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5年—220年
  棕色為189年東漢有效控制的疆域
京城 
• 25—190
雒陽
• 190—196
長安
• 196—220
許縣
國君姓氏
君主14
• 25—57
漢光武帝劉秀(開始)
• 189—220
漢獻帝劉協(結束)
常用語上古漢語
興衰
• 25年
劉秀稱帝
• 220年
曹丕篡漢,三國時期開始
面積580萬平方公里(100年)
宗教儒教道教中國民間信仰
通幣五銖
前身
繼承
新朝
更始政權
成家
赤眉政權
曹魏
蜀漢
孫吳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韓
 越南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東漢(25年—220年)是漢朝的後半部分,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首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末代皇帝則是漢獻帝劉協。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雒陽,故而得名[1]。同時東漢又稱後漢[2]中漢[3]。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新朝末年以來的中原戰亂不斷,漢室後人劉秀通過武力統一天下,光復漢朝,結束了中原至西漢末年以來的政治動盪,並進行多項政治改革讓漢朝再次進入平穩發展的局面史稱「光武中興」。劉秀死後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接連繼位兩人皆是賢明的君主,他們在位期間東漢繼續處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局面,這段時間被稱為「明章之治」。漢章帝死後由漢和帝劉肇繼位,在漢和帝的統治下東漢國家實力走向極盛階段,漢和帝在軍事和外交政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被人們稱為「永元之隆」,但漢和帝之後東漢開始由盛轉衰。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君主們壽命短,新皇帝又大多是幼年登基(天子早崩,皇太子年幼),導致漢和帝以後至漢末近百年間,外戚宦官輪流掌權,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殘殺,把東漢朝廷弄得十分腐敗。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進遭宦官十常侍所殺,而十常侍也被袁紹袁術等人殺死,後并州牧董卓引兵進京[4],廢少帝劉辯,殺何太后,立獻帝劉協。長期左右東漢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滅,但卻引起了各地州郡長官藉此反對董卓並演化成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無法掌控全國,漢獻帝也成為傀儡,其後被曹操控制,最後漢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涌現了蔡倫張衡張仲景華佗等卓越人才;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東漢在91年滅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佛經,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歷史

光武中興

新朝末年王莽改制失敗,並引發內戰,其時身為漢朝宗室漢景帝後裔劉秀乘勢而起,在綠林軍的協助下推翻新莽而即位,是為光武帝。復國號,史稱東漢。同時因洛陽為其軍事根據地,而西漢舊都長安亦逢多次戰亂而日殘,所以定都於洛陽,並復名雒陽。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力;同時清查土地,新定稅金,振興農業,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史稱光武中興

明章之治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漢光武帝逝世,漢明帝劉莊即位,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成,該寺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國歸附東漢,漢明帝將哀牢國設置為永昌郡[5]。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漢明帝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竇固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再次歸順漢室朝廷,並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6]。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漢明帝駕崩,明帝第五子劉炟繼位,是為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漢章帝共執政13年於章和二年(公元88年)駕崩。漢明帝及其子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國力強盛,社會穩定,人口滋殖是為東漢的黃金時代,史稱明章之治

永元之隆

漢章帝是一個賢明的皇帝,但他卻開東漢大力任用外戚之先河。在他死後,剛登基的漢和帝劉肇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由他的養母竇太后執政。竇太后仰仗他的兄長竇憲,竇氏戚族開始掌權。漢和帝後來聯合宦官力量消滅了竇氏,消滅竇氏後漢和帝開始執掌大權,漢和帝親政後勵精圖治勤於政事,發布了不少有利於國家的法令,軍事外交上都有所成就,漢和帝時期的東漢國力依舊強盛,社會仍較為穩定,經濟、科技和文化也得以繼續發展,史稱「永元之隆」[7]。但漢和帝在位僅17年便英年早逝,且統治期間重用宦官以制衡外戚勢力,宦官由此成為東漢朝廷中一隻強大的政治力量[8]

和熹親政

和帝去世後,漢和帝的皇后和熹皇后鄧綏立不到三個月大的漢殤帝漢劉隆為帝,鄧綏以「女君」的名號親政成為東漢實際最高統治者[9]。漢殤帝只當了約八個月的皇帝就去世。漢殤帝死後鄧氏外戚集團擁立劉祜即位,也就是漢安帝。實權依舊掌控在鄧太后鄧綏和其兄長鄧騭的手上。雖然鄧太后親政依舊屬於外戚專權,但在鄧太后統治期間,其勤政節儉,積極應對接連的出現天災,賑濟災民[10],對內徵辟賢臣[11],重用張衡班昭蔡倫等人推動了東漢科技文化的發展,對外征討烏桓、鮮卑、南匈奴等外敵[12],恢復對西域的羈縻統治。鄧太后親政期間維護了東漢帝國政治和社會穩定,被稱讚為「興滅國,繼絕世,錄功臣,復宗室。」

