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耳他直辖殖民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耳他岛及其附属岛屿直辖殖民地
Colonia dell'Isola di Malta e sue Dipendenze意大利语
Kolonja tal-Gżira ta' Malta u l-Gżejjer li jagħmlu Magħha马耳他语
1813年—1964年
国歌:马耳他颂
"The Malta Hymn"

皇家歌曲
天佑吾王
1815年的欧洲,深绿色部分为马耳他,青色为联合王国
1815年的欧洲,深绿色部分为马耳他,青色为联合王国
冷战期间的欧洲,深绿色部分为马耳他,青色为联合王国
冷战期间的欧洲,深绿色部分为马耳他,青色为联合王国
地位英国殖民地英语Territorial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首都瓦莱塔
常用语言
宗教
天主教
君主 
• 1813–1820
乔治三世
• 1952–1964
伊丽莎白二世
总督 
• 1813–1824
托马斯·梅特兰英语Thomas Maitland (British Army officer)
• 1962–1964
莫里斯·亨利·多尔曼英语Maurice Henry Dorman
首相 
• 1921–1923
约瑟夫·霍华德英语Joseph Howard (Prime Minister)
• 1962–1964
乔治·博格·奥利维尔英语Giorgio Borġ Olivier
立法机构马耳他议会英语Parliament of Malta
参议院英语Senate of Malta (直到1933)
立法会英语Parliament of Malta
历史 
• 建立
1813年7月23日
1814年5月30日
• 独立
1964年9月21日
人口
• 1821年
119,000[1]
货币马耳他斯库多以及其他各种货币(1813–1825)
英镑(1825–1964)
ISO 3166码MT
前身
继承
马耳他保护国
马耳他国

马耳他岛及其附属岛屿直辖殖民地(英语:Crown Colony of the Island of Malta and its Dependencies)通称马耳他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 of Malta)或马耳他Malta),是英国位于马耳他的一块殖民地。其前身为马耳他保护国,1814年巴黎条约规定英国对其的管辖权。

早期历史

瓦莱塔主卫英语Main Guard (Valletta)建筑上的英国标志,该建筑现在为总检察长办公室。

从1530年到1798年,马耳他一直由医院骑士团统治。医院骑士团在第二次反法战争期间被法国击败,马耳他被法国占领。法马耳他政府毁灭于当地人民的起义,之后英国介入。最后法国投降,马耳他自愿成为英国保护国。英国本应按照《亚眠和约》中的规定撤出马耳他,但英国未执行,最终合约崩溃再次爆发战争。

1813年7月23日,托马斯·梅特兰英语Thomas Maitland (British Army officer)被任命为马耳他总督马耳他总督。同年,马耳他立宪。1814年《巴黎条约》确认了英国在马耳他的统治地位,1815年维也纳会议也重新确认。

1813年3月,一只从亚历山大出发,带有瘟疫的英国商船从抵达马耳他,马耳他随后也爆发鼠疫英语1813–1814 Malta plague epidemic。疾病从瓦莱塔格兰德港地区蔓延开来。1814年1月,瘟疫蔓延至哥佐岛。到同年3月,哥佐岛恢复正常。这场瘟疫总共造成4,486人死亡,占当时马耳他总人口的 4%。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896 年停泊在格兰德港的英国军舰

1825年,英镑取代了马耳他的其他货币,面值最低的硬币是不定期铸造的三分之一便士,最后一次铸造是在1913年。其延续了马耳他“格拉诺”的传统,相当于十二分之一便士。尽管英镑为法定货币,但其他地区的货币还是在马耳他少量流通,最后一批斯库迪在60多年后的1886年10月和11月被废止。[2]

希腊独立战争期间,马耳他成为了英法俄的重要海军基地,尤其是在1827年的纳瓦里诺海战之后。当地经济有所好转,商业发展迅速,但1832年战争结束不久后,经济又开始恶化。1828年,罗马教廷发布公告后,其庇护权被撤销。三年后,马耳他教廷从巴勒莫教廷地理。1839年,新闻审查被废除,圣保罗代座堂开始兴建。

