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
S-tog
概要
地区 丹麦 首都大区(多数线路)
 丹麦 西兰大区(少数线路)
交通类型通勤铁路
线路7
车站86
日客流量每日36万人
运营
开始运营1934年4月3日
运营单位丹麦国家铁路
技术
系统长度170公里
轨距1435毫米(标准轨
动力方式直流 1,650V 架空接触网电气化铁路
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丹麦语S-tog),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全电气化市郊铁路,此通勤铁路系统将哥本哈根市中心、郊区与邻近城市连接起来,其与德国柏林汉堡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的市郊铁路“S-Bahn”类似。本系统由丹麦国家铁路负责运营并为其附属机构。

历史

19世纪中后期为丹麦铁路发展的初期阶段,此时有不少乘客选择搭乘火车往来哥本哈根市内及邻近城市,其可以视为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的前身。随后丹麦政府陆续改建部分既有国铁线路,其改建线路重新命名为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并于1934年4月3日正式宣布通车。首批通车路段为腓特烈堡站万洛瑟站戈特霍布路站北关厢站灵比路站海勒鲁普站夏洛滕隆站奥德罗普站卡拉姆堡站。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充分利用既有国铁线路,不断进行改建并延伸服务范围,进而形成今日覆盖哥本哈根市区及邻近城市的通勤铁路路网。时至今日,该路网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大约有35万名乘客利用此系统,而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内的平均站距约为2公里,郊区和邻近城市路段之各车站间的里程则更长。

本系统与哥本哈根地铁、城际铁路以及高度发达的公交车系统结合互补,共构成大哥本哈根地区的大众运输系统。此外,前述提及的所有大众运输系统之票价皆采用相同的运价率计算公式拟订。[1][2]

1978年,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改为一人驾驶制[3] 2009年,全面引入免费WiFi[4];免费WiFi服务后因不再受欢迎而于2020年1月1日取消[5]

手指状城市规划

从运营图上来看,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很像从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伸出的五只手指,这并不是一个偶然或者巧合,这与哥本哈根的城市规划方案息息相关,这一方案就是城市规划学中著名的“哥本哈根手指状城市规划”,该方案产生于1947年。该方案设计哥本哈根城市区域将沿着五个“手指“向五个方向发展,而从五个”手指“的居住区向哥本哈根中央区通勤主要就依靠哥本哈根市郊铁路来进行。五个“手指”上的区域为居住区和商业区,而五个“手指”之间的土地则被用于公共绿地和其他用途。[6]

与在斯德哥尔摩相似,“手指形态规划”的核心是通过延已确定走廊的线状发展,以保证区域内相当比例的就业人口能够使用轨道公共交通上下班。分布在绿楔中的“手指”,可以实现有效地、放射状的向心通勤,同时也有助于维持一个合适规模的中心城区。该规划所产生的住宅区模式同样也会有利于保持原有的居住习惯并有效控制基础设施的发展成本[7]

现运营线路一览表

线路 开通日期 现起始路径 备注
1934年5月15日 洪迪厄站希勒勒站

(工作日白天)

夜间及周末时段A线和E线合并为A线,这时A线列车同时停靠A线车站及E线车站
克厄站希勒勒站

(夜间及周末)

1936年5月15日 霍耶-措斯楚普站法鲁姆站
1963年5月26日 霍耶-措斯楚普站布津厄站 高峰时段开行
1950年5月26日 腓特烈松站卡拉姆堡站
1968年5月26日 克厄站霍尔特站 仅工作日白天开行。
1934年4月3日 新埃勒比约站海勒鲁普站
1972年10月1日

(首次开通,后停运)

巴勒鲁普站东门站

[注 1]

1972年10月1日首次开通,1979年9月30日停运。1987年恢复。曾多次改线。1972年至今的各个时期的线路均经过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的铁路。现时仅在工作日白天开行。
1987年5月31日
(复办)


中文版运营线路图(数据截至2021年4月4日

[注 2]