安帝不明

鄧太后死後,漢安帝開始親政,並迅速清算了鄧氏外戚集團,同時扶持皇后閻姬和嫡母耿氏的家族成為新外戚集團,為自己的乳母王聖封爵,放任王聖和宦官弄權[13],漢安帝還曾下令用國庫錢財為乳母王聖大規模修建豪華宅,中常侍樊豐、侍中謝惲等人也藉機假造詔書大肆調撥國家的錢財為自己修建豪華宅邸,花費無數。[14]漢安帝統治時期不能明察是非,其聽信讒言逼死賢臣楊震,任用奸佞,放任宦官朝臣勾結營私,開門受賄,造成天下怨聲滿道[15],東漢王朝開始走向下坡路。漢安帝死後,劉懿在閻氏戚族的支持下登基,但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

順帝新制

延光四年(125年),東漢前少帝劉懿逝世後,孫程等十九位宦官發動延光宮變,誅殺閻氏外戚集團。扶持廢太子、濟陰王劉保為帝。後稱「漢順帝」,漢順帝登基後十九位擁戴有功的宦官都被封侯爵,被稱為「十九侯」[16]。同時順帝也扶持皇后梁妠母家成為新的外戚集團。雖然漢順帝由宦官扶持登基,但漢順帝在繼位後多次藉機打擊宦官集團[17][18],沒有成為宦官的傀儡。陽嘉元年(132年),漢順帝採納尚書令左雄建議對察舉制進行改革,包括對察舉對象設定年齡限制和設立考試制度等,被稱為「陽嘉新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族豪強對察舉人選的壟斷[19]。漢安元年(142年),漢順帝任命杜喬、周舉等八人為「八使」巡查地方檢舉腐敗和打擊外戚勢力[20]。漢順帝在位時期尚能平衡壓制宦官和外戚勢力,掌控朝政大權。但在為人謙恭謹慎的大將軍,也是皇后梁妠父親的梁商死後,漢順帝讓平日就頑嚚凶暴的梁冀接任他父親大將軍的權位[21]。結果造成漢順帝死後,東漢朝政徹底被梁冀掌控,梁冀掌控東漢朝政近二十之久,期間甚至能肆意廢立皇帝。公元144年,梁氏外戚集團立還不滿三歲漢沖帝劉炳為帝,但即位五個月後劉炳就病死了,公元145年,梁氏外戚集團再立不到8歲的漢質帝劉纘為帝,後因劉纘表露出對梁冀的不滿,而被梁冀毒死。146年,梁冀立十五歲的劉志為帝,是為「漢桓帝」。

宦戚之爭

159年,漢桓帝聯合宦官一起誅滅了梁氏。漢桓帝將與他同謀的十三個宦官封侯,宦官開始成為東漢政權的主導力量。問題是,宦官的腐敗比外戚更甚。這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滿,他們與外戚聯合,一同對抗宦官。宦官當然不願意放棄權力,雙方鬥爭激烈。最終導致了兩次黨錮之禍,宦官以「人」罪名將文官們免職驅逐,並且終身禁止他們再被任用既黨錮而得名。漢靈帝即位後,昏庸無道,成天沉迷於女色。漢靈帝比桓帝更信用宦官,他曾指著兩個惡名昭著的宦官說:「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漢靈帝把朝政全交給宦官,使政局更為惡化。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為平息暴亂漢靈帝接受劉焉的建議,放權於地方政府,讓他們自行擁兵剿匪平亂,結果地方擁兵自重,軍閥割據由此顯現,東漢朝廷的中央集權也因此瓦解[22]。因黃巾之亂黨錮也得以解除,但朝政並未因此改善。

末年亂世

189年,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他打算剷除宦官勢力。但是少帝的母親何太后反對。此時,士大夫領袖袁紹提出建議,讓擁兵自重的西北軍董卓,逼迫何太后答應。何進同意了袁紹建議,一場剷除宦官的計劃開始了。

然而,事情不幸洩漏。宦官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他們先下手為強,殺掉了何進。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大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趕到,張讓自殺身亡。可此時董卓的武力已經到達帝都雒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董卓控制了朝廷。

董卓為了樹立威望,他首先廢掉了漢少帝,立他的弟弟劉協為皇帝,即漢獻帝。190年,他又把漢少帝和何太后一起殺掉。這種倒行逆施的行徑引起了地方官員的不滿。他們推舉歷代公卿的世族人士袁紹為代表,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雖然這次戰爭虎頭蛇尾,未能達到目的,但仍使董卓感到不安。董卓於是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並且焚燒了雒陽,經營多年的京師雒陽城毀於一旦。與此同時,各地的地方官員拒絕聽命於董卓控制的朝廷,並演變為軍閥積極擴充自己的勢力,朝廷的威望蕩然無存。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將呂布,合作謀殺了董卓,下令大赦。朝廷的權威一度恢復。然而不久之後,董卓幕府的部將李傕郭汜捲土重來,王允被殺,呂布出逃,朝廷再度陷入混亂。195年,李傕、郭汜發生內鬥,漢獻帝劉協和群臣逃出長安,回到雒陽。但雒陽已是一片廢墟,漢獻帝陷入窘迫的處境;而地方早已是群雄割據,之後形成以袁紹、袁術為首的兩大陣營群雄相互爭戰局面。196年,曹操挾漢獻帝到許都。之後,曹操逐漸掌握朝廷權力,漢獻帝只能受制於曹操。自200年起,曹操在官渡倉亭與袁紹決戰取勝,中原、河北之地盡歸曹操。之後更趁戰勝袁氏勢力的餘威,併吞荊州;然而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敗於孫權劉備聯軍,曹操自此失去以武力征服南方的機會,使孫權、劉備二人在日後趁勢逐步發展勢力,形成日後三國鼎立之局。在212年及216年,曹操先後進位為魏公、魏王,並立嫡子曹丕為世子,打破漢初劉邦定下白馬之盟的規矩。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發生一場大瘟疫,死傷以千萬計,包括建安七子中五人都死於這場瘟疫。

