始於1969年,是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尼克森想結束遏制政策,使蘇聯和中國同時與美國建立更友好的關係。尼克森的用意之一是,兩國不得不暫停在越南戰爭中對北越的幫助,而他們這樣做了。尼克森促進了與蘇聯政府的更大對話,包括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和就軍備控制及其他雙邊協議進行談判。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於1972年在莫斯科,1973年在華盛頓和1974年在莫斯科的首腦會議上與尼克森會面。他們成為了個人朋友。緩和在俄語中稱為разрядка(razryadka,表示「放鬆緊張氣氛」)。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簽署了赫爾辛基協定與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等條約。美蘇討論了另一項條約,即第二階段裁減武器條約,但美國從未批准過。在歷史學家之間,關於緩和的成功程度仍在辯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同意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直接熱線,使兩國領導人能夠在緊急時刻迅速相互交流。
冷戰後期
美蘇緩和的盡頭
蘇聯入侵阿富汗標誌著緩和政策之結束,導致美國與西方國家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為了懲戒莫斯科,美國總統吉米·卡特於1980年實施穀物禁運,於隔年恢復。
羅納德·雷根在1980年贏得總統大選時,很大程度上參與了反緩和運動。雷根於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緩和(Détente)曾經是蘇聯用來追求目標的一條單向街。」此後,波蘭的團結工會事件、美、蘇第二輪的戰略武器限制談判無疾而終及北約於1983年的軍事演習,都使得美蘇關係日趨惡化。
雷根與邪惡帝國
雷根加速了1979年蘇聯阿富汗戰爭後的緩和政策的結束。雷根政府擔心蘇聯獲得了超過美國的軍事優勢,希望增加軍費開支將賦予美國軍事優勢並削弱蘇聯經濟。雷根下令大規模擴充美國武裝部隊,將資金用於B-1 Lancer轟炸機,B-2 Spirit轟炸機,巡弋飛彈,MX導彈和600艘海軍軍艦。為了響應蘇聯對SS-20的部署,雷根領導了北約在西德部署潘興導彈的計劃。總統還強烈譴責蘇聯和共產主義,稱蘇聯爲邪惡帝國。
冷戰結束
1989年,美蘇領導人宣布冷戰結束。 1991年,美蘇兩國在海灣戰爭中聯合反對伊拉克。1991年7月31日,戈巴契夫和美國總統喬治·H·W·布什簽訂《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宣布削減兩國部署的核彈頭數量。但很多人把1991年蘇聯解體視為冷戰的真正結束。
另見
參考文獻
- ^ United Stat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Januar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Soviet Navy Ships - 1945-1990 - Cold War. GlobalSecurity.org. [2019-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 ^ 3.0 3.1 a1c80d6c8fdb/UploadedImages/Mitchell%20Publications/Arsenal%20of%20Airpower. pdf Arsenal of Airpower 請檢查
|url=
值 (幫助). the99percenters.net. March 13, 2012 [July 28, 2016] –透過Washington Post.[永久失效連結] - ^ Review of book by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Line.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6).
- ^ David S. Foglesong, American Intelligence Gathering, Propaganda and Covert Actio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 U.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7–1920
- ^ Gibson Bell Smith, Guarding the Railroad, Taming the Cossacks The U.S. Army in Russia, 1918–1920, Prologue Magazine 34 (4) (The National Archives), Winter 2002, 34 (4)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 ^ Fic, Victor M, The Collapse of American Policy in Russia and Siberia, 1918,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 ^ Marc De Zwaan,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 1918–1920 – Why did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decide to send American troops into Siberia and Northern Russia on August 16, 1918?, International Academy, May 2007 [2015-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 ^ National Affairs: Anniversary Remembrance. Time magazine. 2 July 1951 [2013-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