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特號戰艦
沃爾特號於1902年的石版畫
| |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沃爾特號 |
艦名出處 | 沃爾特之戰 |
建造方 |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
鋪設龍骨 | 1890年5月 |
下水日期 | 1892年8月6日 |
入役日期 | 1893年10月31日 |
結局 | 1919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勃蘭登堡級戰艦 |
排水量 | 10670噸 |
船長 | 115.7米 |
型寬 | 19.5米 |
吃水 | 7.9米 |
動力輸出 | 7627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三脹蒸汽機 |
船速 | 16.9節 |
續航力 | 4300海里以10節 |
乘員 | 568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沃爾特號戰艦[註 1](德語:SMS Wörth[註 2])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世紀90年代初所建造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的二號艦,是為紀念1870年普法戰爭中的沃爾特之戰勝利而命名。它是德國首批前無畏艦之一,同級姊妹艦還包括有勃蘭登堡號、魏森堡號和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而在此之前,海軍的主力艦僅有岸防艦和鐵甲巡防艦。該艦於1890年5月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龍骨架設,1892年8月6日下水,至1893年10月31日交付使用。其安裝在三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六門大口徑主炮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因同期外國海軍的標準配置僅為四門。
沃爾特號於入列後的頭十年都在主艦隊服役,參加和平時期常規的例行訓練巡航和演練。1900年,它作為德國海軍遠征部隊的一份子,前往中國鎮壓義和團運動;但當艦隊到達時,北京之困已經解除,該艦在華幾乎沒有參與任何直接行動。1906年,隨着更新、更強大的艦艇取代勃蘭登堡級成為前線戰艦,沃爾特號被列入預備役。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陳舊的沃爾特號在戰爭的頭兩年曾作為岸防艦在德意志帝國海軍發揮了有限的作用,但沒有任何交戰。到1916年,該艦進一步降格充當宿營船,並擔任此職直至戰爭結束。儘管有計劃在戰後將其改造為一艘貨船,但沃爾特號最終還是於1919年在但澤拆解報廢。
設計
沃爾特號是四艘勃蘭登堡級戰艦的二號艦,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首批前無畏戰艦之一。在威廉二世於1888年6月加冕德意志皇帝之前,帝國海軍的主要目標是保衛德國的海岸線,時任帝國海軍部部長的列奧·馮·卡普里維於1880年代便為此訂購了許多岸防艦。[2]1888年8月,對海軍事務有濃厚興趣的德皇威廉二世任命海軍中將亞歷山大·馮·蒙茨接替了卡普里維,並指示他將四艘戰艦納入1889-1890年度的海軍預算。與前任所強調的岸防戰略相比,蒙茨更傾向於組建戰艦隊,他取消了由卡普里維授權建造的最後四艘岸防艦,轉而訂購四艘萬噸級的戰艦。儘管它們是德國的第一款現代戰艦,為鐵必制時代的公海艦隊奠定了基礎,但這批艦隻僅是作為常規造艦計劃的一部分而授權,反映了19世紀80年代由綠水學派等理論引起的戰略和戰術混亂。[3]
沃爾特號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13.9米和115.7米,有19.5米(加裝防魚雷網後為19.74米)的舷寬,以及7.6米的前吃水和7.9米的後吃水。艦隻設計的標準排水量為10,013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0,670噸。其推進是通過兩台三缸立式三脹蒸汽機以驅動三副直徑為5米的三葉螺旋槳來實現。蒸汽由十二台燃煤橫向筒形鍋爐供應,並通過兩具煙囪排放。推進裝置的額定功率為10,228匹指示馬力(7,627千瓦特),最高速度達16.9節(31.3公里每小時),並能夠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300海里(8,000公里)。其標準船員編制為38名軍官及530名士兵。[4]
該艦的主炮數量在當時是不同尋常的,因為它在三座雙聯裝炮塔中架設了六門重炮,而非同時代戰艦典型的四門主炮。[2]其中艏部和艉部炮塔的炮管長度為40倍徑[註 3],舯部炮塔則安裝有較短的35倍徑炮管,以便能夠滿足炮塔的旋轉要求。副炮則由八門105毫米35倍徑速射炮和八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組成,全數安裝在炮廓內。武器套件中還有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均佈置於艦體水上部分的旋轉支架上。[4]儘管主炮較當時外國的主力艦更重,但與其它戰艦相比,勃蘭登堡級艦隻的副炮被視為弱項。[2]