曹操晚年遭劉備大將關羽北伐和魏諷之亂,襄樊被關羽圍攻,甚至許昌附近都有大量百姓響應,致曹操一度有意遷走獻帝。雖然曹操與孫權結盟由孫權敗殺關羽後化解危機,但自身也已時日無多。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延康元年十月(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而篡位,改國號為,改年號為黃初,東漢滅亡。

疆域和行政區劃

王莽篡漢時期已經僅剩秦朝時的疆域,西域各國因為漢成帝的亂政而逐漸脫離中央控制。王莽末年中原戰亂不斷,遂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高句麗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23]

東漢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的疆域政區包括司隸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所察各郡、國(王國)、屬國和西域長史府轄區,以及當時中國邊區各族的分布地[24]

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逐步發展,到東漢時期宣告形成。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188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歷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東漢滅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23]

劉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奏給皇帝,使地方郡縣也直接置於皇帝的控制之下[25]

政治

東漢政權和士族、豪族關係密切,代表了士族、豪族的利益,雲台二十八將幾乎全部都是豪族出身。士族在東漢社會起著主導作用,光武帝士族、豪族取得協調,成為奪取天下的主因[26]

東漢王朝在政治上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通過各種辦法加以控制。讓他們享受優厚的待遇,而不參與政治。對於朝中諸臣,督責尤嚴,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25][27]

東漢的朝廷制度整體繼承西漢的體制,但劉秀登基後在西漢政治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改革,包括削弱三公權力,同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加強尚書台的職權。一切政務不再經三公管理。尚書台成為皇帝發號施令的執行機構,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25]

軍事

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軍假吏,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皆由太守令長兼領,但在某些沿邊及民族鬥爭緊張的地區,則設都尉或屬國都尉別領[25]

隨著豪強地主勢力的膨脹,在田莊內部發展了一種部曲家兵制。這種部曲家兵,承擔著鎮壓農民、維持地方治安的某種職能。正因為有這樣一支武裝隊伍,東漢政府才能裁減、甚至在某些地區取消地方軍隊[25]

與削弱地方兵權的同時,還逐步擴大中央軍隊,在重要的沿邊地區,設有邊防軍,為中央軍隊的一部分。東漢政府還經常用赦免和減罪的辦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邊疆[25]

軍制

兩伍一什,五什一隊,兩隊一屯,兩屯一曲,曲由軍候率領。部下設曲,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隊分轄若干部,將軍下有長史、司馬輔助。

經濟

農業

東漢時期的農業技術得到較大進步,耕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耕作中。

水利發展

在東漢時期灌溉工具、水利事業獲得改進和發展。在中國各地已知發現的東漢墓葬裏,可以看到水田和池塘組合的模型,有從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有的還在出口處安置閘門。漢靈帝時,宦官畢嵐總結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創作翻車和渴烏,大大提高了灌溉水平[28]

許多已堙廢的陂塘在東漢時期不僅得到了修復還擴建了,而且又新修了一批水利灌溉工程。比如在中國汝南地區的鴻隙陂,西漢時被堙廢。東漢初,鄧晨當地太守時,進行了修復,可以灌溉幾千頃良田。後來又不斷加以擴建。漢和帝時,太守何敞又在那裡修治渠道,開墾良田三萬多頃。又如下邳徐縣北的蒲陽陂、廬江的芍陂、會稽的鏡湖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灌溉工程[28]

東漢前期,中國各地還開鑿了許多灌溉渠道,三輔、河內、山陽、河東、上黨、太原、趙、魏及河西、江南地區,也都「穿渠灌溉」,有的地區還開闢了很多稻田。東漢時還有一項巨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對黃河的治理。公元1世紀初,黃河在今河南、河北交界地區決堤,河道南移,改從千乘(山東高宛以北)入海。河水泛濫成災,淹沒了幾十個縣。漢明帝時,在著名水利專家王景王吳的主持下,用「堰流法」修了浚儀渠,並從滎陽至千乘海口千餘裡間修渠築堤,從而使分流。黃河由於收到了兩堤的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經過大規模的治理,終於戰勝了黃河水患。此後八百年間,黃河沒有改道,水災也減少了[28]

