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魯·格蘭特·薩希卜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 | |
---|---|
出生 | 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則 |
前任 | 古魯·戈賓德·辛格 |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旁遮普語:ਗੁਰੂ ਗਰੰਥ ਸਾਹਿਬ,讀音[ɡʊɾu ɡɾəntʰ sɑhɪb])簡稱《錫克聖經》,是錫克教最重要的經典,被錫克教徒視為最終的、最高的、永存的古魯,也是錫克教古魯中的第11任(最後一任)古魯。[1][2][3]
編纂
錫克教第3任古魯·阿馬爾·達斯(Amar Das)、第4任古魯·拉姆·達斯(Ram Das)已很重視保存及推廣前幾任古魯的作品,這為後來編定《阿迪·格蘭特》(Adi Granth,意思是「最初的典籍」或「原典」)奠定了基礎。《阿迪・格蘭特》最初是在第5任古魯阿爾瓊主持下進行的,古魯阿爾瓊邀請他的舅父莫汗負責主持編纂,地點在阿姆利則,時間在1601年至1604年間。編纂中審校了前四位古魯的作品,保存作品的原貌及純潔性、準確性,古魯阿爾瓊自己的作品也被收入其中。書中還收有當時流傳的許多印度教、伊斯蘭教聖徒的作品,第1任古魯·那納克週遊各地時便已收集許多聖徒的作品。這些作品收入本書時,也經過阿爾瓊重新審訂。據說,古魯阿爾瓊除將已有的伊斯蘭教蘇菲派、印度教虔誠派聖徒作品有選擇地收入本書外,還向相關人士發出信息,收集和阿爾瓊同時代重要人士的詩歌。[1][2]
錫克教第10任古魯·戈賓德·辛格時期,《阿迪·格蘭特》已有多種字體寫本。1705年,古魯·戈賓德·辛格幾乎用了一整年,重新整理、編輯、補充《阿迪·格蘭特》的內容。他也將其父第9任古魯得格·巴哈都爾在錫克教徒中傳誦的詩歌收入本書。經過他這次編輯,《阿迪·格蘭特》第二次定稿並被教徒尊為《室利·古魯·格蘭特·薩希卜》(Shri Guru Granth Sahib,意思是「吉祥的古魯聖典」),即流傳至今的版本。[1][2]
內容
《古魯·格蘭特·薩希卜》文本以西旁遮普語、布拉傑語、卡里口語、梵語、信德語、波斯語等不同語言寫成,但皆使用古木基文拼寫。全書收有5871首詩歌,作者共36人。36位作者中,有6位是錫克教古魯,其中那納克974首,安格德62首,阿馬爾·達斯907首,拉姆·達斯679首,阿爾瓊2218首,德格·巴哈杜爾116首。此外,還收有15位伊斯蘭教蘇菲派和印度教虔誠派聖徒的詩歌778首,其中有541首是迦比爾的作品,其他作者謝赫·法里德(Sheikh Farid)、納姆德瓦(Namdeva)、蘇爾達斯(Surdas)、拉維達斯(Ravidas)等人也是印度文學史上知名詩人。還有4位作者是前幾任古魯身邊人,曾為錫克教宣傳,或讚頌過古魯的功德,本書收錄他們的詩17首。最後一類作者是「婆特」(Bhatt),「婆特」本指四處遊蕩考察宗教的修士,也是婆羅門的一種稱號,此處的「婆特」專指在錫克教古魯身邊工作、歌頌古魯的錫克教聖徒,共11人121首。[1][2]
本書收錄的6位錫克教古魯的作品共4953首,占全部詩歌數量約84%。第2任古魯·安德格的詩歌最少,其他5位古魯的詩歌都較多。這5位古魯的詩歌的主要部分是本書最重要部分,代表錫克教根本精神及基本教義。其中那納克的作品又最為重要。6位古魯的詩歌中,有的闡述了宗教思想,部分內容和印度教虔誠派、伊斯蘭教蘇菲派一致,例如本體論中的一神論觀點,及無形論觀點。有的闡述了修行原則,強調信仰虔誠,反對偶像崇拜,主張完善個人道德,這與虔誠派、蘇菲派類似,但也強調修行的世俗性,這與虔誠派、蘇菲派不同。本書也是中世紀旁遮普語文學的經典。[1][2]
本書不僅收錄錫克教古魯的作品,還收有伊斯蘭教蘇菲派和印度教虔誠派聖徒的作品,這表明了錫克教對這兩派學說的繼承,也表明錫克教的開放態度。不少詩人的作品因為本書而獲得保存。[1][2]
本書通行版本共1430頁,已成為固定版式,不同版本同頁的內容一樣。全部詩歌分屬31個主要調式和6種體式。全書分33章。第一章主要為古魯·那納克的詩歌(1~13頁)。此章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那納克完整的詩歌,第二部分是那納克零散的詩歌,並少量摘抄其他古魯的歌。第三十三章(1354~1430頁)有古魯·德格·巴哈杜爾的詩歌,還有一些雜詩。第二章到第三十二章(14~1353頁)按31個調式編排。同一調式內,那納克的詩歌排在最前,隨後為其他古魯的詩歌,再後為虔誠派詩人的詩歌及其他人的詩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