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祠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6月25日) |
董子祠 | |
---|---|
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 |
董子祠是一座纪念纪念西汉大儒董仲舒(前179-104年)的祠堂,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现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小秦淮河东岸的北柳巷99号汶河小学分校区内。目前接待预约访客。
历史
汉元光元年(前134年),窦太后驾崩后,汉武帝亲政,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献“天人三策”,担任江都相十年,先后辅佐江都王刘非、刘建父子。太初元年(前104),董仲舒病逝,赐葬下马陵,长安、江都,以及家乡广川国都建祠祭祀。
元末广陵董子祠毁于战火。明宣德九年(1434年)盐运使何士英在两淮盐运司衙署后堂即董仲舒故宅内[1]重建。明弘治七年(1494年),毕亨出任两淮盐运使,鉴于两淮盐运使司衙署内的董子祠和故宅已废,遂于运司之西建正谊书院。正德年间,盐运使毕玺将其移至正谊书院内现址。董子祠现存大殿是扬州罕见的明代建筑[2],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九檩,前有卷棚,楠木柁梁,长八米,直径一米。清康熙帝第五次南巡(1705年)期间驻跸扬州,为董子祠题写了“正谊明道”四字匾额。咸丰三年(1853年)兵火未毁,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殿内东壁嵌有《重修董子祠记》石碑。
2008年董子祠大殿修缮,修旧如旧。2012年北柳巷校园改造,再现了董子祠“青砖黛瓦”的明清风貌,并恢复“正谊书院”。
历代拜谒董子祠并题诗的文人,包括明代文征明、清代词人朱彝尊等人。
董子祠所在的北柳巷,附近尚有几座历史建筑,包括对面的同仁医院旧址,和建于1933年的基督教堂——真道堂,原属神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