生產工具改進

在東漢時生產工具也有改進,出現了短轅一牛挽犁,這種工具操作靈活,便於在小塊農田上耕作。這種短轅一牛挽犁的出現,是跟犁鏵的改進結合在一起的。東漢時期,已經大量使用全鐵製犁鏵,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漸縮小,不但起土省力,還可以深耕。此外,新型的全鐵製的耕作工具也逐漸增多。在四川樂山崖墓石刻畫像中見到的曲柄鋤,是便於剷除雜草的中耕工具;四川綿陽發現的鐵製鉤鐮,全長35厘米,是專用於收割的小型農具,操作起來很方便[29]

漢獻帝末年,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屋宅水碓。水碓在當時已經普遍採用了。水碓是用水力帶動石碓的舂米工具,它比以前用柱臼或腳踏石碓舂米,不但省力,而且效率要高得多。考古發掘還不斷有陶風車、陶磨盤模型出土,都說明農產品加工工具有了顯著進步[29]

牛耕技術

在東漢時牛耕技術也受到了重視。一些地方官吏會注意推廣牛耕技術,鐵犁牛耕技術已從中原北方高原江南一帶推廣。在中國陝西綏德縣東漢畫像石上的牛耕圖,和米脂縣東漢牛耕圖,證明了在陝北高原的牛耕技術和中原地區已沒有什麼不同。任延做九真太守,在當地推廣牛耕,田畝年年增闢。在西漢後期發明的精耕細作的區種法,到東漢時期得到了推廣[30]

崔實所寫的《四民月令》中,記載了地主田莊內精耕細作經營農業的一些情況。這樣的田莊的農業經營,注意時令節氣,重視殺草施肥,還通過不同的土壤性質,種植不同的作物,採用不同的種植密度。並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0]

人口

由於農田水利工程的興建,農耕工具的改進,農業耕作技術的提高以及精耕細作方法的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東漢時期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和帝永興元年(公元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到5325萬多人。這個數字略低於西漢,但如果把東漢豪強地主隱瞞的田畝和人口包括在內,實際的墾田面積和人口數字肯定要超過西漢[30]

東漢朝戶口流動表
年代 戶數 口數 備註[31]
世祖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戶 21007820人
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 5860573戶 34125021人
章帝章和二年(88年) 7456784戶 43356367人
和帝永興元年(105年) 9237112戶 53256229人
安帝延光四年(125年) 9647838戶 48690789人
順帝永和五年(140年) 9698630戶 49150220人 司馬彪《續漢志》的斷限年份[32]
順帝建康元年(144年) 9946919戶 49730550人
沖帝永嘉元年(145年) 9937680戶 49524183人
質帝本初元年(146年) 9348227戶 47566772人
桓帝永壽三年(157年) 10677960戶 56486856人 唐修《晉書·地理志》所載年份[33]
本表據袁延勝論文《東漢戶口總數之謎試析》,靈、獻時期因戰亂割據失考

手工業

冶鐵技術的改進

在東漢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普及,鋼鐵需要量也增加,同時也推動了冶鐵技術的改進。東漢初,在南陽地區的冶鐵工人(也有說是杜詩)發明了鼓風爐(即水排),利用水力轉動機械,使鼓風皮囊張縮,不斷給高爐加氧。水力鼓風爐的發明,是冶煉技術史上的一大進步[34]

東漢時在鐵器鑄造方面已熟練地掌握了層疊鑄造這一先進技術。在中國河南溫縣發現的一座烘范窯,出土了五百多套鑄造車馬器零件的疊鑄泥范。把若干個泥范疊合起來,裝配成套,一次就能鑄造幾個或幾十個鑄件。同時,疊鑄技術有重大改進,由原來的雙孔澆鑄,改為單孔澆鑄。疊鑄技術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了原料。根據已有的考古發掘資料證明,和鐵釘、鐵鍋、鐵刀、鐵剪、鐵燈等的大量出土,證明東漢時鐵製用具已普遍應用到生活的各方面[34]

在冶鐵手工業中已經使用(石炭)做燃料。在中國河南鞏縣的冶鐵遺址中曾發現混雜了泥土、草莖製成的煤餅,說明煤已被用來煉鐵。巴蜀地區還利用天然煤氣煮鹽[34]

紡織業

在紡織業方面,東漢初年已能用織花機織成色彩繽紛、花紋複雜的織錦。當時,蜀錦已馳名全國,襄邑(河南睢縣)和(山東臨淄)的絲織業特別發達。考古材料還證明,在邊疆地區,絲織業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疆不少地方漢墓出土的紅色杯紋羅,織造勻細,花紋規整,反映絲織工藝水平相當高。在同一地區出土了組織細密的織花毛織品,顏色鮮麗,顯示出當時西北高度發展的毛紡織工藝技術[34]

文化

大約是東漢晚期的馬塑像

東漢時期的書法繪畫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大量產製畫像磚及雕刻墓碑,典型的圖案為製酒、收割、宴會等。[35]

