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历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2月3日) |
宁乡历史发源于以洞庭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从商朝的四羊方尊至今,大约4000年的历史。古代宁乡发展有明显的地域性,西部山区受到湘中、湘西少数民族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刀耕火种。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铁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宁乡文明的进程。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朱剑凡、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谢觉哉等教育家的影响,宁乡扫除了封建积习,保守、野蛮、愚昧的裹脚、贞操枷锁、守节均被清除,产业、技术、法律、政治、经济、生活方式、饮食、宗教、哲学及价值观都尾随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1]
商朝
宁乡地域是荆楚文化的辐射地域,属于较早开发地域。宁乡出土了众多的商朝青铜器文物,品种多,档次高,世所罕见,因为宁乡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如:1938年在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发掘了商朝青铜器四羊方尊。1958年再次在原地发现商朝青铜器人面纹方鼎。后来陆续在黄材镇、横市镇、老粮仓镇、青山桥镇等地发现商朝青铜器。据此充分说明宁乡历史在商朝已经进入高度开发的文明地域。[1]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楚国不断南扩,到战国时期,宁乡属于楚国辖区。[1]
秦
汉朝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夺取荆州,兼并长沙,宁乡属于吴国管辖范围。吴会籍王太平二年(257年),曾在宁乡设立新阳县,治所位于长桥(今横市镇)。[1]
晋朝
唐朝
唐朝在老粮仓镇建立了屯粮的官仓。806年,宰相裴休奏请皇帝建立密印寺,成为沩仰宗祖庭。裴休和其夫人终老于此。裴休之子裴文德曾考取状元,后为皇子祈福,出家于密印寺,号“法海”,即《白蛇传》中法海大师的原型。唐朝诗僧齐己诞生于宁乡,在密印寺出家。唐朝诞生了宁乡第一个进士刘蜕,也叫破天荒进士。[1]
五代
五代时期,宁乡分属马楚长沙府所辖的益阳、长沙、湘乡三县。五代已经建立玉潭镇,当时玉潭有潭如玉,故而命名玉潭镇,改新康驿为玉潭镇。[1]
宋朝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将原来分属于益阳、长沙、湘乡三县的宁乡独立划出,设立宁乡县,取“乡土安宁”之意,隶属于潭州长沙郡,县治所位于玉潭镇。县名和县治所一直沿用至今一千多年。宋朝宁乡诞生了第一个文状元易祓,被封为宁乡开国男。[1]
元朝
明朝
清朝
清朝宁乡隶属于长沙府。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攻克湖南,宁乡石潭乡朱衣点率领百余人占据罗仙寨,效仿梁山泊劫富济贫,打击湘军团练。横市镇、滩山铺、飞幅仑、阳华大屋、罘罳峰等地均爆发农民起义。太平军南下湘潭时期,朱衣点在朱石桥投入太平军,跟随翼王石达开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屡立奇功,被洪秀全封为“扶朝天军”和“孝天义王”。[1]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宁乡县隶属于不同的行政辖区,1922年属于湖南省。[1]
在宁乡实际上发生过两次战役:第一次是1944年6月的县城保卫战,第二次是1944年7月的杜家山防御战。
县城保卫战
1944年6月,国民党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一七四团一个营和师迫击炮营一个连,共3000多人,负责阻击县城及其以东地区来犯日军,一七三团团部设在南门福音堂,由团长何澜指挥守城部队作战。
6月11日,日军第四十师团先遣部队2000多人,从望城乔口、靖港登陆进攻双江口。14日下午3时许,在双江口高峰桥地段,冲破一七三团警戒部队防线,沿檀树湾、蔸子潭、麻帼石向城郊阵地发动猛烈攻击。其后续部队从朱良桥、菁华铺抢占县城东郊、西郊,炮火猛击县城,凤形山、木鱼岭、月形山、仓岭上等作战工事全毁。 日军侵入县城,守城官兵奋起抵抗,白刃肉搏,双方伤亡惨重。当晚,一股日军700多人攻击神仙洞、狮子山等地;另一股日军500多人袭击南门桥截断了守军后路。守城官兵被日军包围,但仍反击,多次打退日军冲锋,使日军受到重创。
15日拂晓,日军增加兵力,攻入县城,守城官兵与日军展开巷战,终因敌众我寡,伤亡惨重,县城大部分落入日军之手。16日上午8时,日军炮火猛烈轰击杜家山守军阵地。团长何澜命令中校团副蔡亚锷(宁乡大成桥人)率领特务排增援杜家山。蔡双腿中弹,被救护至福音堂地下室包扎,杜家山阵地失守。 日军占领杜家山高地后,一七三团团部所在地福音堂便在日军火力控制下,形势岌岌可危,而驻南门对河的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师长张灵甫尚未派部队增援,团长何澜即率数十名官兵撤离阵地,部队秩序顿时大乱。