1846年狂欢节骚乱之后,英国于1849年成立了民选政府。1870年,政府委员会中的神职人员进行了全民公投,并于1881年在英国治下成立了执行委员会;1887年,委员会被赋予英国治下的“双重控制权”。1878年,皇家委员会罗塞尔-朱利安-基南英语The Rowsell-Julyan-Keenan Commission在其报告中建议教育和司法系统英国化。1903年,随着英国统治下的政府委员会权利收缩,委员会出现了强烈反对。

马耳他人直到1921年才实行地方自治。当地人有是会陷入极端贫困。[3]因为人口太过密集,当地预算很大程度上依赖与英国的军费开支,而英国军费需要随着战争局势而变化。整个19世纪,英马耳他政府实施了多项自由主义宪法改革[4] ,但这些改革普遍遭到教会和马耳他菁英的抵制,他们更愿意坚持封建特权。[3] [4]马耳他国民党等政治组织相继成立,他们普遍以保护马耳他的意大利语为目标。

本世纪最后四分之一,马耳他见证了“美好年代”。接下来几年英埃银行英语Anglo-Egyptian Bank(1882年)马耳他铁路英语Malta Railway(1883年)相继开始运营。第一张正式邮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Malta于1885年发行,1904年有轨电车开始运营。1886年,外科医生戴维·布鲁斯发现了马耳他热的微生物。1905年,地米斯托克勒斯·扎米特英语Themistocles Zammit发现了马耳他热的病原。1912年,敦·卡姆·普塞拉用马耳他语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有大量伤兵被转送至马耳他治疗,马耳他获称“地中海护士”

1919年,塞特·朱尼奥英语Sette Giugno因面包价格过高而发生骚乱,叛乱后当地人在1920年代获得了更大的自治权。菲利波·西贝拉斯召集国民议会后于1921年获得自治权。马耳他实行两院制,设有参议院[注 1]和立法议会。约瑟夫·霍华德英语Joseph Howard (Prime Minister)马耳他首相。1923年,《马耳他颂》首次公开演奏,同年弗朗西斯科·布哈吉亚尔英语Francesco Buhagiar就任总理。之后乌戈·帕斯卡莱·米夫苏德英语Ugo Pasquale Mifsud杰拉尔德·斯特里克兰英语Gerald Strickland, 1st Baron Strickland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就任总理。

20世纪30年代,马耳他政治精英、马耳他教会和英马耳他政府之间的关系愈发不稳定。1921年宪法曾两度被搁置,第一次是在1930年至1932年间,当时执政的立宪党英语Constitutional Party (Malta)与教会发生冲突,教会随后对该党及其盟友的选民判处致命罪孽,阻碍立法。1933年,宪法再次因政府预算问题而被撤销。[5]马耳他因此重新变为直辖殖民地。

在英国人来之前,意大利语是马耳他数百年来的官方语言,但由于英语英国的统治,意大利语的地位下降了。1934年,英语和马耳他语被宣布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当时马耳他大约仅有15%的人口能流利的讲意大利语。[4]这意味着在58,000名符合年龄的男性陪审员中,仅有767人在语言上符合条件,因为之前法庭上只能使用意大利语。[4]

1936年宪法进行了修订,规定在英国统治下行政委员会成员的选举;1939年宪法再次规定在英国统治下政府委员会由选举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

1942年5月1日瓦莱塔遭到严重轰炸的大街上的废墟。

战前,瓦莱塔是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总部所在地。尽管时任第一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反对将指挥部迁往埃及亚历山大[6],但由于这里太容易受到空袭,指挥部还是于1937年4月迁往埃及[6] [7] [8]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宣战时,马耳他驻军不足4000名士兵,且要为约30万人口提供五周的粮食供应。马耳他的防空系统由三十四门“重型”、八门“轻型”和四架格斗士战斗机组成,并配有三名飞行员。

作为英国属地,马耳他靠近轴心国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其他轴心国航道,因此总是受到意大利和德国空军的轰炸。马耳他还配有监听站,用于窃听德国包括恩尼格玛密码机在内的的无线电讯息。[9]