學術

漢光武帝劉秀十分尊崇儒學,他的功臣集團中儒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軍事領袖也「皆有儒者氣象」。「諸將之應運而興者,亦皆多近於儒」,「東漢功臣多近儒」的情形。不僅東漢的帝王親自倡導儒家經典的認真研讀,太學和郡國官學都得到空前優越的發展條件,東漢私學也繁盛一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累世專攻一經的士大夫家族。他們世代相繼,廣收門徒。許多名師教授的弟子,往往多至數百人乃至數千人[36]

漢代童蒙教育的進步,是當時文化成就的突出內容之一。漢代童蒙教育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也有特別值得重視的地位。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得到「聖童」、「奇童」、「神童」的稱號。「神」童稱謂,最早就是從東漢開始使用的[36]

風氣

東漢報仇風氣極為盛行,只要有人侮辱父母或師長便可殺之,雖為法律所不許但會被鄉里視為維護尊嚴的義行,故東漢有許多為了報仇殺人跑路但仍受歌頌讚許的記載。

文學

漢代流行一種兼有詩歌散文特徵的文體,後稱之為漢賦,東漢時期漢賦已發展成辭藻華麗,結構精密但內容空洞,東漢時期漢賦的代表作有班固兩都賦》和張衡二京賦》等。東漢時期文字學也有開創性的發展,東漢學者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現存最早字典。到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民生困苦,殘酷的社會環境反而催生出了一種獨特的文學風格,被稱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

科技

中國古代早已掌握了造紙技術[37],但在蔡倫改良之前的造紙原料條件苛刻,製造費用高昂,所造出的紙張為珍貴的奢侈品,故紙一直無法大範圍普及。造紙工藝在經蔡倫改良後,大幅降低了造紙的原料的要求,讓樹皮、破布等都能成為造紙原料,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提高了造紙效率和造紙成本,也為的普及創造了條件,在紙普及之前中國古代多以竹簡為書寫載體,竹簡笨重不便且承載信息有限,造紙技藝的改良讓紙能夠大規模普及同時也降低了紙的價格,既讓古代書寫更加便利,也極大改善了中國古代文化和信息的流傳條件[38]。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漢時期中國傳統醫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特別是東漢末期建安年間出現了著名中醫學家張仲景華佗等人,張仲景被後世被尊稱為醫聖,他完善了中醫的理論和臨床實踐步驟,其著作著《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極大的推動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而華佗史書記載是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他還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體操「五禽戲」。

  • 製陶業得到了發展,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開始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均可見生產褐綠釉陶器。[35]
  • 天文學家張衡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外交

在東漢時期,周邊還有不少外族分布在中國周邊地區,比如北匈奴西域羌族烏桓鮮卑南蠻等各個民族。

匈奴

西漢以來中央與各少數民族之間保持的臣屬關係到了王莽時期也陷於瓦解,匈奴乘機控制了整個西域及東北各族。東漢初期,當光武帝進行國內統一戰爭時,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匈奴單于勾結河北、山西的割據勢力,經常深入長城以南,進行騷擾掠奪。當時的東漢政權因無力對付匈奴勢力,一直採取以防守為主的策略[39] [40]

公元46年(建武二十二年),匈奴貴族為了爭奪王位,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匈奴所在的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災害不斷,「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匈奴的依附,極大地加強了東漢王朝的北方邊防,對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南匈奴入居塞內,有更多機會接觸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也促進了其本身的發展。南匈奴長期和漢族雜居在一起,逐漸改變了游牧生活,學會了農業生產,文化也深受漢族影響[39][40]

南匈奴歸附東漢後,北匈奴的勢力大大削弱,在交戰中,數次被南匈奴擊敗。北單于無奈,從公元51年後,不斷向東漢王朝遣使朝貢,要求和親。東漢政府內部,在對待北匈奴的問題上,有過多次爭論。最終採取了禮尚往來,報答使者的辦法,以求和好安邊[41][40]

由於匈奴力量的削弱,原來受匈奴奴役的烏桓鮮卑,也先後擺脫了北匈奴的控制。南匈奴、烏桓、鮮卑歸附東漢後,切斷了北匈奴與中原的經濟聯繫,使其最必需的糧食布匹食鹽等日常生活品出現匱乏。北匈奴不斷寇擾東漢的北部的緣邊郡縣。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東漢王朝大舉反擊,竇固等分兵四路,取得很大的軍事勝利,往北追至蒲類海(新疆巴里坤湖),並留屯於伊吾盧城(新疆哈密)。到漢章帝時,北匈奴日益衰弱,先後有數十萬口入塞投降。公元89年(永元元年),竇憲耿秉等率領漢軍會合南匈奴大舉北進,與北單于交戰,連戰皆捷,降者前後二十餘萬人。在以後的二年內,北匈奴不斷失敗,向西遷移。以後,北匈奴的一部分越過中亞西亞遷往歐洲。從這時起,匈奴東面的鮮卑族逐步西進,占據了匈奴的故地[41][40]