正在福音堂地下室包扎的蔡亚锷见此情形,大声高呼:“各位弟兄,我们突围逃生,白白去送死,不如坚守待援,才有希望存一条活路!”惶恐的官兵们,见蔡扶伤忍痛,战斗情绪重新振作起来,一致要求蔡任指挥,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蔡即派兵加固福音堂工事,把尚存战斗力的140余名官兵编成一个连。指定少尉任重远为连长,并对全连官兵晓以大义道:“把死字顶在头上,成功把握在手里”,“与其生而辱,不如死而荣”。他又将团部福音堂内所存粮食、弹药、医药、饮水存量情况,公开告知大家,坚定了大家坚守歼敌的信心。
在蔡亚锷的鼓动组织下,士兵情绪激昂,奋然而起,继续坚持守城作战。当晚,他们在印台山上与日军酣战,视死如归,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17日,城南对河援军向日军发起攻击,县城守军减轻压力,进攻印台山的日军久攻不下,向福音堂阵地施放毒气,守城官兵用湿毛巾蒙鼻奋力还击,固守阵地。坚持至19日,援军与守城军对日军里外夹击,日军遭受重创,撤围西窜,宁乡县城岿然不动。
20日,师长张灵甫派一个连与卫生担架队进县城协助守军打扫战场,掩埋官兵尸首。之后,将守卫县城任务移交给第一百军所属的一个营。
这次保卫县城战役,军民坚持五昼夜,阵亡400多人,受伤700多人。国民党授予蔡亚锷“云麾勋章”、“胜利勋章”各一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司令部于1946年4月27日派员来县,请宁乡县负责修建第五十八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1947年2月,纪念塔在县城南门桥旁边的杜家山落成,塔上石碑除镌刻烈士名录外,尚刻有国民主席蒋中正题词“浩气长存”和国民党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王耀武题词“气壮山河”。
杜家山防御战
1944年6月18日,长沙失守后,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奉令在洞庭湖南岸抗击日伪军。
7月3日,第七十三军十五师四十三团二营300多人,从洋泉移驻县城,接替第一百军某营的守城使命。该营营长周羽(宁乡人)指挥全营官兵,在宁乡民众的配合下,仅用20天时间就恢复和加固了县城周围防御工事,作好了一切防御日军再次攻城的准备。
7月27日,日军六四○联队五四大队800多人和1000多名伪军,从朱良桥出发,由沩水南岸再次进犯县城。周羽率领全营官兵还击,城厢镇游击队队副王干筠也带领10多人协同周羽作战,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扼守在杜家山、印台山高地上,以猛烈火力还击日军,誓与阵地共存亡,日军虽多次发动强攻,均未成功。
周营坚持到29日早晨,印台山阵地失守,守军伤亡惨重。上午8时许,日军以少数兵力牵制周营,以主力从麻帼石以下过沩江,绕道梅家田,包围周营,从东、西、北三面猛攻杜家山守军阵地。周营140多名官兵全部阵亡,周羽因身负重伤,由游击队队员背出阵地幸免于难,王干钧等8名国军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
杜家山之战失败了,宁乡沦陷。
黄唐起义
1949年2月9日,姜亚勋、李石锹领导了黄材镇和横市镇的起义运动。历史称为“黄唐起义”。起义队伍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陈仲怡任司令员,姜亚勋任副司令员,部队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第三纵队”,发表了《告湘中人民书》和《致程潜的公开信》。[1]
1949年8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9军146师436团团长崔荣泰和政委王侨在李石锹的配合下攻下宁乡县城。8月25日,中共南下工作团158名干部进驻宁乡。27日,中国共产党宁乡县委员会、宁乡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宁乡隶属于益阳专区。1952年到1962年11月属于湘潭专区。1962年底到1983年6月属于益阳专区。1983年7月,宁乡县属于长沙市。[1]
201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以原宁乡县的行政区域为宁乡市的行政区域,宁乡市由湖南省直辖,长沙市代管。[2]
修建黄材水库
1952年,水利专家查勘黄材镇准备修建黄材水库,1957年设计1958年5月开工,到1965年5月竣工。全部锄头、草鞋、扁担、簸箕等人力搬运,搬运土石达到1492万立方米,劳动工日2250万个。工程造价5383.3万元人民币。劳动条件异常艰苦,左倾严重,使得民工伤亡惨重。[1]
刘少奇回乡调查
1961年4月到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对湖南农村进行了44天的调查,对宁乡县调查了16天。刘少奇亲自走访东湖塘公社、双凫铺公社、黄材水库等地,深入田间、林山、食堂、猪场、医院、部队以及社员家庭。刘少奇回乡调查,解散了公共食堂,纠正了部分左倾错误。历史称为“救命之行”,但是刘少奇因此也被毛泽东、林彪罗织罪名“党内最大的走资派”而打倒,并且迫害致死,公社不久被再次被复建。[1]
改革开放
1979年春天,草冲人民公社将水田、旱田包产到户。1980年春天,全县所有公社纷纷效仿。1984年,全县山林、茶园、水塘等全部承包到户。1990年代,宁乡民营企业打造出“忘不了”、“圣得西”、“加加酱油”、“安泰家私”、“宁乡猪”等品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