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猛
吴猛(生卒不详),字世云,豫章郡分宁县(今江西修水),为后世所熟知的身份包括:
- 《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的主角;
- 江西庐山地区兴起的净明道孝道派“西山十二真君”之一;
- 潮汕地区真君大帝信仰的医药神形象。
不同时期记载的形象
魏晋南北朝记载的形象
晋人干宝编撰的《搜神记》,收录了“掷符静风”及“白扇渡江”之事:
吴猛,濮阳人。仕吴,为西安令,因家分宁。性至孝。遇至人丁义,授以神方;又得秘法神符,道术大行。尝见大风,书符掷屋上,有青乌衔去。风即止。或问其故,曰:“南湖有舟,遇此风,道士求救。”验之果然。武宁令干庆死,已三日,猛曰:“数未尽,当诉之于天。”遂卧尸旁。数日,与令俱起。后将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乃以手中白羽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过讫,水复。观者骇异。尝守浔阳,参军周家有狂风暴起,猛即书符掷屋上,须臾风静。
张华《博物志.曹著传》,其神自云姓徐,受封庐山。后吴猛经过,山神迎猛,猛语曰:君王此山,近六百年,符命已尽,不宜久居,非据。猛又赠诗云:仰瞩列仙馆;俯察王神宅,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此乃神道之事,亦有换转,理难详矣。吴猛,隐山得道者也。 《寻阳记》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弟子窈一宝,欲以来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送宝还,手牵弟子,令闭眼相引而过。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
唐代记载的形象
成书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六十五.艺术》集合了前朝的记载,主要收录有“恣蚊饱血”、“白扇渡江”、“庾亮医病”三件事。
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庾亮为江州刺史,尝遇疾,闻猛神异,乃迎之,问己疾何如。猛辞以算尽,请具棺服。旬日而死,形状如生。未及大敛,遂失其尸。识者以为亮不祥之征。亮疾果不起。
宋代记载的形象
宋代编纂的《太平广记》辑录《隋书》中,由南北朝时雷次宗(386至448)撰于元嘉六年(430年)的《豫章记》载:
永嘉末,豫章有大蛇。长十余丈。断道,经过者,蛇辄吸取之,吞噬已百数。道士吴猛与弟子杀蛇,猛曰:“此是蜀精,蛇死而蜀贼当平。”既而果杜弢灭也。出《豫章记》。
净明道孝道派“西山十二真君”的“吴猛”
净明道“西山十二真君”当中,只有吴猛是官方史书有收录的人物。初唐以降,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之许逊信仰逐渐兴盛,当时活跃西山之道士胡慧超大力传扬许逊信仰,并撰写 《晋洪州西山十二真君内传》,构建许逊道教体系。[1]唐初 《三洞珠囊》的〈救导品〉引《道学传》,亦记载其“以水准疫”的事迹,曰:“属大疫疠,竞造吴猛乞水。猛患其烦,乃纂江水百步,随意取之, 病者得水皆愈也。”[2]唐后,以许逊为中心之“净明道”形成,吴猛亦名列其十二真君;惟后来吴猛亦有不少事迹转附许逊身上。[3]
潮汕起源的真君大帝信仰
真君大帝信仰,为始自明朝潮汕地区的信仰。过去真君大帝并未得到学者研究,直到2020年的研究论文发表。[4]
现时最早可考的“真君大帝”信仰,为明朝隆庆年间《隆庆潮阳县志》所载的“真君堂”:
真君堂专祀晋人吴猛,真君之神其一旧在县前,国朝洪武之末年者(按旧志乡民顷祖龙舍地五十丈,修为草奄,至典史郁贵一始修建之),今迁在城中之北隅门城下,其一在仙陂者,曰“慈济堂”,则始于宋熙宁十年之所创建(按旧志道士陈玄通所创),视他所尤古,乃真君之灵随在辄见,其济物每有奇验,以故都里多祀之者,如邑之东西两关、贵山之东西两堡,俱立庙,乡人祈祷堂下者,岁时不绝,于道盖灵祠也。
清朝乾隆年间之《乾隆潮州府志》亦有记载位于潮阳县之“真君庙”:
真君庙,专祀晋吴猛。其一在大街西,创自元大德五年,修于明洪武之末,后迁城北隅兴让坊。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始建今所,万历二十四年丙申邑民重建。时邑令吴万金梦神戒以勿伤百姓,捐金成之。丁酉庙成,有像自海外飘来,其灵异如此。又一在仙陂,曰“慈济堂”,创于宋熙宁十年,盖真君之灵随在辄见,其济物每有奇验,都、里多祀之,如邑之东关、西关、贵山之东堡、西堡,俱立庙,乡人祈祷岁时不绝。
及后因为潮汕地区四处移民而遍布今日中国汕头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尼等地。可考的庙宇包括:
- 位于中国境内
- 香港特别行政区“真君古庙”(位于新界青衣岛);
- 惠来县“真君古庙”(位于葵和大道南门东路83号,又名“吴真君庙”);及
- 惠来县“真君古庙”(位于隆江镇井美村,又名“井美吴爷公”)。
- 位于泰国境内
- 曼谷“真君大帝庙”(位于石军路南星巷);及
- 春武里“真君庙”(资料不详)。
- 位于马来西亚境内
- 槟城州“真君庙”(位于大山脚武拉必新村)
- 霹雳州“真君大帝篮啅公庙”(位于角头渔村 Y 字型路段的弯角路边);
- 霹雳州“保生宫真君大帝庙”(位于班台菜园,现已并入金山济公活佛新庙);
- 柔佛州“北干那那吴爷公庙”;
- 吉打州“班茶真君宫”(资料不详)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注释
- ^ 陈金凤. 〈「龍沙之讖」與淨明道〉. 《弘道》. 2011年, (4): 70.
- ^ 李, 丰楙. 〈許遜傳說的形成與衍變〉,《許遜與薩守堅》.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97: 32.
- ^ 宁俊伟. 〈由譜錄考許遜與吳猛之關係〉.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 41—43.
- ^ 刘, 健宇. 《鑪峰古今-香港歷史文化論集2019》. 真君大帝研究:青衣真君庙考 (香港: 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020: 162. ISBN 9789881253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