烏桓

烏桓本為活動在大興安嶺中部一代臣屬於匈奴東胡族部落,漢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漢軍攻破匈奴左地,遷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並設置護烏桓校尉進行管理控制。王莽時期,王莽強召烏桓人屯兵,致烏桓叛降匈奴。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內亂,烏桓趁機將匈奴逐出大漠以南,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居住在遼東、遼西等地的烏桓人趁機割據稱王。初平元年(190年),袁紹為拉攏烏桓對抗公孫瓚假傳朝廷詔命賜封烏桓首領蹋頓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為單于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紹之子袁尚曹操擊投奔烏桓蹋頓。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於白狼山之戰大敗烏桓,蹋頓被俘後被斬殺。烏桓族各王也多被殺,降漢者達二十餘萬人。從此烏桓徹底衰落[42]

西羌

西羌是活躍在河西走廊隴西地區的部族,只西漢開始與漢朝時戰時降,多有衝突。至公元108年,西羌部族首領滇零北地郡稱帝,西羌崛起,一度攻掠至漢中等地,殺漢中太守董炳[43]

東漢君主與年號

  生前在位統治全國的東漢皇帝(共14位)
東漢君主年號 
肖像 廟號 諡號 名諱 在世時間 在位時間 年號 年號使用時間 陵寢
世祖 光武皇帝 劉秀 前6年57年
(62歲)
25年57年[a]
(31年236天)
建武 25年56年 原陵
建武中元 56年57年
顯宗 孝明皇帝 劉莊 28年75年
(47歲)
57年75年
(18年160天)
永平 58年75年 顯節陵
肅宗 孝章皇帝 劉炟 57年88年
(30-31歲)
75年88年
(12年217天)
建初 76年84年 敬陵
元和 84年87年
章和 87年88年
穆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b]
孝和皇帝 劉肇 79年106年
(26-27歲)
88年106年
(17年310天)
永元 89年105年 慎陵
元興 105年
孝殤皇帝 劉隆 105年106年
(1歲)
106年
(220天)
延平 106年 康陵
清河孝王
漢安帝諡)
劉慶 78年106年 79年-82年
(皇太子)
82年-106年
(清河王)
甘陵
孝德皇[c]
漢安帝追諡)
恭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孝安皇帝 劉祜 94年125年
(30-31歲)
106年125年
(18年221天)
永初 107年113年 恭陵
元初 114年119年
永寧 120年121年
建光 121年122年
延光 122年125年
劉懿[d] ?-125年 125年
(206天)
延光 125年
敬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孝順皇帝 劉保 115年144年
(28-29歲)
125年144年
(18年285天)
永建 126年132年 憲陵
陽嘉 132年135年
永和 136年141年
漢安 142年144年
建康 144年
孝沖皇帝 劉炳 143年145年

(1-2歲)
144年145年

(148天)
永嘉 145年 懷陵
孝質皇帝 劉纘 138年146年
(7-8歲)
145年146年
(1年142天)
本初 146年 靜陵
河間孝王
漢順帝諡)
劉開 ?-131年 90年-131年
(河間王)
樂成陵
孝穆皇[c]
漢桓帝追諡)
蠡吾先侯
漢順帝諡)
劉翼 ?-140年 130年-140年
(蠡吾侯)
博陵
孝崇皇[c]
漢桓帝追諡)
威宗
(190年獻帝劉協除廟號)
孝桓皇帝 劉志 132年167年
(35-36歲)
146年167年
(21年177天)
建和 147年149年 宣陵
和平 150年
元嘉 151年152年
永興 153年154年
永壽 155年158年
延熹 158年167年
永康 167年
孝元皇[c]
漢靈帝追諡)
劉淑 ?-? 敦陵
孝仁皇[c]
漢靈帝追諡)
劉萇 ?-? 慎陵
孝靈皇帝 劉宏 156年189年
(32-33歲)
168年189年
(21年88天)
建寧 168年172年 文陵
熹平 172年178年
光和 178年184年
中平 184年189年
弘農懷王[d]
(獻帝劉協諡)
劉辯
(廢為弘農王)
176年190年
(13-14歲)
189年
(136天)
光熹 189年 弘農懷王墓
昭寧 189年
孝愍皇帝[e]
(蜀漢昭烈帝劉備諡)
劉協
(魏文帝曹丕降封山陽公)
181年234年
(53歲)
189年220年
(31年57天)被迫禪位
永漢 189年 禪陵
中平[f] 189年
初平 190年193年
孝獻皇帝
(魏明帝曹叡諡)
興平 194年195年
建安 196年220年
延康 220年

注釋

  1. ^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光武帝劉秀在河北稱帝,改更始三年為建武元年,史家一般以這一年六月作為兩漢分界線。
  2. ^ 《後漢書》卷9: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並非正嫡,不合稱後,皆請除尊號。制曰:『可。』
  3. ^ 3.0 3.1 3.2 3.3 3.4 僅被尊為「」,而非「皇帝」。
  4. ^ 4.0 4.1 前少帝劉懿、後少帝劉辯在位時間不滿一年便被廢,且擁立其即位並掌握實權的外戚集團均被清除,通常不視作正統皇帝。
  5. ^ 蜀中盛傳劉協退位後被曹丕殺害,漢中王劉備遂為其恭上諡號,而實際上劉協於234年逝世於封地。
  6. ^ 漢獻帝永漢元年十二月,董卓以獻帝名義下詔,廢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年號,復稱中平六年。

