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索尼流動通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索尼公司流動通訊事業本部
ソニー株式会社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事業本部
Mobil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Group, Sony Corporation
公司類型株式會社 編輯維基數據
公司前身愛立信流動通訊英語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1994-2001)
索尼愛立信 (2001-2012)
索尼流動通訊 (2012-2021)
成立2001年10月1日,​23年前​(2001-10-01
結束2021年4月1日,​3年前​(2021-04-01
代表人物大島正昭(事業本部長)
總部總部: 日本東京都港區
註冊成立: 瑞典
產業流動通訊
產品流動電話、藍牙通訊裝置
營業額€ 6,294 百萬歐元(2010年)[1]
淨收入€ 90 百萬歐元(2010年)[1]
所有權者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編輯維基數據
員工人數4,800人(2018年10月)[2]
結算期1月1日—12月31日
母公司索尼
網站electronics.sony.com/c/mobile
備註2021年4月1日,公司法人消滅,成為新改組公司所屬事業部

索尼公司流動通訊事業本部英語:Mobile Communications Business Group,日語: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事業本部[3][4],簡稱索尼流動(Sony Mobile),前身是一家跨國性流動電話製造公司,在日本東京瑞典隆德各設有聯合總部,由索尼公司全資擁有。它設立於2001年10月1日,原本由索尼與瑞典電信裝置公司愛立信合資成立,並以索尼愛立信作為公司名稱。[5]

2012年2月16日,索尼併購愛立信的股權,改名「索尼流動通訊」。 [6]

2021年4月1日,索尼宣佈將總公司名稱改為索尼集團(Sony Group),索尼電子(Sony Electronics)則在同日改名為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及將索尼流動通訊併入索尼公司成為「流動通訊事業本部」,公司法人消滅。

索尼流動通訊在日本東京、印度清奈、瑞典隆德、中國北京美國矽谷設有研究發展基地。[7]索尼流動2016財年(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智能電話出貨量為1460萬台[8],2016年年度出貨量未能進入世界前十[9]

歷史

起源

1990年代初期,愛立信通用電氣在美國合資成立愛立信流動通訊英語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ECS),以求在美國市場立足,並建立品牌識別。

愛立信當時決定電話晶片均採用唯一的來源——飛利浦墨西哥的一家工廠。2000年7月,[10]工廠的一場火災污染無塵設施。飛利浦向愛立信與另一大客戶諾基亞保證產品延遲交貨不會超過一週。當生產狀況導致明顯要拖到數個月時,愛立信面臨嚴重的缺貨。[11]諾基亞已經開始由其他來源獲得零件,而愛立信的處境則因現有機型的生產問題與新機型的延誤而更為困難。[12]

愛立信當時已經投入流動電話市場數十年,是世界第三大手持流動電話的製造商,因此事而遭受巨大的損失。除了火災的因素外,也與無法製造像諾基亞一樣便宜的產品有關。為了減少損失,該公司考慮將生產委外給亞洲公司,以製造出低成本的流動電話。

愛立信出售流動電話部門的考量開始傳播,然而公司總裁庫爾特·赫爾斯持羅姆(Kurt Hellström)表示無此計劃。他說:「流動電話是愛立信真正的核心業務,如果沒有電話我們將無法保持(在網絡上的)成功。」[13]

索尼在2000年的全球流動電話市場上仍是微不足道的角色,佔有率不到百分之一。2001年8月,兩家公司確認在4月間宣佈的合併方案。愛立信投入愛立信流動通訊的大多數資源,剩餘的則成立衍生公司愛立信手機技術平台;索尼則投入整個電話聽筒部門。新公司命名為「索尼愛立信流動通訊」(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縮寫SEMC),成立時擁有3,500位員工。

索尼愛立信時期

Sony Ericsson Xperia Play

「索尼愛立信流動通訊」簡稱「索尼愛立信」,創立於2001年10月,總部設於瑞典隆德。索尼愛立信希望透過愛立信於電訊方面的專業及索尼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優勢互補,在流動通訊領域創造出強大的品牌。索尼愛立信首要的任務是在全球建立起強大的品牌形象。索尼愛立信成立的半年內發表了綠色液體圓球(liquid identity),作為該公司品牌商標。

索尼愛立信成立之初,旗下產品銷售不佳,並低於合併前的兩家公司流動電話總銷量。2003年,索尼愛立信在全球GSM市場上發表T610、T100以及日本市場發表SO505i三支流動電話,並在全球熱賣。2003年10月,索尼愛立信首度獲利。索尼愛立信以此為出發點,以成功的精緻策略,旗下的流動通訊產品持續熱銷。