勃蘭登堡號受到複合裝甲的保護。其裝甲帶在中央堡壘的部分達到400毫米厚,用於保護彈藥艙及輪機艙。裝甲甲板的厚度為60毫米。而主炮塔的炮座則以300毫米厚的的裝甲板覆蓋。[4]
服役歷史
建造至1895年
作為同級的二號艦,沃爾特號是根據合同代號「B」[註 4]表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進行訂購,並於1890年5月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鋪設龍骨。[4]其初始工程進度為全部四艘同級艦中最慢;致使艦體直至1892年8月6日才下水,較另外三艘姊妹艦晚了八個多月。在下水儀式上,維多利亞公主作為德皇威廉二世的胞妹,主持為艦隻命名。其後的舾裝工程則進展迅速,並於1893年10月31日交付使用,成為首艘投入運用的同級艦。廣泛的海試緊隨其後進行,一直持續至1894年4月。在此期間,它曾被臨時編入秋季練習艦隊(Herbst-Übungsflotte,即公海艦隊的早期形式)的第二分艦隊,以取代因蒸汽閥爆炸而受損的姊妹艦勃蘭登堡號。[7][8]1894年8月1日,沃爾特號被指派為練習艦隊的旗艦參加年度秋季演習,受海軍上將馬克斯·馮·德·戈爾茨指揮。戈爾茨及其幕僚於8月19日登上這艘新戰艦,其中便包括當時的海軍上校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演習在北海和波羅的海舉行,臨近結束時,德皇威廉二世也於9月21日登艦並檢閱了艦隊。[7]
在這一時期,沃爾特號的艦長為威廉二世的胞弟——海因里希親王;[9]弗朗茨·馮·希佩爾則於1894年登艦擔任值更官,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戰列巡洋分艦隊的指揮官,後來又成為整個公海艦隊的總司令。[10]11月1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駕崩,威廉二世原本計劃派其胞弟代表德國率旗艦前往聖彼得堡出席喪禮。但時任駐俄大使貝恩哈德·馮·韋爾德將軍指出,派遣一艘以普法戰爭中沃爾特之戰命名的軍艦會激怒法國代表團,考慮到最近締結的法俄同盟,這是不明智的。威廉二世對此表示同意,因此海因里希親王只得搭乘火車參加喪禮。[11]在姊妹艦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入役後,它取代了沃爾特號成為艦隊旗艦。此後,沃爾特號被分配至第一分艦隊,進而取代老舊的鐵甲艦德國號。[7]
沃爾特號隨分艦隊餘部出席了1894年12月3日在基爾舉行的威廉皇帝運河開鑿儀式。[9]分艦隊隨後開始在波羅的海開展冬季訓練巡航;這是德國艦隊首次進行這樣的巡航。而在往年,艦隊大部都會在冬季停運。12月7日至11日,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誕辰300周年之際,第一分艦隊錨泊在斯德哥爾摩。它們隨後在波羅的海進行了進一步的操練,進而駛回母港接受定期保養。[9]沃爾特號曾於12月19日到1895年3月27日期間恢復擔任艦隊旗艦的舊職責,因當時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尚在旱塢內維修。[12]1895年初,該艦開始進行單艦和分艦隊訓練。5月,艦隊在波羅的海西部進行了更多的機動訓練,並以到訪奧克尼群島的柯克沃爾作為終結。艦隊於6月初返回基爾,為威廉皇帝運河的通航作準備。在通航儀式上,它們於基爾灣向外國代表團展示了戰術訓練。[13]
7月1日,練習艦隊展開深入大西洋的大規模巡航;在8月初的回程途中,它們至懷特島停靠,以出席考斯帆船周。[14]8月6日,威廉二世在那裏舉行了沃爾特號同名戰役勝利25周年的紀念儀式,此舉遭到英國媒體的尖銳批評。[7]艦隊於8月10日返回威廉港,開始為將於當月下旬開始的秋季演習做準備。首場演練於8月25日在黑爾戈蘭灣開始。然後,艦隊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峽駛向波羅的海;強烈暴風雨對許多艦艇造成重大傷害,其中S-41號魚雷艇在風暴中傾覆,僅三人獲救。艦隊隨即在基爾短暫停留,然後前往卡特加特海峽和大貝爾特海峽開展包括實彈射擊在內的演練。主要演練自9月7日開始,內容為從基爾向波羅的海東部實施模擬攻擊。後續的演習則在波美恩沿岸和但澤灣完成。9月14日,威廉二世在耶爾斯赫夫特檢閱艦隊,宣告演習結束。[15]
1896-1900年
1896年的訓練模式與前一年大致相同。單艦訓練於4月進行,隨後於4月底至5月初在北海進行分艦隊訓練,其中包括出訪荷蘭港口弗利辛恩和紐維迪普。額外的演練從5月下旬持續至7月下旬,分艦隊進一步駛向北海北部,並頻繁進入挪威水域。5月11日至18日,這些艦隻造訪了卑爾根。在訓練期間,威廉二世陪同到訪的中國直隸總督李鴻章於基爾附近視察了艦隊。[16]8月9日,練習艦隊在威廉港集結以進行每年一度的秋季艦隊演習。[17]接下來的一個月,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基爾訪問了艦隊,並於9月8日登上沃爾特號。在射擊演練期間,艦隻憑藉卓越的精準度而贏得第一分艦隊的「凱撒射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12]
