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府隴東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府隴東戰役
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彭德懷動員解放軍向西府隴東進軍
日期1948年4月16日-1948年5月19日
地點
陝西省西部和甘肅省東部地區
結果 中華民國國軍勝利,西北野戰軍殘部突圍北撤
參戰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一、二、四、六縱隊 中華民國國軍西安綏靖公署
指揮官與領導者

彭德懷
張宗遜

趙壽山

胡宗南
馬步芳
裴昌會

徐保
傷亡與損失
約15000人 約21900人[1]

西府隴東戰役,國軍稱為「涇渭河谷大捷[2],發生於1948年4月-5月的陝西省西部和甘肅省東部地區,交戰雙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中華民國國軍胡宗南部及馬步芳部。最終,國軍擊退解放軍的進攻,國軍在此役中損失共計2.1萬餘人,而解放軍方面損失約1.5萬人。

背景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開展宜瓦戰役,殲滅國軍29480人,擊斃國軍整編第29軍軍長劉戡和整編第90師師長嚴明[3]:207彭德懷鑑於當時形勢,決定發動黃龍山麓戰役,進攻洛川,並相機收復延安[4]。3月9日,西北野戰軍三、六縱隊對洛川城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國軍整編第61旅拼死抵抗。西北野戰軍由於缺乏攻城的重裝備,數次爬城均未能奏效。

4月13日,彭德懷在馬欄鎮召開西北野戰軍旅以上幹部會議,決定威脅胡宗南的戰略後方。根據野司部署,西北野戰軍三縱繼續圍攻洛川,二、四縱隊為左路,一縱為中路,六縱隊為右路。渡過涇河後,左路和中路目標直指寶雞,右路切斷西安蘭州的公路,監視並抗擊馬步芳部隨時可能的來援[4]

經過

1948年4月16日,西北野戰軍三路大軍同時開拔,發起西府隴東戰役。西安綏署主任胡宗南即令所屬第5兵團率5個整編師馳援洛川,增防西安。17~25日攻克常寧靈台鳳翔郿縣等12座城鎮,逼近寶雞。此時,胡宗南令整編第17師、整編第90師第61旅分別放棄延安洛川,回防西安;調第5兵團會同西北行轅副主任馬步芳部整編第82師,共11個旅的兵力,自二原鎮原地區分路馳援寶雞[5]

西北野戰軍於21日收復延安,25日攻佔洛川,並追殲國軍一部[6];第1、第2縱隊於26日攻佔寶雞,殲國軍整編第76師師部及2個團,師長徐保陣亡[3]:209。23~27日,國軍整編第82師4個步騎團在飛機配合下,突破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教導旅在長武亭口的陣地,抵達崔木鎮;裴昌會指揮第5兵團部隊突破第4縱隊在杏林扶風一帶的陣地,抵達鳳翔附近。第4縱隊(司令員王世泰)兵力部署分散,抗擊不力,當陣地被突破時,既不報告上級,也不通知友鄰,擅自將部隊撤至岐山東北山地,讓開道路,任裴昌會兵團長驅直進,至27日時已突進到虢鎮,距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僅10幾公里。[5]

西北野戰軍為擺脫被夾擊的不利態勢,於28日撤出寶雞,向隴東轉移[6]。5月3日晚,從平涼涇川間花鎖鎮、王村通過西蘭公路及涇河繼續北上。整編第1、第36、第65師尾追其後。5日,西北野戰軍先頭第6縱隊教導旅在鎮原東南屯字鎮被整編第82師3個步騎團包圍[6]。西北野戰軍為拖住並殲滅該路國軍,令教導旅固守,6日以第1、第4縱隊及第6縱隊新編第4旅從國軍側後發起攻擊,因協同不好,僅殲其2000餘人,接應教導旅突出了重圍[4]

7日,胡宗南、馬步芳兩部南追北堵,企圖圍殲西北野戰軍於屯字鎮西峰區涇川縣之間地區。西北野戰軍經激戰,殲其3000餘人後,從荔鎮附近向東轉移。8~11日,又分別在蕭金鎮以東三不同、寧縣以東良平鎮、栒邑縣城以北織田鎮等地衝破國軍的合圍,於12日擺脫追堵,轉至解放區馬欄轉角等地[4][5]

影響

此役,胡宗南根據蔣介石指示的新戰法,指揮第五兵團,利用兵力優勢與交通便捷,迅猛進軍,集結優勢兵力作戰,配合從甘肅南下的馬家軍,給西進的解放軍很大的殺傷,不僅迅速恢復了西府地區,阻止了彭德懷部主力企圖打入麟遊與隴山山脈建立根據地再進入甘肅的戰略計劃,而且一度形成了圍殲西北解放軍主力的軍事態勢。據統計,西北解放軍各部在此戰役中,傷亡、被俘、失散、逃亡的共有萬人左右[7]:315。陝甘寧邊區著名的「勞動英雄」吳滿有參加支前,任解放軍第二縱隊民運部副部長,也在戰敗中被俘[8]。解放軍在寶雞戰役中繳獲的大量武器、彈藥幾乎全部丟失。經過這一戰役,胡宗南暫時穩定了宜瓦失敗後關中與整個西北地區的不安形勢。胡宗南本人也渡過了因宜瓦慘敗而引起的政治風浪[5]

在全國戰場上,西府隴東戰役是國軍在一片敗退聲中取得的一場不大不小的勝利。1948年3月至5月,國民政府召開行憲國大;5月20日,蔣介石、李宗仁就任總統、副總統。蔣介石在就職演說中稱,要「在短期內戡平叛亂」[5]

對於西府隴東戰役的失利,彭德懷很是自責。後來彭德懷談到了西北戰場上的兩大失誤:一是二打榆林,「近月未下,妨害部隊休整訓練」;二是西府隴東戰役,因輕敵而給胡宗南造成可乘之機而失利,「被狼咬了一口」[4]

參考文獻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5: 144. ISBN 978-7-5065-5402-2 (中文(簡體)). 
  2. ^ 經盛鴻. 胡宗南反败为胜的「泾渭河谷大捷」. 傳記文學. 2011, (4): 48–60 (中文(繁體)). 
  3. ^ 3.0 3.1 《彭德懷傳》編寫組. 彭德怀传.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6-12. ISBN 978-7-80092-103-2 (中文(簡體)). 
  4. ^ 4.0 4.1 4.2 4.3 4.4 楊飛. 彭德怀与胡宗南在西北的较量. 湘潮. 2008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5. ^ 5.0 5.1 5.2 5.3 5.4 彭德怀兵败西府:一野靠白刃战杀出国民党军包围圈. 中華網. 2015-03-31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6. ^ 6.0 6.1 6.2 历史解密:西府战役-彭德怀辉煌戎马生涯的遗憾. 中華網. 2005-09-22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7. ^ 古貫郊:〈徐蚌會戰前後的國共大勢〉,刊《大決戰(上局):驚濤》,香港:中原出版社,1991年4月
  8. ^ 书写战争历史莫忘默默承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大众. 搜狐. 2008-11-18 [2015-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中文(簡體)).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