已停运线路一览表

线路 开通日期 停运日期 大致走向 备注
A+ 1993年9月25日 2007年9月23日 索尔勒海滩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93年开通—1995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停运后并入A线。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95年—2006年)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布津厄站

(2006年—2007年)

Ax 1972年10月1日 1992年5月31日 瓦伦斯拜克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72年开通—1976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停运后改为K线。
洪迪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76年—1979年)

洪迪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79年—1987年)

洪迪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法鲁姆站

(1987年—1989年)

洪迪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89年—1991年)

索尔勒海滩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91年—1992年)

Bb 1979年9月30日 1987年5月31日 措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79年—1986年)

运营期间仅在工作日的白天开行。
霍耶-措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86年—1987年)

B+ 1993年9月25日 2007年9月23日 霍耶-措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霍尔特站 停运后并入B线。
B0 1969年9月29日[8] 1972年10月1日 格洛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

(1969年—1970年)

措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

(1970年—1972年)

Cc 1979年9月30日 1989年5月27日 巴勒鲁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霍尔特站
Cx 1966年12月5日[9] 1993年9月25日 巴勒鲁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66年—1972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
海莱乌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希勒勒站

(1972年—1973年)

巴勒鲁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希勒勒站

(1973年—1989年)

巴勒鲁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

(1989年—1993年)

Ex 1968年5月26日

(第一次开通)[10]

1972年10月1日

(第一次停运)

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希勒勒站

(1968年—1972年)

仅高峰时段运营,停运后并入Cx线
1983年9月25日
(第二次开通)
2007年9月23日
(第二次停运)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

(1983年—1986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86年—1995年)

索尔勒海滩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1995年—2002年)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海勒鲁普站

(2002年—2006年)

克厄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2006年—2007年)

F+ 2002年9月15日 2007年9月23日 C·F·理奇路站海勒鲁普站卡拉姆堡站

(2002年—2004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
弗林特地站海勒鲁普站卡拉姆堡站

(2004年—2005年)

新埃勒比约站弗林特地站海勒鲁普站卡拉姆堡站

(2005年—2007年)

Fx 1973年6月3日 1979年9月30日 腓特烈堡站万洛瑟站北关厢站海勒鲁普站 高峰时段运行
H+ 1993年9月26日 2007年9月23日 巴勒鲁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法鲁姆站

(1993年—2000年)

运营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
韦克瑟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法鲁姆站

(2000年—2002年)

腓特烈松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法鲁姆站

(2002年—2007年)

K 1992年5月31日 1993年9月25日 索尔勒海滩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东门站 1993年9月25日改为A+线。
L 1989年5月27日 1993年9月25日 霍耶-措斯楚普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霍尔特站 仅在工作日的白天运行。1993年9月25日改线路编码为B+。
1989年5月27日

(第一次开通)

2002年9月15日
(第一次停运)
腓特烈堡站万洛瑟站海勒鲁普站

(1989年开通—1998年)

1989年5月27日首通至2002年9月15日停运期间曾多次改变线路及停靠站,停运后改为F+线。2014年7月28日再次开通,2017年7月16日再次停运。
日山站万洛瑟站海勒鲁普站

(1998年—2000年)

万洛瑟站海勒鲁普站

(2000年—2002年)

C·F·理奇路站海勒鲁普站

(2002年)

2014年7月28日

(第二次开通)

2017年7月16日

(第二次停运)

新埃勒比约站北关厢站海勒鲁普站希勒勒站



重要站点

哥本哈根火车总站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F线外所有的市郊线路均通过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是丹麦最大的火车站。几乎所有哥本哈根的跨国列车服务都由哥本哈根火车总站提供。哥本哈根火车总站目前可以不出站换乘哥本哈根地铁3号线

北门站

北门站作为丹麦国内最繁忙的火车站,每日有近25万人经过该火车站出行[11]。火车站地下部分的三个站台分别服务于城际铁路、哥本哈根市郊铁路以及哥本哈根地铁,在地面上则有多辆重要的公交车线路来往。

