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藥學
藥學
藥學(英語:Pharmacy)是以各種科學為基礎來研究藥物的知識系統,與藥理學(Pharmacology)是不同的概念。藥理學主要為生物醫學的科學研究,而藥學則主要是利用藥理學的知識為病人提供更高質素的醫藥治療及服務。前者為科研性質,後者為臨床性質。另外,藥學與藥劑學(Pharmaceutics)的概念也經常被混淆。藥劑學為藥學的一門分支,只專門研究製藥的部分,而藥學本身則是將各種醫藥知識化為臨床實踐。在某些地區(例如香港),中文「藥劑學」一詞通常是指「藥學」(Pharmacy)。
精選傳記
弗朗西斯·奧爾德姆·凱爾西 | |
---|---|
出生 |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蘇維尼根湖 | 1914年7月24日
逝世 | 2015年8月7日 加拿大安大略倫敦 | (101歲)
職業 | 醫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僱員 |
知名於 | 阻止沙利度胺進入美國市場 |
配偶 | 弗里蒙特·埃利斯·凱爾西 |
弗朗西斯·凱思琳·奧爾德姆·凱爾西,Ph.D.,M.D.(英語:Frances Kathleen Oldham Kelsey,1914年7月24日—2015年8月7日),美國藥理學家。曾作為藥物檢察員長期供職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因擔心藥品安全性而阻止沙利度胺的市場授權,她本人亦因此舉而聞名。事後表明她的擔憂自有道理:研究顯示沙利度胺的確會導致嚴重的出生殘疾。在凱爾西的職業生涯中,美國曾通過多個法令加強FDA對藥物治療的監管。(更多...)
特色圖片
特色條目
阿士匹靈(英語:Aspirin),也稱乙酰水楊酸(英語:acetylsalicylic acid),是水楊酸類藥物,通常用作鎮痛藥、解熱藥和消炎藥。 阿士匹靈也能防止血小板在血管破損處凝集,有抗凝作用。長期低劑量服用可預防心臟病、中風與血栓。在心臟病發作後立即低劑量服用可降低下次心臟病發作或心肌梗死的風險。該藥還可有效預防多種癌症,特別是直腸癌。
阿士匹靈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消化道潰瘍、胃出血及耳鳴,尤其在高劑量服用時;不建議用於治療青少年或兒童的流感樣症狀或病毒性疾病,因為這會增加患瑞氏綜合症的風險。
阿士匹靈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NSAID),但作用機制與其他同類藥物並不相同。雖然它們都有名為水楊酸的類似結構,作用相似(解熱、消炎、鎮痛),抑制的環氧化酶(COX)也相同,但阿士匹靈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抑制作用不可逆,而且對環氧化酶-1(COX-1)的抑制作用比對環氧化酶-2的(COX-2)更強。
阿士匹靈衍生自柳樹皮中發現的化學物質。早在2400年前柳樹皮就用來治病,希波克拉底就用它來治頭痛。1763年,在牛津大學的沃德姆學院,愛德華·斯通首次從柳樹皮中發現了阿士匹靈的有效成分為水楊酸。 1897年,德國拜耳公司的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首次成功合成了阿士匹靈。它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每年的消費量約4萬噸。阿士匹靈(Aspirin)是拜耳公司的註冊商標,在此商標已被該公司註冊的國家中,其通用術語為「乙酰水楊酸」。該藥已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藥物。 (更多)..
你知道嗎?
分類
維基計畫
開放任務
維基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