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賀伯
颱風賀伯 Typhoon Herb(英文) | |||||||||
---|---|---|---|---|---|---|---|---|---|
| |||||||||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1996年7月23日 | ||||||||
消散日期 | 1996年8月3日 | ||||||||
最低氣壓 | 925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260 km/h | ||||||||
影響 | |||||||||
財產損失 | 臺灣300億新台幣[參1] [註1] 中國大陸652.7億人民幣 (有記錄以來損失第二多的太平洋颱風,經通脹調整) | ||||||||
死傷人數 | 臺灣51死463傷22失蹤[參2] 中國大陸779死[參3] | ||||||||
影響地區 | 臺灣 中國大陸 日本 | ||||||||
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颱風賀伯(英語:Typhoon Herb,國際編號:9609,台灣編號:9608,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號:96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是1996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也是當年最強及最大的颱風[參4]。
發展及路徑
1996年7月中旬[參4],西北太平洋自東南亞至馬紹爾群島間的對流發展十分活躍,21日,雲團漸漸形成3股擾動,這3股擾動由西向東後來分別發展成颱風法蘭基(Frankie)、姬羅莉亞(Gloria)以及赫拔,7月21日6時,位於最東邊,未來將發展為颱風賀伯的熱帶擾動被正式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不過,該擾動的對流仍不甚強大,直到23日,深對流開始集中,低層環流中心也逐漸改善,也因此JTWC於當日0時發出了熱帶氣旋形成報告,此後,低層環流中心持續加強,同日6時,JTWC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0W。
熱帶低氣壓10W在24日6時,再進被升格為熱帶風暴(相當於中華民國的標準-輕度颱風),並被命名為赫拔,此時更明顯向西移動;其後赫拔持續增強,25日12時,赫拔被升級為颱風(相當於中華民國的標準-中度颱風),48小時後,赫拔的強度達到了第一次的巔峰,中心風速增強為125kts(64公尺/秒),這時的中華民國標準定意為強烈颱風,在這同時,赫拔不尋常地向西南偏西移動,這是因為另一生成並位於西方的颱風姬羅莉亞牽制而帶來影響。
7月29日,赫拔的強度開始減弱,當日6時中心風速已減至115kts(59公尺/秒),在減弱的同時,赫拔也開始從28日西南偏西的路徑,轉為29日的向西北前進。雖然小幅減弱,但赫拔已經發展為一個十分巨大的熱帶氣旋,其主要最外側封閉等壓線(ROCI)的半徑幾乎跨越了8.5個經緯度。30日前半日,赫拔再度增強(此時是中華民國臺灣的標準-強烈颱風),當日18時,達到了生成期間的巔峰期,中心風速到達140kts(72公尺/秒)。
過了此一巔峰,赫拔的路徑開始較為偏西,約於31日16時以130kts(67公尺/秒)的強度從台灣的東北方登陸,經過台灣時,赫拔的風眼暫時消失,雖然接下來在經過台灣海峽時,曾又短暫的形成不完整的風眼,但赫拔在登陸中國大陸後,風眼又很快地消失。8月1日12時,JTWC為赫拔發出最後的報告,當時赫拔在深入中國大陸的內陸後已逐漸消散。
影響
臺灣颱風降雨紀錄 | ||||||
---|---|---|---|---|---|---|
累計降雨紀錄 | 年份 | 風暴名稱 | 發生地點 | 附註 | ||
排行 | 毫米 | 英吋 | ||||
1 | 3,060 | 120.5 | 2009年 | 颱風莫拉克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7] |
2 | 2,319 | 91.3 | 2001年 | 颱風納莉 | 臺北縣烏來鄉 | [8] |
3 | 2,162 | 85.1 | 1969年 | 熱帶風暴霍蘿茜 | 臺北市北投區 | [7] |
4 | 1,987 | 78.2 | 1996年 | 颱風赫拔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9] |
5 | 1,914 | 75.4 | 2024年 | 颱風凱米 | 高雄市茂林區 | [10] |
6 | 1,834 | 72.2 | 1987年 | 颱風林茵 | 臺北市北投區 | [11] |
7 | 1,774 | 69.8 | 2012年 | 颱風蘇拉 | 宜蘭縣宜蘭市 | [12] |
8 | 1,672 | 65.8 | 1967年 | 颱風嘉娜 | 宜蘭縣冬山鄉 | [13] |
9 | 1,611 | 63.4 | 2008年 | 颱風森拉克 | 臺中縣和平鄉 | [14] |
10 | 1,561 | 61.5 | 2005年 | 颱風海棠 | 屏東縣三地門鄉 | [15] |
1960至2016年臺灣颱風各測站降水量紀錄[16] | |||||||||||||
---|---|---|---|---|---|---|---|---|---|---|---|---|---|