沃爾特號及艦隊餘部於1897年上半年都遵循常規的例行單獨和分艦隊訓練模式。[18]6月,該艦還代表德國參加了為慶祝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登基鑽禧而舉行的海上閱兵。[19]傳統的訓練進程於8月初中斷,當時威廉二世攜皇后奧古斯塔·維多莉亞前往喀琅施塔得出訪俄國皇室;而第一分艦隊的兩個支隊都奉命陪同德皇伉儷。它們於8月15日返抵但澤的諾伊法瓦澤,並在那裏加入艦隊餘部參加年度秋季演習。演習於9月22日在威廉港結束。12月初,第一支隊在卡特加特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開展機動演練,但因船員短缺而縮短了進程。[20]
1898年上半年,艦隊波瀾不驚地完成了例行的單艦和艦隊訓練,並且加入了出訪不列顛群島的行程,期間分別在皇后鎮、格里諾克和柯克沃爾停留。它們於8月14日在基爾集結,參加年度的秋季演習。演習內容包括對梅克倫堡沿岸實施模擬封鎖,以及在但澤灣與假想敵「東方艦隊」交鋒。當返回基爾的途中,艦隊遭到一場強烈的風暴侵襲,造成大量艦艇嚴重受損,並致使S-58號魚雷艇沉沒。艦隊轉而經行威廉皇帝運河,繼續在北海完成既定任務。演習於9月17日在威廉港結束。12月,第一支隊在埃肯弗德灣進行炮術和魚雷訓練,隨後至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進行支隊訓練。在此期間,該支隊於12月9日至13日到訪了瑞典的孔斯巴卡。返回基爾後,第一支隊的艦隻全數進入船塢接受冬季保養。[21]
1899年11月25日,沃爾特號在埃肯弗德灣進行炮術訓練期間不慎撞上了一塊暗礁。這導致艦體被撕開了一個6.7米寬的孔洞,並淹沒了三個水密艙室。艦隻遂被送往威廉港進行維修。[22]但在開始維修之前,必須卸下大約500噸煤來減輕艦身的重量。其右舷的孔洞被釘上臨時鋼板,而左舷的船體板必須重新鉚接。[23]維修工程從1899年12月持續到1900年2月;因此該艦無法參加第一分艦隊例行的冬季訓練巡航。[12]
義和團運動
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期間,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圍攻北京的外國公使館,並殺害了德國特命全權公使克林德男爵。[24]這一系列針對西方人的拳民暴行促使德國與其它七大強國——英、俄、奧、意、法、美、日結成聯盟。[25]當時,在中國的西方士兵數量太少,不足以擊敗義和團;[26]北京的八國聯軍官兵總數僅為400餘人。[27]而德國在華的主要軍事力量為東亞分艦隊,它由大巡洋艦奧古斯塔皇后號、漢薩號、赫塔號以及小巡洋艦伊倫娜號、葛馮號和炮艦美洲豹號、雞貂號所組成。[28]此外,德國還有一個500人的分遣隊駐紮在大沽;再結合其它國家的部隊,兵力約為2,100人。[29]在英國將軍愛德華·荷伯特·西摩爾的率領下,這些人試圖攻入北京,但因受到頑強的抵抗而被迫滯留天津。[30]為此,德皇決定派遣遠征部隊前往中國以增援東亞分艦隊。遠征部隊由沃爾特號及其三艘姊妹艦、六艘巡洋艦、十艘貨輪、三艘魚雷艇和六個海兵營組成,受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指揮。[31]
7月7日,遠征部隊司令、海軍少將理夏德·馮·蓋斯勒報告他的艦隻已完成整備,遂於兩天後離港。四艘戰艦及通報艦赫拉號穿越威廉皇帝運河,在威廉港駐泊以便與遠征部隊餘部會合。7月11日,這支部隊從亞德灣起航駛向中國。它們於7月17-18日在直布羅陀停留加煤,並於7月26-27日通過蘇彝士運河。在紅海的丕林島補充更多的燃煤後,編隊於8月2日進入印度洋。8月10日,這些艦隻抵達錫蘭的科倫坡,並於8月14日穿越馬六甲海峽。它們於8月18日抵達新加坡,五天後離開,至8月28日來到香港。兩天後,遠征部隊在上海下游帶的吳淞口錨區駐泊。[32]沃爾特號從那裏被派去掩護德國遠征軍從大沽口炮台外圍登陸。[33]
當德國艦隊抵達時,北京的外國公使館之圍已經由八國聯軍的其他成員部隊所解除。[34]沃爾特號遂離開大沽至青島加煤,然後於10月25日經煙臺返回吳淞。在那裏,它加入了對長江實施封鎖的行動。[12]隨着局勢日趨平靜,四艘勃蘭登堡級艦隻於1900年末和1901年初被分別送往香港或日本的長崎進行大修;[33]其中沃爾特號是從1900年11月30日至12月底去往長崎。工程完結後,它於12月27日回到吳淞,直到1901年2月18日才再被轉移到青島進行部隊訓練和炮術操練。該艦隨艦隊餘部於4月和5月都停留在上海。[12]
1901年5月26日,海軍部下令將遠征部隊召回德國。該編隊在上海完成物資補給後,於6月1日離開中國海域。它們於6月10日至15日在新加坡停留加煤,然後繼續前往科倫坡,並從22日至26日在當地停留。為了抵禦季風,遠征部隊被迫在塞舌爾的馬埃島停靠,以補充更多的燃煤。然後,這些艦隻又分別在亞丁和塞德港停留一天作加煤。它們於8月1日抵達卡迪斯,與第一支隊會合,共同駛回德國。兩支部隊在抵達黑爾戈蘭島後分開,其中遠征部隊於8月11日回到亞德灣錨地,並受到了時任帝國海軍總監、海軍上將漢斯·馮·克斯特的迎接。[35]翌日,遠征部隊就地解散。德國政府最終為此次遠征付出了超過一億馬克的代價。[36]
1901-1914年