所属铁路线路

电气化制式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自1934年4月3日首通至今均为全部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的电气化通勤铁路。因而,每当有铁路线路划入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网络,均随之进行电气化工程。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虽是丹麦国家铁路利用所属国铁线路、车站开办的通勤铁路,但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的电气化制式与丹麦国家铁路所属的主线铁路并不相同。哥本哈根市郊铁路采用直流 1650伏 架空接触网供电丹麦国家铁路所属的主线铁路采用交流 25千伏 50赫兹 架空接触网供电[12] 这使得两者的电气化火车难以通用,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的轨道亦与主线铁路相对独立,尽管很多车站共用。

出现同一国家、同一铁路公司内部存在两种互不兼容的铁路电气化制式原因在于哥本哈根市郊铁路是丹麦铁路网络中先行电气化的部分,1934年哥本哈根市郊铁路首通时更为先进的交流 25千伏 50赫兹 架空接触网供电[注 3][注 4]这一供电制式尚未普及。而丹麦国家铁路所属的主线铁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建成大规模电气化铁路网络。丹麦国家铁路所属的主线铁路在进行电气化工程时直接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交流 25千伏 50赫兹 架空接触网供电,但同属丹麦国家铁路的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却没有随之变更电气化铁路供电制式。

现时使用铁路


曾经使用铁路


使用车辆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曾先后使用4代列车,均为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动力分散式电力动车组。目前,第四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之前各代列车均已退役。

第一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1934年—1978年)

第一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于1934年首次上线运营。先后于1934年至1962年制造。最大运营速度90公里/小时。最初采用3节编组(动—拖—动),后陆续增加多种编组。由弗里奇公司丹麦语Frichs与斯堪的亚公司(Scandia A/S)联合制造。斯堪的亚公司(Scandia A/S)现为庞巴迪交通(丹麦)丹麦语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Denmark 。其中,弗里奇公司丹麦语Frichs负责制造电气部分,斯堪的亚公司(Scandia A/S)负责制造包括车体在内的非电气部分。1978年,除一列用作旅游列车外全部退役,用作旅游列车的那一列亦于2003年退役。[13]


第二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1967年—2007年)

第二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于1967年首次上线运营。亦为弗里奇公司丹麦语Frichs与斯堪的亚公司(Scandia A/S)于1967年至1978年间联合制造。其中,弗里奇公司丹麦语Frichs负责制造动力车,斯堪的亚公司负责制造拖车。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于本代开始采用红色涂装,并沿用至今。

本代列车最大运营速度提至100公里/小时。[14] 共拥有3种编组:

  • 两节编组(1动1拖):包含1节一等座车(动力车,后改为二等座车)、1节二等座车(拖车)。
  • 两节编组(1动1拖):由两节二等座车组成。
  • 四节编组(2动2拖):包含1节有动力头车、1节中间拖车、1节中间动力车、1节无动力头车。

2007年1月7日时,仅有几列准备用作博物馆藏品的本代列车还在运营。2007年2月3日,官方举办退役典礼并进行最后一次运营。其中一列退役后由丹麦铁路社团丹麦语Dansk Jernbane-Klub收藏,并曾在相关纪念活动中重新上线开行。


第三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1986年—2006年)

第三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2006年拍摄

第三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量产型由瑞典通用电气公司于1985年至1986年间制造,1986年首次上线运营。尽管本代列车舒适性较比前两代列车更高,但因较高的故障率使得其从未取代第二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而是与第二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并行使用。第三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采用4节编组,共计12列(另有32列4节编组列车订单取消)。最大运营速度100公里/小时。本代列车是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系统中首代安装有斩波器的列车。

初期运行在霍耶-措斯楚普站霍尔特站之间的铁路上(分属霍耶-措斯楚普铁路西兰岛北线铁路),供哥本哈根市郊铁路B线列车使用。1995年,其中4列(16节车厢)退役,另外8列转移至哥本哈根环线铁路哥本哈根市郊铁路F线使用至全部退役。本代列车退役前夕,曾发生小童被卡车门的事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2006年6月本代列车全数退役。退役后,运营方曾尝试出售这批列车,但未能找到买家。2007年8月23日,这批列车运至霍尔拜克市镇拆解。[15]