參考文獻

  1. ^ 《搜神記》卷一已經提到過東漢一詞:「薊子訓,不知所從來。東漢時,到雒陽見公卿,數十處,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水經注卷十六:「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縷碑載《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悉在東側。」《初學記》卷十二又大量出現「東漢」一詞。
  2. ^ 《宋書》卷39:振威將軍,後漢初,宋登為之。奮威將軍,前漢世,任千秋為之。揚威將軍,魏置。廣威將軍,魏置。建武將軍,魏置。振武將軍,前漢末,王況為之。奮武將軍,後漢末,呂布為之。揚武將軍,光武建武中,以馬成為之。廣武將軍,晉江左置。
  3. ^ 《三國志》卷45:自我中漢之末,王綱棄柄,雄豪並起,役殷難結,生人塗地。
  4. ^ 《三國志》卷六,「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征為并州牧。」
  5. ^ 《後漢書·孝明帝紀》: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內屬,於是置永昌郡,罷益州西部都尉。
  6. ^ 《後漢書·卷八十八》:十六年,明帝乃命將帥北征匈奴,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於窴諸國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明年,始置都護、戊己校尉。
  7. ^ 《辟雍賦》: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該要,周建大中。蓄純和之優渥兮,化盛溢而茲豐。
  8. ^ 後漢書·宦者列傳第六十八》:故鄭眾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
  9. ^ 《後漢書·卷八十七》:「和熹以女君親政」
  10. ^ 《後漢書·卷十·皇后紀第十》:自太后臨朝,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每聞人飢,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厄,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
  11. ^ 後漢書·孝安帝紀》: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輔不逮。其令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諸侯相舉賢良方正、不道術、達於政化、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與眾卓異者,並遣詣公車,朕將親覽焉。」
  12. ^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永初三年……秋,雁門烏桓率眾王無何,與鮮卑大人丘倫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合七千騎寇五原,與太守戰於九原高渠谷。漢兵大敗,殺郡長吏。乃遣車騎將軍何熙、度遼將軍梁慬等擊,大破之。無何乞降,鮮卑走還塞外。是後烏桓稍復親附,拜其大人戎朱廆為親漢都尉。」
  13. ^ 《後漢紀·孝安皇帝紀·下卷·第十七》:「本志以為安帝不明、宮人與王聖專權之應也。」
  14. ^ 《後漢書·楊震列傳》:「時詔遣使者大為阿母修弟,中常侍樊豐及侍中周廣、謝惲等更相扇動,傾搖朝廷。震復上疏曰:臣伏念方今災害發起,瀰瀰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重以螟蝗,羌虜抄掠,三邊震擾,戰鬥之役至今未息,兵甲軍糧不能復給。大司農帑藏匱乏,殆非社稷安寧之時。伏見詔書為阿母興起津城門內第舍,合兩為一,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伎。今盛夏土王,而攻山採石,其大匠左校別部將作合數十處,轉相迫促,為費巨億。豐、惲等見震連切諫不從,無所顧忌,遂詐作詔書,調發司農錢穀、大匠見徒材木,各起家舍、園池、廬觀,役費無數。」
  15. ^ 《後漢書·李固列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
  16. ^ 《後漢書》卷78:其封程為浮陽侯,食邑萬戶;康為華容侯,國為酈侯,各九千戶;黃龍為湘南侯,五千戶;彭愷為西平昌侯,孟叔為中廬侯,李建為復陽侯,各四千二百戶;王成為廣宗侯,張賢為祝阿侯,史汎為臨沮侯,馬國為文平侯,王道為范縣侯,李元為褒信侯,楊佗為山都侯,陳予為下雋侯,趙封為析縣侯,李剛為枝江侯,各四千戶;魏猛為夷陵侯,二千戶;苗光為東阿侯,千戶。是為十九侯。
  17. ^ 後漢書·志·天文中》:「孝順永建二年二月癸未……是時,中常侍高梵、張防、將作大匠翟酺、尚書令高堂芝、僕射張敦、尚書尹就、郎姜述、楊鳳等,及兗州刺史鮑就、使匈奴中郎將張國、金城太守張篤、敦煌太守張郎相與交通,漏洩,就、述棄市,梵、防、酺、芝、敦、鳳、就、國皆抵罪。」
  18. ^ 《後漢書·宦者列傳》:「永建元年,程與張賢、孟叔、馬國等為司隸校尉虞詡訟罪,懷錶上殿,呵叱左右。帝怒,遂免程官,因悉遣十九侯就國,後徙封程為宜城侯。程既到國,怨恨恚懟,封還印綬、符策,亡歸京師,往來山中。詔書追求,復故爵士,賜車馬衣物,遣還國。三年,帝念程等功勳,悉征還京師。程與王道、李元皆拜騎都尉,余悉奉朝請。」
  19. ^ 科举制诞生前古代“高考”有多难?-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cn. [2023-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5). 
  20. ^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四》:「漢安元年(壬午,公元一四二年)丁卯,遣侍中河內杜喬、周舉、守光祿大夫周栩、馮羨、魏郡欒巴、張綱、郭遵、劉班分行州郡,表賢良,顯忠勤;其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驛馬上之,墨綬以下便輒收舉。喬等受命之部,張綱獨埋其車輪於雒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劾奏:「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以外戚蒙恩,居阿衡之任,而專肆貪叨,縱恣無極,多樹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謹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書御,京師震竦。時皇后寵方盛,諸梁姻族滿朝,帝雖知綱言直,不能用也。……八使所劾奏,多梁冀及宦者親黨;互為請救,事皆寢遏。侍御史河南種暠疾之,復行案舉。廷尉吳雄、將作大匠李固亦上言:「八使所糾,宜急誅罰。」帝乃更下八使奏章,令考正其罪。」
