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化學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化學草稿供大家參考集思廣議,望形成共識後成正式指引。

為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此次提案採論點為主,投票為輔的討論形式,希望大家能採下列方式進行討論。

  1. 第一階段(約一個月)採理據方式列出正反意見,請在#格式手冊/化學理據中列出相關正反理據,第一階段的目標在於形成一份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
  2. 第二階段(約一個月)僅就有最大共識正式指引的定稿在#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進行投票,唯進行投票的用戶必需在正反理據加入相關{{anchor}}模版說明其對正反理據的判斷,如此才能方便行政員按照理據和共識做出裁決

格式手冊/化學理據

格式手冊/化學投票區

(請耐心等待#格式手冊/化學理據形成最大共識)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

  1.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2. 北大化學教授王穎霞(一直參與關於化學名詞的修訂和新元素命名審核工作,所以主要關注中文命名的原則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
  3.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9:22 (UTC)[回覆]

化學專業術語投票

投票已經結束,這裏是總結

首先公示投票結果:

Hanteng 蘇州 Sz Tiger
17 20 0 1

這次投票歷時兩個星期,參與人數較多,從最終結果的票數來看,蘇州的提案以1票領先支持數第二的Hanteng君。為了社群發展,我認為可以按照蘇州的提案實行下去;當然,其實Hanteng的方案也有與蘇州重合的成分,只是在IUPAC方面有些許不一致,不妨在化學元素的模板上涉及IUPAC的名稱,這樣也能照顧Hanteng支持者方面的意見。二人的意見在化合物方面基本無衝突。

我個人其實比較傾向SzMithrandir的方案的,但最終還是決定不參與投票。個人希望此次爭論沒有必要再持續,最好3天以內能夠存檔。--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30日 (六) 11:41 (UTC)[回覆]

(?)疑問20對19,這個票比是否算作勝出?最後四票是臨時跟上的,而且投票理據難以令人信服。雖然翻看了一下都不是傀儡,但不參與討論而在最後時刻冒出來投票,這是否有些太聰明了?   投票查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本人認為簡單的一句「格式統一比較好」是對條目編輯者意見的漠視。且不說這個拉丁文「格式」本來就是無中生有(中國大百科全書vs辭海),本人反覆提及的「不同元素的情況不同,應當區別對待」並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敢問蘇州這邊的方案是什麼?只對首段英語/雙語否定,只破不立?   本次討論的長度對很多人來說都是tl;dr,這個我不否認;但既然要投票就應當仔細通讀,至少通讀投票所涉及的方案。如果強制執行此方針,我不得不說對於編輯者這難以接受。--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30日 (六) 20:17 (UTC)[回覆]
(:)回應:然而Hanteng方面的投票好像有3票(User:拆哪User:魯秘User:護國大將軍)被查出是傀儡所投,按閣下所言,是否又能作數呢?我其實對閣下提到的「區別對待」十分有好感呢(個人觀點)。另外,針對閣下提出的最後四票的問題,是否叫他們@Q714182379周子儀Alvin Lee春卷柯南:出來解釋呢?--1=0歡迎參與WP:模仿專題 2015年5月31日 (日) 01:25 (UTC)[回覆]
(:)回應:呵呵,輸打贏要就直說,不用遮遮掩掩。說我們這方最後四票是「臨時跟上」的,也不看看這幾票除了最後兩票,其他兩票都離截止時間差了一小時以上,一小時能夠寫的東西太多了,真能昧着良心說「臨時跟上」麼?說「投票理據難以令人信服」,貴方的投票理據就「令人信服」了?我看也有很多根本沒參加討論,理由也不充分嘛,更不用說有三票根本就是傀儡所投,被管理員封禁了。再說投票和方案,Tiger和SzM的方案你們倆自己都不支持,居然還要別人支持你們的方案,這真的說得過去麼?元素符號來源於拉丁文,這是歷史事實,也是由貴方拿出大量可靠證據證明的,何來「無中生有」之說?為什麼一定要回應?支持我方而非貴方的方案就是對你意見最好的回應。我的方案已經白紙黑字寫明了,反而貴方的方案語焉不詳,這樣可以,那樣也可以,如果貴方方案通過了,最後怎麼樣還不是貴方說了算?怎麼讓人信服?想要歪曲事實也請找一個更好的理由。這個投票本來就是貴方發起的,規則也是貴方制定的,哪方票數多就用哪方方案也是貴方制定的,白紙黑字不容抵賴。之前已經有一個投票了,是我方獲勝,但貴方不服氣,強行另開投票,先不論有沒有效力,但結果又是我方獲勝,貴方還是不服氣,請問貴方還想怎麼樣?最後一天投票的四位也不用解釋了,跟他們這幫輸打贏要的人沒啥好說的,按照通過的規則執行,他們敢阻饒就是破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2:45 (UTC)[回覆]
從投票來看,的確「是在下輸了」。不假,玩民主是要玩得起,在規則生效前我儘量跟你口水戰,但規則生效後我也只能認,最多進行迴避和「不合作抵抗」——後者其實不存在,因為鄙人和Yinweichen的方案都在wiki上,都是公開的。  你說的「語焉不詳」現象,只是因為隨着主編者(即Ywc)的加入,細節被重新討論;三大分類的基本框架Ywc一直都同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中的方案與本人也只有一兩點差別。倒是閣下的方案一直都是大而化之,最近由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實例而又做了調整,加上了「infobox採用IUPAC名」,但尚未聽到明確的關於首段首句括號中添加何種外文——我們尤其關心的是對於(en)oxygen (en)carbon (de)wolfram 等是否會加入 oxygenium carbonium wolframium。  至於你說我自己都不支持自己的方案,我早已說明在投票上與Hanteng合併,這個並不構成問題。
以上。現特此召集@Hanteng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

若無其他額外問題,則蘇州之方案即將生效;鄙人建議諸位遵守維基百科之規則,按照社群共識和方針進行編輯,如果不願合作可以迴避元素條目。此次討論大致結束,不應影響其他條目的討論和編輯。

--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5月31日 (日) 03:53 (UTC)[回覆]
禁止在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標注元素IUPAC」投票本身就是荒謬。期間沒有任何一位管理員有勇氣出來制止這種鬧劇進行,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悲哀。"to defeat relativity one did not need the word of 100 scientists, just one fact"——愛因斯坦。--Mewaqua留言2015年5月31日 (日) 04:19 (UTC)[回覆]

(※)注意:討論的最後狀態是,我(鋼琴小子)鑒於兩個方案票數接近而對Hanteng和蘇州之觀點結合,形成折中方案於User:Yinweichen/Testpage2。這是尊重維基百科的社群共識。請不要退回到之前的討論狀態,片面執行單個方案。由於在我提出這種方案之後沒有得到任何反對意見,也已通知Hanteng、蘇州和SzMithrandir等人,所以應以User:Yinweichen/Testpage2的做法為準,對元素條目進行更新。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9:05 (UTC)[回覆]