第四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1996年至今)

第四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于1996年首次上线运营。是首代采用鼓形车体的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同时使用“丹麦国铁SA型电力动车组”和“丹麦国铁SE型电力动车组”两个型号的列车。这两个型号的列车外观差异并不是很大、内部结构相似度也很高,因而属同一车族的不同型号。最明显的不同在于丹麦国铁SA型电力动车组为8节编组,丹麦国铁SE型电力动车组为4节编组。两个型号的列车两端均设有驾驶室,两型动车组亦可重联运行。

上述两个型号的第四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的最大运营速度均为120公里/小时。不过部分路段限速介乎90公里/小时至100公里/小时之间。而现时运行在哥本哈根环线铁路上的F线列车最大运营速度仅为80公里/小时。[16]

两型列车的制造商均为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其中部分铝制部件的供应商为挪威海德鲁

两型列车的每节车厢长度均只有大约10米,仅为一般铁路客车的一半。两者均采用1轴转向架。在高峰时段,为增加载客量,本代列车经常会让两列列车重联运行。若让两列8节编组的列车重联运行,则总长度将达到168米。[17] 两端头车安装夏芬伯格车钩英语Scharfenberg coupler。列车设有闭路电视。本代列车为空调车,但仍有车窗能够打开。为节约能源,本代列车安装有能够将制动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转换为电能的再生制动

丹麦国铁SA型电力动车组

丹麦国铁SA型电力动车组为8节编组,其中两节车厢有受电弓,编组为:有动力头车—有动力中间车(带受电弓)—无动力中间车—有动力中间车—有动力中间车—无动力中间车—有动力中间车(带受电弓)—有动力头车。先后于1996年至2007年间上线运营。除两端头车每节车厢安装有两个转向架外,其余每节车厢仅安装有1个转向架。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先后共采购105列丹麦国铁SA型电力动车组。其中一列在2002年因事故报废,目前拥有104列。

丹麦国铁SE型电力动车组

丹麦国铁SE型电力动车组为4节编组,唯一的受电弓安装在1节中间车上。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共采购31列本型列车。



未成规划

地下线路

此处所指的“地下线路”并非哥本哈根市郊铁路所使用的哥本哈根大街铁路位于地下的路段,而是至少在1941年就已提出的横贯哥本哈根主城区的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地下线路。这一规划中的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地下线路北起野兔森林铁路丹麦语Hareskovbanen沿线地区,经哥本哈根火车总站北门站,南至阿迈厄岛。为节约开挖大断面隧道的建设成本,计划使用轨道供电[注 5],为此还曾于1949年—1951年间在哥本哈根环线铁路戈特霍布路站(今绿谷站)↔鸟丘站区间试验性加装供电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上线的第二代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亦配有可升降的受电弓,以便在隧道中降下受电弓行驶。[18]

这一规划后来未能实施。2002年首通的哥本哈根地铁借鉴了这一规划,但哥本哈根地铁和哥本哈根市郊铁路是两套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电气化制式和限界均不相同,运营商也互不隶属。


延线至罗斯基勒

历史上曾有将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延伸至罗斯基勒的规划。同时还为此计划采购兼容双电气化制式的通勤型电力动车组,因为既有哥本哈根市郊铁路的电气化制式为直流 1650伏 架空接触网供电且这一规划若成功列车将有一段行走在使用交流 25千伏 50赫兹 架空接触网供电的电气化铁路上。这一延线计划和引入兼容双电气化制式的通勤型电力动车组的计划均于2002年取消,但有关方面后分别又在2009年—2011年[19]和2019年再次进行论证。[20]


延线至赫尔辛格

在2009年—2011年,有关方面还曾考虑让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行走西兰岛海岸铁路全线,以提升西兰岛海岸铁路客运运力(西兰岛海岸铁路两端终点分别位于哥本哈根赫尔辛格,同时是连接这两座城市线路最短的铁路线路,因沿海岸线行进而得名)。[19]

