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奎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倫·奎恩 Helen Quinn | |
---|---|
出生 | (1943-05-19) 1943年5月19日(81歲) 澳洲墨爾本 |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史丹佛大學, Ph.D., 1967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粒子物理 |
機構 | 哈佛大學,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
博士導師 | 詹姆斯·比約肯 |
海倫·羅達·奎恩(英語:Helen Rhoda Quinn,1943年5月19日—),澳大利亞出生的美國粒子物理學家,以尋找三種相互作用力統一理論聞名,並獲得一些榮譽國際獎項。
貢獻
海倫·奎恩曾與哈沃德·喬吉及史蒂文·溫伯格[1]研究統一理論。
1977年,海倫·奎恩與皮塞提出皮塞-奎恩理論(Peccei–Quinn theory),引入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軸子[2],試圖解決CP守恆問題。
參考文獻
- ^ Georgi, H.; Quinn, H.R.; Weinberg, S. Hierarchy of interactions in Unified Gauge Theori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4, 33 (7): 451–4. Bibcode:1974PhRvL..33..451G. doi:10.1103/PhysRevLett.33.451.
- ^ Peccei, R.D.; Quinn, H.R. CP conserv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seudopartic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77, 38 (25): 1440–3. Bibcode:1977PhRvL..38.1440P. doi:10.1103/PhysRevLett.38.1440.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隱藏分類: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oogle Schola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OR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