從中國歸來後,沃爾特號被送往威廉港帝國船廠的旱塢接受大修,從8月14日持續至17日。然後,它重返艦隊參加秋季演習。與此同時,在遠征中國之前隸屬於第一支隊的沃爾特號及其姊妹艦,返回後已被轉移至第一分艦隊的第二支隊。11月24日,沃爾特號停運,以便在威廉港的帝國船廠進行大規模重建,成為同級艦中第一艘開展現代化改造的成員。[12]在此過程中,該艦的艉部艦艛加裝了帶舷梯的第二座司令塔。[37]其船用鍋爐也都換成更新的型號,並降低了舯部艦艛的高度。[2]相關工作一直持續到1903年12月。[38]
完成現代化後,沃爾特號於1904年9月27日重新投運,並被編入至此時已重組為活動戰艦隊(Aktive Schlachtflotte)的第二分艦隊,在那裏接替了老舊岸防艦貝奧武夫號的位置。從9月到12月,它曾臨時擔任分艦隊司令、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布羅伊辛的旗艦,之後被賓士域號取代。1905年2月16日,沃爾特號在基爾峽灣擱淺。兩天後,在丟棄了足夠的煤炭和彈藥以減輕艦體重量後,它得以脫困。然後駛回基爾進入旱塢,經檢查發現底部有輕微的凹陷。另一次事故發生於7月5日,當時S-124號魚雷艇從沃爾特號的艦艏掠過。戰艦未能及時轉向,撞上了魚雷艇,致使其嚴重受損。S124號的一個鍋爐艙被淹,有3人被鍋爐噴出的蒸汽嚴重灼傷。[39]
1906年7月4日,沃爾特號被轉移至北海預備役支隊(Reservedivision der Nordsee)。它最初擔任該部隊的旗艦,但於10月1日被腓特烈·選帝侯號取代。艦隻隨即退役,其編制亦裁減至僅保留1名維護人員。在接下來的八年中,沃爾特號僅於1910年8月2日至9月13日和次年7月31日至9月15日期間重新啟用過兩次;兩次都是為參加年度秋季演習。它在兩次演習中都被編入第三分艦隊,並擔任分艦隊副司令、海軍少將海因里希·薩斯的旗艦。該艦於9月15日重回預備役狀態,並於一個月後在基爾帝國船廠入塢進行維護,以備將來重新投運。[39]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9月15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爆發後不久,沃爾特號被動員至第五分艦隊,受海軍中將馬克斯·馮·格拉波指揮。該部隊最初負責在北海擔當警戒執勤,以防範英國皇家海軍的攻擊。從9月19日至26日,沃爾特號隨第五分艦隊餘部向波羅的海東部出擊,但沒有遭遇任何俄國部隊。這些艦隻隨即返回北海恢復警戒勤務。沃爾特號於1915年1月16日至2月25日期間曾被臨時轉移至第六分艦隊,以加強亞德灣和威悉河口的防禦。3月5日,它駛往至基爾,並在當地裁減船員數量。經過短暫的休整,其船員恢復工作,遂連同勃蘭登堡號一起被轉移到利鮑,進而成為第五分艦隊新任司令、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貝加斯的旗艦。在利鮑,它們被指派前往新近佔領的俄國港口擔任警備艦。[39]
兩艘老舊戰艦最初是駐泊在海港外圍以清理殘骸。在此期間,它們為俄國新式甘古特級戰艦的預期攻擊做好了準備,但攻擊並未發生。7月12日,兩艦再度裁減船員。至1916年1月15日,第五分艦隊解散,貝加斯從沃爾特號撤下他的旗幟。沃爾特號於3月7日離開利鮑,翌日抵達諾伊法瓦澤。3月10日,它在但澤退役,解除船員和火炮作其他用途。[40]它的一些主炮被改裝成「選帝侯型」列車炮,至1918年初準備好投入使用。[41]沃爾特號本身則在但澤充當宿營船,直至1918年11月戰爭結束。[40]1919年5月13日,該艦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被出售報廢。[42]它與勃蘭登堡號均由總部設於柏林的拆船商「北德地下工程公司」(Norddeutsche Tiefbaugesellschaft)購得;其中沃爾特號原本是要改造成一艘貨船,但重建計劃未能實現。它最終在但澤拆解報廢。[37][40]
註釋
- 腳註
- 引用
- ^ 周定國,第1065頁.
- ^ 2.0 2.1 2.2 2.3 Hore,第66頁.
- ^ Sondhaus 1997,第179–181頁.
- ^ 4.0 4.1 4.2 4.3 Gröner,第13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Gröner,第56頁.
- ^ 7.0 7.1 7.2 7.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7頁.
- ^ Lyon,第247頁.
- ^ 9.0 9.1 9.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5頁.
- ^ Philbin,第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7–98頁.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5–17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6–17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7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0頁.
- ^ McClure's Magazine,第267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0–181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1–183頁.
