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角龍屬
鑲嵌角龍屬 化石時期:晚白堊世,
| |
---|---|
已知材料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演化支: | †頭飾龍類 Marginocephalia |
亞目: | †角龍亞目 Ceratopsia |
下目: | †新角龍下目 Neoceratopsia |
屬: | 鑲嵌角龍屬 Mosaiceratops Zheng, Jin & Xu, 2015 |
模式種 | |
†東氏鑲嵌角龍 Mosaiceratops azumai Zheng, Jin & Xu, 2015
|
鑲嵌角龍(屬名:Mosaiceratops)是角龍亞目的一個屬,由鄭文杰、金幸生和徐星命名於2015年,化石發現於河南省內鄉縣的下關組。雖然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它是最原始的新角龍類,但作者指出,前頜骨和鼻骨中的一些特徵與鸚鵡嘴龍相同,表明新角龍類的前頜齒有過兩次進化,而鸚鵡嘴龍並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原始。[1]
敘述
鑲嵌角龍可根據多個自衍征而區別於其它物種,包括:側視圖中喙骨和上頜骨之間存在明顯的前頜溝以及顴骨前部的延長。此外,該分類單元在前頜骨和上頜骨之間的寬度比例上似乎與其它新角龍類不同,前者在側視圖中更寬。該特徵似乎是其與鸚鵡嘴龍的共源性狀。但總體而言,鑲嵌角龍的顱骨更類似於某些先進物種,如鷹角龍或遼寧角龍。[1]
鑲嵌角龍的前頜骨缺少牙齒,表明它沒有牙齒。[1]
發現
鑲嵌恐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的中國河南省。正模標本由一個不完整的脫節的骨骼組成,包括骨盆、腿骨(股骨、脛骨、腓骨、坐骨、髂骨、趾骨、跖骨、跟骨和距骨)、24節椎骨(3節頸椎、3節背椎和18節尾椎)、一根背肋、一個肱骨、橈骨以及完整的、具有脫離的眶後骨和鱗狀骨的顱骨前端。顱骨上保存了鳥喙骨、前頜骨、上頜骨、顴骨、方軛骨、齒骨、隅骨、上隅骨、前額骨和鼻骨前部。[1]
屬名意為「鑲嵌的有角面孔」,是指該屬同時具有新角龍類、鸚鵡嘴龍科和其它基底角龍類的特徵,種名紀念日本古生物學家東洋一。[1]
鑲嵌角龍是2015年開放獲取或免費閱讀期刊上敘述的18個恐龍類群之一。[2]
分類
鄭文杰等人(2015年)將該屬視為已知最原始的新角龍類,與三角龍的關係近於鸚鵡嘴龍。在敘述鑲嵌角龍之前,分析中最基礎的新角龍類是鷹角龍或遼寧角龍。然而,他們指出,在系統發育分析中,這一觀點並沒有得到有力支持,並承認鑲嵌角龍可能代表鸚鵡嘴龍的旁系群(在這種情況下,鸚鵡嘴龍科這一名稱將被恢復)。[1]Han等人(2018年)在對隱龍顱後骨骼的敘述中指出,鑲嵌角龍的外鼻孔的位置低於鸚鵡嘴龍,並認為鑲嵌角龍比鷹角龍和遼寧角龍更為衍生。[3]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1.5 Zheng, W.; Jin, X.; Xu, X. A psittacosaurid-like basal neoceratopsian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central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basal ceratopsian evolu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4190): 1–9 [2021-06-17]. doi:10.1038/srep141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5).
- ^ The Open Access Dinosaurs of 2015. PLOS Paleo. [2021-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5).
- ^ Han, Fenglu; Forster, Catherine A.; Xu, Xing; Clark, James M. Postcranial anatomy of Yinlong downsi (Dinosauria: Ceratopsi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hishugou Formation of China and the phylogeny of basal ornithischians.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7,. in press. doi:10.1080/14772019.2017.136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