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獨裁
葡萄牙共和國 República Portuguesa | |||||||||
---|---|---|---|---|---|---|---|---|---|
1926年—1933年 | |||||||||
國歌:葡萄牙人(葡萄牙語) The Portuguese | |||||||||
首都 | 里斯本 | ||||||||
常用語言 | 葡萄牙語 | ||||||||
政府 | 軍事獨裁 | ||||||||
葡萄牙總統 | |||||||||
• 1926年 | 若澤·門德斯·卡貝薩達斯 | ||||||||
• 1926年 | 曼努埃爾·德·奧利維拉·戈麥斯·達科斯塔 | ||||||||
• 1926—1933 | 安東尼奧·奧斯卡·德·弗拉戈索·卡爾莫納 | ||||||||
葡萄牙總理 | |||||||||
• 1926 | 若澤·門德斯·尤尼奧爾 | ||||||||
• 1926 | 曼努埃爾·高梅茲·達科斯塔 | ||||||||
• 1930–1932 | 多明戈斯·達科斯塔·奧利維拉 | ||||||||
歷史時期 | 戰間期 | ||||||||
• 葡萄牙國民革命 | 1926年5月29日 | ||||||||
• 立憲建第二共和 | 1933年3月19日 | ||||||||
面積 | |||||||||
1930 | 92,391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0 | 6,825,883 | ||||||||
貨幣 | 葡萄牙埃斯庫多 | ||||||||
ISO 3166碼 | PT | ||||||||
|
葡萄牙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葡萄牙歷史年表 |
全國獨裁 |
---|
全國獨裁(葡萄牙語:Ditadura Nacional),又譯作國家獨裁或國家專政,是1928年到1933年間統治葡萄牙的臨時軍政府。1928年葡萄牙軍部發動國民革命推翻第一共和國起,並建立軍事獨裁過渡政權臨時託管,直到1933年奧斯卡‧卡爾莫納將軍成為總統並正式立憲,全國獨裁結束,正式開展第二共和國。基於此政府的臨時託管性質,加上其與第二共和國政府之高度相似性,不少歷史學家均將其併入第二共和國時期統計。
前期
5月28日的軍事政變輕易地奪取政權。不久,獨裁政權解散議會,取締政黨,設立審查制度。隨著強硬的軍官將自由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從共和國中清洗出去,這段時期充滿動盪。獨裁政權由低階軍官的聯盟組成,其中一些是整合主義者,而明確的領導人尚未出現。[1]
5月30日,共和國總統與總理辭職後,海軍軍官若澤·門德斯·卡貝薩達斯同時兼任總統總理,但與其他政變成員發生衝突後,被迫於6月17日辭職。曼努埃爾·高梅茲·達科斯塔將軍接替尤尼奧爾成為共和國總統與總理。達科斯塔將軍沒有打算建立永久的軍事獨裁。因此,7月9日,奧斯卡·卡爾莫納將軍罷黜達科斯塔。卡爾莫納擔任總理到1928年4月18日,但保留總統職位,直到1951年4月18日去世。
1927年,左派和右派都有過幾次失敗的政變。1927年8月12日,一群青年軍官強行進入內閣會議掃射。卡莫納政府重新控制政府,加強了軍事紀律。然而,襲擊者並沒有受到嚴厲懲罰,而是轉調葡屬西非。
後期
1928年2月,成立「獨裁宣傳委員會」(Comissão de Propaganda da Ditadura)。 1928年3月25日的總統選舉,卡莫納當選為總統,任期五年。4月18日,卡莫納任命弗雷塔斯為新總理。4月26日,薩拉查獲任為財政部長。新政府與天主教會達成了一項協議,即「傳教士協議」(Acordo Missionário),賦予天主教會在葡萄牙殖民地的特殊地位。新政府查禁葡萄牙共產黨。翌年,葡萄牙共產黨在本托·安東尼奧·貢薩爾維斯的領導下重組,轉入地下。同年一場反對新政府的共和革命失敗。
1929年7月8日,弗雷塔斯內閣總辭,僅薩拉查在新的Ferraz內閣中留任。此代表軍官和天主教會間衝突升級。薩拉查的影響力開始成長,取代了失去政治權力的軍官。天主教的宗教機構再次被允許進入葡萄牙。1930年1月21日,在與薩拉查衝突之後,Ferraz被多明戈斯·奧利維拉將軍取代。多明戈斯允許薩拉查在國家財政和政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殖民地法》(葡萄牙語:Acto Colonial)公布,確定了葡萄牙殖民地的法定地位,與薩拉查在5月革命四周年之際提出的新政權基本原則。
1932年7月5日,薩拉查成為總理,並在1933年建立了新的右翼獨裁政權「新國家」。新憲法在全民公投中獲得通過,將葡萄牙定義為一黨專制、組合主義及跨洲國家。唯一的合法政黨是國民聯盟。新的勞工法(葡萄牙語:Estatuto do Trabalho Nacional)禁止所有自由工會。薩拉查的新政權建立新的秘密警察單位國家安全警備總署。
參考文獻
- ^ Portugal: A Twentieth-century Interpretation.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