投票是不設反對票的,我沒有回應不代表我認同你的方案。我的態度是,你的方案可以加在正文中,但不能加在首段。請不要自認為是什麼「折中」方案,更惶論你的方案都沒有付諸表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09:14 (UTC)[回覆]
懇請管理員們的介入。請注意,對一系列條目進行的批量更改,須反映「社群共識」。以上投票差距只有一票,你真的覺得是共識的表現嗎?我,包括在投票之時,從沒有認為該投票是「最終的」、「決定性的」,所以才一直努力建議折中方案,嘗試結合各方觀點,並邀請所有編者幫助改善此方案。突然實施蘇州的方案,甚至沒有對格式手冊中的具體字句進行討論,是讓我大吃一驚的。請務必看清維基百科: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不要把化學元素條目變成自己證明「反英文派」觀點的戰場!我已友善地邀請你對我的努力(User:Yinweichen/Testpage2)作出評價和建議,所以我非常希望你能夠放下零和遊戲的態度,以真正改善條目為目標,不要因死守某些所謂的原則而擾亂了我們在自己本行條目的正常編輯!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1:11 (UTC)[回覆]
呵呵,什麼事情都要管理員管,我看管理員還沒這麼空閒,而且社群和方針也沒有賦予管理員這樣的權力。維基百科的所有條目都是大家的,不存在什麼自己本行條目!我還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開的,規則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開頭白紙黑字寫着:「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會否認吧?人無信不立,我想Hanteng應該不會對不起你牛津大學博士的稱號吧?我想其他人也不願意做無信的人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我不想跟沒有信用的人多費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回覆]
「人無信不立」,但我從頭到尾都是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對於這次的投票結果,我表示尊重,也希望這些爭論能盡早結束。但在雙方支持者數量旗鼓相當之時,還是建議User: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能盡可能讓大家達成共識,避免只以些微票數差異來壓過不同意見的聲音,免得日後增添不少麻煩,而且才能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此類爭議。-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6月1日 (一) 01:10 (UTC)[回覆]
想要賴皮就明說,不用拿什麼「共識」當擋箭牌。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要投票幹嘛?投票開始時的規則也都白紙黑字,如果你「堅持達成共識比投票還重要」,那你投什麼票?反正要根據兩個投票的結果執行,想要搗亂就是破壞,我們依規矩辦事就行。我這不是跟你辯論,是通知你接下來要怎麼做,請好自為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1:18 (UTC)[回覆]
以上投票當然並非一無是處,對我來說是個衡量社群意見的重要指標。我以此嘗試建立折中方案,相信我的方案在雙方的投票者中都會有理解和支持者的。投票並沒有規定結果須寫入格式手冊,因此我認為突然增訂一份反映社群共識的文件是魯莽的作法。這樣,蘇州,我對IUPAC名的大力支持,是對立於你所提倡的「必須用拉丁名,不可加入英文或IUPAC名」。照我以往的做法,首段基本上是不加元素外文名的。相信我倆都希望爭議結束,再加上社群確實無法作任何的妥協,所以我向你提議:「首句只寫上元素中文名和化學符號,而不標註外文名。有需要時在正文詳細解釋即可。」你看可不可以。蘇州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抗衡維基社群中某些人對英文的「偏愛」,所以執意要證明拉丁文在元素命名上的重要性。按照這一萬不得已的最後方案,該可以滿足你的初衷了吧?我費盡苦心尋求和解、妥協,請大家也看在維基百科安寧的份上,別再爭下去了!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06:46 (UTC)[回覆]
(+)支持上述提案。另外我也(+)贊成「想要搗亂就是破壞,我們依規矩辦事就行」,不爽的人自動迴避就好。其實依我看來正反方其實各有其優缺點,所以這個結果對我而言還算是能接受,反正雙方不要再吵下去就好。另外我就知道蘇州君大概會問我這樣還投票幹嘛,這還不是因為就如同蘇州君所說「如果能夠達成共識,要投票幹嘛?」。因為暫時很難有共識,只好先表達我的偏好(而且反正那也不是我的方案,我那麼在意做什麼)。但是也希望不要因為很難所以就放棄達成共識的可能,今日換作是Hanteng的方案以1票之差勝過閣下的方案,閣下難道不會試圖去尋求一個大家都更能接受的方式嗎。也希望閣下不要用「好自為之」這類的詞,因為我相信多數用戶應該還是會尊重這次的結果來執行。-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6月1日 (一) 07:58 (UTC)[回覆]
不可能,請願賭服輸,不要耍性子。如果Hanteng的方案勝出,我自然會遵照他的方案,可惜沒有如果。我已經說過了,鋼琴小子的方案可以在正文或者導言除首段的其他部分反映出來,相信也不會枉費他的一番努力。——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2:48 (UTC)[回覆]

我沒有賭,也沒有甚麼輸要服。難道你在維基上的參與,不是為了條目最終的好,而是為了爭個輸贏?既然你有一個希望付諸實行的方案,就請先展示出方案的具體可行性──請寫出每一個元素的條目首句,就像User:Yinweichen/Testpage2上的一樣(至少要寫出有代表性的元素)。要顯示外文標註在哪(或不標註),是否標出語言(及甚麼語言),以及整體的客觀規則(要能應用於每一個元素條目)。反正這樣的過程,到最終還是要做的。我一直以來的擔心是,你(以及不少投票者)都沒有意識到個別元素名稱由來的複雜性,以致以上籠統措辭的方案看似不錯,卻其實不可行。你如果能這樣做,就至少可證明你方案的可執行性。與其費盡口舌地爭論,不如呈上實質的東西。我可以等著,或者協助,你說行嗎?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1日 (一) 17:05 (UTC)[回覆]
又不回應了?我每一次提出實質的建議時,都得不到對方的建設性回應,不知是否對條目的真正改善不感興趣?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6:59 (UTC)[回覆]
(~)補充:抱歉不知User:蘇州宇文宙武最近不能編輯,我先收回對你的誤解批評。我期盼看到你的方案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須要幫助找資料請通知我。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07:22 (UTC)[回覆]
@Yinweichen:我從小黑屋裏出來了。說實話我很喜歡你的方案,可惜不能加入首段開頭,但我保證一定在除首段開頭之外的其他顯眼位置加入這些信息。其實自這個投票結束以後我都沒有動一下任何化學元素條目,就是因為我想抽出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也讓大家能夠在冷靜之後表示服氣,證明我可不是逼迫大家。至於具體的方案,我會先找那幾個最先引發爭議的條目(等)下手,到改的時候就通知閣下,請閣下看看合適不合適。——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4:50 (UTC)[回覆]
這樣的做法可以,希望可以先集中到一個臨時頁面上進行,免得散落在眾多元素條目中難以追蹤,甚至在那些頁面上引發編輯戰。有進展請通知。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5:14 (UTC)[回覆]
好的。近期因為畢業,事情比較多,所以可能暫時不會大規模修改。——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6:34 (UTC)[回覆]
(+)支持User:YinweichenUser:蘇州宇文宙武的共識,也希望大家都能整理一下思緒,冷靜一下。-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6月5日 (五) 01:45 (UTC)[回覆]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謝謝,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我亦佩服二位願賭服輸的氣度。當然像Hanteng那樣輸打贏要的,我就不會有任何意願與他達成所謂的「共識」,因為他的態度根本不可能讓人有達成共識的心情。PS:所謂「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證明Hanteng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行的,我們可以想想其他提法加入信息框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7 (UTC)[回覆]
真的沒有賭,也不存在服輸,只是不應以吵架的口氣提出異議。我是想親眼看一下實際會執行的具體方案,看看某些元素標上不常見的拉丁文,會不會感到彆扭,同樣更適合放在正文。也想看看外文會標在甚麼位置,是對元素中文名的註釋,還是對化學符號的註釋。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蘇州的方案可否應用在所有的元素上,特別是貝采里烏斯時期還沒有被發現的大部份元素,以及名稱或簡稱已自此改變過的那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3:25 (UTC)[回覆]
有沒有賭、服不服輸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重點就像蘇州君說的「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這是最好的。-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地質專題2015年6月5日 (五) 13:29 (UTC)[回覆]
@Yinweichen和平奮鬥救地球:「願賭服輸」一詞旨在稱讚二位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並不意味着投票是一場豪賭。不過Hanteng似乎並不這麼看,他又在變着法子推銷自己的方案,似乎不用他的方案不罷休,我認為二位可以去勸導一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2:01 (UTC)[回覆]
「希望我們能夠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這種方案」,我只是就目前有的共識和分岐來說,那麼我的努力只是再形成此方案的共識,問題是,蘇州宇文宙武 一方面要排擠本人參與討論,一方面又要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我想Yinweichen不會接受全面排擠IUPAC名於首句吧?所以形成共識是可以按事證來討論的,未必要受到因錯誤資訊誤導的意向投票所左右。請就事論事,IUPAC名為啥不能像《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一樣納入首句?--❦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1:34 (UTC)[回覆]

IUPAC名原創?

