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廁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本奈良時代的廁籌,旁邊是現代廁紙

廁籌,又稱廁簡、乾屎橛[1],粵語稱攪屎棍,為竹木製的薄片,古人在上廁所以後用來刮清污穢的用具。

廁籌的使用在古代印度中國日本都有記載。例如:《毗尼母經》記載釋迦牟尼指示比丘上廁所應該使用「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淨者。不得著淨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東晉裴啟《語林》記載「劉寔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即謂崇曰:乃誤入卿室內,崇曰:是廁耳,寔更往,向乃守廁婢,所進錦囊,實籌。」[2]資治通鑒》唐紀四十七載,鎮海節度使韓滉運送大量物資至關中,其中就有廁籌:「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滉皆手筆記列,無不周備。」。唐代道宣《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上廁法第十四」要求僧人「常具廁籌,不得失闕」,「不得用文字故紙」。《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六梁紀,載北齊皇帝高洋讓其宰相楊愔給他遞廁籌,「雖以楊愔為宰相,使進廁籌,以馬鞭鞭其背,流血浹袍。」。《南唐書·浮屠傳》:「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刺,則再加修治。」

在中國,廁籌在元明清代逐漸被手紙代替,《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記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鐘鼓司掌管出朝鐘鼓,及內樂、傳奇、過錦、打稻諸雜戲;寶鈔司掌造粗細草紙;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寶鈔司即主管手紙的單位。《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記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但在民國初年,民生普遍貧困,仍有不少人用瓦片或玉米梗清除污穢,黃仁宇曾記載抗戰時期,士兵入廁時以竹片瓦片作手紙[3]。1948年9月24日,國共內戰中的淮海戰役進入尾聲,國民黨軍覆滅,國軍一名高級將領王耀武化裝為貧民出逃時就因便後使用手紙而被發現以致被俘。[4]

注釋

  1. ^ 中國百科網.漢語辭典《乾屎橛》. [2008-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 
  2. ^ 魯迅:《古小說鉤沉》輯
  3. ^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4. ^ 王樹增:《解放戰爭》,「濟南戰役」一節;《特別文摘》,2010年第10期

參考資料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