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得河—尼斯河線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得河-尼斯河線

奧得河—尼斯河線德語Oder-Neiße-Grenze波蘭語Granica na Odrze i Nysie Łużyckiej英語:Oder-Neisse line) 是如今德國波蘭的邊界。界線主要包含奧得河尼薩河流域,但又包括了奧得河西岸的波蘭城市斯塞新

界線的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波蘭接壤德國的邊界根據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而被訂立——它主要按照大波蘭的歷史邊界;原本的省份分界,就根據種族分布而略微修改。但是,波美拉尼亞東部、上西里西亞馬祖爾亞因此被分割。郊區的斯拉夫人被安置在德國;市區的德國人卻被分到波蘭。波蘭西部邊界,更是歐洲數一數二長的邊界,並留下但澤自由市東普魯士兩塊外飛地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盟軍根據蘇聯的領土要求,將德波邊界西移至今天的奧德河—尼斯河界線—德國失去絕大部分的西里西亞、大部分波美拉尼亞,包括斯德丁(改名為斯塞新)、布蘭登堡東部及小部分薩克森,失地全歸波蘭。而且,波蘭也得到但澤(改名為格但斯克)及東普魯士南部,包括馬祖爾亞瓦爾米亞。蘇軍其後進行大規模人口轉移,幾乎把所有德國居民驅逐,安排流落到德國的波蘭人返回新占領土定居;此外,由於蘇聯兼併了波蘭東部大片土地,同樣被驅逐的波蘭人就取代德國人,成為新領地的主人。在史達林實現蘇聯領土擴張之下,被迫離開家鄉的不僅僅是波蘭人與德國人。

戰時邊界更改頻繁。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令德國的邊界超越1918年的版圖;配合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史達林根據寇松線吞併波蘭東部,而他的行動在雅爾達會議得到承認;1944年,波蘭人發動華沙起義,反抗德軍侵略而失敗。德軍破壞華沙,並將七十萬住民驅逐出城。波蘭與德國邊界被專制決定,加上以上問題,令兩國人民難以接受事實、深感憤恨。從人道角度而言,不少波蘭人覺得由於波蘭受盡蹂躪,又要割讓領土給蘇聯,得到德國領土就算是一種補償;但亦有人認為,蘇軍驅逐德國人時,引致不少死傷,不免過於專橫、有欠公允。

波蘭領土的重劃

德國東部居民被驅逐前,日耳曼語族人口的分布:西日耳曼語支為紅色。

美英與蘇聯在德國投降前不久,就在雅爾達會議確立了最終的波蘭版圖。最初,疆界還未被確定時,美英基本上接受以奧德河作為波蘭的西邊界線,也贊成以人口轉移解決領土紛爭。不過,尼斯河兩岸的分配,以及波美拉尼亞地區傳統的海港—斯德丁/斯塞新歸於德國或波蘭,就成為主要問題。

西方盟國認為應該以東尼斯河為界,但史達林拒絕讓步,主張以西尼斯河為德波兩國邊界。

德國原本可以保留斯德丁;而一如波蘭政府的要求,波蘭可得到東普魯士全境,連同柯尼斯堡。但最後,史達林堅持由蘇聯占領柯尼斯堡,用作暖水軍港;而波蘭就應該獲得斯塞新。流亡中的波蘭政府「人微言輕」,只好言聽計從,但就堅決要保留她的歷史名城利沃夫。同樣地,蘇聯拒絕,只願意把包括布雷斯勞(今弗羅茨瓦夫)的下西里西亞交給波蘭。巧合的是,利沃夫的波蘭人後來大多移居到弗羅茨瓦夫和格但斯克

波茨坦會議上,美國、英國與蘇聯確立將德國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領土交予波蘭。然後,和約將會簽訂,是否接受決定及會否改變邊界的問題,也會一一解決。為了防止德國借著種族問題挑起紛爭,所有居住在新舊波蘭領土的德國人都會被驅逐。雖然波蘭失去寇松線以東十八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得到約十一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發展較好的德國東部領土。蘇聯得到東普魯士北部——此地今為俄羅斯聯邦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盟國和蘇聯提出以奧德河—尼斯河為德國與波蘭的邊界,其中一個原因是:它是兩國之間最短的可能邊界,僅僅是472公里長,由今捷克東北部沿著奧德河直至波羅的海南岸,可以防止未來德國的侵略。其實,最終定下來的界線並未算是最大的改動。曾經有人建議把德國人從12世紀開始的東部遷徙時奪取的所有斯拉夫人聚居地全數歸於波蘭。倘若如此,波蘭的西部界線可伸延到柏林周邊的地區,用以包括現在德國的斯拉夫裔少數民族索布人地區。

奧德河—尼斯河線與波蘭中古時皮爾斯特王朝的邊界相若,只是現代的邊界略為向東移。

決定邊界的始末

1943年末的德黑蘭會議上,史達林最先提出要把波蘭邊界西移;美國卻對此毫無興趣。英國外務大臣安東尼·艾登在日記寫道:「現下的困難,是美國人很怕處理這種事。羅斯福的顧問哈里·霍普金斯覺得這是兵行險著。但我告訴他,考慮到蘇軍駐在波蘭,如果我們搞不好這件事,這兩國的關係很可能會變差,而選舉又快到了。」

雅爾達會議上,盟國再度討論波蘭問題。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如果史達林能寬厚對待波蘭的東部領土,他就可以對國民「有所交待」。邱吉爾也認為蘇聯如能作此讓步,會顯出她的寬宏。他為流亡中的波蘭政府發表聲明,堅決要戰後的波蘭獨立而自由。而史達林就指出,流亡政府的總統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知道波蘭會得到斯塞新和尼斯河東岸,深感欣喜。邱吉爾反對,表示「如要波蘭鵝吃那麼多德國食物(領土),一定消化不下。如果過百萬德國人被驅逐,而且有很多人是在紅軍來臨之前逃走,那英國市民一定吃驚。」結果,波蘭的西部界線留待波茨坦會議才決定。