蘇州宇文宙武說:

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已經有很多人提出了,也證明Hanteng的方案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1.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User:Yinweichen/Testpage2啊?IUPAC標法沒有什麼絕對可行不可性的,但標IUPAC的命名是可行的
  2. 你 蘇州宇文宙武 有沒有看懂我提過的東西?我已說了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的作法,直接在中文元素名標英文/IUPAC名,不一定要標出IPUAC並給連結,但最好還是在格式手冊/化學明說用 英文/IUPAC名 。
  3. 你 蘇州宇文宙武 說說看是誰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到底是原創」,我想在台北和北京的中國化學會專家不會說IUPAC名是我原創的,別再胡說了。--❦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5:09 (UTC)[回覆]
請Hanteng「博士」睜大眼睛看清楚,我自始至終沒有說過IUPAC的命名是不可行的,我只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創,難道有錯?上面已經有人提到這個問題,你又聽進去多少?不管你心裏是不是想要標出IUPAC的連結,但是你的方案上面都有「IUPAC名」這樣的原創提法,你說可行不可行?難道你要讓你的支持者們支持一個你自創的名詞「IUPAC名」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5:28 (UTC)[回覆]
毛主席教導我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即使蘇州宇文宙武真的對所謂的「英文霸權」恨之入骨,也不應該繼續創作新的「明顯事實錯誤」作為自己的論據。「IUPAC名」不是Hanteng原創,見[15][16],還有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碩士論文《Flurbiprofen 水性藥膠布配方改良及品管方法建立》(例如第16頁就有提及「IUPAC名」)。--Mewaqua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19:28 (UTC)[回覆]
身為香港居民居然也知道毛主席的經典語錄,也是奇聞一件。先不論為何Hanteng為何自己不舉出理據,而要你舉出理據來證明大家(之前不只是我,老陳也有過)的質疑。老陳等人對「IUPAC名」的提法質疑了好久,卻遲遲不見Hanteng拿出證據反駁,你認為原因是什麼?至於你所舉出的前兩個連結(IUPAC name/names),指向是IUPAC命名法,而這命名法是給化合物而非元素制定的,那篇論文16頁同樣是化合物的命名,所以請你不要再誤導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1:43 (UTC)[回覆]
1. 針對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說的「我只說「IUPAC名」這樣的提法是你Hanteng「博士」原創,難道有錯?」,所以我舉出"IUPAC name"和"IUPAC names"的Google搜尋結果,以及有提及「IUPAC名」的碩士論文,以證明你的上述宣稱不實。2. 元素也有「IUPAC名」,見下列各化學書籍有針對元素提及"IUPAC name":Competition Science VisionChemistry Vol (1 & 2)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Excel With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IIT-JEE (New Pattern) & Other Competitive ExaminationsComprehensive Chemistry XI。當然,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不符事實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Mewaqua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2:42 (UTC)[回覆]
Hanteng那就是原創,並不因你在之後提供來源而洗刷原創的「罪名」,因為他創造出這個「IUPAC名」時根本沒有參考你給出的這些來源,否則老陳等人也不會一直到現在還質疑。至於你舉出的所謂元素也有「IUPAC名」,我仔細看看,除了最後一個我沒看到外,其他三個都是為新發現元素制定的臨時的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根本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IUPAC為已命名元素規定的英文名。我不是管理員,不能阻止你繼續拋出的偷換概念的宣稱以及曲解我和其他人的論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2:57 (UTC)[回覆]
就這個討論(包括已存檔內容)而言,蘇州宇文宙武多次反駁都帶有錯誤事實或曲解。各位如果懷疑我的論點,而又已具備高中程度化學知識的話,可以點擊我在多次留言內提供的連結查看(大部分是英文),再自己思考。--Mewaqua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3:16 (UTC)[回覆]
(*)提醒:就拿[17]來說,已發現的第101號元素已經有正式名稱Mendelevium了,書中也寫明這是正式IUPAC名。第102至110號元素都是已發現和有正式IUPAC名,不詳說了。--Mewaqua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03:37 (UTC)[回覆]
你也就會咬文嚼字了,可惜咬文嚼字的功力還不夠,看這裏給的IUPAC official name是否就是「IUPAC名」,中間多了個「official」一詞,意思完全不同,肯定不是「IUPAC名」。你要找出中文的「IUPAC名」提法應用於元素中才能證明Hanteng不是原創。可惜的是,Hanteng提出這個名詞時根本沒有中文的來源,所以他還是原創,即使你找到了來源,當時的他還是原創。——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回覆]
你的說法,用善意推定的話是「鑽牛角尖」、「吹毛求疵」,不用善意推定的話是「詭辯」。--Mewaqua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13:11 (UTC)[回覆]
Chemistry Vol (1 & 2):"Table 3.4. IUPAC Names of Some Elements"。Fundamental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 Introductory Text for Degree Studies的Table 3.4也有"IUPAC Name"。--Mewaqua留言2015年6月6日 (六) 13:39 (UTC)[回覆]
有完沒完?還沒有翻你的舊帳「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元素命名」的蘇大博士的原創總結 (你蘇大博士的論文是不是用英文寫的啊,是不是用英文答辯的啊,說一下吧,不然別人怎麼能判斷你堅定的反英文立場呢?)至於IUPAC名的事見下面#標用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回覆]
@蘇州宇文宙武:我老早在化學元素擴張時就有說了,IUPAC Name不是本人原創,在PubChem這全球最大的化學開放資料庫中也有,再次警告你,不要再任意以括號博士的方式稱呼我,如 蘇州宇文宙武「博士」、蘇州宇文宙武大蘇州宇文宙武、等等,若你這麼信博士(你不是將是一個博士,非常好奇你的博士論文是不是反英文倒底的呢?分享一下吧,既然你在中文維基怎麼反英文,我倒想知道你怎麼寫你的博士論文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回覆]
IUPAC name不是你原創,但「IUPAC名」就是你原創。至於私隱,我不便透露,虧你還是在西方讀的博士,一點禮貌也沒有。——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25 (UTC)[回覆]
  1. China REACH-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新化學物質簡易申報申請表(2010 New)「英文名稱(□IUPAC 名;□CAS 名):  English Name: (□IUPAC Name;□CAS Name)」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附錄一 指導方法, 本附錄包括包括網站、數據庫和手冊清單,它們可以用來查找合適的IUPAC,CAS和EC稱,CAS和EC號, 分子式和結構式,包括SMILES符號和物質識別必需的其他參數。不包括商業數據庫和指導方法。」
  3. 我已說了,在一般情況我不會問的,但對於你做的以下行為,讓我會不斷繼續問你請問您蘇大博士的論文是用什麼語文寫的?(除非你停止以下行為):
    1. 您不禮貌地用博士一詞粗體加引號的反諷我
    2. 您不禮貌地在中文維基對於堅持知識專業術語的人添加英文中心的攻擊。--❦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40 (UTC)[回覆]