轴心国对马耳他的第一次空袭发生在1940年6月11日,当日轴心国发动了六次空袭。由于当时卢卡空军基地英语RAF Luqa尚未完工,岛上的双翼机无法起飞防御,机场到第七次空袭时才完工。最开始意大利人的飞行高度约为5500米,然后下降到3000米以提高投弹的准确性。潘恩少校曾说“(敌机高度降低后)我们几乎每隔一天就能击落一两架,所以他们就开始保持在六千米的高度,他们的轰炸从来就不怎么精准。当他们飞越马耳他时,梅布尔·斯特里克兰英语Mabel Strickland就会说‘意大利人不喜欢格斗士战斗机和我们的高射炮,所以他们在离马耳他二十英里远的地方投下炸弹就返航回去了。’”

八月底,马耳他英国驻军得到了十二架通过皇家海军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运抵的飓风战斗机的增援。在最初五个月的战斗中,马耳他驻军击落或击伤了大约三十架意大利飞机。意大利战斗机飞行员弗朗西斯科·卡瓦莱拉英语Francisco Cavalera评论道:“马耳他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防御非常严密”。

从战争开始到1941年12月,马耳他已有330人丧生297人重伤。1941年1月,德国X航空队英语10th Air Corps抵达西西里岛,同时德国非洲军抵达利比亚。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德国持续猛攻,共有820人死亡、915人重伤。[10]

1942年4月15日,英王乔治六世授予“马耳他岛要塞及其人民和捍卫者”乔治十字勋章。1943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抵达马耳他,并代表美国人民向马耳他人民颁发了美国总统嘉奖令。他于12月8日提交了该卷轴,但出于象征性的原因将其日期定为12月7日。嘉奖令部分内容如下:“在天空的反复炮火下,马耳他孤身一人,无所畏惧地站在海的中央,黑暗中的一缕微光——更美好日子的希望的灯塔。”[11]完整的引文现在位于瓦莱塔镇广场共和国街大师宫墙上的一块牌匾上。[12]

1942年,参加了八月中旬之战英语Operation Pedestal的舰队抵达格兰德港,隔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访问了马耳他。乔治六世国王也抵达格兰德港进行访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戈·帕斯夸莱·米夫苏德英语Ugo Pasquale Mifsud乔治·博格·奥利维尔英语George Borg Olivier是马耳他议会仅存的民族党议员。 乌戈·米夫苏德在对恩里科·米齐英语Enrico Mizzi和其他49名被指控从事亲意大利政治活动的马耳他意大利人英语Maltese Italian被送到乌干达集中营严刑拷打,几天后他去世了。

1943年,盟军从马耳他入侵西西里岛。同年卡西比尔停战后,意大利舰队在马耳他向盟军投降。1945年,丘吉尔和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之前与约瑟夫·斯大林在马耳他会面。

1946年国民议会通过了1947年宪法,恢复了地方自治,保罗·博法英语Paul Boffa就任马耳他第五任总理。

从地方自治到独立

195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英国哈尔法尔空军基地英语RAF Hal Far

二战后,马耳他实现了地方自治,马耳他工党领袖多姆·明托夫寻求并入英国或自决命运,而乔治·博热·奥利维尔英语George Borg Olivier领导的国民党则主张独立,并争取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享有同样的自治领地位。同时,1948年科孚海峡事件件后,英国于1949年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并加入北约

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即位后,1955年12月在伦敦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讨论尔他的未来,新任总理多姆·明托夫、博里奇·奥利维尔和其他马耳他政治家以及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艾伦·伦诺克斯-博伊德英语Alan Lennox-Boyd出席了会议。会议后英国政府同意为马耳他在下议院提供三个席位。[13]此外,内政部将从殖民部接管马耳他事务的责任。[14]根据会议中的提议,马耳他议会还将保留除国防、外交政策和税收之外的所有事务的责任。马耳他人也应与英国保持社会和经济平等,并得到马耳他群岛主要就业来源英国国防部的保证。

1953年马耳他邮票,上印有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

1956年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合并公投英语1956 Maltese United Kingdom integration referendum中,77.02%的选民赞成该与英国合并,但由于国民党的抵制,只有59.13%的选民登记投票,合并案并未成功。[15]

英国议员也担心,马耳他在威斯敏斯特的代表权将为其他殖民地树立先例,并影响大选结果。[16]