  21. ^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十四》成帝不能選任賢俊,委政舅家,可謂暗矣;猶知王立之不材,棄而不用。順帝援大柄,授之後族,梁冀頑嚚凶暴,著於平昔,而使之繼父之位,終於悖逆,蕩覆漢室。校於成帝,暗又甚焉!
  22. ^ 《續漢書》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劉昭註:至孝靈在位,橫流既及,劉焉徼偽,自為身謀,非有憂國之心,專懷狼據之策,抗論昏世,薦議愚主,盛稱宜重牧伯,謂足鎮壓萬里,挾奸樹算,苟罔一時,豈可永為國本,長期勝術哉?夫聖主御世,莫不大庇生民,承其休謀,傳其典制。猶雲事久斃生,無或通貫,故變改正服,革異質文,分爵三五,參差不一。況在豎騃之君,挾奸詐之臣,共所創置,焉可仍因?大建尊州之規,竟無一日之治。故焉牧益土,造帝服於岷、峨;袁紹取冀,下制書於燕、朔;劉表荊南,郊天祀地;魏祖據兗,遂構皇業:漢之殄滅,禍源乎此。
  23. ^ 23.0 23.1 漢朝疆域與政區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9 中國西南資訊網
  24. ^ 東漢時期中國疆域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網軍事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東漢的政治概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夏歷史網
  26. ^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東漢政權之立與士族大生之關係〉,頁285-286
  27. ^ 《後漢書·申屠剛傳》:「時內外群官,多帝自選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群臣莫敢正言。」
  28. ^ 28.0 28.1 28.2 水利發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華文化信息網
  29. ^ 29.0 29.1 生產工具改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華文化信息網
  30. ^ 30.0 30.1 30.2 当时,.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31. ^ 劉昭注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伏無忌所記,每帝崩,輒最戶口及墾田大數,今列於後,以見滋減之差焉。 光武中元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 明帝永平十八年,戶五百八十六萬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萬五千二十一。 章帝章和二年,戶七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四,口四千三百三十五萬六千三百六十七。 和帝永興元年,戶九百二十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九,墾田七百三十二萬一百七十頃八十畝百四十步。 安帝延光四年,戶九百六十四萬七千八百三十八,口四千八百六十九萬七百八十九,墾田六百九十四萬二千八百九十二頃一十三畝八十五步。 順帝建康元年,戶九百九十四萬六千九百一十九,口四千九百七十三萬五百五十,墾田六百八十九萬六千二百七十一頃五十六畝一百九十四步。 沖帝永嘉元年,戶九百九十三萬七千六百八十,口四千九百五十二萬四千一百八十三,墾田六百九十五萬七千六百七十六頃二十畝百八步。 質帝本初元年,戶九百三十四萬八千二百二十七,口四千七百五十六萬六千七百七十二,墾田六百九十三萬一百二十三頃三十八畝。
  32. ^ 《續漢書·郡國志》原文:永和五年……至於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民戶九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二百二十。
  33. ^ 《晉書》卷14:至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斯亦戶口之滋殖者也。
  34. ^ 34.0 34.1 34.2 34.3 冶铁技术的改进.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35. ^ 35.0 35.1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東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於2011年4月1日查閱
  36. ^ 36.0 36.1 王子今. 谈东汉师儒兴学的文化风貌. 中國民族報網. 2012-07-31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中文). 
  37. ^ “纸”墨官司:蔡伦以前是否有纸?--中安在线-主页管理. www.anhuinews.com.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38. ^ 范曄《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
  39. ^ 39.0 39.1 与南匈奴的关系.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40. ^ 40.0 40.1 40.2 40.3 东汉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战争和安抚并用. 中國國學網. 2009-02-07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中文). 
  41. ^ 41.0 41.1 与北匈奴的关系.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42. ^ 范曄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43. ^ 范曄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先零羌滇零稱天子於北地,遂寇三輔,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

外部連結

參見

前朝

另見漢朝:西漢
中國朝代 後朝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