 

標用IUPAC名

基本事實

  1. 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元素條目外文使用的是IUPAC名和英文,只是沒標出來而已(總不能在化學只看辭海,不看中國大百科全書吧?)
  2. Google搜「Iron(英語、IUPAC名)」,可以看到日本的文獻,如此[18]

所以基本上中國、日本、台灣專家及文獻都使用IUPAC名,我不懂蘇大博士(不知蘇州宇文宙武的姓為何,博士為何,只有聽說他的博士是在澳洲念的)的反英文情結為什麼發作成這麼利害,希望他在澳洲能順利答辯取得博士學位,但我在想,在那裏不是就要用英文寫論文用英文答辯嗎?很好奇他論文會怎麼處理術語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回覆]

就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議題的反智傾向,只好再次總結站外專家說法,根據以下專家的說法,IUPAC名稱在化學相關條目具有優先性(相對於拉丁文名稱):

  1. 北大化學教授王穎霞(一直參與關於化學名詞的修訂和新元素命名審核工作,所以主要關注中文命名的原則及IUPAC的命名):若本人主編一本讀者設定在非化學專業大學知識水平的化學專業術語的字典或百科全書,「採用IUPAC/IUPAP的建議名稱就行,沒必要用拉丁文。」元素歷史介紹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紹一下拉丁文無妨。(hanteng詢問的結果)
  2. 位於台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國教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3. 位於台北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Alfredo ougaowen詢問的結果):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47 (UTC)[回覆]

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否則就是破壞,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07 (UTC)[回覆]
好不容易平靜一點,怎麼又吵起來了。我想勸勸大家說話不要激發對方的防禦心理,且要理解對方也是誠心希望展現事實的。指責「反智」、「破壞」都是於事無補的。然而我還是要講清楚。「IUPAC名」是對「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的簡稱,正如「IUPAC名」同樣可以是「IUPAC所建議的化合物英文名稱」的縮寫一樣,應該不是Hanteng一人憑空原創出來的。在中文語境內,特別是有篇幅限制時,這樣的縮寫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只因為稱呼上的爭議而否決整套方案未免有些魯莽。我建議蘇州在詳列元素條目首句時,也能理性地考慮社群的其他合理觀點,特別是「IUPAC所批准和建議的元素英文命名」在中文化學界的重要性,不要僅因為它是英文而拒之門外。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06 (UTC)[回覆]
#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至於中國大百科化學卷直接用IUPAC名不標出也是事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09 (UTC)[回覆]
這裏是中文維基,不是日文維基,你舉日文文獻有什麼用?而且我看不到那個文獻。之前再說有人質疑你原創時,你為什麼沒有舉出這些例子?這不正是說明你之前是原創麼?——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0 (UTC)[回覆]
來源很多,中文維基不只靠中文來源,百科是「人類知識的總和」(見啟蒙時代),我已說了,IUPAC Name在PubMed有,這種中文翻譯沒有什麼高深知識的難度,就是IPUAC名而己。IUPAC Name本來就存在,不是我的原創。--❦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25 (UTC)[回覆]
不是我想吵,而是有人不承認投票結果(這個投票還是他自己開的,規則是他自己制定的),輸打贏要,我不得不反擊。我的底線是在首段首句以外的其他地方可以標註IUPAC規定的英文名(不管如何我們自己捏造的簡稱「IUPAC名」實在不妥),其他的不要跟我說。投票已經結束了,回應完畢。——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19 (UTC)[回覆]
#標用IUPAC名,至少日本人的文獻有這樣用,你叫破喉嚨也沒有用這句話還是少在維基討論區用吧,不然好像 蘇州宇文宙武 要對我做出什麼暴力的舉動似的。你 蘇州宇文宙武 的底線未必是社群共識,所以別再討價還價,共識是與時併進的,要考來源和內容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4:29 (UTC)[回覆]
有相關投票不承認,自己另開投票,自己定規則,投票結束後自己卻不承認結果,也是維基一絕。對於這種人,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今後這種人的任何提議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反對到底。如果問我為什麼,因為這種人人品不行,所以他不值得大家信任,他的所有提議也必定不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33 (UTC)[回覆]
蘇州道出了我很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竟「對人不對事」,作為協作平台的維基百科,本不該如此呀。平心靜氣地提出異議,與蘇州務實商討,給他一點妥協的空間,才會有實質的進展。互相人身攻擊,只會牽連到無辜的化學元素條目,乃至撕裂社群。我作為一個維基人和不少元素條目的主編者,是不願見到這種情況的!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27 (UTC)[回覆]
@Yinweichen:因為Hanteng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我沒有耐心跟他繼續折騰,你不要怪我。不與Hanteng對話不影響方案的實施,我們還是自己商量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體格式好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5:34 (UTC)[回覆]
@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我很早就有明示暗示要 蘇州宇文宙武 用 鋼琴小子 設的台階下,現在事到如今,我和Alfredo ougaowen都已問了專家,也證實 鋼琴小子 的IUPAC名的堅持是有道理的,而 鋼琴小子 和 SzMithrandir 方案亦不是像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全標IUPAC名(但不標出「IUPAC名:」這個字)。--❦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31 (UTC)[回覆]
感謝蘇州刪除過長的討論,也提醒蘇州不要以為自己的話刪了別人就看不見了:「注意:由於第一個投票雙方均未撤銷方案,故而此投票結果立即生效。下一個投票與此投票有部分重複,重複部分結果不具有效力,但仍具有參考價值。欲投票者請移步,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24日 (日) 14:28 (UTC)」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李4對話貢獻)於2015年6月2日 (二) 00:23加入。
@李4:那是我為了避免頁面過長而建議他存檔的,還是看的見,在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化學#化學元素。- 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歡迎參與滅絕專題2015年6月2日 (二) 02:14 (UTC)[回覆]
☺謝謝你提供存檔連結以及修正格式排版。李4留言2015年6月2日 (二) 04:23 (UTC)[回覆]

@SzMithrandirAlfredo ougaowenMewaquaYinweichen蘇州宇文宙武:恕在下近三十個小時在坐長途歐洲巴士無法參與討論,現在已總體摘要如此#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望有志協作者能繼續參與討論、提供來源(貼圖、pdf等等)、以幾個條目開始試作並在有共識的部份先執行,無共識的部份繼續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10:01 (UTC)[回覆]

投票意向總結:分岐和共識

首先,程序上,這次投票是出現在「條目探討」,並無涉及方針、指引、或格式手冊,Wikipedia: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有明白說明,此類非正式投票是用來「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

另外,按Wikipedia:決議產生的程序的元老意見,基本上正式方針投票的目標是為了共識的形成「建議在投票時儘量說出自己的理由,當投票人數中超過2/3的人意見一致,則採納其意見。否則繼續進行討論,有了一些新的結果後,再次進行投票,如此反覆。以達到最大程度的一致。」