此外,马耳他对皇家海军的战略意义下降意味着英国政府越来越不愿意维持军用造船厂的费用。在海军部决定解雇造船厂的40名工人后,明托夫宣称“马耳他人民在议会中的代表宣布他们不再受英国政府的协议和义务的约束”(1958年卡拉瓦乔事件)。[17]殖民地大臣致函明托夫,表示他鲁莽地执行了合并案。[17]

在抗议下,明托夫辞去总理职务,博里奇·奥利维尔则拒绝组成临时政府。这导致马耳他第二次受到直接受到英国管理,人民党放弃支持合并转为主张独立。1959年,临时宪法规定在英国治下设立执行委员会。[18]

虽然法国在其殖民地(如海外省)实施了类似的政策,但英国与马耳他事个独特的例外。马耳他是唯一认真考虑与英国合并的英国殖民地,随后的英国政府也放弃了对直布罗陀等剩余海外领土的合并。[19]

1961年,不信任委员会[注 2]制定了新宪法,马耳他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斯托尔珀报告发表后的第二年,乔治·博热·奥利维尔就任总理。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独立。

备注

  1. ^ 之后于1949年废除
  2. ^ 原文Blood Commission
  1. ^ 直到1934

参考资料

  1. ^ Cummings, Jacob. An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and Modern Geography. Cummings and Hilliard. 1821: 98 [19 September 2022]. ISBN 9781341377952.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23). 
  2. ^ British Era, 1800–1964. The Coinage of Malta. Central Bank of Malta. [10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August 2011). 
  3. ^ 3.0 3.1 Attard, Joseph. Britain and Malta. Malta: PEG Ltd. 1988. 
  4. ^ 4.0 4.1 4.2 4.3 Luke, Sir Harry. Malta – An Account and an Appreciation. Great Britain: Harrap. 1949. 
  5. ^ Le iniziative culturali italiane negli anni '30 per Malta e per le comunità maltesi all'estero. [10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5 September 2015). 
  6. ^ 6.0 6.1 Bierman, John; Colin Smith. The Battle of Alamein: Turning Point, World War II需要免费注册. Viking. 2002: 36. ISBN 978-0-670-03040-8. 
  7. ^ Titterton, G. A. The Royal Navy and the Mediterranean, Volume 2. Psychology Press. 2002: xiii. ISBN 978-0-7146-5179-8. 
  8. ^ Elliott, Peter. The Cross and the Ensign: A Naval History of Malta, 1798–1979.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 ISBN 978-0-87021-926-9. 
  9. ^ Calvocoressi, Peter. Top Secret Ultra – Volume 10 of Ballantine Espionage Intelligence Library reprint. Ballantine Books. 1981: 42, 44. ISBN 978-0-345-30069-0. 
  10. ^ Shankland, Peter; Anthony Hunter. Malta Convoy. I. Washburn. 1961: 60. 
  11. ^ Mr. Roosevelt Gives Scroll To People on Isle of Malta. The Gettysburg Times (Associated Press). 10 December 1943: 1, 4. 
  12. ^ Rudolf, Uwe Jens; Warren G. Ber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alta. Scarecrow Press. 2010: 197–198. ISBN 978-0-8108-5317-1. 
  13. ^ Dangerous Gam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6 March 2016., The Spectator, 10 February 1956
  14. ^ Malt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3 February 2023., Simon C. Smith,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Commonwealth Studies,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6, page 133
  15. ^ Zarb Dimech, Anthony. Maltese Referenda past and present. The Malta Independent. 29 May 2011 [10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September 2014). 
  16. ^ Malta (Round Table Conference) – HC Deb vol 550 cc1778-931. Parliamentary Debates (Hansard). 26 March 1956 [10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September 2015). 
  17. ^ 17.0 17.1 Penny-Wise. Time. 13 January 1958 [10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rch 2014). 
  18. ^ Hansard Written Answers (House of Commons) →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 Parliamentary Debates (Hansard). 3 August 1976 [9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anuary 2016). 
  19. ^ Hansard Written Answers (House of Commons) →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 Parliamentary Debates (Hansard). 3 August 1976 [9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anuary 2016).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