2005年,配合索尼「Sony United」政策,索尼愛立信發表採用索尼Walkman品牌的音樂手機。2007年8月,索尼愛立信再次發表採用索尼Cyber-Shot品牌的相機手機。在軟件應用面,索尼愛立信手機內建軟件PlayNow可透過網絡下載索尼音樂旗下藝人歌曲。在行銷上,索尼愛立信與索尼影業合作採用置入性行銷,索尼影業所出品的電影上不斷出現索尼愛立信手機。索尼愛立信成功結合了索尼集團的電子、娛樂事業資源,也由精緻路線轉為多樣化產品路線;索尼愛立信的流動電話市佔率由全球第六大市佔率擴大至全球第三大品牌。

2008至2009年,手機毛利下滑、新機發表時間拖延以及2007年-2008年2008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等不利因素,索尼愛立信出現嚴重虧損,市佔率退至全球第五大。2009年,索尼愛立信發表了「娛樂無限」(Entertainment Unlimited),未來手機以音樂體驗、影像體驗、Java遊戲,以及資訊服務與其他服務和應用整合,並發表首款娛樂無限概念機型——Satio

2011年10月,索尼宣佈與愛立信達成協定,由索尼以10.5億歐元收購愛立信所持有的索尼愛立信股份,預定於2012年元月完成手續;收購後索尼愛立信將成為索尼100%持股的子公司,公司品牌名稱與標誌暫時維持現狀[14]。2012年起發售的部份新款手機如Xperia S則已經改掛SONY標誌,而非Sony Ericsson標誌。

2011年10月27日,索尼宣佈出資10.5億歐元收購愛立信所持有的50%股份,解除合資關係,將索尼愛立信併入集團旗下。2012年2月15日收購完成,索尼愛立信改名「索尼流動通訊」(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品牌改為「索尼」(Sony)。

索尼時期

Xperia標誌

索尼流動通訊成為索尼100%持股的子公司。2012年10月公司總部遷至東京[15]。裁員人數約佔子公司全部員工的15%,2014年3月底前完成。

根據研究公司Gartner的統計,2012年第一財季,索尼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僅剩1.9%。[16] 2012年,Xperia系列手機已經掛上了「SONY」品牌,例如Xperia S。2012年下半年發表的Xperia VXperia J更取消了小綠球標誌。

2019年3月,索尼宣佈將關閉位於北京的智能電話工廠,將會把生產線移到泰國,以降低成本。[17]

2019年3月26日,索尼宣佈將其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日語ソニーイメージングプロダク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家庭娛樂及聲音產品業務日語ソニーホーム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サウンドプロダクツ和流動通訊業務整合為電子產品和解決方案業務(Electronics Products & Solutions),於2019年4月1日起生效[18]

2020年4月1日,索尼成立一家中間控股公司「索尼電子公司」(Sony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索尼電子公司將整合構成其電子產品和解決方案(EP&S)部門的三項業務(影像產品與解決方案、家庭娛樂與音頻、流動通訊)及相關的全球銷售和市場行銷、製造、物流、採購和工程平台業務。[19][20]

2021年4月1日,索尼公司更名為「索尼集團公司」(Sony Group Corporation),索尼電子公司更名為「索尼公司」並合併索尼流動通訊、索尼家庭娛樂及聲音產品日語ソニーホーム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サウンドプロダクツ索尼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日語ソニーイメージングプロダク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21][22][23]

口號

Yours to Create

I Love

「I Love Music」廣告板

2006年10月,索尼愛立信發表以全新品牌形象商標的推廣計劃,由品牌顧問公司Wolff Olins設計,形象包括全新色彩設計以及簡單的核心概念為基礎,Sony Ericsson綠色球體商標將搭配一段簡短單字或訊息加以圍繞,投射的情境意象,呈現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中,透過Sony Ericsson的產品、配件與服務所獲得的不同體驗。例如:我愛聲視驚人。(以索尼愛立信標誌代替愛字)

Entertainment Unlimited

2009年,索尼愛立信發表娛樂無限(Entertainment Unlimited)口號,索尼愛立信表示希望回到了製造產品的原點,將Walkman音樂體驗、Cyber-shot影像體驗、Java 遊戲,以及資訊服務與其他服務和應用整合;通過手機和其他家電裝置的無縫整合,用戶可以從電視、個人電腦和Wi-Fi系統在內的多種方式享受和分享頂級質素的娛樂內容。