所以,朝向未來正式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的明文化,吾人可以從此次投票發現以下重大分岐和共識:

  • 重大分岐
    1.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是否納入首句?都不納?只納一個?兩個都納?看化學元素內容為主來決定?
    2. 拉丁文v英文(IUPAC名)的納入首句的優先順序
  • 重大共識
    1. 化學元素符號可以出現在首句無異議
    2. 信息框使用英文(IUPAC名)

其中重大共識無更多異議,建議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

其中重大分岐應該繼續討論,目前個人建議討論的方向可以聚焦在

  1. 統一格式的需要(如Alvin Lee、春卷柯南、及周子儀等三人最後在意向投票的意見)
  2. 內容多元的需要(如鋼琴小子User:Yinweichen/Testpage2#SzMithrandir的提案

宏觀而論,此次討論是在社群中去/留英文化的大討論燒至化學這個專業術語內容,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認識較深,着力也較多,應該給於他們更多有關於因個別化學元素條目內容不同,而有不同編輯處理的要求,至於統一格式的需求(雖本人不苟同),但也是另一方的主要意見,本人覺得是社群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需要的一種反映,但是否以蘇版的《辭海》拉丁文案,或以我案的IUPAC名案,或著投票後其快結束才出現的《中國大百科》的不標明英文或IUPAC直接列出名字於括號中也是另外一種方案,都是可以繼續討論的。(相信蘇不會質疑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的權威性或中國官方性,貌似中國大百科全書比《辭海》更官方,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比《辭海》更化學。)

行動來說,(1)我們可以做的是把重大共識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成為格式手冊正式指引,(2)在統一格式和內容多元的需要方向,借用周子儀的微言大義「統一了格式又消除了歧義」,我們得要小心「消除的是不是歧意,而是重要的化學知識微義(nuances that are critical to chemistry)」,建議就按鋼琴小子及SzMithrandir對於化學條目的眾多分類來分別進行書寫和討論,如SzMithrandir所提的三個例子

我請求貼上《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等等來源的「條目正文內容」,來看其(一)提供的外文、(二)外文出現的位置、(三)是否對外文進行標誌如「拉丁文」、「英文」、「IUPAC」等等。這些重要資訊將有助於解決分岐,建立最大共識。

在此個人覺得有必要貼上Lorenzarius 2003年於Wikipedia:決議產生的程序的發言:

所以我認為投票是一種非常差的決議形式,雖然它是很快,但它強行把所有人分到不同的類別中(但事實上人的意見不是如此壁壘分明的,而應該是像一個spectrum一樣),造成分化和對立,而這與Wiki的協作精神相差太遠了—— --Lorenzarius 17:41 2003年12月10日 (UTC)

希望本人以上的投票意向總結,是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已計票但沒有結論的前例早已存在,如Wikipedia:投票/中醫模板,若真需要有結論,那麼符合Wiki的協作精神的共識產生是必要的。這次投票的過程產生不少有趣的新提案和新素材可參考,雖沒有在重大分岐上有共識,但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的發展應有重大紥根的意義。--❦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5月31日 (日) 09:50 (UTC)[回覆]

呵呵,Hanteng博士耍賴皮我一點都不奇怪,但我想(*)提醒的是,投票是Hanteng博士開的,規則是Hanteng博士定的,Hanteng博士在投票開頭白紙黑字寫着:「投票不設反對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我想Hanteng博士不會否認吧?人無信不立,我想Hanteng應該不會對不起你牛津大學博士的稱號吧?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我不想跟沒有信用的人多費唇舌。——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5月31日 (日) 14:27 (UTC)[回覆]
同樣的話不要貼兩遍,謝謝!李4留言2015年6月2日 (二) 00:27 (UTC)[回覆]

沒有投票的原因,是自己對化學而言,是個外行。但是維基也賦予每一位符合投標資格的編輯有平等投票權,如果被要求投票,我會投蘇州。僅僅因為過去的七八年維基編輯經歷,已經讓我不得不旁觀了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5月31日 (日) 15:16 (UTC)[回覆]

  • 太長不讀,就好奇一點。上面這麼多討論裏面究竟有多少是化學領域的人?在下作為外行不願意亂下結論出洋相(被人批不作為也沒辦法了),而投票的人里有幾個是真的搞明白了才投的呢? --Kuailong 2015年6月2日 (二) 04:01 (UTC)[回覆]

總體(:)回應

  1. 這不應該是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個人意氣之爭,建議詳讀#鋼琴小子等着實質的東西,和我上面有關共識和投票的關係,這裏的討論在化學條目的實質貢獻最多的用戶應該就是 鋼琴小子 。至於北大化學教授的意見,我已經貼在客俴,請找,我不重覆了。
  2. 就算要變成 我 hanteng 和 蘇州宇文宙武 的爭論 ,那我建議就以學術來討論,反正 蘇州宇文宙武 也即將要成為博士,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向 蘇州宇文宙武 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請教 蘇州宇文宙武 在此的立論是否符合基本學術嚴謹度要求,同樣的,我也可以請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做見證,來就 蘇州宇文宙武 對我在此的論證向我的指導教授提出質疑。這樣就可以確保兩個雖然是外行,但是至少在考證來源及引用方面,可以有最基本學術的要求。(博士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從見習研究者變成可以獨立研究的專業研究者,指導教授自然就有負責把關品質的要求。)
  3. 若以上第二點如此公平及對等的方式未能被 蘇州宇文宙武 接受,那麼我只能選擇懷疑 蘇州宇文宙武 在學術可信度的受公評性。借用Walter Grassroot說的無計其數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學術能被公開檢驗的就是發表的文章等等,目前我個人使用實名並有cv 可以查,但 蘇州宇文宙武 仍並沒有把其學術聲譽押上來,我想不管是金玉、還是敗絮,都要經過公開檢驗才是。
  4. 順便給各位公開檢驗本人最新研究,經同儕評審論文接受率在20%以下的ACM Web Science Conference,出版稿定案前一版草稿已公開上網[19],歡迎批評指教。

個別(:)回應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回覆]
  • 維基是一個圈子,娛樂也是一個圈子,政治也是一個圈子,學術也是一個圈子,各有各自的遊戲規則。這裏出現爭議了,解決不了,於是把對方拉到自己最擅長的圈子中,之後利用充分的經驗勝了對手。這算是維基的勝利,還是政治的勝利,亦或學術的勝利呢?--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15:24 (UTC)[回覆]
    • 圈子有分配資源和位置,但開放知識和開放科學的規則不是一種「限圈」的封閉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Walter Grassroot:你若指我只是「轉移戰場到利於我的地方」。只能回你(1)這不是知識戰,維基百科做為第三級來源不能進行原創研究的互相挑戰,(2)蘇州的指導教授未必是有利於我的「戰場」,(3)這裏的議題很簡單,化學專業知識術語的提供和選擇的編輯政策,這問題可以限縮在化學專業領域聽北大化學教授和鋼琴小子等專家意見(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辭海在於化學科普的範疇差異就不用多言了),(4)現在我們這幾個「門外漢」在這裏談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編輯政策正說明了這是開放系統,難道你要的是一個限圈於資深編輯的維基百科社群,科學界若像政治界封閉不開放那真的就不要科學界的,若維基百科社群也要封閉成一個小圈圈,那麼沒有人是勝利者,就算是那些自以為是勝利者,也只是在一個自己限圈出的小世界裏自圓其說,自我恭喜。任何領域都有擅長玩圈內遊戲規則的人,但往往做出貢獻的常是傳統知識領域小圈圈裏不舒服的知識/學術浪人。武俠小說中有各大門派但亦有遊走於各門派的投機客及大俠,至於您處於知識的江湖/武林中,眼中先看到的是圈來圈去的江湖鬥爭,還是期待有滄海一聲笑的知識交流,那麼是您個人的選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13 (UTC)[回覆]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為避免我個人在各位眼中的獨特(負面)性轉移了此議題的重心,若你們有對化學相關條目進一步改進有什麼看法,請繼續參考詢鋼琴小子和北大化學教授等等多方的意見繼續發言,目前蘇案的基礎《辭海》或已被《中國大百科》化學卷取代,他的單一來源支撐其所謂「貝氏以拉丁文統一化學命名」除備受質疑且無第二個獨立來源支撐。若你們對於我這個人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前往本人用戶頁提出指教,不用在此浪費保貴的社群資源。--❦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20:20 (UTC)[回覆]