氣象測站 | 總雨量 | 時雨量 | 6小時雨量 | 12小時雨量 | 18小時雨量 | 24小時雨量 | 備註 |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風暴名稱 | 雨量 (毫米) | ||
鞍部 | 1969年霍蘿茜 (Flossie) | 2162.1 | 1979年伊文 (Irving) | 119.5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317.1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556.1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739.4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835 | |
竹子湖 | 1930.6 | 1981年莫里 (Maury) | 112 | 1987年林茵 (Lynn) | 338.9 | 1987年林茵 (Lynn) | 664.9 | 1987年林茵 (Lynn) | 967.7 | 1987年林茵 (Lynn) | 1151.9 | ||
淡水 | 865 | 86.8 | 1981年莫里 (Maury) | 202.2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337.5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474.5 | 2000年象神 (Xangsane) | 529.5 | |||
台北 | 2001年納莉 (Nari) | 854.4 | 2001年納莉 (Nari) | 76 | 2001年納莉 (Nari) | 310.5 | 2001年納莉 (Nari) | 444 | 2001年納莉 (Nari) | 560.5 | 2001年納莉 (Nari) | 603.5 | |
新竹 | 813.6 | 1960年戴莉斯 (Trix) | 72 | 264 | 475.5 | 519.5 | 602 | ||||||
基隆 | 1987年林茵 (Lynn) | 772.1 | 1987年林茵 (Lynn) | 95.3 | 1987年林茵 (Lynn) | 276.6 | 1987年林茵 (Lynn) | 340.8 | 1987年林茵 (Lynn) | 437.3 | 1987年林茵 (Lynn) | 490.3 | |
宜蘭 | 1966年愛茜 (Elsie) | 1076.9 | 1966年愛茜 (Elsie) | 112 | 1966年愛茜 (Elsie) | 380.5 | 1966年愛茜 (Elsie) | 518.3 | 1966年愛茜 (Elsie) | 642.6 | 1966年愛茜 (Elsie) | 698.7 | |
蘇澳 | 2010年鮎魚 (Megi) | 1195.9 | 2010年鮎魚 (Megi) | 181.5 | 2010年鮎魚 (Megi) | 645 | 2010年鮎魚 (Megi) | 861 | 2010年鮎魚 (Megi) | 908 | 2010年鮎魚 (Megi) | 1018.5 | |
花蓮 | 2001年利奇馬 (Lekima) | 697 | 1990年奧菲莉亞 (Ofelia) | 106 | 1996年安里 (Ernie) | 334 | 1996年安里 (Ernie) | 419 | 1996年安里 (Ernie) | 425 | 1998年謝柏 (Zeb) | 443.5 | |
成功 | 1973年娜拉 (Nora) | 737.8 | 1960伊蘭 (Elaine) | 92.3 | 1961年琴茵 (June) | 263.4 | 1961年比蒂 (Betty) | 367.3 | 1961年琴茵 (June) | 441.7 | 1973年娜拉 (Nora) | 562.3 | |
台東 | 691.4 | 1974年貝芙 (Bess) | 99.6 | 1988年蘇姍 (Susan) | 247.5 | 1998年謝柏 (Zeb) | 381.5 | 1973年娜拉 (Nora) | 460.4 | 538.3 | |||
大武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1209.2 | 2005年海棠 (Haitang) | 103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329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549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701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842 | |
梧棲 | 2001年納莉 (Nari) | 518 | 2001年桃芝 (Toraji) | 87.5 | 2001年桃芝 (Toraji) | 415 | 2001年桃芝 (Toraji) | 441 | 2013年蘇力 (Soulik) | 508 | 2013年蘇力 (Soulik) | 510 | |