產品

索尼愛立信

系列 特點 特點
C Cyber-Shot:專業相機手機系列 豐富的相機功能與高清自拍前置鏡頭的手機(最後一款為2016年 SONY C5,後繼機種為X系列Ultra)
D 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專用的流動網絡手機系列 T-Mobile-行動網絡的獨家電話系列
F Fun:專屬遊戲機系列 遊戲為重點的手機
G Generation Web:互聯網手機系列 以互聯網為設計重點手機
J Junior:國民機系列 低檔入門手機
K Kamera:雙面設計手機系列 雙面設計直立式手機,部份機種強調照相功能,Cyber-Shot子系列為C系列前身
M Messaging:業務系列 業務重點的智能電話,沒有數碼鏡頭;至SONY之後有鏡頭,與防水(最後一款為2016年 SONY M5)
P Professional:商務多媒體手機系列 商務多媒體旗艦機種,後為2011年 SONY ERICSSON Xperia PLAY,也是最後一款
R Radio:收音機手機系列 收音機功能,外貌像收音機,手機設有內建式調幅調頻收音機
S swivel/slide/snap-shot:滑蓋、旋蓋、隨手拍系列 原為Swivel旋蓋系列,後改成Slide滑蓋機種,現為Snap-Shot隨手拍系列
T Tala:Sony Ericsson標準機系列 直身手機,首個推出的系列
U Unlimited:Entertainment Unlimited系列 最近推出的系列,Satio(U1i)、Aino(U10i)、Yari(U100i)、Vivaz(U5i)
V Vodafone:沃達豐手機系列 Vodafone沃達豐網絡的獨家手機
W Walkman:音樂隨身聽手機系列 Walkman擁有豐富的音樂功能的行動音樂手機
X Xperia:全新體驗系列,Windows Mobile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能電話 源自Experience,希望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
Z Ze Bobber:時尚摺疊系列 Ze Bobber(原名不詳)時髦的摺機(翻蓋手機)

索尼

在正式更名為索尼流動通訊後,其後產品均被賦予Xperia的名稱。

參閱條目

參考資料

  1. ^ 1.0 1.1 ソニー、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のエリクソン保有株式を完全取得 (新聞稿). ソニー株式會社. 2011年10月27日 [2011年12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16日). 
  2. ^ Sony rethinks mobile business, expects 1,000 layoffs after projecting $2.1B loss this year. [January 7,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3. ^ 2021年4月1日付 役員人事. ソニー株式会社 (新聞稿). 2021-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1) (日語). 
  4. ^ Executive Appointments (effective April 1, 2021). Sony Corporation (新聞稿). 2021-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英語). 
  5. ^ Ericsson – press release. Cision Wire. [October 1, 2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7月14日). 
  6. ^ Sony Completes Full Acquisition of Sony Ericsson. [2016-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2). 
  7. ^ Our design philosophy.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March 10,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14日). 
  8. ^ 索尼2016财年财报发布 手机扭亏为盈了. 2017-05-02 [2017-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5). 
  9. ^ 全球出货量最大14个智能手机企业排行榜:10家国企上榜. 2017-06-22 [2017-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10. ^ Latour, Almar, A Fire in Albuquerque Sparks Crisis For European Cell-Phone Giants, 2001 [2014-01-24] 
  11. ^ Ericsson versus Nokia - the now classic case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husdal.com. [July 2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12. ^ "When the chain breaks" (June 18, 2006). The Economist: A survey of logistics, p. 18.
  13. ^ Ericsson's mobile wor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2000-07-21.
  14. ^ 索尼全數買下愛立信公司 欲反攻智慧手機市場. 中國廣播公司. 2011-10-27. [永久失效連結]
  15. ^ Sony Mobile moving HQ from Sweden to Tokyo on October 1st. Sony Xperia Blog. July 5, 2012 [August 13,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4). 
  16. ^ Techweb. 手机份额1.9%掌机竞争激烈 索尼复兴难度大.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1). 
  17. ^ Sony to close smartphone plant in Beijing, shift production to Thai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Yahoo Finabce.2019-03-28.[2019-03-28].
  18. ^ Sony Corporation Announces Realignment of Key Businesses and Executive Appointments Effective April 1, 2019. Sony Global. 2019-03-26 [2019-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英語). 
  19. ^ Sony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 be Established. Sony Global. 2020-03-26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英語). 
  20. ^ 索尼将设立索尼电子公司. www.sony.com.cn. 2020-03-27 [202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21. ^ Announcement of New Sony Group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ony Group. 2020-05-19 [202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英語). 
  22. ^ 索尼集团新企业官网隆重上线. www.sony.com.cn. 2021-04-01 [202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23. ^ 不是愚人節玩笑!日本Sony 63年來首次改名. 自由時報. 2021-04-01 [2021-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