注释

  1. ^ 巴勒鲁普站东门站为“哥本哈根市郊铁路H线”常规线路及常规停靠站。此外,运营日每天有且仅有在3班列车早4:37、4:57、5:17由腓特烈松站发车,这3班列车停靠沿途各站,即这3班列车西端终点相当于由巴勒鲁普站延至腓特烈松站
  2. ^ 比克勒站阿勒勒站之间还有一座名为“霍夫特站”的军用火车站,该站在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官方线路图及其它很多版本的地图上不标注,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按军方要求停靠。
  3. ^ 交流 25千伏 50赫兹 架空接触网供电这一电气化铁路制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普及。
  4. ^ 功率 = 电压 X 电流。在列车牵引功率一定的前提下,提升电压则减少电流。在电气化铁路电压一定的前提下,若提升列车牵引功率,则必然带来电流上升。电流上升后若不适当增加线径,则会带来线路发热甚至起火。在需要大功率牵引的架空接触网供电电气化铁路线路上(如高速铁路、重载货运铁路、山区铁路),若采用低压供电,则需架空接触网的线径很大才能达到足够的牵引功率,且线损较大;若改用高压供电,则无需太大的线径即可提供足够的牵引功率,线损也能大幅减小。
  5. ^ 轨道交通车辆若使用轨道供电,则隧道尺寸最小仅需能刚好容纳下列车即可。若使用架空接触网供电,则隧道还必须有能够容纳架空接触网的空间,即在列车尺寸相同的前提下使用架空接触网供电需更大的隧道空间。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S-tog i København – få et overblik på dsb.dk. www.dsb.dk.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2. ^ Takst Sjælland Zonekort. map.dtinf.dk. [2020-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3. ^ DSB: S-tog år for år. web.archive.org. 2016-03-26 [2020-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4. ^ Nu er der fri internet i S-togene [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现在可以免费上网了]. 丹麦国家铁路官网. 2009-11-02 [202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丹麦语). 
  5. ^ DSB slukker for wi-fi i S-togene efter nytår [丹麦国家铁路将在元旦后关闭哥本哈根市郊铁路列车WiFi]. Berlingske.dk. 2019-12-27 [202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丹麦语). 
  6. ^ Copenhagen's history. Volume 6 - Powerhouse and Fristad. 1945-1980 by Torben Ejlersen etc. Gyldendalske Bookstore 1983. ISBN 87-01-52601-4 (丹麦语)
  7. ^ 手形的城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PDF). [2013-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4). 
  8. ^ Notits s. 19 under Jernbanenyt - kort fortalt, Jernbanen 7-8/1969.
  9. ^ S-togsnyt, medlemsblad for Sporvejshistorisk Selskab 6/1966, s. 96.
  10. ^ Elektriske forstadsbaner 3. del af Kaj Hansen. BYtrafik 4/1970, s. 99-102.
  11. ^ Nørreport Station - fornyelse og renover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rontmij A/S, hentet 12-11-2013 (丹麦语)
  12. ^ 3029 Banedanmark. Banedanmark - Strækninger med el-drift. web.archive.org. 2001-12-18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9-04 (丹麦语). 
  13. ^ DSB S-tog - 1. generation - historie, data, billeder m.v.. www.jernbanen.dk.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丹麦语). 
  14. ^ DSB S-tog - 2. generation - historie, data, billeder m.v.. www.jernbanen.dk.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15. ^ DSB S-tog - 3. generation - historie, data, billeder m.v.. www.jernbanen.dk.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4). 
  16. ^ SA-SB-SC-SD. Danske Statsbaner. [200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17. ^ S-tog. Danske Statsbaner. [200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5). 
  18. ^ Afsnittet Trafikproblemer i Nørrebrogade før og nu, s. 35-44 i Linie 5 af Willy Christensen. Sporvejshistorisk Selskab, 1972.
  19. ^ 19.0 19.1 Screening af S-togsbetjening til Roskilde og Helsingø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ens W. Brix, Trafikstyrelsen, Trafikdag 2011
  20. ^ S-tog til Roskil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fik-, bygge og boligstyrelsen, 201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