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交錯
火線交錯 Babel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監製 |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史蒂夫·高林 強·奇里克 |
編劇 | 吉勒莫·亞瑞格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
劇本 | 吉勒莫·亞瑞格 |
主演 | 布萊德·彼特 凱特·布蘭琪 蓋爾·嘉西亞·貝納 菊地凜子 役所廣司 |
配樂 | 古斯塔沃·桑塔歐拉拉 |
攝影 | 羅德里哥·普里托 |
剪輯 | 道格拉斯·克萊斯 史蒂芬·米隆尼 |
片長 | 144分鐘 |
產地 | 美國 墨西哥 法國 |
語言 | 英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法語 日語 日本手語 柏柏爾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派拉蒙影業 |
預算 | 2500萬美元 |
票房 | 1.35億美元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通天塔 |
香港 | 巴別塔 |
臺灣 | 火線交錯 |
《火線交錯》(英語:Babel,中國大陸譯《通天塔》,香港譯《巴別塔》)是一部於2006年上映的劇情電影,由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執導,吉勒莫·亞瑞格編劇,以多線劇情完成導演阿利安卓包括《愛情像母狗》和《靈魂的重量》在內三部電影的「死亡三部曲」。
《火線交錯》是以四段分別發生在摩洛哥、日本、墨西哥和美國的劇情交織而成,由法國、墨西哥和美國跨國聯合製作,2006年5月23日在第59屆坎城影展舉行全球首映,隨後在多倫多國際影展與薩格勒布影展公開放映。2006年10月27日在美國部份城市上映。台灣於2006年12月22日上映,香港於2007年1月12日上映,中國大陸於2007年3月13日上映。本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最終獲得最佳配樂獎。
日本於2007年4月28日上映,由於至少有15名觀眾投訴其中一段夜總會場景的片段閃光不斷,維時約一分鐘,感到頭暈,發行商在全國300間戲院,貼出警告告示[1]。
劇情概要
摩洛哥篇
一對摩洛哥少年從父親手上接過步槍,父親讓他們牧羊時用來嚇阻胡狼,他們卻為了好玩對著遊覽車試槍,子彈直直破窗而入,射中一名觀光的美國少婦。少婦與丈夫的婚姻正陷入低潮,想借著出國旅遊為兩人的感情回溫,沒想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涼山路上受了重傷,遊覽車緊急開往最近的村落,心急如焚的丈夫苦等不著救護車的來到,他總算知道妻子對自己有多麼的重要。另一方面,摩洛哥兄弟闖下彌天大禍,哥哥還揭穿弟弟偷看姊姊更衣的醜事,失望的父親只好帶著兩個兒子離開家園躲避警察的追捕。導演阿利安卓表示:「從外表看,他們就像一對在沙漠中迷失的夫妻,而實際上,他們是一對在孤寂中找到彼此的迷失夫妻。摩洛哥小孩的故事不只是警察追捕男孩的悲劇,更意味著在一個高度講究精神層面的穆斯林家庭裡的道德瓦解。」[2]
加州/墨西哥篇
一位在加州打工的墨西哥籍褓姆在兒子婚禮前夕,接到遠在摩洛哥旅遊的老闆電話,要求她無論如何明天不可請假,褓姆只好帶著老闆的兩個小孩一起到墨西哥參加婚禮,回程途中,酒後開車的姪子不耐國界警察盤查,加速闖關,並把褓姆跟兩個小孩丟在夜半的沙漠中自己逃命,天亮後褓姆不分東南西北,在千鈞一髮之際警察終於找到小孩。
日本篇
一名母親自殺身亡的聽障少女,在同儕間尋找認同,她痛恨自己的殘疾被別人嘲笑,她用大膽的行徑進行反擊,她向暗戀的帥哥警員獻身,意圖用身體交換關懷,最後哭倒在嚇傻了的警員懷裡。導演阿利安卓表示:「溝通不只是說說而已,同時也是肉體上的反應,以千惠子這個日本少女的例子來說,除了缺乏母愛,還受苦於無法言語,當聲音無法作為表達時,身體成為工具,用來當作武器或是邀請。」[2]
角色介紹
摩洛哥篇
- 理查·瓊斯(Richard Jones),布萊德·彼特飾演,美國觀光客,試圖藉由這趟旅行挽救婚姻。
- 蘇珊·瓊斯(Susan Jones),凱特·布蘭琪飾演,美國觀光客,理查的妻子,坐在遊覽車上不幸遭到槍擊。
- 尤瑟夫(Yussef),伯卜克·艾爾·卡德(Boubker Ait El Caid)飾演,摩洛哥牧羊兄弟檔中的弟弟,槍法神準,偷看姊姊更衣,試槍打中蘇珊,闖下一連串彌天大禍。
- 阿默德(Ahmed),薩伊德·塔帢尼(Saïd Tarchani)飾演,摩洛哥牧羊兄弟檔中的哥哥。
加州/墨西哥篇
- 亞美妮雅(Amelia),安芝安娜·芭拉莎飾演,墨西哥籍褓姆,遠行摩洛哥的小孩父母要求她在兒子結婚這天仍要照顧小孩,她只好帶著兩個小孩到墨西哥參加婚禮。
- 聖地牙哥(Santiago),蓋爾·嘉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飾演,亞美妮雅的姪子,婚宴結束後載著姑媽小孩一行人,酒醉駕車,擅闖邊界。
日本篇
- 綿矢千惠子,菊地凜子飾演,聽障少女,自幼母親自殺身亡,渴望旁人關愛。
- 綿矢安二郎,役所廣司飾演,千惠子的父親,到摩洛哥打獵時把獵槍送給了當地導遊。
- 間宮謙治警官,二階堂智飾演,受上司指示,調查摩洛哥槍擊案的槍枝來源。
幕後花絮