台中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588.5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120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398.5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446.8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467.4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527.7 | |
嘉義 | 2001年納莉 (Nari) | 1065.5 | 2001年納莉 (Nari) | 144 | 2001年納莉 (Nari) | 335 | 2001年納莉 (Nari) | 602 | 2001年納莉 (Nari) | 821 | 2001年納莉 (Nari) | 871 | |
日月潭 | 2008年森拉克 (Sinlaku) | 854.1 | 2001年桃芝 (Toraji) | 110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391 | 1996年赫拔 (Herb) | 556.8 | 1960年雪麗 (Shirley) | 637.1 | 1960年雪麗 (Shirley) | 681.3 | |
阿里山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3059.5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123 | 1996年赫拔 (Herb) | 616.5 | 1157.5 | 1996年赫拔 (Herb) | 1537.5 | 1996年赫拔 (Herb) | 1748.5 | ||
玉山 | 2160.8 | 1998年奧圖 (Otto) | 65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265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480.7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697.3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879.3 | ||
台南 | 753 | 1994年嘉蓮 (Caitlin) | 112.5 | 1994年嘉蓮 (Caitlin) | 283.5 | 353.5 | 458 | 535 | |||||
高雄 | 848.5 | 1962年姬蒂 (Kate) | 124.8 | 1962年姬蒂 (Kate) | 446.1 | 1962年姬蒂 (Kate) | 607.3 | 1962年姬蒂 (Kate) | 618 | 1962年姬蒂 (Kate) | 627 | ||
恆春 | 2011年南瑪都 (Nanmadol) | 1103.5 | 2012年天秤 (Tembin) | 167.5 | 2012年天秤 (Tembin) | 472.5 | 2012年天秤 (Tembin) | 562.5 | 2012年天秤 (Tembin) | 591.5 | 2012年天秤 (Tembin) | 618.5 | |
彭佳嶼 | 2008年森拉克 (Sinlaku) | 731.5 | 2002年娜基莉 (Nakri) | 186 | 2002年娜基莉 (Nakri) | 605.5 | 2002年娜基莉 (Nakri) | 632.8 | 2002年娜基莉 (Nakri) | 636.4 | 2002年娜基莉 (Nakri) | 641.7 | |
澎湖 | 2009年莫拉克 (Morakot) | 445.2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94.5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368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421.5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429.5 | 2008年卡玫基 (Kalmaegi) | 430.5 | |
東吉島 | 708.9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75.5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235.5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377.5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458 | 2004年敏督利 (Mindulie) | 488 | ||
蘭嶼 | 1991年納德 (Nat) | 738.3 | 1970年葦黛 (Wilda) | 73.6 | 1978年奧娜 (Ora) | 252.6 | 1973年娜拉 (Nora) | 306.6 | 1973年娜拉 (Nora) | 354.1 | 1974年芸蒂 (Wendy) | 419.5 | |
金門 | 1971年貝貝 (Babe) | 258 | 2004年艾利 (Aere) | 46.5 | 2013年蘇力 (Soulik) | 81.3 | 2013年蘇力 (Soulik) | 115.3 | 2013年蘇力 (Soulik) | 118.4 | 2010年鮎魚 (Megi) | 122 | |