波茨坦,史達林聲稱他的主張正確,基於波蘭政府的要求,以及沒有任何德國人仍在界線之東。杜魯門總統的美軍參謀長會議議長威廉·D·李海悄悄對杜魯門說:「紅軍說不定把他們都殺光了!」之後,蘇聯又承認的確還有最少一百萬德國人仍在該地。1945年7月24日,幾名波蘭領導人出席會議,支持「奧德河—西尼斯河界線」(亦即實際上的奧德河—尼斯河線);要求得到斯塞新作為對東歐的出口港。尼斯河與奧德河是當地的水源,而前者是後者的支流。如果其他人能控制二河,將可以封鎖奧德河。

1945年,德國的新舊邊界:紅、黃、藍、綠色者為四國佔領區;白色者為德國被割讓給波蘭及蘇聯的地區(圖中同為白色的薩爾保護領不在其中,該地由法國所管理)。

7月25日,杜魯門與邱吉爾都反對波蘭擁有占領區—這會令她成為英、美、法、蘇四國以外,第五個占領德國的國家。他們也反對驅逐德國人的決定。史達林則回應說,德國在數百年來殺害大量波蘭人,波蘭占領德國只是報仇而已。

但是,在7月29日,新任美國國務卿詹姆士·伯恩斯向蘇聯表示美國願意讓步,讓波蘭占領奧德河與尼斯河以東領土,並不把該地作為蘇聯占領區,用以調整蘇聯對西部占領區所要求的賠款。如果德國保得住尼斯河東岸,她將有大約一半的西里西亞。雖然波蘭向美國表示她會接受這項提議,但蘇聯又宣稱波蘭不接受。翌日,國務卿向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表示美國不情願地接受尼斯河西岸線。於是,英國的立場動搖。縱然英國外長厄尼斯特·貝文反對提議,英國也惟有同意。

會議結束時,邱吉爾因為選舉落敗而沒有在場。後來,他聲言絕不會接受尼斯河西岸線。在他著名的鐵幕演說中,他宣言:「在蘇聯的操控和煽動之下,波蘭政府錯誤地大肆侵入德國領土。現在大量德國人被驅逐,簡直是前所未見。」 [1]

德國對界線的確認

基民盟強烈反對基於奧得河-尼斯河線將德國東部割讓給波蘭以及蘇聯,圖為1947年的北威州地方議會選舉海報,上面的德語文字為「奧得河-尼斯河線絕不行,投基民盟一票

1950年,東德波蘭政府簽署《茲戈熱萊茨條約》(茲戈熱萊茨乃今波蘭下西里西亞省城市,詳見格爾利茨),確認奧德河—尼斯河線,把它稱為「和平友好的界線」。1989年,兩國確認海上邊界。

1952年,史達林以確認界線為條件,容許德國再度統一,但西德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因數個理由而拒絕。

總共有1200萬德國人因界線訂立而被驅逐,大部分人都去了西德。所以,對他們來說,確認邊界是絕不能接受的。其實,基於哈爾斯坦主義,西德認為只有聯邦德國政府可以代表整個基於1937年領土的德國,不承認蘇占區成立的民主德國的合法性,以及蘇聯和波蘭人民共和國對德國東部領土的占領。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上台後主張「東方政治」,改善與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關係,令西德的態度漸漸改變。1970年,西德與蘇聯和波蘭分別簽署了《莫斯科條約英語Treaty of Moscow》及《華沙條約》,承認奧德河—尼斯河線是波蘭的實際邊界。以後,被驅逐的德國東部居民就可以探訪失地。

1990年11月14日,統一後的德國與波蘭簽署《德波邊界條約》,確立邊界。在之前,德國修改《基本法》,把關於德國統一、可用來討回東方失地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更改,表明在兩德完成統一後不再有領土申索。當時的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最初拒絕承認德國與波蘭之邊界。結果,其他國家付出不少外交上的努力,才令德國同意最後的解決方案。[2]

現在,仍有大約十五萬德意志人住在波蘭——大部分在奧波萊省,其他人就在西里西亞與馬祖爾亞等地。一百五十萬波蘭人就在德國,他們是新移民或是世代居住在德國。有些波蘭移民根本是德意志人,只是在後期才由原本的德國領土移民過來而已。

1991年6月17日兩國簽署一條「友好鄰國條約」,確保兩國人民在雙方的領土內,擁有基本政治與文化的權利。它在1992年1月16日與1990年的條約同時生效。但是,很多少數族裔的文化、政治的權利,仍未得到兩國承認。其中,不少奧波萊省的德裔居民取得德國國籍,可以在西歐歐盟成員國自由工作。

現今邊界線的歷史相似性

西元962年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其建國時國家東部邊界線與現今奧得河—尼斯河線相似。

神聖羅馬帝國領土範圍

參見

參考資料

  1. ^ Winston Churchill's Iron Curtain Speech. The History Guide.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11-19). 
  2. ^ Merkl, Peter H. German Unification in the European Context. Penn State Press. 2010-11-01 [2019-07-21]. ISBN 97802710440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英語). 
  • US Dep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S, The Conferences at Malta and Yalta, 1945, Third Plenary Meeting 6 Feb 1945, Matthews Minutes
  • Anthony Eden, The Reckoning (London, 1965) p. 427
  • Llewellyn Woodwar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1962) p. 299
  • US Dep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S, The Conference of Berlin (Potsdam) 1945, vol. II pp. 1522-1524.
  • Ibid., p. 384, 480, 519, 669, 115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