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屈:不能被磨灭的城市
没有或很少条目链入本条目。 (2024年10月26日) |
香港不屈:不能被磨灭的城市 | |
---|---|
作者 | 林慕莲 |
译者 | 廖珮杏 |
类型 | 非虚构作品 |
语言 | 英语 |
发行信息 | |
封面设计 | 露西亚·伯纳德(Lucia Bernard) |
出版机构 | Riverhead Books |
出版时间 | 2022年4月19日 |
出版地点 | 美国 |
中译本出版日期 | 2023年11月 |
页数 | 306页 |
规范控制 | |
ISBN | ISBN 978-0-593-19181-1(原版) ISBN 978-626-7234-73-0(中译本纸本版) ISBN 978-626-7234-71-6(中译本PDF版) ISBN 978-626-7234-72-3(中译本EPUB版) |
OCLC | 1261879170 |
《香港不屈:不能被磨灭的城市》(英语: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是林慕莲撰写的书籍,于2022年经Riverhead Books出版。中译本在2023年11月经八旗文化出版,由廖珮杏翻译[1]。她在著作中讲述了香港的历史,像是1000多年前的香港居民反抗事迹、中英谈判、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
背景
林慕莲是欧亚混血儿[2]。父亲为新加坡华人,母亲则生于英国[3]。她之后成为记者,于英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任职,并在中国大陆居住了10年。她表示自己只会说一点基本的广州话,但仍认同自己是个香港人[2]。
她在撰写这本著作时曾于英国国家档案馆寻找资料[4],并在多段段落提及曾灶财的事迹——其背后原因在于人们对他行为的演绎会随政治环境而变化。她认为以前人们较偏向从他是工人阶级的角度出发,之后则演变成把他形容为本土派[5]。著作取名为《香港不屈》(Indelible City)的原因在于她认为香港人的反抗意识已札根在他们的脑海,不能轻易被消去[5]。
内容
林慕莲在著作开首提及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她表示自己在运动中因为既是记者又是香港人的身份而出现内心冲突——前者的身份要求她保持中立,后者则要求她保卫家园[3]。她认为作为香港人就无法不关心政治。之后探讨了曾灶财生前以涂鸦“宣示”对九龙的“主权”的行为[2],认为他本人是香港整体的一道缩影,反映了香港的命运从不为香港人自身左右[6][7]。再指责在中英双方书写的历史中,香港人很多时候缺席在舞台当中[6][8]。自身在书写香港历史时,则从1000多年前的香港居民反抗事迹说起。之后指由于《穿鼻草约》没有被中方签署过,直到其他正式文件出台之前,香港人的身份都是不确定的[8]。
除此之外,她亦描写在1980年代代表香港人的非官守议员怎样尝试在中英谈判中发挥其影响力[6],批评中英双方把该些谈判描述为“有序”,指其与历史不符[8]。在著作中指责北京政府企图消灭香港的独有文化,并推行推普废粤运动[7]。最后她从自身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的经历出发,说明该场运动本身[8]。根据她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香港实施后,令一个原本相对自由的社会变得专制[9]。
评价
佐治·坎达尔(George Kendall)在《书目杂志》上赞扬了该本著作[7]。塔尔顿州立大学的乔什·华莱士(Joshua Wallace)在《图书馆杂志》 上同样对著作表示好评,认为它“引人入胜”[10]。蒲汝杰在《亚洲事务》上对赞扬了《香港不屈》,指它“充满人情味,感人至深,令人唏嘘”[6]。
《纽约时报》记者Amy Qin认为林慕莲“将最尖锐的批评留给了英国人” ,并指她在描写香港历史时的角度不同于英方和中方的主流视角[2]。《出版者周刊》亦评论指它把香港历史描写得“生动”[11]。《科克斯书评》则说它的历史整理“有条不紊”,让人增长更多有关香港的知识[9]。《有声读物》的评论者迈克尔·费恩(Michael T Fein)同样赞扬其历史刻画,并指林慕莲在有声书版本中“发音准确”[12]。
不过,马修·赫斯特(Matthew Hurst)在《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会刊》上写道,林慕莲在著作描述的香港历史有时不够准确,减弱其借史表达政治观点的说服力。如她即使想透过英国初统治香港时的事迹来说明香港人身份,但其忽略了香港的现今地理范围在当时并不存在,因此欠具体象征把香港从中国区隔出去。此外,马修亦指责林慕莲宣称“中英双方把该些谈判描述为‘有序’”是在打稻草人,表示两者皆没有这样说过。同时指她引用的非官守议员评论很“可疑”,因为他们理论上不能对外为该些谈判发表意见[8]。
《香港不屈》在2023年维州总理文学奖非虚构奖项[13]及2023年斯特拉奖中获得提名[14]。
参考资料
- ^ 林慕莲. 香港不屈:不能被磨滅的城市. 八旗文化. 2023. ISBN 9786267234730.
- ^ 2.0 2.1 2.2 2.3 Qin, Amy. In Hong Kong, the Search for a Single Identity. New York Times. 2022-05-18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8).
- ^ 3.0 3.1 Smith, Michael. Vanishing Hong Kong: ‘I knew I was crossing a line but I didn’t car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2022-05-20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 ^ Szalai, Jennifer. A Deeply Personal Look a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ong Kong.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4-19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31).
- ^ 5.0 5.1 Jaivin, Linda; Lim, Louisa. Ten Questions for Authors: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The China Story Project (访谈). 2022-10-13 [2024-10-26].
- ^ 6.0 6.1 6.2 6.3 Purbrick, M.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Louisa Lim. Riverhead Books, New York, 2022. pp. XII + 306. Notes. Bibliog. Index. Hb. £18.51. ISBN 9780593191811. Asian Affairs. 2022, 53 (3): 820–824. S2CID 250968248. doi:10.1080/03068374.2022.2094127.
- ^ 7.0 7.1 7.2 Kendall, George.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The Booklist;. Vol. 118 no. 12. 2022-02-15: 5–6.
- ^ 8.0 8.1 8.2 8.3 8.4 Hurst, Matthew.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Louisa Lim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2022, 320 pages. ISBN 978-059-319-181-1, US$28.00.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2023, 63: 328-331. JSTOR 27253513.
- ^ 9.0 9.1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Kirkus Reviews. Vol. XC no. 4. 2022-02-15.
- ^ Wallace, Joshua.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Library Journal. April 2022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 ^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Publishers Weekly. 2022-01-19 [2022-06-08].
- ^ Fein, Michael T. INDELIBLE CITY: Dispossession and Defiance in Hong Kong. AudioFile. Vol. 31 no. 2. Aug/Sep2022: 42.
- ^ The 2023 Victorian Premier's Literary Awards. The Wheeler Centre.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美国英语).
- ^ Harmon, Steph. Stella prize 2023 shortlist: small publishers dominate Australian literary award. The Guardian. 2023-03-29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