馬祖 | 1991年納德 (Nat) | 227.5 | 2013年潭美 (Trami) | 33.5 | 2013年潭美 (Trami) | 73 | 2012年蘇拉 (Saola) | 93 | 2013年潭美 (Trami) | 109.5 | 2008年鳳凰 (Fung-wong) | 132 |
據臺灣中央氣象局資料[參2]顯示,赫拔是於7月24日20時生成,26日20時增強為中度颱風,27日14時增強為強烈颱風,29日11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對其發佈海上颱風警報,同日23時20分再發佈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31日20時44分赫拔登陸宜蘭,8月1日2時減弱為中度颱風,同日4時由新竹縣新豐鄉進入台灣海峽,11時在福建福州市平潭縣登陸,23時減弱為輕度颱風,8月2日20時於福建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氣象局在赫拔侵臺前,曾將前次侵臺的颱風姬羅莉亞以及將到來的赫拔,比擬做1977年兩個對台灣造成嚴重災情的的颱風-黛瑪及維娜[參5],原因是在強度、路徑及發生時間上,兩對颱風頗為相近。
風雨
赫拔結構堅實,環流廣大,加以南方溫暖海域的水氣補充,為台灣帶來強風暴雨,是少數對全台灣皆造成嚴重影響的颱風[參6],除澎湖外,各地皆出現10級以上陣風,其中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均出現14級(約44m/s)以上的陣風,蘇澳的陣風達16級(52.1m/s)基隆的陣風更達17級(59.5m/s),花蓮及臺東則有焚風出現。
降雨方面,南投、阿里山及桃竹苗山區累積雨量皆超過1,000毫米,其中阿里山測站於7月31日日雨量高達1,094.5毫米、8月1日為892毫米,雙雙打破1963年9月11日颱風姬羅莉亞的874.5毫米紀錄,其中的24小時內曾降雨1,748毫米,迄今仍為台灣連續24小時的降雨紀錄。赫拔在阿里山帶來的18、24、48小時的連續降雨,已逼近當時的世界紀錄(後被2001年的納莉颱風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陸續突破多項紀錄。)[參7]。
農林漁牧
農林漁牧及水土保持損失共計新臺幣199億元。
交通電信電力
全台鐵路及公路多處嚴重受損,公路坍方、路基流失、橋樑毀損共1,315處,其中造成交通中斷者共101處。電力、電信亦受損嚴重。全國累積曾停電戶達279.32萬戶[參8]。
其他
此外,赫拔造成台灣中、南部沿海地區海水倒灌,台北縣市多處嚴重水浸。南投縣水里鄉、信義鄉、鹿谷鄉山洪爆發,多人遭活埋[參9]。赫拔吹襲後,泥石流發生過程經由媒體報導,畫面觸目驚心,始廣為大眾認識,其中又以信義鄉神木村的泥石流災害最為人知悉[參10] [參11]。
總計赫拔在台灣共造成51人死亡,22人失蹤,47人重傷,416人輕傷,503間房屋全倒,880間房屋半倒[參2][參12]。估計全國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參1][參13]。
在中國大陸,赫拔帶來的洪水造成十分慘重的災情,其中在福建省洪水摧毀70,000間左右的房屋,至少就造成233人死亡、284人失蹤的災害。由於其登陸前在台灣海峽中曾一度增強,並與天文大潮相疊加,使平潭出現千年一遇的高潮位,再加之其環流廣大,所以北起渤海、南至華南等省市沿海也出現較重的災情。在安徽省貴池市升金湖,赫拔減弱為一熱帶風暴,曾製造高達2.5米的涌浪。其後,賀伯深入內陸並與冷空氣相結合,在華中華北降下暴雨,在太行山地區就出現大範圍泥石流山洪與滑坡,全國4千6百多萬人受災,11.3萬人受傷,實際死亡者不計其數。但由於嚴重的瞞報,罹難人數不得而知。全國損失652.7億元。[參4]。
註解
- ^ JTWC的資料是5億美元。
參考資料
- ^ 1.0 1.1 《台灣的氣候》 涂建翊、余嘉裕、周佳 合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1版4刷
- ^ 2.0 2.1 2.2 《民國八十五年颱風調查報告》,1999年2月,中央氣象局
- ^ 雷小途,陳佩燕,楊玉華,錢燕. 中国台风灾情特征及其灾害客观评估方法. 中國氣象學報. 2009, (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4.0 4.1 4.2 JTWC颱風報告
- ^ 《姬羅莉亞/赫拔 路徑類似十九年前 黛瑪/維娜》,1996年7月30日,中國時報
- ^ 《颱風警報解除 降雨量創卅三來新高》,1996年8月2日,中國時報
- ^ 吳俊傑. 賀伯颱風-認識西北颱. 《地球科學雜誌》. 1997-03, 創刊號 (1997年3月) [2018-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2) (中文(繁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黃巧雯. 颱風梅姬破310萬戶停電 史上第2多. 中央通訊社. 2016-09-27 [2019-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中央氣象局TDB防災颱風資料庫網絡系統
- ^ 台灣坡地環境資訊網-神木村泥石流災害
- ^ 泥石流防災資訊網-颱風與泥石流
- ^ [ 台灣地區天然災害損失統計]
- ^ 台灣的洪水災害,文/郭振泰,《地球科學雜誌》第7期,199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