- ^ Notes,第105頁.
- ^ Notes,第106頁.
- ^ Bodin,第5–6頁.
- ^ Bodin,第1頁.
- ^ Holborn,第311頁.
- ^ Bodin,第6頁.
- ^ Harrington,第29頁.
- ^ Bodin,第11頁.
- ^ Bodin,第11–12頁.
- ^ Herwig,第10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6–187頁.
- ^ 33.0 33.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7頁.
- ^ Sondhaus 2001,第186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5,第188–189頁.
- ^ Herwig,第103頁.
- ^ 37.0 37.1 Gröner,第14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8–99頁.
- ^ 39.0 39.1 39.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99頁.
- ^ 40.0 40.1 40.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8,第100頁.
- ^ François,第32頁.
- ^ Campbell & Sieche,第141頁.
參考資料
- 周定國 (編).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7. ISBN 978-7-5001-0753-8.
- Bodin, Lynn E.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1979. ISBN 978-0-85045-335-5.
- Campbell, N. J. M. &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6: 134–189. ISBN 978-0-85177-245-5.
- François, Guy. Eisenbahnartillerie: Histoire de l'artillerie lourd sur voie ferrée allemande des origines à 1945. Paris: Editions Histoire et Fortifications. 2006. ISBN 978-2-915767-08-7.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1906–1918; Konstruktionen zwischen Rüstungskonkurrenz und Flottengesetz.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arrington, Peter. Peking 1900: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 Osprey. 2001. ISBN 978-1-84176-181-7.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5.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978-3-7822-0456-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Holborn, Hajo. A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40–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978-0-691-00797-7.
- Hore, Peter. The Ironclads. London: Southwater Publishing. 2006. ISBN 978-1-84476-299-6.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Miles, Nelson A. The Military and Naval Glory of England. McClure's Magazine (New York). 1898, 11.
- Philbin, Tobias R., III. Admiral Hipper: The Inconvenient Hero. Amsterdam: Grüner. 1982. ISBN 978-90-6032-200-0.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1478-0.
- Marsh, C. C. Notes on ships and torpedo boats, Marine casualties. Notes on the Year's Naval Progress (Washington, D.C.: US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0, 19.