有意思,一個被中文維基社群封禁了數十次的人,來教育一個從未被中文維基封禁的人,「什麼是維基」。我真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匿了。--Walter Grassroot () 2015年6月2日 (二) 23:40 (UTC)[回覆]
(!)意見--雖然工作忙碌,但偶而還是上來看這一波化學議題熱烈的交流討論,在下從中學到許多。看到上面新一波討論,幾點感想:
  1. 許多用戶雖為化學門外漢,但畢竟至少中學也讀過化學。而此投票雙方所提依據,也並非高度專業行話,而可以依據常識理解雙方所提理由。例如:在下一票投給Hanteng及鋼琴小子等人一方的提案,是讀過雙方資訊後的判斷。
  2. 無論用戶投票給哪一個方案,公允相較各方的討論態度、所提理據,社群自有公評,包括近日一些用戶對Hanteng的批評。不過,在下想說幾句:在討論過程中,Hanteng雖然逐漸出現一些情緒話語/意氣,但理據上大多處於就事論事、毫不迴避、以更多可靠來源來回答問題。Hanteng的時間付出、各方溝通、理據說明、外部查證等工作,都做了非常多;特別是理據論述及外部查證,做的很好。蘇州宇文宙武也付出不少時間。
  3. Hanteng 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 ,確實不需也不該照抄,這一「蘇州提出/Hanteng照抄--的投票規矩」本就不符維基。Hanteng長期在社群,是堅持維護維基百科方針的用戶;在下推測Hanteng主觀上是認為「所提方案理據充分可靠」,並引用蘇州的話來表達相對性,有點「我就照你的規矩,跟你談」的味道。但假設Hanteng方案投票中居多數,這一「規矩」未來會否被引用?
  4. 「關於Hanteng是否耍賴?」在下覺得,若依據蘇州方案,Hanteng也不會少一塊肉,主觀上,Hanteng是在耍賴、還是終究回歸對維基方針與總體品質負責?這他自己內心回答、社群各自判斷。但客觀上,從鋼琴小子等用戶所提的意見來看,蘇州方案、而不是(例如)折衷方案,是維基百科化學條目的最適當選擇嗎?
  5. 「從讀者角度想」,哪些資訊對於讀者掌握化學元素的基本,是重要的?40名用戶的投票,終局決定維基百科化學元素編寫的格式,面對讀者與知識瀚海,我們都需要更謙卑些。投票過程中的「聚焦實質」討論,無私對讀者負責,其中理由的參考價值,更為重要。
  6. 維基百科上,以「動員投票」取代「理性討論」的現象已存在。這次投票,有一點很值得肯定,一些用戶、包括非提出方案者,例如鋼琴小子等用戶,非常用心「聚焦在核心問題理據上討論、並從雙方方案中謀求共識方案」,而不涉及人身攻擊與批評,這些努力是可貴的、是維基的精神。Wetrace 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留言2015年6月3日 (三) 00:06 (UTC)[回覆]

@霧島聖春卷柯南Walter Grassroot:Hanteng博士是不會有錯的,錯的都是其他人,這點我想大家都不要跟他爭了,只看一個事實就夠了。Hanteng博士一向以善於搜集資料自負,動不動就說別人原創研究(原創總結),殊不知他自己也常常原創研究,就拿他所謂的「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來說,殊不知我粗略在Wikipedia:投票中一找,其中僅僅通過的投票就竟然有Wikipedia:管理員解任投票Wikipedia:投票/首頁改名Wikipedia:投票/巡查權及回退權的門檻Wikipedia:投票/Wikiversity中文譯名Wikipedia:投票/應否為巡查者及回退員設立解任程序Wikipedia:投票/巡查權的產生辦法Wikipedia:投票/2009年中文維基年會舉辦城市Wikipedia:投票/突破25萬條目所用標誌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Wikipedia:ACG專題/有關正式譯名/決議投票Wikipedia:投票/開放IP創建條目權限這麼多投票都是使用半數以上即獲勝或者「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的規則,甚至不需要半數以上支持票,更不需要三分之二多數(Hanteng博士在投票結束後所「堅持」的門檻),其中不乏修改方針的重大投票,但最後大家也都遵照投票結果來執行,所以我沒有看到任何不執行這一投票結果的理由,也請Hanteng博士停止對我的誹謗。至於Hanteng博士想要賭上自己的學術信譽來跟我PK,這本身就是意氣之爭,而Hanteng自己說這不是意氣之爭,豈非自相矛盾?先不說我倆都不是化學專業的博士,這種爭論完全沒有意義。就算我答應了,我豈不是承認這是意氣之爭了?這樣對問題的解決有任何好處麼?好了,不說這麼多,看來Hanteng博士是打算賴皮賴到底了,我也不再多費唇舌,雖然我認為人品比學術水平更重要,但對於毫不吝惜人品貴重的輸打贏要分子我還是那句話,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話就是破壞,其他我不會再回復,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4:37 (UTC)[回覆]

