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格登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تۆرکجه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Català
- کوردی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English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עברית
- Hrvatski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Қазақша
- 한국어
- Latina
- Bahasa Melayu
- مازِرونی
- Plattdüütsch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پنجاب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icilianu
- Simple English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Kiswahili
- தமிழ்
- Тоҷикӣ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Tiếng Việt
- Yorùbá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约翰·格登 John Gurdon | |
---|---|
出生 | (1933-10-02) 1933年10月2日(91岁) 英国汉普郡哈特区 |
国籍 | 英国 |
母校 | 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 |
知名于 | 体细胞核移植、克隆[1] |
奖项 | 沃尔夫医学奖 (1989) 拉斯克奖 (200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2)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发育生物学 |
机构 |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
论文 |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in Xenopus(1960) |
博士导师 | 迈克尔·菲什伯格[1] |
博士生 | 道格拉斯·A·梅尔顿 |
约翰·伯特兰·格登爵士,FRS,(英语:Sir John Bertrand Gurdon,1933年10月2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主要以在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2]2009年与日本成体干细胞专家山中伸弥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
生平
荣誉
参考资料
- ^ 1.0 1.1 Williams, R. Sir John Gurdon: Godfather of cloning.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08, 181 (2): 178–179. PMC 2315664 . PMID 18426972. doi:10.1083/jcb.1812pi.
- ^ 克隆之父约翰·格登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3-12-16.,亚太日报,2013年12月16日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2. NobelPrize.org. 2012-10-08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外部链接
- John Gurdon interviewed by Alan Macfarlane 20th August 2008 (fil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olf Prize in Medicine 1978-2008 edited by John Gurdon (film)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1926年:菲比格 / 1927年:瓦格纳-尧雷格 / 1928年:尼科勒 / 1929年:艾克曼、霍普金斯 / 1930年:兰德施泰纳 / 1931年:瓦尔堡 / 1932年:谢灵顿、阿德里安 / 1933年:摩尔根 / 1934年:惠普尔、迈诺特、莫菲 / 1935年:斯佩曼 / 1936年:戴尔、勒维 / 1937年:圣捷尔吉 / 1938年:海门斯 / 1939年:多马克 / 1943年:达姆、多伊西 / 1944年:厄尔兰格、加塞 / 1945年:弗莱明、柴恩、弗洛里 / 1946年:马勒 / 1947年:科里、G·科里、奥赛 / 1948年:穆勒 / 1949年:赫斯、莫尼斯 / 1950年:肯德尔、赖希施泰因、亨奇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泰累尔 / 1952年:瓦克斯曼 / 1953年:克雷布斯、李普曼 / 1954年:恩德斯、韦勒、罗宾斯 / 1955年:特奥雷尔 / 1956年:考南德、福斯曼、理查兹 / 1957年:博韦 / 1958年:比德尔、塔特姆、莱德伯格 / 1959年:奥乔亚、科恩伯格 / 1960年:伯内特、梅达沃 / 1961年:贝凯希 / 1962年:克里克、沃森、威尔金斯 / 1963年:埃克尔斯、霍奇金、赫胥黎 / 1964年:布洛赫、吕嫩 / 1965年:贾克柏、利沃夫、莫诺 / 1966年:劳斯、哈金斯 / 1967年:格拉尼特、哈特兰、沃尔德 / 1968年: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 / 1969年:德尔布吕克、赫希、卢瑞亚 / 1970年:卡茨、奥伊勒、阿克塞尔罗德 / 1971年:萨瑟兰 / 1972年:埃德尔曼、波特 / 1973年:弗里希、洛伦兹、廷贝亨 / 1974年:克劳德、迪夫、帕拉德 / 1975年:巴尔的摩、杜尔贝科、特明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布隆伯格、盖杜谢克 / 1977年:吉耶曼、沙利、耶洛 / 1978年:亚伯、内森斯、史密斯 / 1979年:科马克、豪斯费尔德 / 1980年:贝纳塞拉夫、多塞、斯内尔 / 1981年:斯佩里、休伯尔、威泽尔 / 1982年: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范恩 / 1983年:麦克林托克 / 1984年:杰尼、克勒、米尔斯坦 / 1985年:布朗、戈尔茨坦 / 1986年:科恩、列维-蒙塔尔奇尼 / 1987年:利根川进 / 1988年:布拉克、埃利恩、希钦斯 / 1989年:毕晓普、瓦慕斯 / 1990年:默里、托马斯 / 1991年:内尔、萨克曼 / 1992年:费希尔、克雷布斯 / 1993年:罗伯茨、夏普 / 1994年:吉尔曼、罗德贝尔 / 1995年:路易斯、纽斯林-沃尔哈德、威斯乔斯 / 1996年:杜赫提、辛克纳吉 / 1997年:布鲁希纳 / 1998年: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 / 1999年:布洛伯尔 / 2000年:卡尔森、格林加德、坎德尔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哈特韦尔、亨特、纳斯 / 2002年:布伦纳、霍维茨、苏尔斯顿 / 2003年:劳特伯、曼斯菲尔德 / 2004年:阿克塞尔、巴克 / 2005年:马歇尔、沃伦 / 2006年:法厄、梅洛 / 2007年:卡佩奇、埃文斯、史密西斯 / 2008年:豪森、巴尔-西诺西、蒙塔尼耶 / 2009年:布莱克本、格雷德、绍斯塔克 / 2010年:爱德华兹 / 2011年:博伊特勒、奥夫曼、斯坦曼 / 2012年:格登、山中伸弥 / 2013年:罗思曼、谢克曼、聚德霍夫 / 2014年:奥基夫、莫泽夫人、莫泽 / 2015年: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 / 2016年:大隅良典 / 2017年:霍尔、罗斯巴什、扬 / 2018年:艾利森、本庶佑 / 2019年:凯林、拉特克利夫、塞门扎 / 2020年:奥尔特、霍顿、赖斯 / 2021年:朱利叶斯、帕塔普蒂安 / 2022年:佩博 / 2023年:考里科、韦斯曼 / 2024年:安布罗斯、鲁夫昆 |
注:年份不一定是实际获奖时间,1914年、1922年、1926年、1938年、1943年的奖项都延后一年颁发。 |
201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 |
---|---|
2001年至2050年科普利奖章获得者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 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
- 自2018年2月扩充中的条目
- 自2018年2月需要专业人士关注的页面
- 所有需要专家关注的页面
- 其他需要专家关注的页面
- 自2018年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 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
- 自2022年8月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
- 含有英语的条目
- 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ibri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OR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copu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