《火線交錯》的2500萬美元預算來自各方投資,以派拉蒙優勢(Paramount Vantage)作為統籌,派拉蒙優勢電影公司是派拉蒙集團收購夢工廠後重組成立的新公司[3],《火線交錯》是該公司的創業作,2005年5月開始拍攝,歷時一年。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為本片命名時,準備過許多不同的片名,最終以《聖經》創世記第11章中的巴別塔定名,「讓本片的隱喻更有意義」[4],阿利安卓認為拍攝《火線交錯》的過程有如建築一座巴別塔,四段劇情各有不同的語言,本質上是四部不同的電影,他試著不以旁觀者的觀點來穿透四種不同的文化[5]。《火線交錯》和《愛情像母狗》及《靈魂的重量》並列為阿利安卓的「死亡三部曲」,他自己則認為這三部電影除了同是運用多線劇情的重疊架構外,唯一的共同點「就在於最終它們都是親子的故事」[6]。
《火線交錯》拍攝初期,除了布萊德·彼特和凱特·布蘭琪已經領銜確定外,其他演員都是後來才加入,劇組人員甚至到了摩洛哥才在開拍七天前,向村子裡的回教寺院借用廣播系統,臨場徵選摩洛哥篇的演員[7]。而墨西哥篇則大多啟用《愛情像母狗》合作過的演員。阿利安卓原本希望在日本篇能啟用真正的聽障少女作主角,徵選九個月沒有下文之後,他才決定找菊地凜子出演千惠子這個角色[8]。
為了讓各段劇情都能獨具風格,攝影師羅德里哥·皮亞哥利用各種不同的電影膠卷和格式,將劇中角色的個人情感透過視覺化表現出來,以影像品質的細微差異,諸如顆粒質感、色彩飽和度和背景銳利度,「我們得以強調實質上和精神上處於不同位置時的感受」[9]。藝術指導布里姬·布蘿赫(Brigitte Broch)用各種不同的紅色調為影片上色,摩洛哥是橘紅色,墨西哥是鮮紅色,最後用微微的紫紅色來描繪日本[9]。在剪接方面,《火線交錯》使用超過2500個個別鏡位,有大量影音可供剪輯,大約是4000段左右的影片量。以《斷背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古斯塔沃·桑塔歐拉拉(Gustavo Santaolalla)為本片找到一種既能連結各方文化,又能保持主體性的樂器烏德琴。烏德琴是阿拉伯無琴格樂器,佛朗明哥吉他與墨西哥吉他之母,還散發著日本古箏的音色,正好適合用來串連劇中來自美國、摩洛哥、墨西哥及日本等地的角色劇情,與其它樂器合在一起,交織出本片的音樂錦織[9]。
得獎記錄
- 2007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
- 2006年:美國電影剪輯協會獎
- 2006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配樂
- 2006年:丹麥影評人獎,最佳美國影片
- 2006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 2006年:法國坎城影展,人道精神獎
- 2006年:法國坎城影展,優秀技術獎
- 2006年: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配角(菊地凜子)
- 2006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片
- 2006年:美國哥譚獎,最佳整體演出
- 2006年:美國國家評論獎,最佳突破性演出(菊地凜子)
- 2006年:美國棕櫚泉國際影展,年度導演獎
- 2006年:美國棕櫚泉國際影展,整體演出獎
- 2006年:丹麥勞勃影展,最佳美國影片
- 2006年:美國聖地牙哥影評協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 2006年:美國聖地牙哥影評協會獎,最佳電影配樂
- 2006年:美國舊金山影評協會獎,最佳女配角(亞德莉安·娜巴拉扎)
- 2006年:美國衛星獎,最佳電影配樂
注釋
參考文獻
- ^ 2007年5月2日 日本警告:火線交錯令人頭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明報
- ^ 2.0 2.1 《LOOK》電影雜誌,第122期,第34頁,台灣出版
- ^ 金球獎提名總盤點—派拉蒙最大贏家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9-16.
- ^ 《世界電影》雜誌,第455期,第124頁,台灣出版
- ^ 《世界電影》雜誌,第455期,第123頁,台灣出版
- ^ 《世界電影》雜誌,第455期,第126頁,台灣出版
- ^ 《世界電影》雜誌,第456期,第137頁,台灣出版
- ^ 《世界電影》雜誌,第456期,第138頁,台灣出版
- ^ 9.0 9.1 9.2 《LOOK》電影雜誌,第122期,第36頁,台灣出版
外部連結
- 開眼電影網上《火線交錯》的資料(繁體中文)
- 豆瓣電影上《火線交錯》的資料 (簡體中文)
- 時光網上《火線交錯》的資料(簡體中文)
- AllMovie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爛番茄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TCM電影資料庫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Metacritic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火線交錯》的資料(英文)
- 《火線交錯》台灣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前任: 斷背山 |
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 2006年 |
繼任: 贖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