你又用詭辯了,其它問題暫且不提,上面你列出的例子有些是「只能選擇一項」,但是「化學元素的IUPAC名與拉丁文名」顯然不是「只能選擇一項」,可以兩者同樣列出。--Mewaqua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7:09 (UTC)[回覆]
你才是詭辯,我和Hanteng的方案大家投票的也是兩者「只能選擇一個」支持,具體格式都在各自方案里寫明,這和以上投票的規則有什麼區別?另外,其他問題為什麼不提?比如人品問題為什麼不提?我看你是怕提。——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18 (UTC)[回覆]
雖然我未有逐一仔細翻查蘇州宇文宙武在上面列出的全部例子,不過我肯定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並非單純是「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例如「第三階段」就寫有「此投票通過門檻:議案一:有效總票數:25票,66%以上支持。」。--Mewaqua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7:24 (UTC)[回覆]
只舉出一個例子也是夠了,沒看到這投票規則寫着「用戶只可在一個選項下投支持票。不設中立票和反對票。獲支持票過半數的選項獲勝」麼?為什麼不檢查其他的例子?你只要回答有沒有投票是使用「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規則就行,我沒有細細看,你也不用雞蛋裏挑骨頭。只要有投票使用了「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或半數以上獲勝的規則,就證明Hanteng所宣稱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是蘇州的原創」以及「投票通過需要三分之二多數」是謊言,是誹謗。此外還有一個傀儡投票的問題你怎麼也不提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7:42 (UTC)[回覆]
第一,維基百科的用戶不是每一位都是律師,用戶有可能在定立某些規則時沒有律師般考慮周詳而產生問題或漏洞。第二,蘇州宇文宙武濫用拉票是顯而易見。第三,維基百科內的投票不是萬能,假設有100個帳號投票通過「相對論是偽科學」,難道各位就應該尊重該投票結果?第四,如果中文維基百科可以單純用票數決定一切,曾經積極推動某次投票的某用戶就不會被無限期封禁,我希望蘇州宇文宙武能引以為鑑,不會步上他的後塵。--Mewaqua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8:21 (UTC)[回覆]
多位行政員在2011年對於「投票」的意見:「在維基百科,民意調查是社群尋求達成更廣泛共識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將其稱為「投票」,是因為歸根結蒂,任何共識的決定,都應更依賴於理據的合理程度,而非人數的多寡:亦即合理的理據佔據更高的權重,不合理的理據不佔據或佔據較低的權重。行政員有責任在共識形成出現困難時,判斷哪一種理據更為合理,從而確認社群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見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Bencmq/第二次#行政員的決議。)--Mewaqua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8:40 (UTC)[回覆]
想要賴皮就直說,規則白紙黑字寫在上面兩周了,你自己也參與投票,當時你不提出異議,現在輸了就提,有意思麼?說到拉票,要不是你們一方先拉票,我會拉票麼?我問了你多少遍,怎麼不敢回應你一方濫用傀儡投票的事了?我也不跟你多扯,還是一句話,根據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話就是破壞,其他我不會再回復,這個問題到此為止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1:38 (UTC)[回覆]
你對超過40位用戶留言拉票,拉票的規模遠比另一人大,內容也不止是通知而是長篇大論宣揚自己的意見。除了Hanteng早在2015年5月16日 (六) 12:06已要求中止投票,我早在2015年5月17日 (日) 08:47已對本次投票提出異議。--Mewaqua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04:47 (UTC)[回覆]
雖然我已說過不再回應你,但看了你的連篇謊言,我還是忍不住回應,以免你誤導大家。在我拉票以後,Hanteng立馬在我所有拉票的用戶頁留言拉票,所以我們兩方半斤八兩,不存在什麼拉票規模大小的問題。至於所謂Hanteng和你提出異議,你所顯示的連結不過證明你們質疑第一個投票(因為沒有加入Hanteng方案),並沒有質疑第二個投票(Hanteng自己開的),而且你照樣在第二個投票下面投票,要是質疑,你們投什麼票?所以不要再狡辯,想賴皮就明說,不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大家。——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9:59 (UTC)[回覆]
  1. #回應春卷柯南
  2. #IUPAC名稱的優先性
  3. 想問蘇州宇文宙武博士(還是博士候選人)?您的論文是中文還是英文?裏面若有英文術語怎麼處理?你的論文答辯是中文還是英文?這些問題本來不應該多問的,但由於你在中文維基的反英文立場已到了令人不可理喻的地步,所以只好問你這些問題。從現在開始,我再次要求你若要叫我就叫我hanteng,若你要叫我博士,請用英文Dr. Liao,不要用中文又粗體又框號的,謝謝。--❦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4:04 (UTC)[回覆]
    • @春卷柯南:您批評的極是:還要跟着照抄「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我着實無語,問題在於你又回到了什麼「過河拆橋,輸打贏要」遊戲維基規則的問題。若你覺得這樣做「無語」,應該知道這種作法的荒謬性和不合維基協作精神的問題(先不談在這化學專業的議題上,就算是外行人看到參與中國相關命名的北大化學教授和中國大百科的化學卷的作法,亦應該有合理的推斷),而不是指控我過河拆橋。您該做的事應該是笑笑我和蘇在這事情程序上處理的水平(不夠),要求社群對化學專業編輯的進行更深討論,而不是要讓您「着實無語」的 遊戲維基規則 實踐,成為維基社群新標準不是?程序上的笑話我想原創「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的人(=蘇州)是夠讓人笑話的,同樣的,我照抄蘇州的原創規矩,別人要笑話我也認為這是值得訕笑的,不過,要是您的結論是這個程序大笑話要變成新維基社群處理爭議的新基準點,那麼您真的是也在製造一個更大的笑話了,一個我笑不太出來的維基荒謬劇。--❦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2日 (二) 19:54 (UTC)[回覆]
      • 我已經舉出很多例子證明「哪一方的支持票數多就用哪一方的方案」這個規矩已有先例,你居然還說我「原創」?這不是睜眼說瞎話是什麼?這個討論已經花費過多時間,我不想跟你廢話,還是那句話,依照投票結果按規矩辦事,否則就是破壞,你自己看着辦吧,對於輸打贏要分子我不想再重複。還有一句話,你盡可以在下面繼續無理「反駁」我,但我不反駁你是因為我根本不屑反駁你,而不是因為我同意了你的觀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09:59 (UTC)[回覆]

專家意見

我想知道專業化學家團體對這件事的看法,向幾個單位聯絡後,以下是我得到的回覆,作為社群參考用。希望社群可以接受他們的意見。--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6月3日 (三) 18:01 (UTC)[回覆]

收起你那些專家的意見吧,之前Hanteng也諮詢過專家,那又如何?我的方案又沒有排除IUPAC的命名,只是位置不同,用得着為了格式死皮賴臉麼?至於Iron(Fe)根本就是英文的用法而不是中文的用法。我還是一句話,根據投票的結果按規矩辦事,敢搗亂的就是破壞,到時候不要說我沒提醒。——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4日 (四) 13:47 (UTC)[回覆]
@蘇州宇文宙武:請閱讀一下投票不能代替討論:「如果要使用非正式投票的話,投票應該協助討論者最終達成真正的共識,而不是試圖壓下相反意見。」。從這次投票,我曉得專業意見在維基上一點用也沒有,不過還是需要讓編輯知道,專業研究社群裏面是怎麼看這件事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02:04 (UTC)[回覆]
@蘇州宇文宙武Alfredo ougaowen:專業意見本來在維基應該要有用,共識本來就是不斷形成和演進的,請不要反智限圈討論的可靠來源,如同條目一樣,維基的討論也是與時併進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0 (UTC)[回覆]
和不吝惜人品的輸打贏要分子我沒有什麼好說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3 (UTC)[回覆]

中國化學會

位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中國化學會(CSLT),理事長陶雨臺博士的回信:

感謝您對本會的肯定。就您的問題本會回覆如下:從教育及知識推廣的角度,我們的作法會以IUPAC的建議名稱為優先。如果內容有化學史等等,有拉丁文也很不錯。

台大化學系與國教院

台大化學系主任楊吉水教授請教這個問題,楊教授將這個問題帶到國家教育研究院化學名詞委員會,他們討論之後給我的回信:

The committee members all prefer to adopt the IUPAC version as the example you have provided with Iron (Fe), since IUPAC nomenclature is widely recognized worldwide, including the education systems in Taiwan.

