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角鴞
蘭嶼角鴞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鴞形目 Strigiformes |
科: | 鴟鴞科 Strigidae |
屬: | 角鴞屬 Otus |
種: | 蘭嶼角鴞 O. elegans
|
二名法 | |
Otus elegans (Cassin, 1852)
| |
異名 | |
Ephialtes elegans |
蘭嶼角鴞(Otus elegans botelensis)為一領域性鳥類,由於角鴞類的嘴喙無法啄鑿出樹洞,主要是利用樹木自然腐朽行成的樹洞或是其他動物製造的洞作為巢穴,偶爾也可在人工建築如排水孔、馬桶水箱發現蹤跡。主要食物來源為螽蟴、蛾、馬陸等無脊椎動物,但也偶見捕食壁虎、蜥蜴甚至綠繡眼等小型脊椎動物。[2]:3
分佈
蘭嶼角鴞主要分佈在蘭嶼島,據台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在蘭嶼數量估計約1000隻左右,未來可能持續下降。[3]另外有少量分佈在菲律賓和琉球群島。蘭嶼角鴞在台灣蘭嶼島是當地的留鳥,是否也會遷徙到其他地區、其他島嶼間是否也有遷徙還不得而知,地理的隔離使蘭嶼角鴞形成四個亞種。
蘭嶼角鴞普遍分佈受限於天然樹洞的分佈,棲息的樹洞大多數為樹的胸高直徑(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超過38公分的大樹[4],不同的樹木類型能提供給蘭嶼角鴞繁殖的樹洞數量並不相同,以往的觀察發現番龍眼(Pometia pinnata)較其他樹種易形成樹洞,因此番龍眼森林中的蘭嶼角鴞族群密度也較高。[2]:7
分類
蘭嶼角鴞分為四個亞種:
- O. e. botelensis Kuroda, 1928 分佈於蘭嶼
- O. e. calayensis McGregor, 1904 分佈於巴丹群島
- O. e. elegans (Cassin, 1852) 分佈於琉球群島
- O. e. interpositus Kuroda, 1923 分佈於琉球群島的大東群島
外形特徵
蘭嶼角鴞體形較小,體長約22公分,個體之間外觀的體色略有差異。典型者為褐色帶有暗褐色及灰黃色斑紋,有些則偏赤色,或呈明顯的紅褐色。頭頂有角羽,警戒時會豎起。眼睛虹膜黃色,嘴喙呈橄欖灰色,胸及腹部黃褐色有黑褐色橫斑。翼面呈暗褐色,肩羽下有一列白色斑點,腳密佈羽毛,腳爪呈橄欖灰色。[5]蘭嶼角鴞的叫聲很有特點,雌雄的叫聲差異明顯,透過這些叫聲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
習性
蘭嶼角鴞生活在雨林之中,是夜行性猛禽。它們的食物以昆蟲為主,蘭嶼島上大量的蟋蟀若蟲和蜈蚣是他們常吃的食物,吃食時經常用一隻腳抓握,往嘴裏送的同時閉上雙眼,樣子很陶醉。白天時,它們常站在樹樁上睡覺。1985年前,國外的研究者曾經描述蘭嶼角鴞吃齧齒類。但據中央研究院多年來的研究,由於蘭嶼島上的齧齒類體形較大,它們並不吃哺乳類,只是有時吃綠繡眼。由於不吃哺乳類,它們很少吐唾餘,對於它們的食性多通過糞便研究。
蘭嶼角鴞以樹洞為巢,是單配製,雌鳥產卵後負責孵化,從孕育到孵化期結束,雄鳥都要外出覓食給雌鳥補充體力。蘭嶼角鴞每窩產卵約2~3個,蛋的形狀較圓,體積比乒乓球略小。
研究歷史
1928年日本鳥類學家黑田長禮在蘭嶼發現這種動物,當時認為是角鴞(Otus scops)的一個亞種。1974年,美國的喬·T·馬歇爾博士(Joe Truesdell Marshall)依據它特殊的叫聲,把它重新將本種歸類為優雅角鴞(Otus elegans)下的地區亞種。[5]由於1980年代前對蘭嶼地區的調查多限於環島的公路沿線,很難深入雨林,所以人們能見到蘭嶼角鴞的機會很少,對它的了解就更少,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把蘭嶼角鴞納入世界瀕臨絕種鳥類紅皮書中,屬於瀕危物種。
1985年,由台灣行政院農委會資助,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的劉小如博士開始對蘭嶼角鴞進行全面的研究。他們通過繫放標記、定點觀察等長達17年的研究,對這個物種有了詳細的了解。由於菲律賓連年內亂、社會不安定,研究工作難以開展,所以對巴丹群島為地區的蘭嶼角鴞知之甚少。目前,仍有每月二至三人次參與蘭嶼角鴞的調查,並有計劃把調查延伸為包括琉球、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群島角鴞亞種的調查。
保護
蘭嶼角鴞的保護級別:
- IUCN瀕危等級:近危 生效年代: 2005年
- 在台灣受文化資產保存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的物種。
蘭嶼島的原住民是達悟人,他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沒有捕食鳥類的習慣,這給蘭嶼角鴞帶來了寬鬆的環境。[6]
自然狀況下,蘭嶼角鴞少有天敵,但它們在離巢前容易受到蛇的威脅。由於蘭嶼島上並沒有會主動挖掘樹洞的動物存在,必須仰昆蟲、真菌等方式促成樹枝自然腐朽,因此樹洞形成的速度較為緩慢。天候因素如颱風和地震造成的破壞,直接會導致可利用天然樹洞的減少或消失,往往對於繁衍形成不利的影響,成為族群數量成長的限制因子。[5]近二十年來,隨着蘭嶼島的開發,蘭嶼角鴞的棲息地也受到了威脅,原始森林的砍伐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都對牠們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公路的開通也使有些蘭嶼角鴞葬身輪下。
參見
參考文獻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Otus elegan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2018年7月16日].
- ^ 2.0 2.1 劉, 小如. 蘭嶼角鴞之繁殖族群與分布. 2000.
- ^ 蘭嶼角鴞. nrch.culture.tw.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 2009-09-09 [202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4).
- ^ 吳, 采諭. 蘭嶼角鴞(Otus elegans botelensis)的巢洞選擇。. 2000 [2023-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2).
- ^ 5.0 5.1 5.2 達悟人口中的都都霧:蘭嶼角鴞. 環境資訊中心. [202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5) (中文(繁體)).
- ^ 聯合新聞網. 被訴說的神話:蘭嶼鳥類的文化符碼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170128T134358Z [2020-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2) (中文(臺灣)).
- 優雅角鴞 Otus elegans Cassin, 1852.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 夜探蘭嶼角鴞視頻[失效連結]
- 蘭嶼角鴞-Toto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