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田园城市理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霍华德提出的城市、乡村、城-乡“三磁铁”,画面中心是“人民”,下方是提问:“他们会走向哪里?”

田园城市(英语: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田园都市,是英国城市学家、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Ebenezer Howard)提出的一种概念,是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之中,平衡住宅工业农业区域比例的一种城市规划[1]

例如:新加坡(Singapore )、香港九龙塘(Kowloon Tong, Hong.Kong)、永和区(Yonghe)[2]

历史

概念

插图:“城市增长的正确原则”
插图:“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乌托邦小说《回溯过去英语Looking Backward》(Looking Backward)和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英语Progress and Poverty》(Progress and Poverty)的启发,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著作《明日·通往改革的和平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他设想的田园城市是在6,000英亩(2,400公顷)的土地上安置32,000个居民,城市呈同心圆图案(同心圆只是示意,并非一定要同心圆)布置,设有开放空间、公园和6条120英尺(37米)宽的林荫大道放射线。田园城市可以自给自足,当它人口满员达到32,000人时,就要在附近新建一座田园城市。霍华德还设想了以58,000人口的较大的田园城市为主城、多个田园城市为卫星城的田园城市群,各田园城市之间用公路和铁路连结[3]

霍华德的《明日·通往改革的和平之路》出版后热销,很快便以《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为题再版。这使他有机会将设想变为现实。霍华德相信人人都会认同城市的过度拥挤和环境恶化是当时的严重问题之一,他在书中引用了一些著名思想家批评城市的话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概念结合了城市和乡村,以冀望为工人阶级提供在农场或“拥挤、不健康的城市”以外工作的选择[4]

实践

霍华德于1899年成立了一个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后来更名为城乡规划协会/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ation),在1903年和1920年建立了两个试验性质的花园城市:莱奇沃思花园城市和韦林花园市。两个城市虽然没有完全体现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设计思想,但是直到今天两个城市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社区。

1903年1月14日,天津英租界向墙子河以西扩展了3,928亩,称为推广界,是东亚规模最大和最完整集中、最早系统规划、最接近田园城市理念的现代花园郊区杰出案例[5]

影响

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继任者弗列德瑞克·欧斯朋爵士将这种设计延伸到区域规划领域。

花园城市的设计思想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美国加拿大澳洲阿根廷德国建立了一批花园城市。二战之后,英国的新城镇法案拉开了大量建设花园城市的序幕。

花园城市思想获英国规划师派崔克·杰地斯实践到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的建设,当代很多城市规划思想都来源于花园城市思想。

今天,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花园城市,但是他们仅仅作为居民区来设计,这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的思想是不同的。

批判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批评“霍华德创立了一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并认为田园城市对包括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在内的很多“正统”规划理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 ^ 臺灣曾經有花園城市. YouTube. 2019-12-25 (查莫罗语).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3. ^ Goodall, B,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London: Penguin, 1987 .
  4. ^ Howard, 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2nd, London: S. Sonnenschein & Co: 2–7, 1902 .
  5. ^ 陈国栋、青木信夫、徐苏斌、达纳·阿诺德. 英租界殖民路径与九国租界竞争性拼贴——以天津英租界(1860-1943)规划为重点. 城市规划学刊. 2017-03-20, (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