因為他以英文回信,以下為我的試譯:

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你舉鐵這個例子來說,可以列出Iron(Fe),因為IUPAC命名法獲得全世界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

(上面是Alfredo ougaowen的留言。)我的翻譯:「委員會成員一致傾向於採用IUPAC的版本,就如你在鐵(Fe)舉出的例子,因為IUPAC命名法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採用,包括台灣的教育系統在內。」--Mewaqua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05:03 (UTC),後有修改[回覆]

對回信的討論

@MewaquaAlfredo ougaowen: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總結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建議在方針版發起討論。--❦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09:42 (UTC)[回覆]

好像你們才能總結一樣。我還是一句話,你敢破壞投票結果,我就能反破壞反到底,你可以試試看。——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09:52 (UTC)[回覆]
按照新事實和證據更正錯誤的作法,不是破壞,而是形成新共識。--❦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5日 (五) 10:01 (UTC)[回覆]
好笑,你說我錯了我就錯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5日 (五) 10:02 (UTC)[回覆]
不敢,只是你說的和專家說的差很多,我等着你證明在中國和台灣的化學專家是錯的,或著說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條目用IUPAC名不用拉丁文是錯的。--❦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20:00 (UTC)[回覆]
根據「維基內容大師兼翻譯大師」蘇州宇文宙武先前留言的意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可以在「簡介段落」章節加上以下句子:「化學元素條目正文開首'''禁止標注'''該元素的[[IUPAC]]名,違者將被視為破壞而可能被封禁。」不過我私下認為這會讓中文維基百科淪為科學界笑柄。--Mewaqua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17:51 (UTC)[回覆]
我只有一個問題阿:萬一IUPAC名不能解釋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來源怎麼辦?例如iron跟Fe就沒半點關係,那Fe到底是怎麼來的?不用說嗎?一般外行人才不理你德文英文法文希臘文拉丁文,你只要告訴我元素符號來自哪個字就好了,這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做不到就算資訊不完整。-游蛇脫殼/克勞 2015年6月5日 (五) 18:56 (UTC)[回覆]
@克勞棣:若IUPAC名不能直接解釋元素符號來源,我們從來就沒有阻止任何總輯酌情在首句加入拉丁文,但是 蘇州宇文宙武 不斷以惡意的手法攻擊IUPAC命並禁止IUPAC命出現在首句,並揚言要封禁所有加入IUPAC命的編輯:至於IUPAC名和拉丁文的使用情況,你可以再次參見站外專家的看法#IUPAC名稱的優先性,還有鋼琴小子和Sz的建議案。--❦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03:53 (UTC)[回覆]
投票通過的結果就是這樣,一切按規矩辦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喊破嗓子都沒用。至於鋼琴小子和SzM的建議,我和他們倆已經達成初步共識,我已經同意通過其他形式(但不是首段首句)予以納入,請你也不要再費心了。這麼長時間的討論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大家還是冷靜一下的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0:12 (UTC)[回覆]
聖旨到!!!威武!!!--❦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8 (UTC)[回覆]

這裏是通知,不是討論

經過漫長的舌戰,此投票已經結束,結果也已揭曉,結果即將寫入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涵蓋面過於寬泛,此次投票只討論了元素和化合物部分,結果不宜擴展到整個化學界)。有異議者大可以繼續異議,但投票結果還是要執行。大量的毫無意義的討論浪費了太多人的精力,我希望立即結束這無聊的討論,以兩次投票結果為準制定格式手冊,這也是我與原來反對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User:Yinweichen‎等人達成的共識。具體的格式我將與原來反對我方案的User:SzMithrandir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User:Yinweichen‎等人以及支持我方案的同志們協商制定,請社群予以監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6日 (六) 14:58 (UTC)[回覆]

@蘇州宇文宙武:最好不要WP: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WP:格式手冊/化學本來就是要包含各種化學條目的書寫規範的,我們這個討論的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章節而已。至於你說的「不宜擴展到整個化學界」,本來這次討論就只是元素而已,化合物的方針雖被提及但完全沒變,人命反應和化學概念沒有被提及。這次討論等於是暴露了IUPAC的不足,居然對元素名稱沒有明文硬性規定,害得我們只能揣摩其用意以及討論通用性等等;但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名詞概念都有章可循,所以應該是無需擔心的。--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6月11日 (四) 01:01 (UTC)[回覆]
@SzMithrandir:我之所以舍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而另開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原因除了這次討論的覆蓋面不廣外,還因為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已被Hanteng綁架,寫入不符合投票結果的內容,還在方針版強行表決。我覺得如果硬是要動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只會與Hanteng再次爆發無謂的衝突,故而迫不得已捨近求遠,待方針版強行表決被否定後再將內容合併,還請諒解。——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1日 (四) 12:11 (UTC)[回覆]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目前內容就很短,再另開一版只會令編者無所適從。另關於投票結果:本人支持Sz的方案並基於其稱廖漢騰的方案可以包容其方案而投票,對事不對人,不代表對雙方人品的看法。很高興現在閣下可以與Sz達成共識。至於方針版的表決,目前其實沒有人真正理會,閣下也可不必理會。--William915與我討論2015年6月12日 (五) 04:41 (UTC)[回覆]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被霸佔,我另開一版是合理的,沒有啥無所適從的。關於投票結果,誰支持誰的方案不重要,關鍵是誰的方案符合規則並得到最多人的支持。我與SzM達成的共識是基於我的方案的,而不是現在的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所述的內容,所以另開一版也是沒有問題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48 (UTC)[回覆]
總之如果最後決定另開一版格式指引,請通知本人,本人也是化學博士生,可以給點意見。另致某人:維基有維基的規則,總是在維基強調學術權威性來壓別人是沒有意思的。--William915與我討論2015年6月12日 (五) 04:55 (UTC)[回覆]
@William915:如果我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加入基於我的方案的共識性結果(我與SzM和鋼琴小子等人達成的)而Hanteng不予以阻止,是不必開新的格式手冊的,不過就要看方針版表決何時結束了(Hanteng自定表決期為一個月)。——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4:59 (UTC)[回覆]
等一個月也沒有問題,到時可以再通知我。廖漢騰之前將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搬走也沒有共識。另外本人仍然堅持一定要在信息框內寫上IUPAC名。--William915與我討論2015年6月12日 (五) 05:09 (UTC)[回覆]
等一個月是因為既然開了討論就不能中止,也屬於無奈。我本人同意在信息框內寫上IUPAC規定的英文名,現在也是這麼做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5年6月12日 (五) 05:35 (UTC)[回覆]
IUPAC可能也沒想過維基社群單靠《辭海》也可以吵那麼久。--Alfredo ougaowen留言2015年6月11日 (四) 06:05 (UTC)[回覆]

這是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眾卿平身

純虧 蘇州宇文宙武 的#這裏是通知,不是討論用,至於中文維基要不要不顧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化學專家意見,或著要不要顧新共識的發展,就看 各位的了。以下幾點回應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

  1. Wikipedia:格式手冊/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內容應該要收集共識後,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再討論,這裏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的討論,如前所述,是意向投票,不是方針或指引投票,方針指引投票得要有個草稿文吧?
  2.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補上你最最相信的「貝氏用拉丁文統一化學元素名稱」的來源,這樣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3. 若您執意要把你的聖旨旨意寫入方針,記得找一個你最相信的行政員背書,這樣也方便給記者和史學家抄笑話。
  4. 請儘速完成以上所有動作,我實在等不及可以在科普期刊報導分析此事,這實在太有料了,看看有多少維基編輯和管理員要站在 蘇州宇文宙武 禁止首句出現IUPAC名稱的那一方,我想連《中國大百科全書》都會怕。
  5. 還不快把蘇州宇文宙武大博士的聖旨,附件拷貝一本寄給《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怎麼可以違逆聖旨,不但沒有在所有的化學元素列出拉丁文,還在所有的化學元素中文名後直接括號加IUPAC名?--❦維基vs百度來源專題 hanteng 2015年6月6日 (六) 19:5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